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化验指标.肿瘤标志物与心电图解读常用化验指标:(1) 红细胞计数英文缩写:RBC增多: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降低:见于各种贫血、血液稀释等。(2)血红蛋白(也叫血色素)测定英文缩写:Hb或HGB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血管畸形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减少:生理性减少: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病理性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化学性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3)白细胞计数英文缩写:WBC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出血、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恶性肿瘤、白血病及手术后等。降低:常见于某些传染病(伤寒、疟疾、病毒感染等)、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休克、脾功能亢进、恶病质、放疗或化疗后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4)白细胞分类计数英文缩写:DC检测各类白细胞所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例。白细胞分为5类:中性粒细胞英文缩写:N 增多和减少与白细胞计数相同。嗜酸性粒细胞英文缩写:E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神经性鼻炎及由曲霉菌芽胞引起的肺炎等)、寄生虫病(急性血吸虫病、钩虫病、绦虫病、旋毛虫病、肺吸虫病等)、某些皮肤病、某些恶性肿瘤(霍奇金病、淋巴系统恶性 疾病等)。减少:常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也可见于大手术及某些传染病的早期。嗜碱性粒细胞 英文缩写:B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及某些转移癌。淋巴细胞 英文缩写:L增多:常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和结核病恢复期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等。减少:常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淋巴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单核细胞英文缩写:M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活动性结核病、淋巴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减少:无重要临床意义。(5)血小板计数英文缩写:PLT增多(大于400109升):骨髓增生综合征: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红细胞增多症等。急性反应:急性感染、失血、溶血等。其它:脾切除术后。降低(小于100109升):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破坏过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消耗过多: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如何看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和糖等。在一张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这在医学上叫做阳性结果;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NIT代表尿中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多少常与食物的种类有关。如经常超过正常,提示有尿结石或有尿路感染的可能。PH代表酸碱度。正常结果为6.0。酸碱度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酸碱度降低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等。GLU代表尿糖。正常结果为阴性。患糖尿病时尿糖可达23个加号,甲亢、肢端肥大症、脑肿瘤等均可导致尿糖升高。PRO代表尿蛋白。正常结果为阴性或微量。阳性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和高热等。BLO代表隐血。正常人尿隐血为阴性。KET代表酮体。正常结果为阴性。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为阴性,常见于糖尿病患者饥饿、呕吐、腹泻时。BIL代表胆红素。如果是阳性,提示有黄疸,需进行检查。WBC代表白细胞。正常结果为阴性,尿液中WBC增多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及前列腺炎。SG代表比重。尿比重增高见于脱水、高热、心功能不全等;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URO代表尿胆元。正常结果为阴性或弱阳性。在病毒性肝炎早期黄疸出现前,尿胆元增高,溶血性黄疸时阳性或强阳性。乙肝检查结果解读“两对半”不同组合模式的意义正常情况: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五项乙肝的血清标志均为阴性。异常: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五项乙肝的血清标志常联合检测,称之为乙肝“两对半”试验,它们的组合模式如表。常见的组合模式(18)血清标志1 2 3 4 5 6 7 8HBsAg+ + + + HBsAb+ + HBeAg+ HBeAb+ + HBcAb+ + + + +少见的组合模式(920)血清标志910111213141516171819 2021HBsAg+ + + + + + HBsAb + + + + + +HBeAg+ + + + + + HBeAb+ + + + +HBcAb+ + + + + + + +意义:1.感染乙肝病毒,病毒不断复制, 有强传染性 。 简称“三阳”。2.病毒复制,有传染性;如由“三阳”转变而来,提示病毒复制趋于停止,传染性小。3.乙肝急感染早期;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三阳”转变而来,提示病毒复制趋于停止,传染性小;病毒核心部分与人体肝细胞核心部分整合为一体,无传染性。4.病毒复制 停止 ,或有一定程度复制,无传染或传染性相对转小。5.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已清除, 无传染 性,且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后已获得免疫力。6.7.8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已清除,故无复制与传染性,且具有免疫力。9.乙肝病毒感染早期,传染性强。10.乙肝恢复期 或慢性携带者,血清标志易转阴11.病毒感染趋于恢复;慢性携带者。12.不同亚型的乙肝 病毒二次感染, 不典型乙肝病毒感染早期。13.14.15.乙肝病毒感染早期。16.不典型急性感 染(提示非A非B 型肝炎)17.18.不典型感染19.乙肝急性感染中期。20.感染恢复期。21.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如何看懂糖尿病“化验单”得了糖尿病免不了要和各种化验单打交道,因此,学会看化验单就成了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基本功。下面就逐一介绍与糖尿病相关的各项检查及其结果判读。尿糖(UG L U)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检查呈阴性。当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1 OO毫摩尔升)时,肾脏的肾小管就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回吸收,尿糖就会增高呈阳性,化验单上用“+号表示。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血糖与尿糖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当患者有肾脏疾病时,由于肾糖阈增高,患者尽管血糖很高,尿糖却往往阴性;再如,妊娠期妇女肾糖阈往往减低,尽管血糖不高,尿糖也可呈阳性。因此,尿糖结果仅供参考,而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血糖(B S)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FPG),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 0小时除饮水外未进任何食物)于早餐前抽静脉血所测的血糖,它间接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餐后2小时血糖(P2hPG)则可间接反映胰岛细胞的储备功能。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 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为空腹血糖受损(I FG),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为糖耐量受损(I GT)。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统称为糖尿病前期。作为糖尿病患者,理想情况下血糖应控制在: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8O毫摩尔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健康人在一次食人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仅为暂时性轻度升高,2小时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此谓人体的耐糖现象。给受试者测定空腹血糖后,口服7 5克葡萄糖,之后分别在半小时、l小时、2小时及3小时采血测血糖,并画出相应的血糖一时间曲线,即为口服葡萄糖耐糖量试验。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血糖在口服葡萄糖05-1小时达高峰,峰值889毫摩尔升,2小时后血糖78毫摩尔升,3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糖尿病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对空腹血糖正常或可疑升高,及餐后2小时血糖可疑升高等疑有糖尿病者,均须依赖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做出最后诊断。但葡萄糖耐量试验不能用于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 bA 1 c)和糖化血清蛋白(G S P)血糖水平受饮食、运动量、情绪、药物的影响而经常波动,因此,化验一次血糖只能反映采血那一刻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为46。我国糖尿病指南要求,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糖化血清蛋白反映的是此前2-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为15 24毫摩尔升。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了解其平均血糖水平更有意义。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也不能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化验结果来指导每日降糖药物的用量。胰岛功能测定试验主要用于了解胰岛细胞的功能状态,协助判断糖尿病类型并确定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口服75克葡萄糖或馒头2两,测定餐前及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空腹正常胰岛素值为5-25微单位毫升,服糖后1小时上升为空腹的 5-10倍,3小时后恢复至空腹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餐后胰岛素分泌也无明显增加,胰岛素释放曲线呈无反应型或低平曲线。2型糖尿病早期,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可正常甚至略高,但胰岛素分泌高峰往往延迟至2-3小时后出现;2型糖尿病晚期,由于患者胰岛细胞功能趋于衰竭,其胰岛素分泌曲线可与1型糖尿病相似。在指导用药方面,如果胰岛素分泌量不低,说明主要问题是胰岛素抵抗,治疗上应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减肥,选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如果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则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C肽释放试验:C肽是胰岛素原最后生成胰岛素时的等分子离解产物,因此,测定C肽可以间接反映自身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健康人空腹血浆C肽值为O84O微克升,餐后12小时增加45倍,3小时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本试验的意义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血清C肽测定可以排除外源性胰岛素的干扰,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自身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尿微量白蛋白(UAER)糖尿病患者常易并发肾脏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常规中出现尿蛋白时,肾脏病变往往已不是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超过3 O毫克24小时,或20微克分钟,则提示有早期肾损害。此时如能严格地控制血糖、血压并配合其他治疗,肾功能多半可以恢复正常。血、尿酮体重症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及糖利用障碍,造成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并在血中堆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尿酮体检查是筛查试验,结果阳性也可能是由于不能进食或呕吐造成的;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酮症,故准确性较差。可靠的试验是测定血中的一羟丁酸含量,超过O5毫摩尔升,就提示有糖尿病酮症。糖尿病相关抗体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 A)、胰岛细胞抗体(I C 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健康人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这三种抗体均呈阴性。1型糖尿病多呈阳性,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诊断价值最高,其阳性率高达90且可持续多年。血脂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除血糖高以外,往往还同时伴有血脂代谢异常等,共同构成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应比一般人更加严格,我国糖尿病学会要求,糖尿病患者血脂应控制在:总胆固醇45毫摩尔升,甘油三酯l1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个月);变异性心绞痛。十四、-ST段延长或缩短,见于。低血钙:ST段延长;高血钙、心动过速:ST段缩短。十五、-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低血钾、药物(乙胺碘呋酮、奎尼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预激综合征;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脑血管意外等。十六、-T波高耸,见于:急性心梗超急性期;高钾血症;早期复极综合征;脑血管意外;急性心包炎。十七、-TP融合,见于: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十八、-Q-T间期延长,见于:Q-T间期延长综合征;脑血管意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心肌炎、心肌病;室内传导阻滞;酸中毒、低镁血症;奎尼丁、乙胺碘呋酮等药物;十九、-Q-T间期缩短,见于:使用洋地黄过程中;高钾血症或高钙血症;心动过速。二十、-u波倒置,见于;心肌缺血;高血压、心肌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钾血症;心肌梗死早期。二十一、-u波增高,见于: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低镁血症;冠脉供血不足;药物(奎尼丁、洋地黄、乙胺碘呋酮等)、左心室肥厚、脑血管意外等。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钾血症、交感张力增高、深吸气、运动等也可见P波增高;间歇性心房内传导阻滞。二十二、-P波低平(振幅0.05mV),见于:高钾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气肿、气胸。二十三、-P波消失,见于:窦性停搏、度房室传导阻滞;窦-室传导;房颤或房扑;交界性早搏或交界性心律;阵发性室速等。二十四、-P波倒置,见于:右位心;左心房心律。二十五、-电轴左偏,见于:左前分支阻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下壁心梗;肺气肿;B型预激综合征;高钾血症。二十六、-电轴右偏,见于:左后分支阻滞;右束支阻滞;右心室肥大;A型预激综合征;前侧壁心梗;垂位心脏。肿瘤标志物检测: 2.1 血清肿瘤标志物 2.1.1 胚胎性蛋白 2.1.1.1甲胎蛋白(AFP): AFP在胚胎期是功能蛋白,合成于卵黄囊、肝和小肠,脐带血含量为10005000g/L,1年内降为成人水平40g/L,终生不变。AFP在临床上用于以下辅助诊断:(1)产前诊断胎儿宫内死亡、神经管畸形、无脑儿和脊柱裂。(2)急慢性肝炎,在1100例肝炎患者测定中发现167%AFP20-90g/L,8790-400g/L,28400-1000g/L,其中1例维持1000g/L以上达6周,后逐步下降。(3)原发性肝细胞癌约70以上AFP在400g/L以上,多逐渐升高,亦有不高于400g/L,甚至在正常水平的患者。 AFP异质体,是指肝细胞癌产生的AFP与新生肝合成的在糖基链的量上有区别,因此可用Con-A(刀豆凝集素-A)来区别,异质体亲和力大,胚胎AFP则亲和力小,可用电泳方法来区别肝细胞来源与肝癌细胞来源的AFP。 2.1.1.2癌胚抗原(CEA): CEA是一种酸性糖蛋白,胚胎期在小肠、肝脏、胰腺合成,成人血清含量极低(5g/L ,29如吸烟者为15-20g/L,65可达20-40g/L )。 CEAl965年被发现时,认为是结肠癌的标志物(60%-90患者升高),但以后发现胰腺癌(80%)、胃癌(60)、肺癌(75)和乳腺癌(60)也有较高表达。 2.1.2糖蛋白抗原 是由于细胞膜成分异常糖基化而形成的抗原。 2.1.2.1糖蛋白抗原CA50: 是一种唾液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当细胞恶变时,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标志物。正常血20g/L,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宫颈癌、944胰或胆管癌,其他如直肠癌、膀脏癌等皆有70以上是升高的。 2 .1.2. 2 CA125: 最初认为是卵巢癌特异的,但深入研究,它也是一种广谱的标志物。正常值以35Uml为界,822卵巢癌、58胰腺癌、32肺癌,及其他非妇科肿瘤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作为卵巢癌的辅助诊断是个重要的标志物,与病程有关。 2.1.2.3 CAl5-3: 是乳腺细胞上皮表面糖蛋白的变异体,近年推出作为乳腺癌标志物,正常40Uml哺乳期妇女或良性乳腺肿瘤皆低于此值。乳腺癌晚期100,其他 期75%此值明显升高。同样,该标志物也是广谱的,可见于50肝细胞癌、53肺癌、34卵巢癌患者。由于CEA在乳腺癌中也有诊断价值,如两者联合将可提高10阳性率。 2.1.2.4CA19-9: CAl9-9为唾液酸化的乳-N-岩藻戊糖II,是一种类粘蛋白的糖蛋白成分,与Lewis血型成分有关。血清内正常值37UmL(95),异常升高也是在多种肿瘤出现,如79%胰腺癌、58%结肠癌、49肝癌、67胃癌、67如胆囊癌、肺癌、乳腺癌皆有10左右是升高的。 2.1.2.5CA549: CA549也是乳腺癌的标志物,它是一种酸性糖 蛋白,大部分健康女性11Uml,异常升高者比例并不高,可见于50乳腺癌、卵巢癌、40%前列腺癌、33肺癌患者。由此,作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CA则还较欠缺,应联合应用其它TM。 2.1.2.6 CA72-4: CA72-4是一种高分子量糖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Uml,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均可产生。对于胃癌的检测特异性较高,以6Uml为 临界值。良性胃病仅1者升高,而胃癌升高者比例可达426,如与CAl9-9同时检测,阳性率可达56。 2.1.2.7 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 是由宫颈癌细胞中提纯的,是宫颈癌较好的肿瘤标志物。 SCC在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内也存在,随着鳞状上皮细胞的增殖(恶性)而释放入血。正常人血清水平2g/L。异常升高可见于宫颈鳞癌,21宫颈腺癌也有升高。肺鳞癌有较高的阳性率,各家报告从40-100不等,而小细胞肺癌阳性率则较低(37)。食道鳞状上皮癌、口腔鳞状上皮癌皆有较高的阳性率,且随肿瘤的分期呈现不同变化(20-80)。可见SCC是鳞状上皮癌的重要标志物。 2.1.2.8 CA242: 是一种粘蛋白型糖抗原,可作为胰腺癌和结肠癌校好的肿瘤标志物,其灵敏度与CA19-9相仿,但特异性、诊断效率则优于CA19-9。 2.1.2.9 NMP22: 系核基质蛋白(nuclear matrix protein)是膀胱癌的一种新的标志物,检测尿NMP22可鉴别良恶性膀胱疾病。 2.1.3 蛋白质抗原 2.1.3.1 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 细胞角蛋白是细胞体的中间丝,根据其分子量和等电点不同可分为20种不同类型,其中细胞角蛋白19在肺癌诊断中有很大价值,是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标志物。在肺癌的血清浓度阈值为22g/L,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77、919和649。从组织学角度看,鳞癌的敏感性 (765)较腺癌(478)为高,也高于SCC对两者的诊断率。细胞角蛋白19与CEA联合应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符合率已可达到78。 2.1.3.2 2-microglobulin: 表达在大多数有核细胞表面,是HLA-A、B和-C抗原的一分子量为11800链。临床上多用于证实淋巴增殖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其水平与肿瘤细胞数量、生长速率、预后及疾病活动性有关。例如骨髓瘤2-microglobulin水平高于4O mgL时,预示生存时间短,高于60mgL时,对化疗反应不敏感。此外,根据此水平还可为骨髓瘤患者分期。 2.1.3.3 Ferritin: 是一种铁结合蛋白,存在于各种组织,病理状态下,释放到血液增加,不是肿瘤特异的标志,在多种癌症患者血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肝癌患者的阳性率在70以上,所以可辅助肝癌诊断。此外,在进展性乳腺癌思考Ferritin水平也有显著升高,且与病程有关。 2.1.3.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PSA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最敏感的指标,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及预测复发。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它具有极高的组织器官特异性。正常人体血清内PSA 4g/L,这个正常值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50岁者一般低于40g/L,50-55岁为44g/L,60-69岁为68g/L,70岁可达77g/L,异常升高预示有患前列腺癌的可能。以 4g/L为临界值,早期前列腺癌63-70阳性,总阳性率可达69-925。有报告,PSA值如为40-100g/L,特异性相对较低,只有25确诊前列腺癌;但10Og/L者,往往又是晚期前列腺癌,失去早期治疗时机,这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PSA在血清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它主要与蛋白酶抑制物形成复合物。然而,另一种PSA即游离PSA(f-PSA),不与蛋白酶抑制物结合。由于未知的原因,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百分比比正常人和前列腺良性疾患为低。因此,测定PSA的类型和百分比有利于鉴定前列腺良性和恶性疾患,f-PSA百分比较低可能是前列腺癌恶性度较高。而f-PSA百分比受年龄、前列腺大小和总PSA(tPSA)水平影响,据报告,50-55岁 f-PSA临界值应20,60-69岁应20,70-75岁28,固定临界值应是25(占PSA的量).有报告773例经组织学证实的患者(379例前列腺癌,394例良性前列腺病)f-PSA在02-50g/L,百分比从20-52,而前列腺癌组为12%,良性组为18。 国内报告,如以t-PSA42g/L为诊断标准,其敏感性 为 l00%,特异性仅 68%,符合率为74;如以fPSAtPSA(FT)值O11为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85%,特异性98,符合率96;如以tPSA42g/L,同时FT011为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99,符合率97%。可见,最后一个指标为最佳。 2.1.4 酶类 2.1.4.1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血清NSE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如神经母细胞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月度审核方案协议
- 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3篇)
- 学校疫情就餐防控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生态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租赁服务协议
- 2025年食品行业新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策略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绿化工程养护劳务分包合同
- 2025年度豪华轿车租赁与代售专项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客运代理合同与安全服务质量保障书
- 2025年度智能医疗设备采购与运营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纺织行业原辅料VMI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合同
-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 慕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老年防诈骗知识讲座课件
- 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管理
- 武术长拳的教学课件
- 2025年全家岗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CACA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025版)》更新要点解读课件
- 2025届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含解析
- DB65-T 4846-2024 工贸行业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认定
- 【川剧剧本欣赏】《白蛇传》
- 放射科护理服务规范礼仪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