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 贴 镇位置 沿革位置 什贴镇位于榆次区东北部20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82,东经112.87。东北与寿阳县为界,西北与乌金山镇相邻,东南与东赵乡接壤,西南与郭家堡乡相连,太旧、榆盂、源高三条公路穿镇而过,对外沟通较方便。沿革 七十年代末,建制为什贴人民公社,1984年2月,撤消公社建制,设立什贴乡人民政府,1984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恢复镇建置,属榆次五大古镇之一。2001年3月,撤乡并镇过程中,将原山庄头乡七个村、原沛霖乡四个村并入什贴镇管辖。什贴镇区位独特,自古就是通京古驿道,境内太旧高速公路、榆盂公路、源高公路三线纵横贯穿全镇,道路四通八达,已形成了一个十分便利的交通循环体系。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国宝北齐古墓群、宋代文物资圣教寺以及多处古堡古寨都彰显了什贴悠久的历史。榆次人常说:走王湖绕什贴,便道出什贴交通位置的特殊性,是旧时通京大道的必经之地。省道216沿途可见保存较好的烽火台,反映出什贴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乃兵家必争之地。 什贴墓群:什贴墓群(第六批国保)时代:南北朝地址:榆次区什贴村西北现存地面六座封土堆,当地人俗称“王墓”。墓葬散布在黄土高原的塬峁之上,面积约8万平方米。据史料记载,古墓中其一为北齐中书令韩轨之墓。该六座封土墓和已探明的另1座无封土墓,同为韩轨家族墓葬。墓葬均为带天井、过洞、斜坡墓道的土洞墓。自然环境什贴镇属丘陵旱垣区,总面积120.8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340米,境内水土流失量大,气候干旱,年均降雨量350mm,地表自然植被较少,油松、刺槐等林带主要集中于东北部20平方公里区域。太旧高速公路,孟榆公路,源高公路纵横贯穿全镇,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全镇总户数4831户,14561人。2009年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84亿元,人均纯收入4741元,是榆次区典型的旱垣农业乡镇,经济类型以农为主,运输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有一定发展,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土豆、杂粮等;农业特色产业以蔬菜、干果、杂粮、畜牧业为主。面积 人口 民族什贴镇国土面积120.68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65514亩,其中可浇地2252亩,可开发利用“四荒”及林地6万余亩。2010年,有4831户,14561口人,全镇有劳力7148人。境内全部为汉族,无少数民族杂居。经济综述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7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50元;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8481.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0元;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4亿元,人均纯收入4741元。种植业 以旱作西红柿、延秋架豆角、脱毒马铃薯、延秋茴子白为主导品种,种植面积达 10500 亩;在晋中德御农贸公司强力拉动下,以晋谷 21 号、 29 号优质品种为主导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以上;绿豆、红豆、荞麦、黍子等杂粮面积达3000亩。2010年,各类杂粮种植面积突破20000亩。畜牧业 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圈养,扶持养殖小区建设,建成山庄头生猪养殖小区、柏林头蛋鸡养殖小区。2008年,逐步规范养殖散户生产管理,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养殖模式逐步确立,全镇猪存栏量5000 头,鸡饲养量25 万只,羊存栏量4000 只。2009年,园区化、规模化饲养格局崭露头角,通过引进大户、合作社等形式,共规划建设以南咀德天缘项目为代表的养殖园区三个。经济林 发展核桃、山杏、红枣、美国大杏仁为主导品种的干果经济林4600亩。2010年,全镇干果面积达到12000亩。庄园经济 作为榆次区林改的唯一试点乡镇,什贴镇率先完成34个村的主体改革任务,规范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全镇土地规模经营达15户,总面积突破2万亩;同时,利用荒山荒坡,引进了天行若木山地白皮松育苗项目,栽植白皮松苗3万余株;启动了小五台庄园、华玉荣香椿园、枝子岭生态移民等一批生态项目。工业经济 以东庄新型产业区为平台和载体,引进了协和商砼、炬威厨具等一批企业,超亿元的产值逐步使民营经济成为发展的中坚力量。德御公司成为全省唯一在美国上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商贸服务 以庄园经济发展为契机,随着车流、人流量的急剧增加,以商贸、修理、餐饮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日趋活跃。基础设施道路交通 硬化16米宽500米长的商业大街,维修改造了什贴村商业街大桥,形成名副其实的什贴古镇商业一条街;2005-2010年,硬化乡村道路150余公里;投资430万元,对中学路及村内道路、临街商铺、围墙进行改造,实施了美化亮化和道路硬化建设,提升了商贸服务业载体功能。水利 什贴镇以东庄、罗龙沟、要罗、东山四村为重点,2006-2010年,完善管网6000余米,新建集中供水设施4处,解决了13个行政村4000余人的人畜吃水问题,完成十里沟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不仅缓解了人畜吃水困难,同时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电力 2006-2010年,什贴镇铺设高低压线路1万余米,增容电力2400千伏安。文化教育文化 以文化建设为重点,紧抓文化大院建设不放松,目前已建成高标准文化大院16个,健全了分类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了镇、村、户三级文化网络。投资60余万元的镇文化站建成。老年文化工作方面,成立了镇老年书画研究会、农民书画协会,为什贴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书画才艺,陶冶情操的舞台,并为我区的文化建设和书画艺术繁荣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体育 完善了城乡体育基础设施条件,新建了什贴、辛家庄、龙白、罗家庄、杨头、柏林头6个农村标准水泥篮球场。篮球、拔河等群众喜爱的活动项目经常开展,七一或重大节日会组织篮球、拔河比赛。 名胜古迹 通京古官道是古镇什贴的历史见证,现存于要罗古村。北齐古墓群200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的北要店资圣教寺属市级文物,是古代佛学建筑的典型代表。此外,什贴还是山西义和团运动最早传入的地方。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家韩麟符,祖籍什贴。他与李大钊、高君宇齐名,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2006年,区委、政府于南咀村修建韩麟符烈士陵园,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基地。 什贴现存文物古迹77处,构成了今日什贴“通京古驿道,沿路烽火台,千年资圣寺,沧桑古墓群,悠悠古集镇,革命先驱陵”的厚重人文底蕴。教育 全镇有小学7所,中学1所。学校简介什贴小学 什贴小学是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什贴镇什贴村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始建于解放初期,现有学生400多名,教职工20多名,是一所发展中的小学。什贴中学 什贴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座落在什贴镇什贴村,1983年建校,至今已有27年的历史。2005年,与山庄头中学合并。学校占地面积16540平米,建筑面积4339平米,教学楼面积1260平米,公寓楼1224平米,餐厅450平米,拥有10个教室,教师办公室3个,配有区教委的校园局域网,理、化、生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各一个,设施配备基本齐全;学校拥有电脑45台,各科室配备电脑并接通宽带。学校现有三个年级,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10名,学校在编教职工49名,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13 名,初级职称24 名,小教职称11 名;本科学历25人,大专学历21人,中专学历3人。多年来,学校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办学思想,本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办学方针,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近年来,学校加大建设力度,新建教学楼、师生公寓楼、餐厅,硬化学校操场和主干道。医疗卫生2010年,全镇有卫生院1个,村卫生所19个,什贴镇卫生院总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其中,主体楼1071平方米,投资100万元;附属房206平方米,投资20.4万;硬化地面1200平方米,绿化面积为200平方米,投资1万元;植树50棵,投资3000元,并配备了专业医疗设备,包括200MAX光机、口腔综合治疗仪、全自动血流变监测仪、血球分析仪、B超机、心电图机、心动监护仪、洗胃机、麻醉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微波治疗仪等,新配设备己投入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就医质量,解决了什贴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全镇34个行政村实现了医疗卫生全覆盖,在达标卫生所规范运营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新型农民合作医疗。镇卫生院与村级卫生所实行一体化管理,实行五统一机制(统一人员、统一管理、统一财务、统一购药、统一制度),现各村卫生所规范运作,村级医疗网络得到完善,全镇村级卫生所建筑面积突破1000平米。 典型村简介什贴村 什贴村位于什贴镇偏北部,是镇政府所在地,属丘陵旱垣地区。全村现有756户共2487人,总占地面积约为14422亩,其中耕地面积为7530亩(玉米 6750亩、核桃530亩、枣树250亩),林地3873.88亩。什贴村为典型农业经济,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干果有核桃和枣。什贴村交通便利,源高线、榆盂线穿村而过;什贴镇中学、小学两座学校坐落在村内;镇卫生院、土地所、农村信用社也驻于此。村内有什贴著名的千佛寺,平日寺内香火不断,有庙住僧侣数人。兴治村 兴治村位于什贴镇东南1.5公里处,源高公路穿村而过,该村地势较高,海拔可达1300米,处于旱垣丘陵山区。该村气候干燥,年均降雨量440mm,昼夜温差较大,空气清新,年日照时间大于2700小时,年总辐射571.8KJ/cm(5718MJ/年),年均温度8.3。全村312户,共计973人 ,其中劳力有482人,国土面积8675亩,其中耕地面积3128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外出打工为主。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08.5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876元,粮食产量达到1355吨。柏林头村 柏林头村位于什贴镇区东南5公里源高公路旁,为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全村400户,1173口人,耕地面积4480亩,是什贴镇七大村之一。养殖业、石矿、建材业发展迅速。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392.5万元,人均纯收入5012元。柏林头村以蛋鸡为主的家庭养殖业已形成规模,年均饲养蛋鸡13万只,养殖户占到全村总户数的50%。是什贴镇蛋鸡养殖第一大村,位居全区第二,发展清洁能源条件优越。种植业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中干果经济林发展较快,红枣、核桃等干果面积达到1000亩,实现了人均一亩果的目标,我村荒山资源丰富,料石质量上乘贮量庞大,为全区煤矿生产用石主要供应基地。李坊村 李坊村位于什贴镇南部,距离什贴镇区约7.2 公里,海拔约1100余米,处于旱垣丘陵山区。源高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该村气候干燥,年均降雨量440mm,昼夜温差较大,空气清新,年日照时间大于2700小时,年总辐射571.8KJ/cm(5718MJ/年),年均温度8.3。李坊村全村431户,共计1412人 ,其中劳力有690人,国土面积11963亩,其中耕地面积5736亩,无水浇地,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外出打工为主。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07.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891元,粮食产量达到2542吨。 山庄头村 山庄头村地处丘陵地带,位于榆次区东北部,源高线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人口1248人,总户数408户,土地面积10346亩,其中,耕地4300亩,劳动力700个,海拔1000米,全年无霜期160天,目前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栽植果树为主,有深井一眼,主要供全村人畜吃水。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787万元,人均4336元。近年来,山庄头开展了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园林村建设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园林村建设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栽植,全部采用优质大苗,达到立即成景的效果。如村委门口,栽植了八丛高6米的大冠丁香,起到了立竿见影的绿化效果。同时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对村内残墙断壁,以及土院篱笆墙通过集体供砖,个户出工的办法,进行了集中整治。对村内路边、沟地、池边通过砌城墙护栏的形式进行建设加工,达到了整洁、明亮的效果。农业产业化开发上依照区委提出的“平川水地抓大棚,丘陵地区抓温室”的农业生产战略,把温室建设作为首选任务,在源高线旁规划土地500亩,新建温室100套,总投资680万,该项目被列入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之一。其它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及三产开发计划中的项目,将逐步展开建设。罗家庄村 罗家庄村位于什贴镇南端,距离镇区9公里,属丘陵旱垣区,海拔约1100余米,为什贴镇七大村之一,罗家庄村全村342户,共计1043人 ,其中劳力有516人,国土面积11609亩,其中耕地面积7365亩,无水浇地,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外出打工为主。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69.9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830元,粮食产量达到3470吨。 该村气候干燥,年均降雨量440mm,昼夜温差较大,空气清新,年日照时间大于2700小时,年总辐射571.8KJ/cm(5718MJ/年),年均温度8.3。龙白村 龙白村位于什贴镇南,太旧高速路、榆盂线穿插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村地势较高,海拔可达1100米,处于旱垣丘陵山区。全村305户,共计946人 ,其中劳力有468人,国土面积9141亩,其中耕地面积3791亩,水浇地1386亩,是我镇为数不多拥有水浇地的村庄之一,水源条件相对较好。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外出打工为主。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89.0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351元,粮食产量达到1571吨。该村气候干燥,年均降雨量440mm,昼夜温差较大,空气清新,年日照时间大于2700小时,年总辐射571.8KJ/cm(5718MJ/年),年均温度8.3。 附: 2010年什贴镇所辖村庄一览表行政村户数人口自然村什 贴770 2028魏家北头南窑头76 200东、西南窑头韩家寨100 274杨 头77 235小 桥36 122冀家坪43 127郑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零售行业无人商店发展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生物技术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科技行业健康科技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零售连锁行业无人超市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保洁员培训课件
- 威海市2025山东威海市文登区招考劳务派遣制书记员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教育培训处(研究生院)招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哈尔滨市2025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学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南四湖湖东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制鞋工艺流程
- 土石方工程运输合同
- 国际伤口治疗师汇报
- 《电工基础(第2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河道清淤与水生态恢复方案
- 2024-2025大学英语考试六级汉译英中英对照
- 铂类化疗药物配置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双菱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