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常见的碱(1) NaOH和 Ca(OH)2的性质课型新课年级九年级姓名张彦玲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内容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内容,是认识化合物的性质,探讨化合物变化规律的基础。除了要学习常见的碱的知识外,还要对学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总结,为下一节学习盐的性质等做好知识上的储备。本节介绍了常见的碱NaOH和 Ca(OH)2的性质。同时在NaOH和 Ca(OH)2的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这两种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背景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虽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但是思维能力不强,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较差。他们还没有形成知识体系,缺乏知识的整合能力及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复习时抓住重点,以点带面。低起点,高落点。从常见的酸的性质出发,注重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会灵活地运用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在回顾、类推、比较、归纳中得到升华。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学会由特殊到一般,再有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常见的碱,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称、保存方法、物理性质及用途。2.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3.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过程方法: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并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在活动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教学准备1、药品:NaOH固体、20%NaOH溶液、 Ca(OH)2固体、澄清的石灰水、盐酸、蒸馏水、吸管、石蕊试液、酚酞试液、CuSO4溶液、FeCl3溶液、Na2CO3溶液。2、器材:烧杯、试管、滴管、玻璃棒、表面皿。教学流程示意图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并注明物质类型复习引入学生进行实验,并进行交流。探究实验归纳NaOH和 Ca(OH)2的物理性质提出猜想:反应或者不反应。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提出猜想,设计NaOH和 Ca(OH)2化学性质实验方案学生交流方案,选择合适方案,对猜想进行实验验证。进行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同学之间将实验成果进行交流,并上台展示实验成果表达与交流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NaOH和 Ca(OH)2的广泛应用。应用所学知识一号组员到对方组监考并抽改三号组员本节知识检测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设计意图时间安排一.复习引入二.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四.知识应用五.小测六.讨论交流七.作业【提问】我们已经通过实验认识了几种常见的酸,请同学们回忆酸、碱、盐的物质分类,完成复习题。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注明物质类别。氢氧化钠 () 氢氧化钙 ()稀硝酸 () 稀盐酸 () 硫酸铜 () 氯化铁 ()今天我们用酸的学习经验来学习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指导学生按讲学稿内容完成实验探究并抽四号组员回答1.氢氧化钠物理性质(俗名 、 、 )取固体NaOH观察,放入表面皿上,在试管中溶解固体NaOH并感知其温度变化。归纳:(1). NaOH是一种 色 体, 溶于水,溶解时放出 。(2). NaOH固体久置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 而 ,所以可以作 。2.氢氧化钙物理性质(俗名 、 )在蒸发皿中放少量Ca(OH)2,加少量的水,观察现象。归纳:Ca(OH)2是 色 体, 溶于水。【提问】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同学们也肯定很想知道它们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将来探究两者的化学性质,看它们是否能跟下列物质发生反应:酚酞、紫色石蕊、HCl、CuSO4、CO2、Na2CO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1. NaOH化学性质:具有 性,如果不慎沾到,要 再 。(1-6组完成,小组成员每人完成一个实验,讨论,完成实验报告)化学性质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化学方程式1、氢氧化钠和指示剂作用各取两支小试管,分别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分别滴加石蕊和酚酞试液。现象:(颜色变化)滴入酚酞_滴入紫色石蕊_2、氢氧化钠 +稀盐酸取一支小试管,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再慢慢滴加稀盐酸到颜色刚好发生变化为止。现象:方程式:3、氢氧化钠+氯化铁取一支小试管,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少量的氯化铁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现象:方程式:4、氢氧化钠+硫酸铜取一支小试管,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往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现象:方程式:2. Ca(OH)2化学性质(7-11组完成,小组成员每人完成一个实验,讨论,完成实验报告)化学性质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化学方程式1.氢氧化钙和指示剂作用各取两支小试管,分别倒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再分别滴加石蕊和酚酞试液。现象:滴入酚酞_滴入紫色石蕊_2.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向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方程式:3.氢氧化钙 +稀盐酸取一支小试管,倒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再慢慢滴加稀盐酸到颜色刚好发生变化为止。现象:方程式:4.氢氧化钙+氯化铁取一支小试管,倒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加少量的氯化铁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现象:方程式:5.氢氧化钙+碳酸钠取一支小试管,倒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往其中滴加少 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现象:方程式:【提问】我们要学会学以致用,你能用你刚才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吗?引导学生完成讨论题 思考、讨论: 1. 有人用石灰乳刷墙,并在室内烧一个炭盆,开始墙面变得潮湿,过几天墙壁就变得又硬又白了。请用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这个过程。 、 2. Ca(OH)2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如果氢氧化钠溶液长时间敞开放置,溶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吗?如何用化学方法来验证?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提示:碱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3.为了减少工业生产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常将废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用方程式表示) 见附录1:初三化学酸、碱、盐小测(5)讨论:通过实验你能得出NaOH和Ca(OH)2 相似的化学性质吗?布置作业探索碱的性质(1)单号抽查对方组双号,并登记分数。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观察现象,进行对比并完成讲学稿,小组讨论总结,四号准备回答问题。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工进行并记录实验现象,小组内达成共识,实验结束派代表分享结果。小组讨论、交流,并抢答一号到对方组监考,并抽改三号。小组交流讨论,试总结归纳通过复习物质的分类,自然过渡到碱的学习通过实验的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并直观地认识到碱的物理性质。在对比中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叙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突破难点,温故知新。巩固,深化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反思、整理、归纳、小结和交流,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方法都不断提高,并为下一节内容碱的通性打下基础进一步巩固,深化知识与技能3分钟5分钟17分钟5分钟5分钟4分钟1分钟对本教学设计的自我分析实验课是教学中的重要形式,这种课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作为年轻教师,如何上好一节实验课,帮助学生掌握新授课时知识,一直是我在探索的问题。之前也尝试不少方法,但是这节实验课,学生反应较好我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实验课不能只停留在对所学知识重复的层面上,应通过复习,使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低起点、高落点”,“源于平时,高于平时”的原则。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达到三为目标,产生质的飞跃。 初中化学的知识,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很简单,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每一天的知识都是全新的,一时难以理解和消化很正常。设计一个简单的问题,一来把探究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二来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由点及面,将理论性知识和实例相结合,达到较好的效果。本节课我突出了知识与问题的整合,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以知识引问题”、“以问题带知识”,把“问题意识”作为一条主线。在设计问题时紧紧围绕实验,简明扼要,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思维的兴趣,巧妙点拔,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了安全教育。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所讲化学物质,又从实验的角度感知若干关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知识,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的同时,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并学以致用。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在实验中加以归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更加深刻,教师的问题,回应了最开始的实验,学生理解更透彻。通过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出解决方法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通过小组总结归纳并上台展示实验成果,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主持,本身就是对能力的训练,把讲台让给学生,同学们相互理解与支持,合作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行为和表达更具有学生自身的特点。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使用好新教材,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引入对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学习,再用这两种碱的有关性质来解释有关日常现象,使本节课体现出从“生活化学生活”的鲜明主线。同时,通过对CO2和Ca(OH)2反应的实验思考讨论NaOH敞开在空气中是否变质,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这也使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学生思维的激发点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如何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并引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如何寻找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赞扬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真正扮演好“老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的角色,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在设计实验方案上就有较大困难,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和帮助;在分析实验结论时,他们也存在分析不到位或以偏概全等现象,此时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循循善诱,帮助他们理清知识脉络。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时时予以关注,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指导,防止他们落在后面,产生厌学情绪。附录1:初三化学酸、碱、盐小测1.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 )A干冰 CO2 B生石灰 Ca(OH)2 C烧碱 NaOH D食盐 NaCl2.下列对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固体,易潮解 B.有强腐蚀性,俗称苛性钠C.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D.它能与CO发生化学变化3.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溶液敞放在空气中会变质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钙的俗名叫做熟石灰、消石灰4.试管中有澄清石灰水,下列哪种物质滴入其中不会产生明显现象( )A.碳酸钠 B.氯化铁溶液 C.盐酸溶液 D.氯化铜溶液5. 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 浓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6.下列物质不能作为气体干燥剂的是( )A生石灰 B熟石灰 C 烧碱 D浓硫酸7.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要洗去这层白膜最好的方法是( )A水洗 B氢氧化钠溶液洗 C盐酸洗 D先用盐酸洗再用水洗8. 鉴别Ca(OH)2、NaOH的方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2 B.滴加无色酚酞 C.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D.滴加稀盐酸9.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NaOH+ CO2= Na2CO3+ H2OB. Fe+2HCl=FeCl3+ H2C. Ca(OH)2+CO2=CaCO3+H2OD.2HCl+NaOH=NaCl+H2O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安全教育课件218
- 病人心理护理常见策略
- 计算机美术基础 课件 学习单元4 海报设计
- 胃肠护理培训课件
- 胃肠健康讲座课件图片
- 高血压康复管理制度
- 胃癌中医护理课件
- 胃痛中医护理课件
- 居家防疫公益课件
- 腮腺肿瘤放疗护理查房
- 2025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销售安装协议
- 2025年基层调解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吉林省中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解读(精校打印)
- NT8012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培训-尼特
- 党务工作岗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华文出版社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中国地理矿产资源课件
- 2025-2030中国AI艺术生成器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大CK品牌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