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第五课牧童教学设想执教人: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联团小学陆福相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写2个认识的字。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师布置课前准备及要求。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还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吗?生:记得。师:老师很想和你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来,我们一起背。师生背古诗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1. (师表扬学生)大家背得真好!很有感情,看来你们都非常喜欢古诗。2.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一首古诗,它是一首有关牧童的古诗。3.请大家看老师写“牧”字(生看师写牧字),“牧”的部首是什么?生:牛部。师:写“牛”字应该特别注意哪一笔呢?生:第四笔。师:对,牛字做偏旁时, 第四笔要提。(师指出牧的第四笔讲解。)师:谁能给牧字组词?生:牧童、牧场。(师表扬学生:嗯,很好。)4.老师板书牧童:嗯,同学们,老师很想知道,牧童是做什么的,你们谁能告诉我呢?生:放牛,放羊。5.师:哦!原来放牛、放羊的孩子就叫牧童啊,这回我总算弄明白了。请大家看黑板,让我们大声地把课题读一遍,牧童,预备起! 生齐读课题。(师表扬学生:读得真响亮。) 二、读通诗句。1.师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22页,看课文,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他就是我们熟悉的“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师课件出示吕洞宾的简介。)他原名叫做“吕岩”,字洞宾,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诗人吕岩因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被人们称为“逍遥大仙”。 2.师:好了,我们已经认识了这首诗的作者。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每个字、词。待会儿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完的同学等下请举手示意。生按师的要求读古诗。3.师随堂巡查指导,待学生读完。师:大家读完了吗?生:读完了。师:非常好!大家都读得很投入,谁想来读一读的?此环节多请几名学生来读。生举手表现读古诗。师:谁来评一评?(他们)读得怎么样?生举手,评议。4.师:太棒了!这几位同学都能把诗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顺,老师也想读读,想听吗?生:想。师:请大家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师课件出示牧童诗文)师范读古诗。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师自己下载诗文朗读录音来学习练读。)不脱蓑衣卧月明。师:老师哪里停顿了?谁来说说?(指名答)师:你听得真仔细,真了不起!读诗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注意停顿,就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师课件出示划好节奏的古诗文)谁来试一试? 学生举手表现,按节奏读古诗。师:读得真好!(师课件出示标色划节奏的古诗文。)我们一起再读读吧!我读前面四个字,你们读后面三个字。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了。师:好,那我们就开始读吧。师生合作读古读。师:再来一遍,你们读前面的四个字,我读后面的三个字。师生合作读古诗。三、理解第一、二句诗。师过渡:这是一首描写牧童的诗,牧童出现之前,诗人首先描写看到了什么?生:草(原野)。师:听到了什么声音?生:笛声。师:你是从哪个诗句知道的?生:草铺横野六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师表扬学生:同学们,你们真会读书。 (师课件出示,课件背景为辽阔的原野。)在第一句诗里“野”字指的是“原野”。请大家再认真读第一句诗,边读边想:从第一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预设:这是怎么样的原野?)生:原野辽阔。(或辽阔的原野。)师:哦!你知道了原野辽阔。你是从诗句中的哪些词知道的?生:六七里,横。师:这“六七里”是不是指“原野”实际的长度呢?生:不是。师:对了,(师课件出示)这原野不是真的六七里长,这六七里是形容从原野的这一头到原野的那一头很广很广。这六七不是确切的数字,其实,古诗中像用到这类虚指的诗句很多: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三千尺”是指瀑布很长。此外,还有我们学过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千尺”也是形容桃花潭水很深。师:诗人笔下的原野真大啊!(师课件出示)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原野的辽阔吧!生读诗名:草铺横野六七里。师表扬学生:同学们读得还不错!这里的六七里怎么读,才能突出原野之广呢?老师想用两种不同的读法来读,同学们听一听,哪种读法更能体现原野的广。师用两种不同的读法来读“草铺横野六七里”(一为快读,二为用拖声读)。 师:哪种方法更能体现原野之广?生:第二种。师:好,我们就照第二种读法,再来读一读。生按第二种方法来读。师:老师觉得不够大,再大些。生读诗句。师:再大些。生再读诗句。(师表扬生:这次够大了。)师:如果你站在这辽阔的原野上,还会感受到什么?生:美,绿,平坦等。师:诗句中的哪一个字最能体现呢?生:铺。师课件出示:“铺”字什么意思? 生:铺开,铺展。预设:“铺”字是个多音字,它有两个读音,一为p,铺开、铺展的“铺”;一为p,床铺、店铺的“铺”。师:这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绿草如茵,草木茂盛,多像一张铺开的巨大的绿地毯啊!这铺字用得太好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诗,感受一下原野的大与美吧!全班齐读诗句:草铺横野六七里。四、理解第二句诗。师:置身在这绿地毯式的大原野中,怎能不让人陶醉呢?此时此刻,原野上传来了什么声音?生:笛声。师:那是什么样的笛声呢?请同学们听一听。(师放牧笛曲。)生:悠扬,优美,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师:吹笛的人是谁?生:牧童。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题目知道的。师:题目是牧童,从题目入手,理解诗意,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或 生:我是从课文插图知道的。师:懂得利用课文中插图,理解诗意,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师:还可以从哪句诗中知道是牧童在吹笛?生:笛弄晚风三四声。(师随机课件出示诗句)师:这诗句中的“弄”是什么意思?生:逗弄。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看课文中的注释知道的。师:借助注释,弄清诗意,嗯,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师过渡:是啊!晚风中的牧童骑在牛背上,不停地逗弄着手中的笛子,伴随着晚风吹来,笛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有,时而无。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诗。生读:“笛弄|晚风|三四声”。师:读完这句诗,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师课件出示问题)生:天真,可爱,调皮(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师:多可爱的牧童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诗?生举手表现读诗句。还有谁想来读一读?多请几名学生来读一读。师:真棒!同学们读出了牧童的可爱,调皮,天真。 (师课件出示有颜色的诗句)现在,我们把这两行诗连起来读,男生读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女生读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看谁更能读出诗的韵味。好,开始。男女声分角色读诗句。师表扬学生:读得太棒了!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学生给自己鼓掌。五、理解三、四句诗。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过渡:瞧,牧童上场了,他在干什么?谁来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什么?生:我看到他穿着蓑衣躺在地上睡觉。师相机教学“蓑衣”, (师课件出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蓑衣吗?生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来回答。师:你能从图上指出来吗?师请一生上台来指出。师课件出示问题:蓑衣有什么作用?生:遮风挡雨。师:对了。其实,蓑衣除了遮风挡雨外,还能散发出一种气味,防蚊虫叮咬。师:谁再来说说你从图上还看到了什么?生:牧童躺在草地上欣赏天上皎洁的明月。(或:广阔的原野,一个可爱的牧童,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悠闲地躺着草地上,静静地欣赏着天上皎洁的明月。)师:这种情景,诗中怎么写?生: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唉,对了,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师小结:是啊,牧童放牛回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后,他没有脱下蓑衣就躺在草地上美美地欣赏皎洁的明月,谁能美美的读读这两句诗。生举手表现读古诗。师:老师也想读读这两句诗,请大家听好,“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睡月明。”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老师把“卧”改成了“睡”。师:你听得真仔细。老师把“卧”改为“睡”不好吗?生:不好。师:为什么?生:“睡”是睡觉的意思,“卧”是躺着的意思。睡觉了就不能欣赏月亮了。师:说得真好!把掌声送给他。对啊!牧童选择了这种最舒服的仰卧姿势,欣赏着天上皎洁的明月。(师课件出示问题)此时此刻,他可能会想起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里和同学交流交流。学生小组交流。(师下去巡视)师:谁来说说,此时,牧童可能会想些什么?生:自由说自己想到的。(如,他会想:辽阔的田野是多么安静,温柔的晚风是那么清凉,真是人间仙境啊!)师表扬学生:你的想象真丰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概括牧童的生活,你会用哪个?生1:悠闲。师: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啊,读生: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师: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生2:自由自在。师:牧童的生活多么自由自在啊,读生: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师: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吗?生3:快乐。师:牧童的生活多么快乐啊,读生: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六、小练笔。(如时间不够可不进行。)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诗,你们能不能选择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诗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课件出示)2.生动笔。3.(投影机展示)交流学生的作品。七、指导背诵。师:同学们展现的这一幅幅画多美啊!(或:古诗展现的画面多美啊!)白天有牛、笛为友,晚上有明月作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难怪诗人吕岩会有感而发,写下这首牧童诗。让我们带着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把它好好地背下来。1.生自由背。(师巡视指导学生背诵。)2老师相信大家已经能熟读成诵了,想不想接受挑战呢?谁先来背?学生举手表现。师:老师给你配上音乐好吗?这样更能表现我们的感情,更能走进牧童。教师给学生配乐,学生背诵古诗。师:你真厉害,竟然能一字不落的把这首诗给背下来了。同学们,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生鼓掌鼓励。师:还有谁要挑战的吗?生表现读古诗。师:背得真棒!我们全班一起来背好吗?生:好。师:牧童,吕岩。背全班学生齐背古诗。(师表扬学生:背得真好,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八、拓展。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山村原野的迷人景色,同时认识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牧童,其实不少诗人也写过有关牧童的诗,你们知道这样的诗吗?生:知道。(不知道。)师: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反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首这样的古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生:好!师课件出示搜集来的有关牧童的古诗。(如下)(一)所见清袁牧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二)牧童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三)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品知识培训课件下载
- 家庭农场设施农业合同
- 科学大脑与血管课件
- 内科疾病个案护理查房
- 生殖护理进修汇报
- 药剂学课件app教学课件
- 药剂学乳剂课件
- PRP水光针培训课件
- 离心泵知识培训教程课件
-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要素与理念分析密斯凡德罗讲课文档
-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广西南宁宾阳县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2
- 登高车施工方案
- 《多彩的超轻粘土》校本课程教案(共10课)
- 检验标本采集手册手册
- 《泵系统节能》课件
- 新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主题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 雷雨-剧本原文-高中语文雷雨剧本原文
- 房屋建筑学说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