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形成性评价.doc_第1页
教学的形成性评价.doc_第2页
教学的形成性评价.doc_第3页
教学的形成性评价.doc_第4页
教学的形成性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它是体现评价改革新理念的一种典型方法。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着重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以及与之相关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求。 【情景展现】 怯生生的表情不见了 在一个晴朗的夏日里,我们班上来了一个清秀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是从外地转学到我校上初一的。她那一脸怯生生的表情说明了她需要帮助。 第二天的英语课堂上同学们像往常一样踊跃、热烈地说着英语的时候,她只是默默地看着,很困惑,很茫然。我把目光转向她:“, What row are you in? ” 她迟疑地站了起来,又怯生生地望着我,动了动嘴,然后,摇了摇头。“孩子,你怎么不开口呀?” 我心里暗暗着急。“老师不能丢下你,你也是一块金子啊。”课后我主动找她聊天,才了解到原来她小学没学过英语,当听说其他同学英语教学从小学就开始了,因此特别紧张,对学好英语没有信心。根据她的具体情况,我对她提出特别的要求,从容易的做起。每次的进步都给予真诚的鼓励,或掌声或喝彩。 此后几天,情况大致相似。她依然不敢开口说英语,上课发言时常常是同学们焦急的等待换来她结结巴巴不成句的回答。我深知时间的宝贵,也明白教学进度不可耽误。但每次我的心里都存有希望有一天她会开口的,因为我更执著于“皮格马利翁效应”。于是,我和同学们都热切地等待着。有些同学开始小声地提示她,班长甚至捏起小拳头替她加油。等她一开口,就给予鼓励“ Good ”“ Very good ” 。终于她说出一句姑且称之为句子的话了“ I am in-Class-Four-Grade-One ”。全班同学为之欣喜! 在初一上学期期中形成性评价试验考试中,她得了 61 分,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从此她学习英语的态度改变了,信心大增,她开始主动来找我说话,次数日渐频繁,谈她学习英语的感受,从“老师,我以前总是记不住单词”到“老师,我现在不怕记单词了” ,再后来,“老师,我现在不怕英语了!”在我忙着的时候,她还主动地帮我处理事情:“老师,这个我会,我来帮你改!”那种怯生生的表情不见了,我从她身上看到了自信的光芒,那光芒源自于成功的感受。 【案例评析】 上述案例记录的是一个潜能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鼓励下不断进步提高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评价不应当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应当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重视师生交流。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求。 【理论提升】 1. 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教学评价的作用,不单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成就做一个鉴定性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反思、改进、优化,提高“学”与“教”的效率。一方面,让学生从学习过程的开始就了解评价要求、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应该具有的学习表现,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朝课程目标的方向不断进取;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评价,随时了解学习情况,发现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调整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优化学习习惯,努力使自己达到课程目标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求。 2. 形成性评价的原则 建立形成性评价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多元化原则、激励性原则、情感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3. 形成性评价的常用方式 从评价的主体来看,评价可以分为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从评价的手段来看,可以进行学业阶段性检测、课堂观察、个别交流、态度调查、成长记录、轶文记录、活动观察,等等。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一般需要制定评价量表。形成性评价也必须是经过仔细计划而确定的。 4. 运用形成性评价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形成性评价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评价。它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才能,精心设计,精心实施,注意到每一个教学的关键环节,适时地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评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收到预期的效果。实施形成性评价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 1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而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须的学习上。形成性评价能较为及时地给教师提供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能诊断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发现薄弱环节,从而调整学习态度、矫正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努力使之达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到,形成性评价的点滴积累是终结性评价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基础。 ( 2 )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在以往的评价模式中,评价主体往往是教师,学生则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主要是确认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一种趋势,也就是说,学生需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强调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是评价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 3 )做好评价设计。做好形成性评价设计是成功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关键。学科教学中,要围绕每一节课、每一教学模块的课程目标进行评价设计。其实,形成性评价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出现过,只是对学生的针对性和对课程目标的适合性不十分凸显和清楚。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况分析、任务型作业、作品展示和评比等都属于形成性评价。 ( 4 )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并进行归因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做出恰当的评估和评判。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这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实践操作】 1.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设计 做好形成性评价的任务设计是成功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关键。在设计形成性评价任务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 1 )评价目标要立足于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形成性评价对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关注,实际上还是属于目标取向,评价是对一个较小的时间阶段的学习效果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程度总体而言的,因此评价的目标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学科课程标准中,为了突出学科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都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形成性评价要将基础性发展目标融入学科学习目标,并将学科的三维目标整合在评价过程中。虽然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评价在具体目标上有所侧重,但任何一种形式的评价,任何一项评价活动,都要综合考虑学科素养这个整体目标。 ( 2 )评价标准要关注个体差异。要实行差异性评价,允许“多次评价、先后达标”。评价标准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生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使评价体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在不同的方面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并通过优势智慧的发展带动其他智慧的发展。 ( 3 )评价功能要侧重改进与激励。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要求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反馈调节与激励成功的功能。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当然,强调鼓励和表扬,也不意味着不能批评,只是要注意批评的出发点、角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容易接受,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 4 )评价内容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形成性评价的范围广,机会多,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随时进行的问答和检查,每天的作业,学生的自我观察和教师、同伴的观察等,都属于形成性评价的范畴。我们要着重研究的是,哪些是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应该怎样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这些因素是分项评价还是整合之后在活动中进行评价,等等。 ( 5 )评价方式要简便易行。评价工具要简明扼要,评价周期不能过短(当然也不能过长),评价活动要便于组织。布置评价任务时,要把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负担控制在合理的程度。 ( 6 )评价主体要多元互动。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我建构过程,评价必须适应和促进这种学习模式的形成。学生需要利用评价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监控自己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形成性评价要以自我评价为主,使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要加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多向交往互动,加强合作、沟通、协商、交流。尤其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因为教师在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有进步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学生有烦恼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也需要在和教师的多次互动中不断调节,才能完全转变。 2. 形成性评价操作示例 形成性评价的工具和方法应该体现多样化。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个性化的评价工具,合理选择评价方法,策划评价活动。就评价方法来说,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调查、作业、口头交流、书面寄语、书面报告、网上交流、形成性测验,等等,都可合理选用。 下面以深圳市教研室熊开明老师对小学语文形成性评价操作为例,看一种“评价表展示台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对评价工具的设计和评价方法的运用。 ( 1 )“评价表”的设计与运用。 该评价表的评价项目中,“朗读背诵、自由读写(或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活动”等是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项目,“课堂表现、作业测验”是一般性学习过程和日常学习结果方面的项目,“个人优势”是专为体现个性差异而设的开放性项目。评价项目体现了加强语文积累和语文实践,课内外结合,三维目标整合等思想,并力图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具体操作中,不同学段、不同时间段可以有所增删和更改,体现学段差异和班级情况差异。比如,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可将“自由读写”一项换为“识字写字”,对课内外识字量和识字兴趣、识字方法等进行评价。又如,有的学校条件艰苦,开展课外阅读、语文活动有困难,也可将有关项目做适当调整。各个阶段评价项目有所变化,也便于给学生增加新鲜感,激发其参与热情。另外,“听故事与讲故事”可以主要安排在低年级。 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讨论,教师协调,家长参与”的互动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多主体参与互动。以课堂表现为例,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是最清楚的,而同伴的观察也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小组讨论可以避免学生自评中的不实现象和学生互评中的“互惠”现象。教师要把精力集中到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提供全面、具体、准确的评价意见,只能负责协调学生自评和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强与需要“特别关照”的学生之间的互动,以促使其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家长也可根据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提供“佐证”,并根据师生的评价意见调整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评定采用等级制,具体操作方式可以有多种。本表采用比较直观形象的星级制。设“学期评定”一项,意在提供一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便捷方式。评价表要事先发给学生,以便让学生明确目标,加强自我监控,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 2 )“展示台”的设计与运用。设置展示台,主要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成为评价的主人;二是让学生在展示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三是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竞争中相互激励,在合作中共同发展;四是在活动中评价,发挥真实情景的作用,广泛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法,使评价与学习过程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结合。 展示台主要将学生形成性评价的状况动态地展现在一个园地里,既是学生发展轨迹的一个形象化记录,也是一个展示、交流、竞争的直观环境。展示台的内容可从“评价表”中精选。展示台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 “夺星擂台”:每个学生一个立柱,每个月每个项目五颗星,每个学期评五次,连续记星,比比谁的“星柱”长得高。 评价表中的部分项目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如朗读背诵和口语交际课的表现等;部分项目可通过学习日记和日常观察等进行评价,如完成作业的情况等。除此之外,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和安排一些展示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评价,这是“展示台”的另一层含义。比如:在图书馆、阅览室上课外阅读课(自由阅读或探究性阅读),在课中观察学生的阅读兴趣、读物倾向、阅读习惯(如是否安静、精力是否集中、取阅书刊后是否放回原处等),课后还可进行简单的阅读测验。 开展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如排演课本剧、进行专题探究等,在活动中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尤其是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活动内容可结合教科书的安排进行,也可创造性地自主设计,但必须控制活动的次数和容量,避免负担过重。 ( 3 )成长记录袋的建立与运用。新课标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建立成长记录袋,要确定记录袋的类型是否分科建立,要认真研究袋中应该放什么资料,放多少资料,记录袋由谁保管,记录袋如何利用等问题。切忌把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