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郭县额如乡下格斯户村移民安置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证书:设丙级 编号:A222001134 前郭县朋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要第二章 第一章 项目概要1.1 项目背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精神,从解决水库移民温饱和生产生活突出问题入手,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将后期扶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完善扶持方式,提高移民直接受益程度,使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按照省政府有关移民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县移民工作的进展情况,我公司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了前郭县额如乡下格斯户村移民安置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移民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为规划项目的如期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2 项目区概述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南部,隶属于松原市。地理位置东经1233512519,北纬44174528。全县幅员面积7219平方公里,总人口56.6万人。前郭县按地貌形态分属于平原区,全县地形平坦,起伏和缓,地质构造简单。前郭县有三条河流,即第二松花江、嫩江和霍林河,水资源比较丰富。有长白铁路、珲乌公路、203国道等,交通非常发达。前郭县涉及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均为外省及省内个别县区的水库搬迁移民,截止到2009年4月末,经统计我县涉及到移民的乡(镇、场)有32个,移民分别居住在224个移民村(组),核定移民总人口为3733人,均为以农耕为主的水库搬迁移民及其自然增长人口。1.3 自然概况1.3.1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位于前郭县额如乡下格斯户村境内,地理位置:东经12454151245540,北纬445733445842之间,灌溉水源是山上的泉水,引水方式为自流。项目区控制总面积为1.32万亩,本次设计净灌溉面积为0.222万亩。1.3.2水文气象水文:根据前郭县气象站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55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6-9月份是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47mm(E601),平均气温为5.01,极端最高气温38.9,发生在1992年8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36.1发生在1953年12月12日。多年平均风速为3.17m/s,最大风速为24m/s发生四次,风向为SSW,NE,NW。气象:春季干燥多大风,降水甚少,夏季炎热少雨,秋季天高气爽日温差大,冬季严寒而漫长降雪少。一年中寒暑温差大,日平均气温低于零度的时间,一般从每年的11月上旬开始到翌年的3月下旬。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41天,最长无霜期为168天,最少无霜期为111天。1.3.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内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突起的砂土丘呈零星分布,局部村屯微有起伏。地势具有南东部高,北西部低的特点。砂土丘一般高出地面2m左右。区内地貌类型简单,均为堆积地形,按其成因和形态分为高漫滩()、一级阶地()、湖沼洼地()。项目区土壤,主要为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或碳酸盐栗钙土型草甸土,呈细粒状或碎块结构,较松散,多为轻壤质。1.3.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参照项目区附近额如水库地质资料,项目区发育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Q4a1+1)、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2a1+p1)、下更新统白土山组冰水堆积层(Q1fg1)及白垩系下统伏龙泉组(K1f)地层。在勘察钻探深度内未见基岩,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项目区普遍发育白垩系下统伏龙泉组(K1f)地层,岩性为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砂岩互层,其上被第四系所覆盖。区内第四系地层发育,厚度一般为50120m,且由南东向北西厚度逐渐增大。其下伏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下统,北西部有上第三系分布。在大地构造上,本区位于松辽坳陷的中央坳陷带和东部隆起带,海西运动以后形成地堑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白垩系。经燕山和喜山运动时期,基底的差异运动使其盖层产生了波状起伏的褶曲。这种褶曲逐渐平缓形成单斜构造,库区主要构造单元为登娄库长春岭长恒背斜带。在区域以东13km处有一北偏东向的登娄构造。此外无大的断层(断裂带)在区域内经过。根据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2001版,区域地震烈度为度,相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区域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受泄干及灌区引干影响具承压性。以第层粗砂为主要含水层,由泄干、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以地下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区。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本区标准冻土深度为1.80m。1.3.5水资源项目区灌溉水源为山上的泉水,泉水资源丰富。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孔隙潜水赋存于全新统粗砂含砾、中砂、细砂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孔隙承压水赋存于更新统白土山组砂及砂砾石中,主要由孔隙潜水补给,二者有着较密切水力联系。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赋存于上第三系砂岩、砂砾岩中。1.3.6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土质多为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非常适宜种植水稻。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9200亩,本次设计水田面积2220亩,水田灌溉面积开发潜力非常大。1.4 社会经济情况1.4.1人口及劳动力额如乡包括 8 个行政村,下格斯户村2006年总户数为510户,总人口2010人,劳动力830人。其中移民影响人口842人,劳动力84人。1.4.2土地利用现状下格斯户村共有基本农田8500亩,其中水田2000亩,旱田6500亩,本次规划,下格斯户村水库移民安置区项目控制面积2660亩,净灌溉面积2220万亩。1.4.3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内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两大类。2006年玉米产量为500kg/亩,玉米的市场价格为1.00元/kg,项目实施后水稻产量600kg/亩,水稻的市场价格为1.70元/kg。通过对下格斯户项目区的建设,旱田改水田0.222万亩,净增加产值73.26万元。1.4.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下格斯户村连续多年收支平衡,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同时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2006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移民人均纯收入965元。1.4.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目前,下格斯户移民安置区有一大批懂技术、用科学的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科技培训,提高移民科学种田的技能。1.5 工程现状下格斯户村移民安置区项目区内,有部分农民利用自家的抽水设备,抽取泉水灌溉,多为旱田。田间工程主要是农民自发组织修建的,无法满足中低产田改造、提高移民收入的要求。1.6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下格斯户村移民安置区项目区内,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只有部分农户在水田生产中使用插秧机、小型拖拉机、收割机,大多数移民还是原始的手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力投入大,收入低。1.7交通、电力及通讯下格斯户村移民安置区项目区内交通便利,乡与村、村与村之间,有部分砖路,为水稻生产运营提供了便利条件。输电及通讯已接入场内,大部分村民已安装上了固定电话,有限电视已接入村民家中。1.8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格斯户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落后,生存环境恶劣。特别是移民住房条件、区内农田水利设施严重滞后。 移民耕地匮乏,人均耕地少,产业结构单一,生存空间狭小,一旦遇到灾年(干旱、大涝及其他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减产,收入没有保障,移民生活极度困难。移民文化素质不高,科技培训滞后,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缺乏,就业门路少。 移民住房条件和环卫、环境设施差。 农田水利及防护设施严重滞后,生产、生活难。移民人均纯收入低,根据调查,2006年底,移民人均纯收入965元,远低于其他农户的人均收入水平。1.9 投资概算本项目总投资449910元,其中建筑工程380619元,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10350元,临时工程17541万元,独立费用19975元,预备费21425元。第二章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土壤2.1工程概况 前郭县额如乡,位于前郭县南部,距前郭县城45km。南与洪泉乡镇接壤,西与长龙乡毗邻,北靠套浩太乡,东接王府站镇。下格斯户移民安置区项目区总面积1.32万亩,本次设计净灌溉面积为0.222万亩。地理位置东经12454151245540,北纬445733445842之间,灌溉水源是山上的泉水,引水方式为自流。项目区的主要工程包括:引干2条,引支(直斗)2条,泄支4条,农道桥1座,分水闸2座,节制闸1座。2.2工程地质2.2.1地形地貌前郭县下格斯户移民安置区,项目区内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突起的砂土丘呈零星分布,局部村屯微有起伏。地势具有南东部高,北西部低的特点。砂土丘一般高出地面2m左右。区内地貌类型简单,均为堆积地形,按其成因和形态分为高漫滩()、一级阶地()、湖沼洼地()。项目区土壤,主要为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或碳酸盐栗钙土型草甸土,呈细粒状或碎块结构,较松散,多为轻壤质。2.2.2地层岩性参照项目区附近额如水库地质资料,项目区发育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Q4a1+1)、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2a1+p1)、下更新统白土山组冰水堆积层(Q1fg1)及白垩系下统伏龙泉组(K1f)地层。在勘察钻探深度内未见基岩,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项目区普遍发育白垩系下统伏龙泉组(K1f)地层,岩性为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砂岩互层,其上被第四系所覆盖。根据额如水库勘察资料,本区地层由上至下可分为如下几层:轻壤土(3):层厚1.0-4.9m,黑色、灰黑色,以稍密状态为主,湿-很湿,土质均匀,有腥臭味,含植物残骸。平均粘粒含量11.9%,粉粒含量37.6%。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6.1击。中砂(4):层厚0.6-1.4m,浅灰色,土质不均,夹细沙及壤土薄层,饱和,松散-稍密。平均角砾(园砾)含量为4.6%,砂粒含量为88.4%,粉粒和粘粒含量为7%。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10.5击。粗砂(5):层厚1.0-2.2m。灰白色,颗粒含量不均,饱和,稍密。平均卵石(砾石)含量为25.8%砂粒含量74.2%。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11.3击。轻壤土(7):层厚1.0-10.7m。黄色,土质均匀,以中密-密实状态为主,局部为稍密状态。含水量由上至下为稍湿-很湿,平均粘粒含量为12.1%,粉粒含量为24.6%。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9.5击。细沙(8):层厚1.4-4.3m。黄色,颗粒较均,稍湿-饱和,松散-稍密。平均角砾(园砾)含量为1.0%,砂粒含量为90.0%,粉粒和粘粒含量为9.0%。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9击。粗砂(9):层厚1.0-1.8m。黄色,颗粒含量不均,饱和,稍密,平均卵石(砾石)含量为28.6%,砂粒含量70.6%粉粒和粘粒含量为0.8%。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12击。粗粒(10):最大揭露厚度2.2m。黄色,颗粒含量不均,饱和,密实,平均卵石(砾石)含量为20%,砂粒含量73.5%,粉粒和粘粒含量为6.5%。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28.5击。粗砂(11):本次勘察最大的揭露厚度为11.5m。白色、灰白色,颗粒含量不均,含砾石,半胶结,富含高岭土,砾石成份以石英为主,次为蛋白石、玄武石、玛瑙石等。砾石磨圆度不好,呈浑圆状或半陵角状,也有些光面石、凹面石,还有些砾石有磨圆和压坑,据此定为冰水成因。饱和,以中密状态为主,局部为密实状态。平均卵石(砾石)含量为25.4%,砂粒含量为74.6%。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18.4击。2.2.3地质构造本区位于松辽坳陷的中央坳陷带和东部隆起带,海西运动以后形成地堑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白垩系。经燕山和喜山运动时期,基底的差异运动使其盖层产生了波状起伏的褶曲。这种褶曲逐渐平缓形成单斜构造,库区主要构造单元为登娄库长春岭长恒背斜带。在区域以东13km处有一北偏东向的登娄构造。此外无大的断层(断裂带)在区域内经过。根据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2001版,区域地震烈度为度,相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2.3 水文地质区域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受泄干及灌区引干影响具承压性。以第层粗砂为主要含水层,由泄干、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以地下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2.4地质条件评价2.4.1引水、泄水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区域内虽有中等-强透水性地层(第砂层),但其上被弱透水性地层(第轻壤土)覆盖,且厚度较大,最薄处为2.3m,因此渠道水直接渗漏的可能性不大,但存在地下径流。引泄水渠道不存在渗漏稳定问题。2.4.2农道桥地质条件评价项目区共布置1座农道桥,其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见表2.4.1,其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4.2。.农道桥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表 表2.4.1地形地貌岩性名称揭露厚度(m)岩性简述地下水地震评价含水层岩性及类型埋深m高程(m)地势较平坦,地面高程在139.3-140.5之间壤土3.9m黑色、灰黑色,以稍密状态为主,湿-很湿,土质均匀,有腥臭味,含植物残骸。平均粘粒含量11.9%,粉粒含量37.6%。中砂层孔隙潜水3.9m132.9m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2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度壤土层为稍密,含植物残骸,允许承载力较低,不宜作为天然地基,建议设计采用桩基础,桩端应深入到细砂层中,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中砂1.2m浅灰色,土质不均,夹细沙及壤土薄层,饱和,松散-稍密。平均角砾(园砾)含量为4.6%,砂粒含量为88.4%,粉粒和粘粒含量为7%。轻壤土8.5m黄色,土质均匀,以中密-密实状态为主,局部为稍密状态。含水量由上至下为稍湿-很湿,平均粘粒含量为12.1%,粉粒含量为24.6%。细砂4.0m黄色,颗粒较均,稍湿-饱和,松散-稍密。平均角砾(园砾)含量为1.0%,砂粒含量为90.0%,粉粒和粘粒含量为9.0%。3农桥物道理、力学设计指标一览表表2.4.2土层代号土层名称含水量湿 容 重干 容 重孔 隙 比直剪压缩承载力标准值渗 透 系 数允 许 比 降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内 摩 擦 角粘 聚 力压 缩 系 数压 缩 模 量砼预制桩沉管灌注桩qpkqskqpkqsk桩入土深度(m)桩入土深度(m)de0cKJ允H99h1651015%KN/m3KN/m3KpaMpa-1MpaKpacm/sKpa轻壤土331815.50.951860.335.0110610-51.0800150050650900120040中砂140410-30.1220030004010001300180035轻壤土2418.515.50.80239160510-51.010001500508001000150040细砂130310-30.052000300040150025003000352.4.3 节制闸及分水闸地质条件评价节制闸及分水闸地质条件采用额如水库防洪灌溉洞资料。根据勘察资料,节制闸及分水闸的地基土由上至下分布有如下几层:轻壤土:普遍分布,层厚1.8m,黑色,灰黑色,稍密状态,土质均匀,有腥臭味,夹植物残骸。轻壤土:普遍分布,层厚2.2m,黄色,土质均匀,湿,为中密-密实状态。细砂:普遍分布,层厚1.7m,黄色,颗粒均匀,饱和,松散。地基土岩土见表2.4.3。节制闸及分水闸地基土岩土参数表 表2.4.3土层代号土层名称承载力特征值重度孔隙比内摩擦角粘 聚 力压 缩 模 量摩 擦 系 数渗透系数允 许 比 降fakre0cEsfKJ允KpaKN/m3Kpa轻壤土10018.50.8220104.00.253.010-61.0轻壤土10018.54.00.255.010-61.0 拟建节制闸及分水闸基础建议以第层轻壤土为持力层,其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4.4。节制闸及分水闸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表2.4.4土层代号岩土名称土样编号取样深度天然状态的基本物理指标土 粒 比 重液 限塑 限塑性指数液性 指 数渗透系数压 缩抗剪强度标贯静探含 水 量容 重孔 隙 比饱 和 度压 缩 系 数压缩模量饱和不固结湿干凝聚力内摩擦角mdeSrdsWLWpIpILK1-2Es1-2CNPs由至%Mpa-1MpaKpa击Mpa轻壤土Zk10-1-1/20.951.2528.018.914.80.81592.12.6826.417.98.51.192.910-60.3095.920.820.40.3组数111111111111111111平均值28.018.914.80.81592.12.6826.417.98.51.192.910-60.3095.920.820.40.3轻壤土Zk5-5-1/24.354.6515.418.215.80.69959.02.6824.515.68.93.7710-611.523.70.4Zk5-6-25.305.4515.920.317.50.51981.52.6619.514.15.40.33组数22222222211111平均值15.719.316.70.60970.32.6722.014.97.20.333.7710-611.523.70.4第三章 设计任务和主要内容3.1 设计任务项目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移民安置区下格斯户村长远发展问题,重点是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和配套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交通、供电、通信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加强移民村群众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移民村群众直接受益的生产开发项目。本次设计,主要是加强移民安置区下格斯户村基本口粮田建设及配套水利设施建设,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在项目确定时,移民群众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对项目的确定和实施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项目确定后,及时通报移民群众,听取移民群众不同的意见、建议,确保了移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3.2 主要内容 项目性质为中低产田改造及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利用山上的泉水,通过干渠引到现有塘坝,开发水田2220亩。 主要内容包括:引泄水渠道土方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即引干2条,引支(直斗)2条,泄支4条,农道桥1座,分水闸2座,节制闸1座。3.3 水田开发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的原则; 充分发挥水、土资源优势,量水开田,因土种植;以现有工程为主,挖潜配套、节水改造,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发水田;水田建设同治涝、治碱、旱改水及中低产田改造相结合,同步搞好项目区建设和水田发展。3.4 工程等别和设计标准3.4.1工程等别执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防洪标准(GB50201-94)及其他相关专业规范。工程等别:本工程工程等别为等,工程规模为小型,建筑物级别为5级。3.4.2设计标准 灌溉设计标准 水田灌溉设计保证率P=80%排水设计标准 排水设计标准P=10%农道桥设计标准 农道桥设计采用汽10级,履带50校核3.4.3灌水模数和排水模数采用项目区附近前郭灌区资料灌水模数:q设=1.07m3/s/万亩排水模数:P=10%时,水田排水模数q水田=0.130m3/s/km2 旱田排水模数q旱田=0.195m3/s/km23.4.4渠道水利用系数干渠干=0.911 支渠支=0.961 斗渠斗=0.968农渠农=0.974 田间田=0.830全项目区=0.6743.6.5糙率 设计渠道为填方渠道,基础将坐于轻壤土上,以稍密状态为主,为微透水性,并且厚度多大于2.0m,渠道在本层通过,可不作防渗处理。因此,引水糙率采用0.025,泄水糙率采用0.0275。3.4.6不冲不淤流速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土渠设计最小流速不宜小于0.3m/s,不淤流速根据渠床材料吗,本区为轻壤土,不大于0.8m/s。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项目区灌溉水源为山上的泉水,山上有两处泉眼,即1#泉眼和2#泉眼。1#泉眼的流量是0.25m3/s,2#泉眼的流量是0.35m3/s。4.2供需平衡分区本项目地表水(泉水)按泉水在生育期的来水总量进行供需平衡,地下水按项目区占地内可开采量进行供需平衡。两个泉眼可互相调节,因此全项目区在一个供需平衡区内,不进行分区。4.3项目区现状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4.3.1项目区现状供水量项目区现有泉水自然流水沟2条,2个泉眼在生育期的供水量为952104m3,非生育期供水量为1099104m3,总供水量为2051104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0104m3。4.3.2项目区现状需水量项目区现有水田300亩,需水量为32.67104m3,农村生活用水4.40104m3,牲畜用水2.74104m3,其它用水0.71104m3。项目区总需水量40.52104m3。具体需水情况见表4.3.1 项目区现状需水量情况表 表4.3.1水源类型项目单位数量定额需水量(104m3)地表水水田灌溉亩3001089 m3/亩32.67地下水农村生活人201021.9 m3/人/年4.40大牲畜头50018.25m3/头/年0.91小牲畜头25007.3m3/头/年1.83其它0.71合计42.24.3.3现状供需平衡见下表项目区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见表4.3.2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表4.3.2供水量(104m3)需水量(104m3)余水(104m3)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泉水地下水水田灌溉居民生活牲畜其它95210032.674.402.740.71+919.33+92.15平衡结论:由以上计算可知,地表水、地下水都有余量,其中:地表水余水量为919.33104m3 ,地下水余水量为92.15104m3。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4.4.1设计水平年按2010年计算:工程可供水量952104m3,地下水可开采量100104m3,4.4.2设计水平年需水量预测人口增长按6计算,牲畜按5%计算,项目区建设完成后可开发水田2220亩。项目区总需水总量为250.38104m3,其中:水田灌溉用水量241.76104m3,农村生活用水4.51104m3,牲畜用水3.33104m3,其它用水0.78104m3。见表4.4.1。 设计水平年需水量预测表 表4.4.1水源类型内容单位数量定额需水量(104m3)地表水水田灌溉亩22201089 m3/亩241.76地下水农村生活人205921.9 m3/人/年4.51大牲畜头60818.25m3/头/年1.11小牲畜头30397.3m3/头/年2.22其它0.78合计250.384.4.3设计水平年供需平衡见下表 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见表4.4.2。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表4.4.2供水量(104m3)需水量(104m3)余水(104m3)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泉水地下水水田灌溉居民生活牲畜其它952100241.764.513.330.78+710.24+91.38平衡结论:由以上计算可知,地表水、地下水都有余量,其中地表水余水量为710.24104m3,地下水余水量为91.38104m3。项目实施后,旱田改水田灌溉面积2220亩,合理利用了水资源,提高了灌溉保证率。第五章 工程设计5 设计任务和主要内容5.1 设计任务项目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移民安置区下格斯户村长远发展问题,重点是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和配套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交通、供电、通信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加强移民村群众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移民村群众直接受益的生产开发项目。本次设计,主要是加强移民安置区下格斯户村基本口粮田建设及配套水利设施建设,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在项目确定时,移民群众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对项目的确定和实施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项目确定后,及时通报移民群众,听取移民群众不同的意见、建议,确保了移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5.2 主要内容 项目最终确定为中低产田改造及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项目。5.2.1开发任务吉林省前郭县额如乡下格斯户移民村项目的开发任务是利用山上的泉水,通过干渠引到现有塘坝,开发水田2220亩。5.2.2建设内容下格斯户移民村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引泄水渠道土方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即引干2条,引支(直斗)2条,泄支4条,农道桥1座,分水闸2座,节制闸1座。5.2.2.1灌排渠道工程下格斯户移民村山上有2处泉眼,需修建引干2条,引支2条,泄支4条。灌溉渠道设计 a灌溉面积 根据工程的实际布置情况,现将各渠道控制面积列于表5.2.1。 b设计流量 灌水模数采用项目区附近前郭灌区资料,q设=1.07m3/s/万亩。流量计算采用下式: Q设=Aq设/渠系式中: Q设渠道的设计流量(m3/s); A 渠道所控制的灌溉面积(万亩); q设 灌溉模数(m3/s/万亩);渠系渠系水利用系数。渠道流量计算成果见表5.2.1。各级渠道灌溉面积及流量计算表 表5.2.1渠道名称长度控制面积净灌面积设计流量加大流量(m)(亩)(亩)(m3/s)(m3/s)一引干1050507642300.650.871引支1450196216350.230.31二引干950365430450.470.63直斗5007025850.080.11c渠道纵断面设计 a)渠道设计水面线:推求各级渠道的水面高程(即水位),是为了满足渠道所控制面积实现自流灌溉。 b)支渠以下渠道水位的推求:各级渠道在分水点处都应具有足够的水位,其高程是灌溉土地地面高程加上水田最大水深和渠道沿程损失,以及渠道各种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之和,自下而上按下式逐级推求: H=A+h+Li+ 式中:A渠道灌溉范围内参考点的地面高程(m); h参考点要求的水深(0.1m); L各级渠道长度; i相应的各渠道比降; 水流通过渠道建筑物的水头损失(m)。 c)水面线衔接:渠道遇交叉建筑物以及上下级渠道水位衔接上的水头损失见表5.2.2。 建筑物水头损失表 表5.2.2建筑物名称支(斗)渠进水闸桥涵洞备注水头损失(m)0.10.050.3 d)渠底衔接:同级渠道相邻两段水深变化控制在0.2m,保证渠底不出现大于0.2m的倒坎。设计成果见表5.2.3。 d渠道横断面设计 a)采用下式进行横断面设计: Q设=C式中:Q设渠道设计流量(m3/s);过水断面面积(m2);C谢才系数;采用曼宁公式计算;C=RR水力半径(m);R=/xi水力比降 ;x湿周;对于梯形断面:=(b+mh)hx=b+2h(1+m2)1/2m边坡系数;n糙率设计成果见表5.2.3。b)不冲不淤流速校核根据上述公式采用试算法确定渠道的底宽和水深,并且所确定的水深和底宽必须满足V不淤V设V不冲V不冲=KQ0.3(m/s)式中: Q渠道设计流量(m3/s)K不冲流速系数V不淤=C(m/s) C不淤流速系数,根据渠道泥沙均值参考选用;R水力半径(m)根据计算,满足不冲不淤要求。渠道名称渠道长度(m)流量(m/s3)水深(m)渠底宽(m)堤顶宽(m)超高(m)边坡比降首端水位(m)流速(m/s)一引干10500.650.82.02.00.41:1.51/8000142.800.42一引支14500.230.61.01.00.31:1.01/6000142.200.47二引干9500.470.72.02.00.41:1.51/8000142.950.45直斗5000.080.61.01.00.31:1.01/6000142.450.52引水渠道水力要素表 表5.2.3 排水沟道设计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次规划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排水方式以自排和机排相结合。根据项目区总体布置,本次拟建泄支4条。 a排水模数 P=10%时,水田排水模数q水田=0.130m3/s/km2 旱田排水模数q旱田=0.195m3/s/km2 b排水流量排水流量采用下式计算: Q=q水田F式中:q水田排水模数(m3/s/km2); F排水面积(km2)计算成果见表5.2.4 泄水渠道水力要素表 表5.2.4渠 道 名 称渠道长度(m)控制面积(公顷)流量(m/s3)一泄支2950312.00.41直斗泄水95046.80.06直斗一泄45022.80.03直斗二泄50024.00.03c纵断面设计 排水沟道的水位,是根据最末一级排水沟逐级推算的。同时考虑上下游兼顾,左右岸协调,上一级沟道水位低于下一级沟道水位,要求在推求水面线过程中同时考虑沿程水头损失和排水沟道上的建筑物雍水和局部水头损失。具体按下列公式推求排水支沟设计水位: Z=A0L0iZ式中:Z排水支沟沟口水位;A0田块内最远处低洼地面高程;L0农、斗沟道长度;i农、斗沟道比降;Z各级沟道局部水头损失。横断面设计排水沟道断面设计方法和灌溉渠道断面设计方法类同,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 Q设=C计算成果见表5.2.5 泄水渠道水力要素表 表5.2.5渠道名称渠道长度(m)流量(m3/s)水深(m)渠底宽(m)边坡比降末端水位(m)一泄支29500.410.61.01.51/5000137.50直斗泄水9500.060.50.61.01/5000138.00直斗一泄4500.030.50.61.01/5000138.20直斗二泄5000.030.50.61.01/5000138.40注: 一泄支末端入额哈排洪干沟,入口处额哈排洪干沟水位136.92m,可以满足泄水要求。5.2.2.2建筑物根据项目区规划,本次设计新建单跨农道桥1座,二引干节制闸1座,引支分水闸1座,直斗分水闸1座。 单跨桥a结构布置根据所在渠道断面要求,跨度为8m,桥面板底高程根据加大流量时水位加0.5m确定。桥面净宽为5m,两侧设宽为30cm,高为30cm的路缘石,桥面板上现浇强度为C30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由桥纵向中心线向两侧以1.5%的坡度倾斜,对应桥路缘内侧厚度为8cm,桥面板为钢筋砼现浇板,桥面厚度为36cm,盖梁断面尺寸为梯形,由两侧向井柱处逐渐变厚,两侧厚度为30cm,井柱处厚度为55cm,盖梁下为钢筋砼双井柱,直径为60cm,柱入土深度按承载力和抗冻拔要求确定为12m,桥面板及盖梁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200。农道桥与乡道平面上顺畅连接,引路采用i=5%的坡度,引路采用砂石填筑,分层压实,相对压实密度不应小于0.60。b基础承载力验算采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公式如下:P=(ULP+Ar)/2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U桩的周长(m)L桩的入土深度p桩壁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kpa)A桩底横截面面积(m2)r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kpa),可按下式计算:r = 2moro+k2r2(h-3)式中: mo清底系数,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024-85)表4.3.2-2取值mo=0.50。修正系数,按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024-85)表4.3.22取值=0.70o桩尖处土的容许承载力(kpa),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第2.1.2条各表取值,中密细砂取130kpa。k2地面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桩尖处持力层土类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表2.1.4选用,稍密细砂取4.0。r2桩尖以上土的容重(KN/m3)取19.5。h桩尖的埋置深度。经计算pp,满足设计要求。c基础抗冻拔验算钻孔灌注桩季节性冻土地基基础抗冻稳定性计算选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附5.7)公式:即NO+GO+FKT式中:NO作用在桩(柱)顶上的竖向结构重力;GO桩柱重力;F桩(柱)在冻结线以下各土层摩阻力之和,按照下式计算:F = 0.4UiliK安全系数,取1.2;T对基础的切向冻胀力,按下式计算:T= nrArr+A11 式中:Ar在季冻层中基础和墩身的侧面积;nr标准冻深修正系数,强冻胀取0.85;r季冻层中基础和墩身侧向单位切向冻胀力,取80kpa;A1河底以上冰层中墩身侧面积 。1水结冰后与墩身侧面的单位面积切向冻胀力,取190kpa。经计算,各桩柱均能满足抗冻拔要求。 分水闸设计 a基本资料根据项目区总体布置,需新建引支分水闸1座,直斗分水闸1座。其水力要素见下表: 项目区水闸工程水力要素一览表 表5.2.6水闸名称设计流量(m3/s)闸前水位(m)闸后水位(m)渠底宽(m)水深(m)堤顶宽(m)闸底板高程(m)闸孔尺寸(孔数宽高)引支分水闸0.23142.60142.200.60.62.0142.2010.60.7直斗分水闸0.08 142.80142.450.60.62.0142.4510.60.7b水力计算 采用下式计算:Q=mnbH03/2 式中:Q过闸流量(m3/s)H0水闸上游总水头(m)m流量系数n闸孔数b每孔宽度(m)测收缩系数淹没系数 经验算,当闸孔尺寸0.60.7m时,QQ设满足过流要求。节制闸工程设计a、基本资料本次实施方案,拟于二引干1+200处修建节制闸1座,其基本资料见表5.2.7。节制闸设计要素表 表5.2.7所在渠道桩号设计流量m3/s孔数设计水位m底板工程m 闸室长度m闸室宽度m铸铁闸门(bh)m启闭机2引干1+2000.471142.60141.907.01.01.01.03tb、水力计算a)过流能力校核采用下式计算:Q=mnbH03/2式中:Q过闸流量(m3/s)H0水闸上游总水头(m)m流量系数n闸孔数b每孔宽度(m)测收缩系数淹没系数经验算,当闸孔尺寸1.21.5m时,QQ设满足过流要求。b)消能防冲设计采用下式计算: S1=1.05hC -htLk=0.8LjLj=9.5(Frc-1)hc式中:S1池深(m)Lk池长(m)Lj自由水跃长度(m)ht下游水深(m)hc 跃后水深(m)Frc收缩断面的佛汝德数经计算,可以满足要求。C、稳定计算闸室的稳定计算,包括:渗透稳定计算,地基应力计算,抗滑稳定计算a)防渗稳定计算采用渗径系数法:L=cH式中:L防渗长度(m)c渗径系数H上下游水位差(m)经计算,实际渗径长度大于要求的防渗长度,满足渗透稳定的要求。b)地基应力计算地基应力计算,考虑完建期和正常运行期。公式如下:Pmax/min =e=式中:Pmax/min闸室基底压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KN/m2)W作用于闸室底板的全部竖向荷载总和(KN)A底板底面面积(m2)e偏心距(m)B底板顺水流方向宽度(m)M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荷载对于基础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力距(KNm)经验算,可以满足要求c)抗滑稳定计算抗滑稳定计算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即闸前为最大水位,闸下游无水时的情况,采用下式计算:Kc=式中:f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系数G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荷载(KN)H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水平荷载(KN)C0土的粘着力A闸室底面面积(m2)经验算,可以满足抗滑稳定要求5.2.2.3主要工程量下格斯户村移民项目主要工程包括:引水渠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市场营销策划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护理学专业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外语翻译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村经济与发展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老年护理考试试卷及答案信息
- 2025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生态文化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归纳
- 2025年全科医生执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婚姻忠诚保障及子女全面教育培养协议
- 雕像迁移 施工方案
- 2025年中石油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试题及答案
- 教学专长及突出贡献
- 西方哲学试题库及答案
- 第10课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跨高速施工安全教育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单元作业设计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单元教学设计(6课时教案)
- 医院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