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 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用作状语, 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译为一天天、一月月, 引申为慢慢、逐渐。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东割膏腴之地 东:向东边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2)名词用作动词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1籍吏民,封库府 籍:登记 2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笼:用笼子装 3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3)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称王 (4)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做宾客 鱼肉缙绅 鱼肉:以为鱼肉 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做客人 君子病无能焉 病:以为病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以为鉴 2.动词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得:收获、心得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2)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 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3)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险固的地势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天下的人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谐相府 穷:揭穿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美:赞美 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多:推崇,赞许 (3)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高:使高,抬高 昂其直,居为奇货 昂:使高昂。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4)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贵货而易土 易:认为容易 4.数词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 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和被动用法,虽然没有改变词性,但因用法特殊,一般也列入活用范畴。 解题时要抓住特征,判断用法。可以从词性改变、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三个大类上来着眼。词性改变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词类的词性改变。其中名词词性改变的特点为:后有名词、前有状语和能愿动词时,名词活用为动词;后有名词或形容词时,名词作状语。形容词词性改变的特点为:做主语或宾语时,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后带宾语时,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是一个动词或形容词,产生了使宾语发生某个动作的意思,宾语成了动作的主体,这个动词或形容词便有了使动意义,活用为使动词。意动用法表示心理活动,意思是“认为怎么样”。 文言句式1.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即谓语对主语的判定或解释 例: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译文: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1.陈胜者,阳城人也。 用“者”或“也”表判断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用“者”或“也”表判断3.围之不继,吾其还也。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5.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副词“乃”“则”“皆”“必”“亦”“即”“诚”“本”“素”等6.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7.不知木兰是女郎 动词“为”“是”8.刘备,天下枭雄。 无标志判断9.非我也,岁也。 否定副词“非”“莫”“无”“弗”“未”2.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例 吾属今为之虏矣。 用“为”表示被动。 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 见 /于/见于/受于 为/为所/为所 被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意念被动句)例句: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侯)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E戍卒叫,函谷举。F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申)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解析:本句能否得分的关键就在于“见”表示的被动。译文:申甫多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3. 省略句 略4. 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等四类。 (一)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动词或介词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僵卧孤村不自哀。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 ;二是必须是否定句 ,由“不”、“未”、“毋”、“莫” 等否定词表示。 宋何罪之有? 唯 命是听 唯 利是图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代汉语中并不多见。 (二) 定语后置 课本知识回顾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马说 )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 ) 中心词+数量词(定语)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中心词+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 中心词+之+定语+者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中心词+而+定语+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 中心词+之+形容词。 (三)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于”“以” 在古文中常放在谓语动词后 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是放在谓语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需把它提前,作状语,因此,人们称其为“ 介词结构后置” 或“ 状语后置” 练习 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例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 其制稍异于前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一、四类特殊句式的解题策略 1.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有标志词判断句和无标志词判断句两种大的类别,有标志词判断句又可以分为“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这两个小的分支。 需要注意的是, “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词,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在汉以后“是”作判断词才多起来。例如:是则罪之大者。(孟子)(“是”作指示代词, “这”,是判断句的主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是”作动词,表肯定判断)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2.被动句 判断被动句的关键是定位主动者和被动者的关系。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在平时的练习中强化“三步走”训练:一是圈。圈出含有被动关系的词语或句子,以激起自己的有意注意。二是注。在草稿纸上注出这些词语或句子的翻译。三是对。在完成全句的翻译后,再核对一下在草稿纸上注出的翻译是否切合语境。只有在这种严格的“三步走”训练中,大家才能对被动句练就出一种敏感和一种技能。 3.宾语前置句 (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这类句子的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如: “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关于否定句,一般句子中必须有 “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3)为了强调,靠助词“之”“是”帮助,将宾语提前。要准确判断此处的”之”或”是”是否是助词。(4)名词作宾语,为了强调而将它扯到动词前面,又为了表示动作对象(宾语)的惟一性、排他性,在提前了的宾语之前加上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的固定格式。此处要从句意出发,观察是否能套用这种固定格式。 4.成分省略句 句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常见的省略有主语、谓语、宾语省略和介词“于”“以”的省略等。如: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省略了主语和宾语; “蹑足(于)行伍之间”省略了介词“于”。 二、词类活用的解题策略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的具有一种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和被动用法,虽然没有改变词性,但因用法特殊,一般也列入活用范畴。 解题时要抓住特征,判断用法。可以从词性改变、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三个大类上来着眼。词性改变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词类的词性改变。其中名词词性改变的特点为:后有名词、前有状语和能愿动词时,名词活用为动词;后有名词或形容词时,名词作状语。形容词词性改变的特点为:做主语或宾语时,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后带宾语时,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是一个动词或形容词,产生了使宾语发生某个动作的意思,宾语成了动作的主体,这个动词或形容词便有了使动意义,活用为使动词。意动用法表示心理活动,意思是“认为怎么样”。 文言翻译的方法 留、对、拆、调、增、删、还、通 1.留 即保留文言语段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例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例2:“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例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例句中的加点词都可直译保留。 2.对 即对译、对换,就是对由单音节发展成双音节的词语,我们可以采用对译的方法。例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求,要求,想要;木,树木;固,使动用法,使牢固。例2:“岁征民间”。(促织)岁,每年;征,征收。例3:“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赤壁之战)将,率领;并,合;逆,迎战。 3.拆 有些词在使用过程中词义发生了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有的重心发生了转移,翻译时可用拆分法。例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妻子和儿女。例2:“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无聊,没有依靠,无所寄托。 4.调 就是调整语序,把文言句中特殊的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例1: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子,译为: “你(的)不聪明,(也)太过分了!”例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译为: “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例3:“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爪牙之利”定语后置,此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5.增 为了使语句通顺,翻译时要把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增补出来。例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此句在“孰与秦王”后省略了“威”之类的词语,要补出来,可译为:“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谁厉害?”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苗木种植技术培训与采购支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临床试验合同中费用及支付方式详析
- 污水处理厂建设与环保绩效评估方案
- 钢结构高空作业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管理
- 二零二五版双人合伙经营熟食店员工培训与发展合同
- 工业园污水管网升级与改造方案
- 2025版电子商务企业劳务用工协议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黑龙江省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合同
- 毕业论文国贸专业
- 二零二五年度法律援助与少数民族地区合作项目合同
- 港口和码头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美容外科安全应急预案范文(3篇)
- 水利工程拦水坝建设方案实例
- 新学期+心动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6G多维度切片QoS保障-洞察及研究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考试题能力模拟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安徽国控集团所属企业招聘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考3500词汇表(完整版)
- 应急第一响应人理论考试试卷(含答案)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第四课时|译林版(三起) (共18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