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1页
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2页
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3页
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4页
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课时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考点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考点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考点全梳理 考点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运动 海陆的分布 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 对气候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 地球形状与气候1 地球形状 地球具有 状的表面 在同一天 南北方不同的地方 正午的太阳高度往往不同 太阳辐射的强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2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 太阳高度最 太阳辐射最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 随着纬度的增高 太阳高度变 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球 大 强 小 降低 二 地球运动与气候1 地球自转 每时每刻都改变着一个地方的 强度 从而也造成天气的变化 2 地球公转时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的固定夹角进而形成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 昼夜长短变化 在一年内 地球上同一地区 赤道除外 的昼夜长短随着太阳光线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而发生变化 太阳辐射 66 5 2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 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 形成了春 夏 秋 冬四季 在 地区 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3 地球上以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 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为依据将地球分为 五带 分别是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中纬度 三 海陆分布与气候1 气温 纬度相同的地方 在夏季陆地上气温高 海洋上低 在冬季海洋上气温高 陆地上低 2 降水 近海 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迎风坡 四 地形地势与气候1 地形对气候影响的主要表现 1 山脉对太阳辐射有 作用 使得山地阴坡和阳坡的温度 湿度状况都产生很大的差异 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 屏障 2 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 作用 使山脉两侧的水分 气温状况也会产生差异 如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 拦截 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 使西侧沿海平原的湿润景观与东侧 高原上的 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阻挡 巴塔哥尼亚 荒漠 2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 一般情况下 海拔每增高100米 气温下降约 这就是导致某些高山 一山有四季 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0 6 五 人类活动与气候1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 有利影响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 影响局部气候 如人工造林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可以使局部地区 有所改善 如果任意砍伐森林 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 气候 2 不利影响 在人口密度大 工业集中的城市 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风速比郊区小 上升气流显著 雾和低云增多 形成 效应 温室效应 近几十年来 人类生产 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使全球气温升高 旱涝等灾害频繁 城市热岛 臭氧层破坏 排放出的 破坏高空的臭氧层 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 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氯氟化合物 2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因素 四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 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 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 高寒背风雨雾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人类活动不会对气候造成影响 解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但是人类活动也越来越多的影响气候 比如气候变暖等 考点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科学家依据各地 和 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 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气温 降水 1 热带的气候类型 印度 中南 干湿 2 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温和多雨 3 温带的气候类型 1 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巨大 差异 使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显著的 气候 2 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为界 此线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 季风 0 西欧 温和多雨 4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 垂直 1 地中海气候仅仅分布于地中海沿岸 解析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 40 的大陆西岸 不仅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澳大利亚南部等地也有分布 2 温带季风气候在我国最为典型 但不仅仅只分布在我国 解析 温带季风气候在我国最为典型 出现在北纬35 55 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 包括中国华北和东北 朝鲜的大部 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重难点突破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判读 难点 1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北半球 注 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岸 其中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 40 的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 60 的大陆西岸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三个步骤 1 以月定球 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所在的月份 判定所属半球 2 以温定带 根据最冷月的气温判断所在的温度带 3 以水定型 根据年降量判断气候类型 典例 14绍兴 小化的外国朋友杰克在介绍家乡的气候时说 我们这里夏天炎热干燥 冬天温和多雨 据此判断 杰克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 a 考查点 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解题思路 题干中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世界各洲除南极洲外 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变式 15郴州 下图反映的气候特征是 a 全年高温多雨b 全年高温少雨c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d 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