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多选题 (4).doc_第1页
第四章 多选题 (4).doc_第2页
第四章 多选题 (4).doc_第3页
第四章 多选题 (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选题1. 一级负荷供电电源应符合的规定是( )。A. 一级负荷应有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B. 一级负荷应有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允许另一个电源受到牵连而同时损坏;C. 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在已有两个电源供电的条件下,不必另设应急电源;D. 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急级供电系。答案:A,D2. 可作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的应急电源的应是( )。A. 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B. 供电网络中与正常电源接于同一母线的第二回馈电线路;C. 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D. 蓄电池、干电池等不受正常电源故障影响贮能设备。答案:A,C,D3. 在考虑供电电源时,下列说法中符合设计规范规定的是( )。A. 对一级负荷的两个供电电源,应该是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会同时受到损坏;B. 对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当已有两个电源供电时,可不再增设应急电源;C. 受条件限制,二级负荷可由一个电源引一回路专用电缆供电,但该回路应由两根电缆并联,且每根电缆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D. 受条件限制,二级负荷可由一个电源引一回路专用架空线供电,但该回路应由两根导线并联,且每根导线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答案:A, C4. 用电单位的供电电的选择,粗略地讲,以下说法( )是对的。A. 用电负荷很大的企业采用220kV或110kV;B. 用电负荷较大的企业采用110kV或35kV;C. 负荷不大的企业采用10kV;D. 负荷很小的企业可接入地区低压电网。答案:A,B,C,D5.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带故障继续运行12h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 )。A. 直接接地 B. 经低电阻接地C. 经消弧线圈接地 D. 不接地答案: C,D6. 下列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实际上是相线经电容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有容性电流流经故障点,可形成弧光重燃过电压,其数值居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之首;B. 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同时破坏了线电压的对称性,电网不能继续工作;C. 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而线电压对称性并未受到破坏,故允许电网带故障继续运行12h;D. 电网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易发展为相间短路。答案:A,C,D7. 下列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接入电感量可调的消弧线圈,向单相接地故障点提供大小可调的感性电流,以抵消原来的容性电流,使流过故障点的残余电流很小,接地电弧不能维持而熄灭;B. 感性电流应调节到与容性电流恰好相等,即全补偿;C. 感性电流应调节到小于容性电流,即欠补偿;D. 感性电流应调节到大于容性电流,即过补偿。答案:A,D8. 下列对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电网的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能抑制单相接地时的异常过电压;B. 单相接地故障时,电网仍能继续带故障工作;C. 单相接地故障时,必须切除故障,电网不能带故障继续工作;D. 电网参数变化,如某些线路和元件的投入和退出,不必调节接地电阻阻值。答案:A,C,D9. 下列对中性点直接地电网的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中性点不经任何人为设置的阻抗,直接与大地连接;B. 限制操作过电压和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效果最好;C. 单相接地故障时,可以带故障继续工作12h;D. 对通信的感应危害最大。答案:A,B,D10. 在供配电设计中,为满足电网对用户功率因数的要求,首先应采取措施提高用户的自然功率因数,提高用户自然功率因数的正确措施为( )。A. 正确选择电动机和变压器容量,避免“大马拉小车”;B. 降低供配电线路的感抗;C. 选用阻抗电压较大的变压器;D. 工艺条件适合时,用同步电动机取代异步电动机。答案:A,B,D11. 高压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当每相中串联电容台数为1时),三角形与星形比较,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三角形接线,当电容器组发生电容器全击穿时,即相当于相间短路,易引起电容器油箱爆炸;B. 星形接线,当电容器组发生电容器全击穿时,故障电流受到健全相电容器容抗的限制而大大降低,减小了电容器油箱爆炸的危险;C. 三角形接线,当电容器组发生电容器全击穿时,不构成相间短路;D. 星形接线,当电容器组发生电容器全击穿时,即相当于相间短路。答案:A,B12. 为减小谐波影响而串入电容器组的电抗器组的接线位置,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宜接于电容器组的中性点侧;B. 可以接于电容器组的电源侧,但应校验短路动热稳定;C. 不准接于电容器组的电源侧;D. 必须接于电容器的中性点侧。答案:A,B13. 对电容器组的放电器放电性能的要求,即将电容器放电至剩余电压为50V的时间,GB5053-1994第5.1.3条规定为5min;GB50227-1995第5.6.3条规定为5sec。合适的引用态度是( )。A. 手动投切时间取长一些;B. 频繁投切时间取短一些;C. 自动投切应与再投入的延时配合;D. 不加考虑,随意选取。答案:A,B,C14. 高压电容器组的检修接地开关的设置原则是( )。A. 中性点侧宜设置检修接地开关;B. 中性点侧禁止设置接地开关;C. 电源侧宜设置检修接地开关;D. 电源侧禁止设置检修接地开关。答案:A,C15. 35110kV变电所,为检修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而设置隔离开关的正确原则是( )。A. 接在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不可合用一组隔离开关;B. 接在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可合用一组隔离开关;C. 接在主变压器引出线上的避雷器,必须设置隔离开关;D. 接在主变压器引出线上的避雷器,不宜设置隔离开关。答案:B,D16. 关于桥形(外桥和内桥)接线,以具有两回路电源进线和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为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分段单母线为基准,为减少断路器数量和节约建设投资,分别用隔离开关取代进线断路器或主变压器回路断路器,即构成桥形接线。原母线分段回路,称为“桥”。桥上仍设置断路器的,称“断路器桥”,桥上仅设置隔离开关的,称“隔离开关桥”;B. 用隔离开关取代主变压器回路断路器、进线回路仍保留断路器的,叫内桥。因为当呈述人站在主变压器处且面对进线,桥位于断路器的内侧(距呈述人较近);C. 用隔离开关取代进线断路器、主变压器回路仍保留断路器的,叫外桥。因为当呈述人站在主变压器处且面对进线,桥位于断路器的外侧(距呈述人较远);D. 就供电可靠性和操作方便而言,桥形接线逊色于分断单母线,但能节约投资和减少断路器数量。答案:A,B,C,D17. 外桥和内桥的比较,适宜采用内桥接线条件是( )。A. 电源线路较长,线路故障机会较多;B. 电源线路较短,线路故障机会较少;C. 主变压器不需要经常投切;D. 主变压器需要经常投切,如应对昼夜负荷大的变化。答案:A,C18. 外桥和内桥相比较,适宜采用外桥接线的条件是( )。A. 电源线路较长,线路故障机会较多;B. 电源线路较短,线路故障机会较少;C. 主变压器不需要经常投切;D. 主变压器需要经常投切,如应对昼夜负荷大的变化。答案:B,D19. 电能质量指标包括( )。A. 电压质量指标(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不对称度);B. 波形质量指标(电压谐波畸变率和谐波电流含有率);C. 频率质量指标(频率偏差);D. 供电可靠性。答案:A,B,C20. 为从概念上区分电压偏移和电压损失,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压偏移,是系统中某一点的电压与标称(或额定)电压之差,以标称(或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B. 电压损失,是串联阻抗元件两端的电压的代数差,可以是有名值,也可用标称(或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C. 改变变压器分接头时,可以显著地改变电压偏差,但对电压损失几乎没有影响;D. 改变变压器分接头时,可以显著地改变电压损失,而对电压偏移几乎没什么影响;答案:A,B,C21. 考核电压变动值和闪变值时,选取的运行情况应是( )。A.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小方式;B. 电力系统最小运行方式;C. 波动负荷变化最大,波动最频繁的工况;D. 波动负荷变化最小的工况。答案:A,C22. 公共连接点的全部用户向该点注入的谐波电流分量(方均根值)的限值取决于( )。A. 公共连接点的标称电压;B. 公共连接点的最小短路容量;C. 公共连接点的标称频率偏差;D. 公共连接点的标称电压变动。答案:A,B23. 每一用户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应按公式Ihi=IhSiSt计算。式中各符号代表的正确含义和单位是( )。A. Ih为全部用户注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限值,由GB/T14549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表2直接查取,无需修正;B. Ih为全部用户注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限值,由GB/T14549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查取并需按公共连接点的最小短路容量与“基准短路容量之比”进行修正而得;C. St为公共连接点的供电设备容量,Si为第i个用户的用电协议容量。两者单位相同;D. 为相位迭加系数。由GB/T14549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查得。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