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提取及其应用.doc_第1页
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提取及其应用.doc_第2页
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提取及其应用.doc_第3页
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提取及其应用.doc_第4页
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提取及其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提取及其应用近10年来,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人类疾病研究的诸领域,为了解病理状态下基因组DNA的变化积累了新资料。目前认为,人类基因组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稳定,诸如基因重排、扩增、缺失,突变和DNA甲基化类型改变等时有发生,这些改变对于基因表达和调控,以及疾病过程的发展与转归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病理科档案中积存的大量石蜡包埋组织,是一个可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材料来源。在石蜡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或原位PCR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重要延伸。通过对DNA或mRNA分析亦可直接证实或补充免疫细胞化学的发现。这些对形态学家较为熟悉的原位分子生物学技术,本节不再赘述。Goelz(1985)和Dubeau 等(1986)成功地从蜡块中提取出高质量的DNA,完全可以满足某些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结束了DNA研究依赖于新鲜或冰冻组织和细胞的历史,而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大宗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对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的探讨,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和患者预后评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本节重点讨论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的方法学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一、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的基本方法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的基本步骤,是在常规D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改良和演变而来。Goelz等(1985)最先提出的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技术(表18-5),是用机械的方法破碎组织,切除多余的石蜡,直接进入含SDS和高浓度蛋白酶K(1mg/ml)的提取缓冲液加温孵育,然后进行苯酚和氯仿抽提。所得DNA虽不完整,但可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因而适于点杂交,印迹杂交等多种分子生物学实验。Dubeau等(1986)在上述方法上作了改进。首先通过组织切片用二甲苯脱蜡,保证了组织的完全破碎,使细胞与消化液充分接触,使DNA释放和蛋白去除更加完全;其次通过两步消化的方法,将不适于做分子杂交的降解的DNA小片段去除,仅保留那些可螺旋化的完整的DNA大分子,从而提高了DNA质量,适于做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Moerkerk等(1990)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方法所取得DNA之点杂交结果一致,非螺旋化DNA亦不影响杂交分析。表18-5 Gpelz氏DNA提取方法的主要步骤1切除多余石蜡,暴露组织2将组织切碎(最大径0.5mm),称重;3溶于TE9提取液(组织20kb。这除与固定剂、固定时间等因素有关外,可能的原因还有:组织从外科切除到固定之间的时间长短不一。当组织未固定或固定不充分时,核酸酶可自由作用;不同肿瘤中核酸酶的水平不一,其在固定前或固定后均不发挥作用;蜡块贮存的时间长短不一。虽然从不同贮存时间的蜡块中提取的DNA大小无绝对区别,但新近的蜡块比贮存10年以上的标本所获得的DNA分子量大。可能蜡块中仍存在导致DNA降解的因素。组织的浸蜡和包埋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均可导致DNA变性,而产生单链DNA片段。单链DNA不能被限制性内切酶所消化,可导致电泳时泳动速率变慢。三、提高DNA提取质量的方法1蜡块的选择从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标本中未能提出完整的高分子量DNA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应用了固定不充分的组织。因此,在DNA提取前应检查组织切片。如果有自溶、退变或组织结构不清,大片出血等改变的蜡块不能用;若有明显坏死存在的蜡块,最好不用或将坏死部分切去后再用。尽可能地选用新近标本,缓冲福尔马林、丙酮和乙醇固定者最佳。2DNA提取方法学的改善为了提高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的质量和效益,人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中在DNA提取液的改良,蛋白酶的消化时间和DNA纯化等问题上取得了进展。DNA提取液主要含SDS和蛋白酶K的TE缓冲液。固定和包埋组织由于化学修饰作用,使得DAN与蛋白质不易分离。因此,必须增加SDS和蛋白酶K的浓度和作用时间:SDS可增至1%2%,蛋白酶K200500g/ml,最高可达1mg/ml;作用时间一般为24天,最长可达7天。蛋白酶K可分次加入,并注意不时震摇,使酶与组织充分接触。Koshiba等发现,利用Goelz等和Dubeau等提出的DNA提取方法,不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完整DNA。尿素和胍(guanidine)是DNA自然和人工交联最有力的剥脱剂,2-巯基乙醇可干扰二硫键,促进蛋白变性。作者对DNA提取液进行了改良,加入高浓度(4mol/L)尿素和2-巯基乙醇。应用此缓冲液,有效地从包埋组织中获得高质量DNA。DNA释放率对于不同的组织类型是有差异的,取决于组织细胞密度和细胞外间质的多少。对于细胞丰富、含有很少间质的组织(例如脾脏),通过24h孵育80%以上DNA可释放出来;相同量的DNA释放对于富含致密间质的子宫肌瘤则需要6天时间;转移性畸胎瘤含中等细胞密度和疏松的间质,DNA释放率亦为中等。由此可见,对不同类型的组织DNA提取,蛋白酶K的孵育时间可作适当调整,以求最大量地获取大分子DNA。此外,对于Dubeau等提出的DNA提取过程中分次消化步骤的必要性,也有人提出异议。因为低、中分子量的核酸存在对限制性内切酶的消化和杂交不起作用。Dubeau等发现,不适于进行酶切反应和杂交研究的化学修饰的DNA,可通过搅起完整的DNA而被动除去,因而强调了螺旋化(spooling)在DNA纯化中的重要性。该作者还发现延长组织固定时间的影响之一就是减少了可螺旋化DNA的量,杂交分析显示,螺旋化DNA杂交信号强,而未螺旋化DNA信号减弱。因此,增加DNA螺旋化可提高提取DNA质量和杂交效率。但是,Moerkert 等认为未螺旋化DNA不影响进行点杂交分析。3避免DNA机械性损伤福尔马林固定和石蜡包埋使组织变得坚韧,很难达到匀浆的效果。经常的做法是将组织切成35m薄片,使每一细胞都被切开。但是,我们认为切片太薄,容易过多地将DNA切断,影响高分子量DNA的获得率。最好是采用1520m的厚切片。高浓度蛋白酶K消化24天,使能达到细胞充分破碎、蛋白充分消化的目的。并尽可能避免机械性匀浆过程造成的DNA剪切。此外,在NDA释放出来以后的提取过程中,应尽可能轻柔操作,避免过多地移管。若必需移管时应选用大口吸管。尽可能避免人为的DNA剪切。纯化DNA用TE(pH8.0)溶解放4保存即可,若短期不用时应-20冻存,但切忌反复冻融,以免DNA降解。四、石蜡包埋组织DNA分析的方法学由于DNA提取方法的改善和DNA质量的提高,几乎所有基因分析的技术均可用于石蜡包埋组织,但目前分子病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是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和多聚酶链反应(PCR)。1点杂交鉴于包埋组织DNA有一定程度的降解,因而点杂交被认为是一种简便、快速和实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较大样本的筛选。Dyall smith等(1988)采用未经抽提的蛋白酶消化产物直接点膜,进行点杂交分析,在3周内对200多病例进行筛选,对阳性病例和很难解释的弱阳性斑点,再进行原位杂交等方法作进一步证实。2Southern印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是经典的基因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基因突变,扩增、重排和丢失等许多方面的研究。石蜡包埋组织的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当所分析的酶切片段长为300500bp时,包埋组织DNA杂交信号强度只有相同量标准DNA的10%85%。信号强度与原始DNA大小呈正相关,最小片段DNA产生最弱的信号。(2)包埋组织DNA所致的非特异性背景杂交比标准DNA为明显。这种背景杂交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不包含到分析基因中两个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小片段DNA存在。(3)由于背景杂交明显使得信号模糊,信/噪比缩小。根据Goelz的经验,约有25%石蜡包埋组织不适于作Southern印迹杂交。(4)某些限制性酶切片段的电泳速度比标准DNA稍迟缓。可能的原因是DNA直接或间接的化学改变使某些限制性酶切位点失活和/或单链DNA存在。(5)由于小片段DNA的存在,故用作杂交分析的DNA量应适当增加,以增强杂交信号。3PCR分析PCR技术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典范,已被广泛地用于分子病理学的各个领域。此技术不但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而且简便、快速、模板DNA要求不高,特别适于石蜡包埋DNA的分析。用于PCR扩增的DNA提取比较简单,既使少量DNA样品亦能产生大量特异性DNA拷贝。已被成功地用于各代木乃伊DNA的分析,小至1mm2的HE染色切片提取的DNA亦可获得满意的扩增,并可用于诊断。但是,为了提高PCR的敏感性和可重复性,模板DNA应尽可能地纯化,除去提取物中某些抑制PCR反应的成份。此外,切片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污染,以免出现假阳性。最近,Davis等(1993)对PCR产物进行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分析,可以提高PCR敏感性5倍以上。SSCP分析是应用单链DNA在非变性聚丙酰胺凝胶上电泳,根据序列的不同所产生的构型差异来分析PCr 产物。此分析能检测出小到一个碱基的差异,因而可被广泛地用于研究点突变和基因多态性。此外,在包埋组织的DNA提取中往往发现有RNA的存在。这些未加任何保护而免受降解的RNA,不可能是完整的序列。然而,此发现提示用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亦可作为Northern印迹杂交分析的可能材料来源。五、分子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1基因重排分析与淋巴瘤的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目前仅限于淋巴瘤/白血病。淋巴瘤以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的单一性细胞增殖为特征。因此,克隆性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的检出可作为淋巴瘤诊断的重要指标,这在国外许多实验室已成为常规诊断技术。Southern印迹杂交和PCR都已被成功地用于基因重排分析。此技术在下列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特别有意义:恶性淋巴瘤与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后者为多克隆性细胞增生,不能检出或扩增出克隆性基因重排序列;T和B细胞性肿瘤的区分:PCR基因重排支持T细胞源性,而Ig重链基因则为B细胞源性。然而,一部分病例显示Ig和TCR基因双重排。在这种情况下,要结合其他基因分析。若同时伴有Ig轻链(K或人)基因重排则支持B细胞肿瘤;同时伴有TCRr或TCRs基因重排则为T细胞肿瘤。另外,也可结合免疫分型。双基因重排的肿瘤往往一种基因为不完全重排、不伴有相应的抗原受体表达,故免疫表型上往往是单一的。T细胞性淋巴瘤的诊断,T细胞肿瘤形态变化多端、免疫表型上无克隆性标记,故对此类淋巴瘤均有必要进行基因分型。T细胞优势性B细胞淋巴瘤。这种肿瘤在形态和免疫表型上很难建立诊断。残留病变监测和复发的早期诊断。此技术还可用于识别骨髓的累及、治疗或骨髓移植后残余病变的检测,以及形态学上不能察觉的早期复发的诊断。/P某些淋巴瘤/白血病所伴有的特异性染色体易位是另一种类型的基因重排标记。例如滤泡型淋巴瘤中常出现的t(14:18)易位,Burkitt氏淋巴瘤的t(8:14)、t(8:2)和t(8:22)易位,以及慢粒或急淋白血病中常见的t(9:33)易位。因上述基因重排在淋巴瘤中出现频率不高,故诊断应用价值不大。2癌基因与抗癌基因的研究分子生物学在肿瘤病理学中另一热点是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研究。自从1981年Weinberg 等首先报道人癌基因分离成功以来,至今已有50多种癌基因被发现,这些基因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对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其表达受到严格调控;病理状态下,癌基因活化,表达失控,使细胞原有的正常生物学性状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细胞癌变。据报道,癌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见于造血系统、乳腺、粘膜鳞状上皮、前列腺、肺、肾、消化道、膀胱、卵巢、消化腺、神经系统和软组织等肿瘤。另一类基因称抗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现已发现的有p53、Rb、DCC、WT1和NF1等。其蛋白产物的功能是阻滞癌基因所编码多肽的活性。因此,如果抗癌基因发生突变或功能丧失,异常的癌基因产物表达失控,而诱发细胞转化为肿瘤。此现象为见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子宫内膜、结肠、食管等各部位的肿瘤。目前,对人类肿瘤中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检测,已经在肿瘤的分类、发病机理、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等方面与肿瘤临床密切结合起来,并正在逐渐地应用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癌变机理的研究:癌基因活化和抗癌基因失活在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至少需要两种以上的癌基因活化的协同作用才能使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目前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肿瘤有一种以上的癌基因过度表达,一种癌基因对靶细胞的永生化起重要作用,而另一种则促进细胞的永生化。(2)肿瘤生物学待业和预后的研究:某些癌基因突变及其产物的过度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和恶性程度有关。目前研究最多的是c erbB 2与乳腺癌的关系。许良中等(1992)发现,浸润性导管癌中c erbB 2阳性表达率达67%以上,单纯癌阳性率为26.5%,而全部乳癌良性病变皆阴性。我们的研究发现,c erbB 2 过度表达的乳腺癌预后不良,Schimmelpenning等(1992)也报告伴有c erbB 2 扩增的导管内癌易于发生周围浸润。此外,ras P2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也有上述趋势。(3)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bc1-2基因已被用于滤泡型淋巴瘤与反应性滤泡增生的鉴别诊断,前者阳性表达率在80%以上,而后者几乎为阴性;ras癌基因突变或过度表达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乳腺导管癌、结肠腺癌等肿瘤的诊断;小细胞肺癌常伴有n myc突变。(4)癌细胞的组织发生:paget 氏病可分乳腺外(EPD)和乳腺内(MPD)两种。有关paget细胞的起源问题仍有争议。许良中(1993)观察了c erbB 2和p53在77例EPD和10例MPD中的表达,认为MPD中的paget细胞是来源于腺癌细胞而不是表皮的角质层细胞。EPP中的paget细胞也来源于腺癌细胞,但这种腺癌细胞与MPD中的腺癌细胞不同,因为两者基因表达不同。3遗传病的基因诊断遗传病的回顾性家族调查,可通过石蜡包埋组织完成。Mueller等描述1例怀疑囊性纤维化(CF)的死婴,石蜡包埋组织是唯一的材料来源。应用CF基因标记引物,对患儿和其父母的DNA分别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相应内切酶消化并检测限制性片段多态性。结果显示父母和患儿在同一位点上有意义,表明患儿遗传有突变型CF基因,最后证实了CF的诊断。另一种常见的遗传病肌营养不良症(DMD),是由Dystrophin基因的DNA序列畸变引起。Forstboefel等用该基因的已知编码DNA序列,从一死婴尸检组织中得到的DNA进行选择性PCR扩增。结果发现DMD基因的一关键部分缺失,进而证实了DMD的诊断。同样可通过亲代DNA分析,区分遗传性或散发性缺失。4病理微生物的检测核酸杂交和PCR技术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亦具有独到之处,除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极高外,还可适用于石蜡切片等多种材料,且可避免因培养造成的病原扩散。特别是一些原位杂交和PCR诊断性试剂盒的问世,使此项检测更加简便易行。因此,分子生物学将是传染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这方面的应用已有很多报道,本节不再赘述。5组织来源的鉴定PCR可用于选择性扩增一部分HLa DQa 基因,这部分是人类基因组中高度多肽性的位点。DNA序列微小的个体差异,可被特异性cDNA探针区分。此基因在人群中的正常变异是有图谱的,故可将其用作“基因指纹”来验证组织来源。在日常工作中偶尔遇到标本的标记错误,当观察组织切片,发现与临床资料不匹配时才被发现。Shibata等通过分析石蜡标本DNA中HLa DQa位点解决了这一难题。另一高度多肽性的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亦可同样用于标本的鉴定。Dubeau等发现提取DNA的甲基化类型是恒定的,包埋组织仍保留其原有的特异性甲基化特征,籍此可有助于识别某些肿瘤的起源组织。综上所述,石蜡包埋组织DNA的提取扩展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虽然现在回顾性DNA分析仅用于确定少数特异性诊断,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感染性病原基因、特异性肿瘤基因和遗传病基因的识别和克隆,相信不远的将来基因诊断的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拓宽,分子杂交等基因分析技术将会在病理学诊断和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CR是一种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在体外将特异性目的DNA片段序列进行高效扩增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自八十年代由美国Muilis发明这项技术以来,由于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及高效的特点,得以迅速推广,并从这一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扩展出一系列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PCR扩增所需的模板DNA来源,也由从新鲜组织细胞、冰冻组织中提取到可从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得。 一、石蜡包埋组织PCR的意义: 1、对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由于PCR检测的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如用于IgH/TCR基因重排时敏感 性达10-4 10-6 ,一些衍生的PCR方法还可进一步提高敏感性,因此,是提高诊断率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2、 结束了DNA研究依赖于新鲜、冰冻组织和细胞的历史,可以满足某些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3、 用于回顾性研究:大量存档的石蜡包埋组织可充分利用,对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 4、对疾病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基因改变作相关性分析。 二、PCR对石蜡包埋组织的要求: 组织固定和石蜡包埋制片过程与免疫组化要求基本相同,但需注意: 1、含血多的组织先用生理盐水洗后再固定。 2、坏死组织必须去除。 3、甲醛固定时间越长对DNA破坏越严重,因此固定时间最好不超过24小时。 4、避免交叉污染,组织切片放入无菌AP管或捞于干净的载玻片上。 5、切片应具有一定的厚度,一般约5-10微米。 三、石蜡包埋组织DNA的提取方法: 1、酚抽提法: 酚抽提法是DNA的常规提取方法,比较稳定。a石蜡包埋组织切片(5-7微米)1-5片放入1.5毫升无菌AP管中。 b、加二甲苯1毫升脱蜡10分,离心10000r/5分,弃上清,重复二次。 c、加无水乙醇1毫升洗二甲苯5分,离心6000r/5分,弃上清,重复二次。d 、将AP管盖打开,放入37恆温箱内干燥组织0.5小时,取出放室温,使乙醇尽量挥发。e 、加消化液0.5毫升混匀,3750水浴消化过夜,至组织完全消化为止。 PH8.0 10mM Tris-HCL Buffer 1mM EDTA 消化液成分: 10%SDS 终浓度25微克/毫升 20mg/ml PK 终浓度500微克/毫升 f 、组织消化后取出AP管,离心12000r/10分,小心吸出上清(DNA)于另一AP管内,弃沉淀。 g 、在上清内加1倍体积饱和酚轻轻颠倒混匀,离心6000r/5分,此时液体分为三层,从上至下为:上清(DNA)-蛋白质-酚,小心吸出上清至另一AP 管中。 h 、加1倍体积酚/氯仿(1:1)混合液,轻轻颠倒混匀,离心6000r/5分,此时管内液体分为两层,上清(DNA),下层有机试剂(细胞密度大,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组织,有时中间层也出现少量的蛋白质),小心吸出上清至另一AP管中。 i 、 加1倍体积氯仿/异戊醇(24:1)混合液,轻轻颠倒混匀,离心6000r/5分,此时管内液体分为两层,上清(DNA),下层有机试剂,小心吸出上清液至另一AP管中。 j 、 DNA沉淀:加1/10体积的PH5.2、3M/L NaAC缓冲液,混匀,再加2倍体积-20预冷无水乙醇,混匀后放-20 2小时以上或过夜。 k、 离心12000r/15分,弃上清,管内沉淀即为DNA。 L、 加1倍体积75%乙醇洗沉淀,室温放5分,离心12000r/15分,弃上清,沉淀室温自然晾干。 m、 加无菌去离子水(或TE液)适量溶解DNA,放4 冰箱保存待用。 2、粗提法:(粗提+刮片法) a、石蜡包埋组织切片(57微米)15片,贴于干净的载玻片上,烤干。 b、二甲苯脱蜡10分 3次。 c、无水乙醇洗二甲苯5分 3次,切片自然干燥。 d 、 用无菌刀片,将脱蜡后的组织从玻片上刮下,收集于无菌AP管中。 e、加消化液0.1ml,轻轻混匀,在3750水浴中消化过夜。 PH8.0 50mM Tris-Hcl Buffer 消化液成分: 10mM EDTA 0.5%(V/V) Tween-20 100- 200微克 PK f 、 待组织完全消化后,将AP管移入沸水中煮10分,灭活蛋白酶K的活性。 g、 离心10000r/10分,取上清即为DNA模板,放4冰箱备用。 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酚抽提法: 有机试剂的多次抽提,可消除石蜡包埋组织因固定所造成的理化性质的改变。亦可消除一些DNA聚合酶的抑制因素,故DNA纯度较高、稳定、重复性好,适用范围广。不足之处是步骤较多,DNA丢失严重,不适于少量标本的DNA提取。 粗提与刮片法: 快速,省去了多次离心的繁杂步骤,减少了DNA的丢失。不仅适用于未染色的组织切片,而且还适用于经HE、免疫组化染色的组织切片。最突出的优点是可在光镜下选择性刮取所需组织,去除抑制PCR反应的出血、坏死等组织,提高阳性检出率,为临床基因检测和科研工作 密切结合及同步观察提供了一个较为实用的方法。适用于少量标本的DNA提取。不足之处是产品较粗,重复性较差,不适于对DNA质量要求高的检测技术(如DNA测序)。 选择何种方法提取DNA,主要看实验的目的。PCR扩增对DNA模板要求不高,粗品也能扩增产生大量特异性DNA拷贝。但是为了提高PCR敏感性和可重复性,模板DNA尽可能地纯化,除去提取物中某些抑制PCR反应的成分。 四、DNA纯度的测定: 1、分光光度法测定DNA含量: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DNA中碱基吸收紫外辐射的量。DNA最大吸收波长为260nm,蛋白质为280nm。根据260/280的读数比值估计DNA的纯度。260/280比值在1. 60-1. 80之间较好,比值过高( 1.85)可能有RNA污染,比值过低(1.60)可能有蛋白质污染。一个OD值相当于大约50g/ml双链DNA。 2、溴化乙啶(EB)荧光法: DNA含量 250ng/ml或DNA样品中杂质含量较高时用。EB可嵌入DNA 分子,在紫外光下产生荧光,荧光强度与DNA含量成正比,以此估计DNA含量。 五、提高DNA质量的方法: 1、组织的固定和包埋:10%中性甲醛固定时间不应太长,一般在12-24小时之内,包埋过程避免温度过高,大约62 左右。 2、石蜡包埋组织块的选择:石蜡切片结构不清,有大片出血的蜡块不用;有明显坏死存在的蜡块最好不用,或切去坏死部分再用;尽可能选用近期的蜡块。 3、改善提取方法:需要根据组织类型调整消化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和消化时间。 4、避免DNA机械损伤:切片不能太薄,操作过程要轻,避免过多移管,以防人为的DNA剪切。 六、DNA的儲存: 提取或纯化的DNA,最好用TE buffer溶解(也可用无菌去离子水溶解),4 保存待用。短期内不用可放-20冻存,DNA溶液可保存6个月,冻干后保存期1-2年,-70 能保存5年以上。长期保存时,可在DNA样品中加入1滴 氯仿避免细菌和/或核酸酶的污染。切忌反复冻融,以免DNA降解。 七、PCR原理及步骤: 聚合酶链反应是基于体外模拟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在有模板DNA、引物 和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 原理: 靶序列 - DNA模板 - - 变性 在高温下,待扩增的靶DNA双链受热变性,磷酸二酯键断裂成两条单链DNA - - 退火 在低温(45-67 C)下,两条人工 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与互补的单链 DNA模板结合,形成部分双链 - - 延伸 在TaqDNA聚合酶催化下,以 引物3端为合成起点,以单核 苷酸为原料,沿模板5,3, - 方向延伸合成DNA新链。 一个PCR循环 每一个循环产生的DNA均为下次循环的模板,经2535个循环后,理论上可使基因扩增109 倍以上,实际106 107倍。 以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为例,简述PCR扩增过程。 原理: 淋巴细胞在分化发育过程中,TCR和IgH编码基因发生重排,即可变区(V)与结合区(J)之间两个距离很远的片段重新排列在一起,形成新片段。这些新片段是每个淋巴细胞克隆特有的标记。用V区相对保守的寡核苷酸序列作引物一端,J区的一段序列作引物另一端进行PCR扩增,结果:正常淋巴细胞的重排过程具有随机性和多态性,扩增后产物电泳图像呈弥漫分布,无明显重排带;而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由于某一阶段发生突变呈克隆性增殖的瘤细胞为同一基因结构,形成单克隆性重排,扩增后产物电泳呈一狭窄的重排带,这 就成为淋巴系统疾病基因诊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PCR反应体系(25微升体积): 100mM/L Tris-HCl PH8.0 15mM/L KCl PCR buffer 15mM/L MgCl 0.01% (w/v) 明胶 dNTP (1mM/L) 引物 (20M/L) Taq DNA 聚合酶 ( 2u/l ) 模板DNA ( 50ng1g) 无菌去离子水 (补足体积) 2、PCR反应条件: IgH:采用一对半(三条)引物两轮扩增,也称半巢式扩增。 第一轮引物: FR2 A、 LJH 或 FR3 A、 LJH 循环参数: 预变性 95 3分 变性 94 40秒 退火 62 50秒 延伸 72 40秒 30个循环 第二轮: 将第一轮产物以1:50-1:1000无菌去离子水稀释后作模板。引物: FR 2A、 VLJH 或 FR 3A、 VLJH 循环参数: 变性 94 40秒 退火 6050秒 延伸 72 40秒 25个循环后,再延伸72 10分。 TCR:采用8条引物混合单轮扩增。 引物: V2、V3、V4、V8、V9、JGT12、JGT3、JGT4 循环参数: 预变性 94 6分 变性 94 1分 退火 55 1分 延伸 72 1分 40个循环后,再延伸72 10分。 八、PCR扩增中须注意的问题: 1、设相应的对照: 阳性对照:瘤细胞株或已知有单克隆性重排的淋巴瘤。 阴性对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或无模板的DNA扩增产物。 2、注意PCR扩增过程中的污染: 器皿和试剂经高压消毒,试剂小量分装,操作时戴手套,最好在超净台内工作。 3、Taq DNA聚合酶虽具耐热性,但长时间高温也会使酶活力下降,应尽量减少高温加热时间。 4、Taq酶对Mg2+ 十分敏感,是Mg2+ 的依赖酶。反应体系中dNTP、引物、模板DNA及buffer中的EDTA均能与Mg2+ 结合,影响自由Mg2+浓度。反应体系中这些试剂的用量,尤其是模板DNA用量,要保持相对恒定。 5、PCR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许多组分和条件互相制约,改变某一条件会涉及其它因素,无统一标准的最佳条件。应在通用条件基础上,通过实验适当调整,以确定自己的最适条件。 九、PCR扩增产物的分析: PCR扩增产物的长度由引物间距离决定。产物长度不同,电泳过程中泳动速度不同,将其与标准DNA Marker对照,就能确定出产物的bp大小。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浓度视待分析产物bp大小而定,EB(溴化乙啶)染色,紫外透射仪下观察特定区域条带。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