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年级语文试题(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博客的“看”与“被看” 何怀宏 博客(blog)作为一种网络日志,其写作和传统写作有本质上的不同:写作者随时能看到读者的反应,他也可以回复、链接,可以随时介入争论;但最重要的是,它是处于一种“被看”状态,大多数人上博客网的时间大概还是更多地花在“看”而不是“写”上面。所以,博客们希望引人注目,追求点击率就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动机;同时他们也希望“看”到别人,看到别样的人们,别样的生活,尤其是网下不易接触到的名人。 由于可以在网上看到大量别人的写作,博客们也许就能触发了自己的写作欲望;而大量的“看”也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最后乃至达到连他自己也感到惊奇的一种良好写作状态和水准。一个好的博客作家也许就这样炼成了。写作需要鼓励和刺激,需要有发表和得到评论的机会。博客网络正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 王朔曾在他的小说中写过一个极想写作的人,他经常进入一种紧张的构思,但不容易整理清楚自己的思绪,自然也没有发表的机会。因为思绪常常是需要通过发表来整理的,有时仅仅是一次发表的机会就可造就一个作家。所以,如果这事搁在今天,那位极想写作者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他可以尝试做一个博客。如果开始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还可以用笔名。中国近代以来有两次作者用笔名的高峰,一次是上个世纪之交报刊大兴的时候;一次是这个世纪之交网络大兴的时候。而上次主要还是精英写作,这次则是大众的写作。上次笔名变化还不多,这次各种笔名之丰富和有趣,本身就是一种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 不仅是“看”,还有“被看”。一种能够被许多人“看”的感觉刺激着写作,千千万万过去普通的写作者终于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过去他们被轻视乃至根本被忽视,现在他们可以在博客上表达心声,寻求同好。虽然点击率不可能都很高,但自由表达的感受更为美好。 所以,至少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博客的意义更多地还是在“看”和“被看”,而不是“写”。这一点在与传统日记的比较中显示得最为清楚。传统日记的写作者主要是写,他看不到别人的日记,自己写的至多有一二亲朋好友的交流切磋。而博客将一种“互看”发展到极致。 人们或者会说“没有写,哪来的看?”的确如此。但对博客来说,“没有看,哪来的写?”而这后一方面对博客来说也许是更重要的。 所以,至少从今天中国的博客网来看,它还更多地像是一个大看场,而不是一个大作坊。 (有删改,2006年4月9日新京报)1.下列关于“博客写作”与“传统写作”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传统写作不同,博客写作者随时能看到读者的反应,也可回复、链接,随时介入争论,这使博客不断地处在一种更新、流动之中。b.博客使相对私密的写作变成了公开、热闹的行为,使一种主要面对自己的私人写作变成了一种面向公众、且主要是面向陌生人的公开写作。c.博客使写作不再像过去一样的孤独,写作者可以在网上得到正视乃至重视,所以,作品的高点击率是一个最能让博客写作者感到愉快的指标。d.除非作品比较成熟、能够发表,否则传统的写作者是很难使自己的文章有面对公众的机会,但博客使这一原本艰难的过程变得没有门槛。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博客们下“笔”时总是会意识到别人的目光,同时也关注、学习别人的作品,所以在众目睽睽下,一个好的博客作家就这样必然地炼成了。b.在博客上,是“看”和“被看”催生了大量的写,刺激了不断的写。因此,博客的“写”是一种由“看”和“被看”提供动力和条件而完成的“写”。c.不易理清自己思绪的人,其作品往往没有发表的机会,所以极想写作的人完全可以通过写博客来实现成为作家的理想,有时仅仅是一次发表的机会就可造就一个作家。d.博客实际上把日志的关键词从传统的“写”变成了“看”,在博客们看来,只要没有了“看”也就完全没有了“写”的意义。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博客们在希望“被看”的同时,也希望“看”到别人,包括别样的人们、别样的生活,故而可以猜想,名人写的博客会是异常火爆、备受追捧的。b.今天中国的博客网更多地像是一个大看场,而不是一个大作坊,这说明虽然现在的网络写作队伍无比浩大,但实际上一般的博客写作者的产量、质量依旧非常低。c.这个世纪之交出现的使用笔名的高峰中,各种笔名更加丰富、有趣,这直接表明“报刊大兴”主要促进的是精英写作,而对于大众写作的促进作用比不上“网络大兴”。d.在网上大量地“看”,大量地学习别人的作品,就能使博客们的写作水平得到令人惊奇的提高,这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是同一个道理。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世美堂后记 归有光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余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匾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鬻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 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鬻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而田恶。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旱而独收。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有遘悯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注俗呰窳:俗习懒惰。 訾省:过问,指计算、核查财目。遘悯:遭受患难。4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曾孙某以逋官物鬻于人 逋:拖延 b岁苦旱而独收 苦:为.所苦c不足,则岁质贷 质:典押 d岁一再至而已 再:二次5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a 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惨然谓余曰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c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d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 父母者,人之本也6 下列各项中能够直接表明归有光的妻子王氏贤惠的一组是( )(3分)一时名德,皆相友善 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莱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 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a b c d7 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归有光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名门之后,为人豪爽洒脱,奇异不凡,在当时很有名,同叶盛、章格交好,世美堂就是由他修建的。b本文是归有光悼念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文章。她治家勤俭,孝敬老人,同亲属朋友关系和睦,对丈夫全力支持,十分贤惠。c因为归有光喜欢读书,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妻子就让人四处寻找,最后他家里的藏书竟然多达上千卷。d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采用散文形式,在对生活琐事的平实朴素叙述中渗透了深沉真挚的情感,本文的风格与其相近。8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1) 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 (3 分)译文:(2) 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3 分)译文:(3)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4 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岁暮(南朝)谢灵运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注释:运往,四季更替;淹,长久。(1) 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三、四两句所描绘的景象形成了怎样的意境?(4分) (2) 结合五、六两句,分析诗人“不能寐”的原因以及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4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_,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屈原列传)(2)陆游书愤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3)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_。(王勃滕王阁序)(4)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5)梅须逊雪三分白,_。(宋卢梅坡雪梅)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书院清池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池”,如供乐队演奏的乐池,让众人起舞的舞池,给文人挥洒的砚池。然而书院的那一方清池却特别令我钟爱,像有珠宝之癖者私藏昂贵的宝玉。我将那一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乡野之间有许多池塘,它们那天然的野趣,当然也引人注目留连,特别是久住尘嚣的人,天天囚禁在鸽笼般的居室,几乎不知池塘为何物,自然更愿一塘春水或秋水照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我喜爱乡野的池塘,然而,我最珍爱的,毕竟仍是书院的那一方清池。每隔一段日子,我就要渡湘江而西,去它的身边小坐。 我来时正是夏日午后,池周高树上的夏蝉正在操练那古老而常新的乐曲。唐代虞世南是它们的知音,只是不知它们懂不懂得他所写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名句?除了年复一年的蝉声,就是终年不断的水声了。清池的身后就是岳麓山,山上百泉奔赴,潺潺的流水汇成了这永不干涸的一汪碧池。如一匹软缎的清池,水面上本来绿得一无所有,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铢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荷花,那红花是碧水也浇不灭的火焰。它会从夏日一直烧到秋深,要等到来过长沙的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那一声喟叹,才会将它吹熄。红荷碧水,这本来已经动人心目了,但不时还有白蝴蝶和黄蜻蜓飞来,它们肯定是在说:这是一幅印象派的明丽水彩,怎么不让我们也来着色? 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清泉之侧是学院历代山长的住所,晴明之日,粉墙青瓦飞檐的古建筑在池边拍一帧倒影,明月来时,碧水在池心将它洗得晶莹透亮,宛如李白小时不认识的白玉盘不慎掉落水中。虽是千年书院,平时游人却不多,如果门庭若市,嚣声盈耳,如同时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和日趋茂盛的夜总会,那就未免唐突山灵与水神而大煞风景了。这一曲清池,据说从前名“碧沼观鱼”,我以前来游时和友人说可以改为“洗心池”。人在世间忙碌奔波,或为柴米油盐,或为升沉荣辱。费尽了心计与心机,人也蒙尘,心也蒙垢。如果能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让灵魂净化的功课吗?正如同仿效高僧之面壁,我此刻面池而坐,我的心池哪有这方明镜的纯净清明? 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它“得地独厚”,不是深山中隐姓埋名的野水,也不是宫苑里荣华富贵的池塘,它栖身于千年书院之内,非那种无名氏或暴发户可比。此外,池以文传,历代有关的题咏且不去说它,南宋朱熹那首有名的观书有感,我就怀疑是这一方清池灌溉而成,宋代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秋八月,时年三十八岁的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和抗金名将张俊之孙张轼寓居于清泉之侧的百泉轩,题匾额“百泉轩”三字。他的观书有感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他写的是读书的感受,不也正是我眼前的清池景色?我想叩百泉轩的门环去请教朱老夫子,可是那里已经成了文房四宝等物的展卖厅,朱老夫子则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注入清池的活水凉凉而潺潺犹似旧时。 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读清池如同读一部佛典,可以消除你扰攘于尘世中的许多俗念与忧烦,好像远行人在赤日炎炎中于路边的一处凉亭歇息,和清池相映成趣的天籁与人籁,最好是几句鸟语,数行书声 不过,这清池究竟和什么相仿佛呢?如果有人说它像一方砚池,那我倒会欣然赞同,因为它们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池也是书院中的必备之物。身为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中的文人,我也祈望清池能洗我俗肠,助我灵思,润我彩笔,让我也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于是,记不起是哪一天,我离开书院时就将这一曲清池一方名砚带走,至今珍藏在我的怀袖。(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第段提到南宋朱嘉的观书有感,体现了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富有的文化意蕴。b 第段“如同时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和热闹的夜总会”,用对比突出了清池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安静。c 第段写到百泉轩只有注入清池的活水仍是旧时的,表达出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d 第段对乡野的池塘的写作,是为了衬托我对书院的那一方清池的喜爱。e 第段“几句鸟语”,一个“句”字,巧妙地把学府氛围和作家志趣所共有的“清雅”暗示出来了。f 作者把书院清池比作一方“砚池”,是表明作者对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愤慨不平的一面。(2)根据第段的内容,概括作者描写的书院清池所具有的特点。(6分)(3)第段作者对书院清池的描写很有特色,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6分)(4)作者建议将书院清池的雅号“碧沼观鱼”更名为“洗心池”,你觉得哪个名字更好?请说明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永远的陈寅恪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b.王国维可以说是坚守民族文化而死,向王国维先生遗体告别时,学生们三鞠躬,而陈寅恪三跪九叩,这说明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既是帮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理由,也是诚心之言。d.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e.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 (3)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6分)(4)文章结尾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结合全文,具体阐释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西南联大的风流,就像魏晋风度一样,令后人景仰。这风流包含了不党不官、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沉潜专注、甘于奉献、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b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它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逐步向前推进。c长期以来,各级官员把官场的繁文缛节当成一种为官待遇,习以为常,安之若素。但2010年的春天,吹来了礼宾改革春风。期盼这股清新之风,能吹走官场繁文缛节。d虽然我因病久住在重庆郊外的歌乐山,深居简出,但也还有些朋友不时登山造访潭府。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去年4月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一路高歌猛进的国内楼市因此有了微妙的变化,人们对未来楼市走向也有着更多的疑惑与期待。b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在安装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飞腾芯片后,其峰值运算速度将由每秒1206万亿次的基础上提升到每秒万万亿次。c根据中国社科院今天在京发布的2011年社会蓝皮书中的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就业预期的调查显示,中国家长倾向于孩子优先选择公务员、教师等比较稳定的职业。d在冬季,日照时间不但减少,而且人体骨骼密度最低,骨折患者尤其是老年骨折患者人数明显增多,医院多个科室不得不加床收治病人。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的一批音乐家当时中欧、东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_,_。_,_,_。 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 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民族乐派”的作曲家 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 逐步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 由于长期遭受异族侵略和统治 a. b. c. d.16将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中秋节”。(5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公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民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是 。17、采用下列句子中“当说,我真正懂得了”的句式,造两个类似的句子。(6分)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重塑着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当托尔斯泰说“对于心灵纯洁的人,生活是充满甜蜜和喜悦的”,我真正懂得了人生的真谛;当卢梭说“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大名医”,我真正懂得了人类的弱点; , ; , 。也就是说,每读完一本书,我们也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贝克特笔下的人们对戈多的等待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空间。有人认为,等待是等待戈多的主旨所在:尘世的人们用一生的光阴等待他们心中的戈多,等待幸福,等待希望.确实,人生就是一场等待。等待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份无奈,一种潜伏,一种积累.对于等待,你会有什么思考?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必须明显。字数不少于800字。西安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年级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1.c(尽管第段谈到“追求点击率就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动机”,但第段对于“不再像过去一样的孤独”的理解更为到位,尤其“但自由表达的感受更为美好”)2.b(a:第段“一个好的博客作家也许就这样炼成了”。c:作品是否能面对公众,与“成为作家”没有必然联系。d:第段“而这后一方面对博客来说也许是更重要的”。)3.a(b:第段指出博客写作的目的、动力主要是为了满足“互看”,并不涉及作品的产量质量问题。c项:“直接表明”有误。d项:据第段可知表述中“写作水平提高的原因”并不全面。)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4-7 每题3分4a(拖欠)5c(a、介词,替,给/介词,被; b、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连词,因为 d、用在后置定语的后面,相当于的/用在主语的后面,表提顿)6b(指王致谦、叶盛和章格;间接表现。)7c(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与原文不符。)8(10分)(1)(3分)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闲靓俗嚣及句意各1分)(2) (3分)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先是、句式、句意各1分)(3) (4分)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具、相、得无、恨各1分)【参考译文】我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宋朝丞相魏公的后代。他们家从大名府搬迁到宛丘,后来又迁徙到了余姚。在元朝至顺年间,他们家出了一位在平江路做官的,又因为他们家居住在昆山的南戴,因此,县里的人都称他们家为南戴王氏。王翁他老人家性情豪爽洒脱,奇异不凡,与吏部左侍郎叶盛、大理寺卿章格,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他们相互之间交情很好,并结成儿女亲家。到成化初年,(王致谦)在安亭江边建了上百间房子,厅堂十分宏伟宽敞,极尽优雅的情趣,又在匾上题了世美二字。四明的杨守阯太史为它写作了世美堂记。嘉靖中期,王翁的曾孙因为欠官府的税金要把世美堂买给别人。我正在家中读书,我妻子说:只要有你在,就不能让人有家园毁坏的悲哀。我听了这话,本来觉得很伤感。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于是,我想借钱来还给那个买主(买下世美堂);钱不够,就每年典押借贷;过了五六年,才还完那些钱。安亭这个地方民风懒惰,土地贫瘠。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我就说了孙叔敖请求寝丘、韩献子迁都新田的典故给他们听,众人都笑我。我对于家中的账务,自己从来没有计算、核查过。我的妻子也从来不把情况告诉我,只是叫僮奴们去开垦荒地,在大旱的年成,只有我家的地获得丰收。当稻子成熟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酿酒给我的父母品尝,自己才敢尝。当大小麦丰收了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做成美味的酱给公婆,自己才敢用它做菜。祖宗的祭祀、宾客的接待、子女的婚嫁、亲友间的礼尚往来,(她)没有做得不周到的,姐妹中孤苦无依的大都来投奔我,四方往来的读书人没有不照顾住和吃的。有时候碰到不顺心的忧愁事,(她)最后都默默接受没有怨言。因为我喜爱读书,那些旧时的书香人家的零散的书籍,(她)就找邻里去寻找,于是购置的书籍不下几千卷。 庚戌年的时候,我到京城参加会试落榜,走陆路过了十天才到家。那个时侯正是芍药花盛开的时候,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她说:抛弃功名事,隐居不出仕,有什么好遗憾的呢?长沙的张文隐去世的时候,我悲伤地痛哭,我的妻子也潸然泪下,说道: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解你的人了!但是张公是有负于你的啊!辛亥年五月末,我的妻子去世了,是在张文隐去世后的第二年。又过了三年,倭奴侵犯我国边境,在一天之中多次经过掠夺,然而我的房子却没有毁坏,堂里的书也没有损毁。后来我一直居住在县城,一年才去两次而已。辛酉年的清明节,我带着儿子和儿媳前来祭扫,留下来把损坏的地方加以修葺,长住在这里没有离开。一天,我的父亲闲坐在厅堂里,悲痛地对我说:房子还在,人却已经不在了,我想起了你媳妇啊!我退下后对此感到十分哀伤,于是将这些记录下来,写了这篇世美堂后记。9、(8分)(1)、岁暮之夜,明月映照在无边的皑皑积雪之上,透出清冷寒冽,给人以高旷森寒的感受。(1分)“朔风”之“劲”,透出了风势之迅猛,风声之凄厉与风威之寒冽,着一“哀”字,如闻朔风怒号的凄厉呜咽之声。(1分)两句分别从视、听感受上写出岁暮之夜的高旷、萧瑟、寒凛、凄清,在这样一种凄寒凛冽的境界中,一切生命与生机都受到沉重的压抑与摧残。(2分)(2)、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年岁也迅速消逝。值此岁暮之夜,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2分)抒发了岁月不留、生命易逝之慨(2分)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中所营造的意境,这种迟暮之感更使诗人产生了“壮志”不能实现的苦闷及对国家社会的忧虑(2分)(答对两点即满分)10、(6分)(1)明道德之广崇(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青雀黄龙之舳(4)举杯邀明月(5)雪却输梅一段香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 c、f(2)1)秀美(美);2)宁静、清幽(静、安静);3)富有文化意蕴(3)文章第段对蝉声的写作是为了体现:文化意蕴(给人以历史遐想)。书院清池的静。角度参考:视觉听觉的结合动静的结合古诗词引用,增加文化内涵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语言富于创造性,炼字。示例:语言形象精练。如描写荷花,不说“几朵”,而说“几盏”,这就是创造。荷花与旧时灯盏颇为形似,“且” 盏字又使人联想到灯光的亮丽,因而暗喻荷花色彩的鲜明,又与全句“火焰”的设喻,“从夏日一直烧到深秋”的点染经络贯通。作家把荷花简直描绘得千娇百媚,光彩照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舅舅房子赡养继承协议书
- 肇庆手提电脑租赁协议书
- 朱砂原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碧桂园开发的合同协议书
- 网络服务代理合同协议书
- 苏陕两地协作框架协议书
- 肉牛供应买卖合同协议书
- 联合种植香芋协议合同书
- 阁楼钢结构制作合同范本
- 纸箱送货如何写合同协议
- 2025年内蒙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油气3D打印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液执行机构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前景预判报告
- (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年绥阳县选聘城市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
- 昆虫乐园活动方案
- 2024 年度投资者知权行权维权调查报告
- 物业费的催费技巧培训
- 2025年地区事业单位卫生类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考试历年试卷
- 2025至2030中国枇杷果汁饮料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