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特产介绍.doc_第1页
六安特产介绍.doc_第2页
六安特产介绍.doc_第3页
六安特产介绍.doc_第4页
六安特产介绍.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瓜片介绍:六安瓜片茶已有悠久历史。据六安州志记载;“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说明六安瓜片早在明代已很出名了。特别是近几年来,六安瓜片茶得到迅速发展,机械加工炒制获得成功, 制茶量成倍增长。 六安瓜片茶的采制与一般烘青绿茶有所不同。采摘期一般在“谷雨”前后。采摘时须待顶芽 开展,嫩叶生长成熟,这样可使茶中有益成份含量提高。六安瓜片茶的加工技艺精细。采摘 回的茶叶要经“扳片”(即将芽、叶、茎拆散),然后分别炒制,以使产品叶质均一,烘焙均 匀。杀青要经过“头锅”、“二锅”两次完成。但不经“揉捻”。烘制、挑后即可趁热密封包装。这种茶的顶芽制品叫“银针”;第一叶制品称“瓜片”;第二、三叶制品称“梅片”;嫩 茎制品叫“针把”,是副品茶。 六安瓜片是一种片状烘青绿茶,因产地不同,各有特色。茶外形平展,茶芽肥壮,叶缘微翘, 叶质柔软,大小匀整。色泽翠绿有光,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回味甘美,汤色清澈晶亮,叶 底嫩绿。齐云山产茶又有“内山”和“外山”之别,“内山”是指黄石、里冲等地,“内山” 茶优于“外山”。皖西白鹅介绍: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种。具有早期生长快,羽绒朵大纯白,是重要的出口物资,也是皖西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性产业1、产地及分布 原产于安徽西部丘陵山区及河南省固始一带。主要分布在皖西的霍丘、六安、寿县以及河南的固始等县,尤以六安地区饲养量最多,80年代全区六县一市饲养量达1000万只。 2、品种特征 皖西白鹅体态高昂,体型中等,细致紧凑,颈长呈弓形,胸深广,背宽平。全身羽毛洁白,头顶有肉瘤,圆而光滑无皱褶,呈桔黄色。喙桔黄色,喙端色较淡,虹彩灰蓝色。颈和蹼桔红色,爪白色,约6%鹅颌下带有咽袋,公鹅肉瘤大而突出,颈粗长有力;母鹅颈较细短,腹部轻微下垂。少数个体头顶后部生有球形羽束,称为“顶心毛”。成年公鹅体重5.56.5千克,母鹅56千克。 3、生长性能 皖西白鹅早期生长快、耐粗饲、肉质好,适于加工腊鹅羽绒质量好。 (1)肉用性能。 早期生长发育较快,初生重90克左右,在农村粗放饲养条件下,30日龄平均体重达1.5千克,60日龄3.03.5千克,90日龄4.5千克左右。8月龄放牧不肥育成年鹅,屠宰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分别为79.0%和72.8%。肉用仔鹅75日龄上市、屠宰较好。 (2)繁殖性能。皖西白鹅繁殖季节性强,产蛋多集中在1月份和4月份,3、5月份分别为出雏高峰,公鹅4月龄性成熟,母鹅6月龄可开产,公母比一般为1:45,种鹅利用年限,公34年,母45年。母鹅就巢性强,占92.1%,产蛋量较低,年产蛋25枚左右,如不懒抱窝可产3050枚。蛋壳白色,平均蛋重142克,蛋形指数为1.47。种蛋受精率平均达88.7%,采用自然孵化,受精蛋孵化率为91.1%。雏鹅生活力和抗病力强,30日龄平均成活率在95%以上。 (3)产绒性能。皖西白鹅的产绒性能极好,羽绒洁白,尤以绒朵大而著名。34月龄仔鹅平均每只产羽绒270280克,其中纯绒1620克,89月龄每只产羽绒350400克,其中纯绒4050克。目前产区出口绒占全国出口量的10%,位居全国首位,占世界羽绒贸易量的3.3%。八公山豆腐介绍:历史;八公山豆腐历史悠久。相传在二千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药,在八公山下用八公山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结果仙丹未得,却无意中发明了豆腐,称之为“八公山豆腐”。当地将此豆腐,配以笋片与虾子制成菜肴,并成为历代。馔美味。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所以豆腐菜肴在我国居众素之上,而且久吃不厌。特点:用八公山豆腐和笋片经炸、烧而成。成菜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滋味鲜美。工艺:将八公山豆腐切成4厘米见方的小块,入冷水锅烧开捞起,沥干水分。炒锅烧热,下花生油烧至五成熟时,将豆腐涂上一层淀粉糊浆,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起沥干油。锅内留油少许,下葱段、笋片、木耳、虾子、豆腐,加酒、酱油、精盐、鲜汤少许,烧沸即用湿淀粉勾芡,炒和出锅装盘即成。霍山黄芽介绍:产于霍山海拔600米以上的金竹坪、金鸡山、金家湾、乌米尖等山区。霍山黄芽的历史悠久史书记载,“寿春之山,有黄芽也,可煮而饮,久服得仙”。从唐至清历代举为贡品,色绿微黄,形似雀舌,白毫显露,汤色黄绿。唐代即有“寿州霍山之黄芽”的记载,明代王象亚的群芳谱亦称“寿州霍山黄芽之佳品也。”由于金子山头日照较短,云雾缭绕,低温湿润,土质肥沃,“黄芽”在此生长,芽嫩叶肥,形成别具一格的茶叶品质。该茶条形紧密,形如雀舌,颜色金黄,白毫显露,汤色黄绿,香醇浓郁,甜和清爽,有板栗香气。上等“霍山黄芽”,外形紧细成条,有如莲心;色泽黄嫩油润,芽叶成朵,汤色澄黄而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厚,沁肺益神。/华山银毫 华山银毫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区的华山银毫茶,外形极为细秀,全由芽芯组成,此茶采制工艺未见透露过,比较保密。从品质特点上分析,估计该茶是选用小叶种茶树的细嫩芽叶为原料,采用半烘半炒的初制工艺制成毛茶,再经筛选抽心(提取细小芽芯)精制而成。 属绿茶类。为新创名茶,创制于1993年。产于六安市东河口镇的佛教旅游圣地大九华山和毛坦厂镇的东石笋一带。由六安市华山名茶开发中心培植、研制成功。 华山银毫为芽蕊茶。产品外形:细秀匀齐,嫩绿显毫。内质:香气鲜爽,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亮。具有极品名茶的独特风韵和较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 1997年华山银毫以每500克17万个芽蕊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定为1997年“芽蕊茶之最”(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华山银毫采制:连枝叶采摘,连枝叶杀青,半成品机械抽蕊,无烟枫香木炭烘焙等十道工艺,从采摘到成品整套工艺不触人手,无汗液,也减少了其他污染。冲泡时,杯中如万龙飞舞,云雨连绵,片刻徐徐下沉,芽心如金似玉,香气纯正,饮时甘醇爽口,回味无穷。 1997年又成功地开发芽蕊茶石笋翠芽。 华山银毫和石笋翠芽的创制人奚得发,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是他创办的民营企业。经过几年的精细操作,完成2个品目的名茶开发,制订了企业产品标准,创造了财富,“看不见的手”发挥了作用。安徽舒席介绍:徽舒城、潜山、怀宁等县盛产水竹,蔑工巧匠甚多,自古有“竹席 之乡”的美誉。舒城历史上称“舒国”,为了同湖南益阳、郴县,四川绵阳、南充等地产的竹席加以区别,故名舒席。舒席又称“龙舒贡席”。相传明英宗天顺年间,吏部尚书秦民悦(舒城人),将编有龙纹的舒席作为贡品带至京都,深得皇帝赞许,御批为“顶山奇竹,龙舒贡席”。舒席得此封号,身价陡增,一时朝野争购,各种编织舒席的作坊也应运而生。一九零六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舒席作为中国名产,在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获一等篾业奖。翌年,在芝加哥国际商品赛会上又获一等奖、潜山县王河公社的舒席也曾参加南洋赛会,获得头等奖章。一九二六年和一九三四年,舒席先后参加上海、杭州两次全国展览会,分别获得“金牌”和“银盾”奖。抗战前,日本前田洋行还派专使来舒城订购宽八尺、长十尺的舒席十条,为裕仁天皇婚礼所用。近一个世纪以来,舒席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大宗出口。舒席一向以细、薄、柔滑和坚韧耐磨、不生虫蛀、折叠易带等优点而深受欢迎。舒席选料精严,专用水竹,尤以小叶水竹为最佳。为防虫蛀,采伐水分必需在当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间。对风头、罗尾,暴节、伤痕、发丫等全剔除。竹篾通过剖、刮、煮、晒,色泽鲜艳,莹洁润滑,折卷不断。由竹篾编织成席,前后要经过十几道严格的工序,可见舒席制工之繁杂。三十年代,许多外商曾通过教会窃取舒席制作技术,试图自行生产,但终因技艺复杂,难于制作而半途告废。解放以来,开展了群众性的工艺革新活动,先进的席桌编织法取代了古老落后的“盘腿打坐,五心朝天”的席地编织法。同时又先后实现了破,划、起、杆、撕、刮篾工序的机械化,特别是刮篾机和编席机的试制成功,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新品种也不断增多,由过去单一的睡席扩大力童席、枕席、桌簟、坐簟、屏风、壁幛等,仅睡席规格就有十几种。舒席不但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夏令佳品,而且是优美典雅的手工艺品。凡古今字画,不论山水人物、流云花卉、飞禽走兽、神话故事,或楷书行草、横幅条屏,均能编织入席间。席面的景物远近相宜,浓淡对比鲜明,空间层次清晰,形成了舒席工艺的独特风格。 近几年,由于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舒席之乡山青水秀,竹木繁茂,社队篾业厂遍地开花。舒席的品种、花色不断增加,质量、产量进一步提高,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五洲四海播种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舒城贡席舒席又称“龙舒贡席”,产于六安舒城、安庆潜山、怀宁等县。因古产于舒城,而得名“舒席”。舒席是驰名中外的传统手工艺品,其选料精严,专用水竹。竹篾通过剖、刮、煮、晒等工序后方可编织。舒席色泽鲜艳,柔软光滑,折卷不断。其特点凉爽消汗,不腐不蛀,经久耐用,携带方便。舒席不但是有实用价值的夏令佳品,也是精湛的手工艺品,凡古今字画,翎毛花卉均可编织得惟妙惟肖。现舒席已畅销世界各地,享有盛誉。舒城贡席为皖西历史传统名特产品,明天顺年间,舒城籍吏部尚书秦民悦将舒席带回京城,奉献英宗皇帝深得赞许,随即御批:“顶山奇竹,龙舒贡席”。“龙舒牌”贡席已有4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近年来,该厂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中外合资生产高档机织“华贵牌”金竹凉席、高档竹窗帘、冬夏两用沙发套、席梦思垫等产品。畅销日本、韩国、美国、印度等20个国家和地区。舒城贡席以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蜚声中外,曾在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上获一等篾业奖,在南洋物产会上获银质奖。舒席又称“龙舒贡席”,是我县的传统竹编工艺品,具有编织精细、篾丝细密、柔软光滑、凉爽消汗、助人入眠、不生虫蛀、可折可卷、携带方便、经久耐用等优点。舒席生产在舒城可谓历史悠久,在民间也有许多传说,流传最深远的是在明代明英宗天顺年间,相传祖籍舒城的吏部尚书秦民悦,将编有龙纹的舒席作为贡品带至京都,深得皇帝赞许,御批为“顶山奇竹,龙舒贡席”。舒席得此封号,身价陡增,一时朝野争购,各种编织舒席的作坊也应运而生。为舒城的特色产品,舒席有过辉煌的历史。一九零六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舒席作为中国名产,在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上获一等篾业奖。翌年,在芝加哥国际商品赛会上又获一等奖。一九二六年和一九三四年,舒席先后参加上海、杭州两次全国展览会,分别获得“金牌”和“银盾”奖。抗战前,日本前田洋行还派专使来舒城订购宽八尺、长十尺的舒席十条,为裕仁天皇婚礼所用。近一个世纪以来,舒席作为中国名产,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并在美国巴拿马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美国芝加哥赛会、西湖博览会上获奖。然而,曾经闻名中外的舒席目前在市场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前景令人堪忧。原舒席厂技师查勇向我们细说了舒席的昨日今天。据他说,他是舒席第三代传人了,18岁学艺,,有着22年织席经验,他的篾画色泽鲜丽、造型典雅、风格庄重,制作的六马图,迎客松,英雄人物编织栩栩如生,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步入大雅之堂。查勇的师傅是舒席第二代传人潘孝本,第一代师傅邵金权,以线条画为主,色彩单一,到了第二代传人潘孝本,他讲究层次感,色彩丰富,善长影像画,随之,舒席新品种也不断增多,由单一的睡席发展为儿童席、枕席、坐垫席、大规模的装饰席以及字画席等,在编织工艺上,由原来的“人”字纹、回纹等简单的几何图案发展为优美的字画。他的竹编画篾纹柔软光滑,细如棉纺织品,薄如纸张,篾画栩栩如生,维妙维肖。传统名作有仿郑板桥的兰竹图、仿徐悲鸿的奔马图、仿吴作人的骆驼以及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均能编织入席间。席面的景物远近相宜,浓淡对比鲜明,空间层次清晰,形成了舒席工艺的独特风格。据查勇介绍,舒席从竹子的选取到制作工艺都十分讲究,舒席要采用当年月11月至次年2月生的小叶水竹为原料,对凤头、罗尾,暴节、伤痕、发丫等全剔除。经破竹、切篾、起篾、分篾、撕篾、煮篾、刮篾、编织、扭头、收边十几道工序,而且全是手工操作。特别是篾丝经过蒸煮处理,凉席柔软不易折断,不生竹粉虫。如果使用爱惜,一块水竹凉席享用六、七十年。如果沾上汗迹,稍用湿布擦洗就干干净净,而且越擦越光滑,越用越发亮,睡上去更加凉爽。更为奇特的是,即使是“三伏”盛夏,人睡在席上,收汗快,体温随之下降,使人有清风徐来之感。经过几个夏天,席色由青绿转为桔红或棕红,晶莹透明。三十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