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 选择题1.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是物质的疏密程度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有关C.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它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大小无关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只要质量不变,它的密度也不变2.有一同学在测物体质量时,错把物体放在右盘,在左盘放了50 g、20 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到 g处使天平平衡,这个物体的质量应是A.78 gB.74 gC.70 gD.66 g3.有两个粗细不同的量筒,它们的分度值都是“1 mL”,那么它们的准确度A.粗量筒准确度高B.细量筒准确度高C.两个量筒准确度一样高D.无法判断6.一块金属的密度为,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那么每一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A. /3, mB. /3, m/3 C. , mD. , m/37.一只能装2 kg汽油的瓶子(汽油=0.71103 kg/m3),如果用来装水,则瓶子内水的质量为( )A.小于2 kg B.大于2 kg C.等于2 kg D.无法确定8.要测金属块的密度需要以下步骤,其中排列顺序科学合理的是把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称质量.观察记录放入金属块后量筒液面的刻度值.观测砝码和游码值并记录. 观测记录未放入金属块时量筒液面的刻度值.计算密度. 调节天平.A. B.C. D.9.1 m3的冰和1 m3的水相比较A.冰和水的体积相同,水比冰的质量大 B.冰的体积跟它全部熔化成水后的体积相同C.水全部结成冰后,与1 m3冰的质量相同 D.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质量比水大11.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D.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12.登月宇航员从月球带回一块矿石,这块矿石不变的是 A.质量 B.重力 C.温度D.位置14.比较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B.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C.密度大、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D.体积小、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15.如图5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二、 填空题1.有一实心铜块的密度是8.9103 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_;若将它截成大小相同的两块,每一块的密度是_kg/m3。2.若用横梁没有调平衡,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则称得的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7.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_球的质量大;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_球的体积大。 三、实验与探究1. 在“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右端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人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此时测出小石块质量为52g; (3)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放人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结果如图18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cm3; (4)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kgm3四、综合应用1、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课中,想测出一个油罐内油的质量,已经知道这个油罐的容积是50 m3,他取出一些样品,测出20 cm3这种油的质量是16 g,请你帮他计算出这罐油的质量。2、一个瓶子质量是100克,装满水后总质量是60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是1000克。问:(1)瓶子的容积多大?(2)另一种液体密度多大?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丙三种不同物质做实验。实验时,他用天平、水和量筒(还有细线)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下列各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表一甲物质表二乙物质表三丙物质实验次数质量(克)体积(厘米3)实验次数质量(克)体积(厘米3)实验次数质量(克)体积(厘米3)1601004801007270100212020051602008540200318030062403009810300(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2、3(或4、5、6;或7、8、9)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_,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a) _;(b) _。运动和力测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cm、17.82cm、17.83cm和17.58cm,其中错误的是 ( )A17.81cm B17.82cm C17.83cm D17.58cm2.下列作用力中,大小最接近1N的是 ( )A马拉车行走的力 B牛拉犁耕地的力C托起两个鸡蛋的力 D 拔河比赛时每个人对绳的拉力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各图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 ( )5.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12-16.如图12-1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力F撤去,则物体 ( )12-1A立即停止 B继续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继续向右运动,但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D先向右运动,然后向左运动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的是 (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越好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9.如图12-3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的是 ( )图12312-4二、耐心填一填11.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12-4,以加油机为参照物, 战斗机是_(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_m/s17运动员踢足球时,感到脚会痛,这一现象说明了_,脚感到痛的施力物体是_ 。18如图12-8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_ _,图b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_ 。ab12-819如图12-9所示,一个男孩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这时推力_汽车所受到的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921如图,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三、实验探究与作图:24在图12-11中画出物体A所受到图12-11A的水平向右100N的拉力示意图;27.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汽车刹车之后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1212所示)。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新的国产“红旗”牌小轿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 我上学啦 我上学啦 1.可爱的校园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5以内数加与减 综合实践 介绍我的教室
- 水表基本知识培训
- 混凝土施工后的初期强度检测方案
- 养猪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糖尿病性骨病46课件
- 智算中心大规模数据计算与存储方案
- 水的各种形态课件
- 知识点3.2从心理层面感知色彩设计构成设计色彩45课件
- 水电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意义
- 医院食堂管理方案计划书
- 大客户营销管理策略对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
- 《螺纹的种类和应用》课件
- 医学一等奖《白血病》课件
- 高空作业车专项应急预案
- 发现普洱茶的第一个医学实验报告
-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参数
- (完整版)过去完成时ppt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学校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总结”工作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