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小结 2010年钻探到地幔揭开生命起源之谜 由21个国家合作开展的大洋钻探项目中的一艘研究船 造价5 4亿美元的 地球号 将于2007年之前在日本的西南海岸外进行第一次探测任务 这艘船上重达5 75万吨的钻探设备上安装了一根9500米长的钻杆 预计将会钻入地壳以下6400米深的地方 到达半融化状态的地层 科学家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些能揭开生命起源之谜的原始生物 人类已经成功取回月球岩石用以研究宇宙 但是却从来还没有到达占地球组成大部分的地幔 研究所采集得来的深岩样本亦有助了解地球环境演变历史 人类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呢 P25阅读材料 什么是地震波 地震波的分类 视频 地震波 共同点 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我们在吃熟鸡蛋的时候 有没有注意到鸡蛋分几层 蛋壳蛋白蛋黄 地壳地幔地核 P25图1 21找两个不连续面 速度 千米 秒 17 2900 在两个不连续面地震波速度有什么变化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壳 地幔 地核 两界面深度及地震波速变化比较表 33千米处 大陆部分 莫霍界面 该面下 P S波速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 2900千米处 在这里 P波速忽然下降 S波完全消失 波速变化 地下深度 不连续面 图表展示 教材P25图1 21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 图表应用 1 从地表到1000千米的深度范围内 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是 A 横波 纵波的传播速度均增大B 横波的传播速度要快于纵波C 横波波速的变化幅度比纵波大D 横波 纵波的波速都减小 A 2 图中显示横波 纵波的速度都突然增加的位置是 A 地壳与地幔的交界面上B 地核与地幔的交界面上C 内核与外核的交界面上D 地表以下约2900千米处 A 莫霍洛维奇 Mohorovicic 1857 1 23 1936 12 18 奥地利地球物理学家 父亲是造船厂木工 母亲则早逝 他15岁时 除操奥地利语外 还学会了英语 法语和意大利语 后来又学会了拉丁语 希腊语 捷克语和德语 在布拉格大学时 他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E 马赫指导下学习 同时在数学系和物理系学习 毕业后在一所中学教了几年书 后应聘到里耶卡附近的巴卡尔皇家航海学院教授气象学和海洋学 并在1877年建立了气象观测站 1891年任萨格勒布海洋技术学院教授 1892年任萨格勒布气象台台长 1897年接受萨格勒布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10年分析出了同他名字连在一起的那一发现 本诺 古登堡 BenoGutenberg 1889 1960 地球物理学家 地震学家 犹太人 生于德国 1930年移居美国 1908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 191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历任弗赖堡大学教授 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和气象学教授 帕萨迪纳地震研究室负责人 古登堡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 美国地质学会会员 还担任过美国地震学会理事和主席 1953年获得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5届威廉 博伊奖章 地壳 地幔 地核 1 概念P26厚度 2 厚度 大陆 海洋地壳的区别 3 组成地壳的元素 1 物质 2 上 下地幔 3 岩石圈 软流层 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百分比 读下图 回答问题 1 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 A B统称为 A B C统称为 D是 C D E是 的一部分 答案 1 地壳岩石圈软流层地幔 2 不连续界面 F为 是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 3 地震波在F以下速度发生的变化是 4 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 答案 2 莫霍面G 3 纵波和横波 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 地壳的厚度不均 A是大陆地壳 B是大洋地壳 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2013年9月15日 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锡纳朋火山喷发 大量火山灰飘向四方 据此回答3 4题 3 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A 下地幔B 地壳C 地核D 软流层 双基达标第3题 4 下列地区中 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A 青藏高原B 东北平原C 太平洋D 四川盆地 答案 3 D4 A 5 读 地壳 地幔 岩石圈及软流层示意图 图中G处为陆地 F处为海洋 回答5 7题 1 图中A表示 其在G处的平均厚度约为 F处的平均厚度约为 其在整个地球的平均厚度为 F处A层厚度小于G处的原因是 答案 1 地壳33千米6千米17千米地壳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硅铝层在海洋部分显著变薄 甚至缺失 2 图中B表示 从A到B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 B间的分界面的名称是 3 图中C表示 由图可知C大于A的原因是 4 图中D表示 层 一般认为这里是 的发源地 答案 2 地幔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莫霍面 3 岩石圈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 还包括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4 软流岩浆 地壳 地幔 地核 1 概念P26厚度 2 厚度 大陆 海洋地壳的区别 3 组成地壳的元素 1 物质 2 上 下地幔 3 岩石圈 软流层 1 概念 物质 2 外核 内核 3 外核 液态铁的运动 地球磁场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软流层 地球内部圈层概况 平均17 33 2900 6370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回答1 2题 1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 为地壳B 为岩石圈C 为软流层D 为下地幔2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有 A 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 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 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 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答案 1 C2 B 下地幔 外核 900Km 2900Km 地壳 地幔 地核 内核 上地幔 33Km 5150Km 画图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 A B C D E 岩石圈 A B 地壳 岩石圈吗 软流层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地球各外部圈层的比较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外部圈层与地理环境 岩石圈 自然地理环境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气体和悬浮物质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生物水等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 水圈里的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生物圈与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 水圈和生物圈等 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 相互制约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614-2-2:1980 RU Specification for conduit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2: Particular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lain conduits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 【正版授权】 IEC 61084-1:1991/AMD1:1993 FR-D Amendment 1 - Cable trunking and ducting system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EC 60433:1998 EN-D Insulators for overhead lines with a nominal voltage above 1 000 V - Ceramic insulators for a.c. systems - Characteristics of insulator units of the long
- 北方消防知识培训平台课件
- 校园电动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消防知识培训目的课件
- 禁烟宣传面试题及答案
- 钳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刑事诉讼试题及答案
- 齿轮安装试题及答案
- AI技术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 美宜佳转让协议合同
- 江苏常州2025年公开招聘农村(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分析
- 维修框架协议书范本
- 行李员行李员试卷(练习题库)
- 电力安全监护培训课件
- 加油站营销知识培训
- 干挂石材脚手架施工方案
- 外科护理学全册教案
- 2024年中级通信专业实务(终端与业务)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