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名词.doc_第1页
通信名词.doc_第2页
通信名词.doc_第3页
通信名词.doc_第4页
通信名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MDS系统 Local Mui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是一种微波宽带通信业务,可作为一种很好的宽带接入方式,20世纪末在美国研发兴起,它可以经济,块结合有效地提供网络服务。其工作频段在28GHz,在10公里范围内,能点对多点地双向传送话音、视频及图像信号,等多种款待交互式数据和多媒体业务,支持ATM,TCP/IP,MPEG2等标准。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经高速宽带无线接入网作为美国进入新世纪的意向重要研发与产业制造项目。在FCC的推动下,1999年1月,世界上第一套商用LMDS系统在美国的WINSTAR公司投入商业运营。除美国外,加拿大、欧洲和日韩等国家也在进行LMDS试验网的建设。 据报载,中国联通公司已于2000年初在广东建立了试验网,由美国P-COM公司提供设备并计划在100多个城市采用LMDS进行无线数据网的建设。 这一技术是用于终端用户相对集中,投资相对较少,且工期短,见效快。 BLUE Tooth 与SIG 蓝牙 1998年5月,由Erission、IBM、Intel、Nokia和Toshiba等公司联合推出一项新的无线移动网络技术即Blue Tooth-蓝牙。Blue Tooth-词没有技术意义,它取用于10世纪统一了丹麦的一位海盗国王的绰号。 其后,5家发起公司组建了SIG(Special Intrest Group),来负责研发这一领域的技术、技术标准、协议等。稍后,迅速得到Motorola、Lucent、Compaq、Siemens等一批大公司的拥护和响应,Microsoft也于1999年12月加盟蓝牙,据各方报导估计,迄今已有2000多家公司支持这一技术。蓝牙的基本内容是一种低功率无线连接技术,它可以组建一定范围内的微域网,也可以作为无线接入的一种方式。 1997年7月,SIG推出蓝牙协议1.0版本。它可使计算机、通信与信息以及家电的生产厂家按此技术规范设计和制造嵌入蓝牙技术的产品。 按照蓝牙技术的构想,可以在移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手机和台式PC机之间、装有蓝牙技术芯片的各种IT和办设备以及家电设备之间用无线技术连接成网。 现在正在实用的蓝牙技术设备的通信距离为10米,通信距离可达100米的系统设备正在研发中。 蓝牙技术使用的频率为2.4GHz。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al无线应用协议这是蜂窝移动通信由2G向3G 发展的一种过渡性技术。以GSM系统为代表的2G制式不能接入互联网(Internet)。但由于互联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终端必须和必然接入互联网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WAP技术将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提供通用的平台,把目前Internet网上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语言信息转换成用WMI(Wireless Markup Language)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WAP在移动电话集成了一个结构比较简单的微浏览器,通过将更多的处理能力放到WAP服务器中来增加各种增值服务,基于微浏览器的服务和应用只暂时驻留在服务器上。WAP的目的是将移动电话转变成一个基于网络的灵巧电话。 LEO Low Earth Orbit Sattelite 低轨道地球卫星 LEO的运行轨道一般在距离地面500-2000公里之间。 近10年来,国际上推出的主要用于民用通信用的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系统计有美国摩托罗拉的铱星系统(iridium)、全球星系统(Global Star)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P-21系统等。铱星系统由于主导设计思想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已于2000年3月停止运行,而后两者现在仍在使用中。 MEO Middle Earth Orbit Sattelite 中轨道地球卫星 MEO的运行轨道在2000公里以上同步轨道一下的范围里。近10年来,国际上推出的主要用于民用通信用的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系统计有美国摩托罗拉的铱星系统(iridium)、全球星系统(Global Star)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P-21系统等。铱星系统由于主导设计思想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已于2000年3月停止运行, 而后两者现在仍在使用中。 GSO 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 Satellite 对地球静止地球轨道卫星 指在地球赤道上空36000公里左右处设置的卫星,其轨道运行周期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因而相对于地面上任何参照点来看卫星是静止不动的。这类卫星迄今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在点对点和点对多的通信、广播和电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VSAT Very Small Aparture Terminal 甚小孔径卫星通信系统 是由地面天线直径小于2.4米的地面终端组成的卫星通信系统,它由枢纽站,端站及星体(转发器)组成,一般工作在Ku波段,亦有工作在c波段者。最初它只用于传送数据,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先已可传送数据、话音、图像等业务。 这一技术和系统设备在我国偏远地区的公用电信系统和专用用户(为银行金融系统、石油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FPLMTS-UMTS FPLMTS-UMTS 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这是国际电信联盟(ITU-R)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制订的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英文缩写。90年代末,Itu-R将这一系统名称改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00)、意为21世纪的国际移动通信,目前,这一名称泛指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与此同时,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urope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Institute)ETSI制订了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二者殊途同归,二者均与在综合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并实现与公共电话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互联网的连接、逐步向理想的PCN过渡。 2.4GHz工业、科学、医学 2.4GHz ISM Industry Science Medicine2.4GHz ISM是全世界公开通用使用的无线频段,蓝牙技术即工作在这一频段,由于这一频段的公开通用性,因此,蓝牙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遭到其它电气设备的干扰,为手机、摇控器、微波炉等,这使及蓝牙系统的传送错读率远远高于实际应用允许的水平。为此蓝牙特别设计了快速确和视频方案以确保稳定的系统传输。 小灵通PAS无线接入系统 小灵通的的英文名称为Little Smart Wireless Cityphone,是近年来UT Starcom 公司研发出来的用户终端可移动的接入系统,其正式商品名称为PAS 无线接入系统(PAS Wireless Access Phone System)。其基本技术构架类似于PHS,它利用固定电话传输交换与无线接入技术,为用户提供可与有线电话话音质量和价格相媲美的在服务区内可移动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它可进行语音、数据和一些增值业务的通信以及在固定电话系统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所具有的一些功能。PASTM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系统全数字式,具有较好的通话质量和保密性;* 具有V5.1-V5.2及POTS接口,可与各种交换机相连;* 具有动态信道分配功能,系统可自动调整载频在各个基站的分配方案,使系统扩容等任务可在不间断正常业务的情况下进行,无需频率规划;* 在局端的网络管理系统,可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和远端维护;* 根据微小区的环境及话务量要求,可选择不同发射功率的基站,实现零花的大小不同功率基站的混合组网;* 多个基站形成一个组控群,可节省控制信道,从而增加;系统可支持的用户数;* 话务密度可达200-1400ERL/平方公里;* 可支持32k/64bps PIAFS 无线Internet接入、收发E-mail等;* PASTM网络中小灵通手机之间可传递文字信息、支持Voicemail、新闻、股票查询等业务。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增值业。小灵通由于具有终端移动功能,且投资相对较少,建设周期短,资费也不高,因此很适宜用户密度较大,相对集中且原有有线网络基础较差的地方进行建设,但因其移动速度只适用慢速,不能替代GSM等蜂窝移动系统,只能用其作为无线用户接入或组织市话用户网。截止2000年底全国小灵通用户约100万。 PCS、PCN 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PCN(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均指个人通信系统,一般说法为无论任何人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与其它任何人进行通信。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建有由陆上、海上、空中(航空飞行物)、外层空间(航天飞行物)的由有线、无线通信设备组成的智能网络综合体。从通信业务内容来看也将是需求不断提高技术不断进步,从话音到高速数据和电视图像。由于终端必须满足快速移动的要求。因此3G以及未来更高级的移动系统将是PCN的重要组成部份。 同样为达到这一目的,网络系统必须高度智能化,而网络容量也必须是极大,而在通信制式和兼容等方面全球也必须有统一的标准。 EDGE Enhanced Data for GSH and TDMA/136 Evolution 增强型GSM数据传输速率 这是一种在GSM系统和IS-136系统中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以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容量的技术。它也是一种在现存系统上提供一种向3G通信系统过渡方式。 EDGE技术于1997年提交给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的,它是作为GSM技术的一个发展而进行标准化的。1998年它被美国UWCC(Univers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sirtium)采纳被作为136HS(High Speed)标准的室外部分来提供384kb/s的数据业务。EDGE还包含在IMT-2000 UWC-136的建议中。 EDGE包括两个模式、部分组交换模式(EGPRS)和电路交换模式(ECSD)。其最大传输速率可达384kb/s的数据业务。EDGE还包含在IMT-2000UWC-136的建议中。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这是无线移动通信的一种,早期主要用于生产、交通运输、公安、消防等管理、控制和调度方面,工作于400MHz-800MHz等频段且为单工工作。它可以工作在一条线上(为公路、铁路内河航运等),亦可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工作(为油田、大型农场、工厂、矿山等)。 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其成本较峰窝移动通信低,根据市场需要,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将集群通信系统改成双工工作并接入到公用电话网,因此集群通信系统亦可作为无线用户接入的一种方式。 90年代数字式集通信系统问世,较之模拟式在频谱利用上、网络容量及通信质量和保密性能上均有明显的提高。 2000年我国信息产业部颁布了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行业标准,代号为SJ/T11228-2000。SDRSoftware Radio 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是无线通信系统从模拟式到数字式再向前发展的新阶段技术,软件无线电的核心构想是在尽可能靠近天线的地方使用宽带A/D、A/D变换器并尽可能多地用软件来定义无线功能。目前,对软件无线电的一个正式称谓为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DR(Software Definition Radio)。软件无线电将是未来实现个人通信(PCS)的重要手段。 WLL、RLL Wireless Local Loop、Radio Local Loop 无线接入系统或无线本地环路 原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根据用户需要承担传送业务节能提供的各项业务。 根据这一定义,无线接入有很多种方式,现在一种通行的大分类为两种,即固定终端无线接入移动终端无线接入。固定终端无线接入有以下几种方式:(1) 单区制无线接入系统 (2) 固定峰窝和微峰窝接入系统 (3) 微波点对多点接入系统(MARS)(4) 多路多点分配业务系统(MMDS)(5)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系统(LMDS)(6) 甚小孔经终端(VSAT)卫星通信接入系统等。移动终端无线接入以下几种方式(1) 单、双向无线寻呼系统(2) 集群通信系统 (3) 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通信系统 (4) 峰窝移动通信接入系统 (5) 卫星移动通信接入系统上述各种接入方式有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包括有线网)是互相结合、相互补充的。 GMSK Gaussian 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这是GSM系统采用的调制方式。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是数字峰窝移动通信系统空中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GMSK调制是在MSK(最小频移键控)调制器之前插入高斯低通预调制滤波器这样一种调制方式。GMSK提高了数字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和通信质量。多址联接 Multiple Access 多址联接是在卫星通信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及为点到多点的光通信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卫星通信系统中是指若干个地球站同时利用一个卫星转发器(或其它任何输入输出装置)与其它拟与之通信的地球站进行联接的方式,而在蜂窝移动通信中则是指若干个移动用户终端同时通过一个基站与其它拟与之通信的对象进行通信联接的方式。在光通信系统中也是为解决类似的问题而采取多址联接技术。 多址联接基本上有三种方式,即FDMA(频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和CDMA(码分多址)。在实际应用技术中还有一些从这三种基本方式派生出来的多址方式,如DAMA(按需分配多址-卫星通信中采用)、TDMA/FDMA、CDMA/FDMA等。此外,还有PDMA(极分多址)、SDMA(空分多址)等。 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 这是通信技术中基本多址技术之一,在2G(为GSM)移动通信系统中多被采用,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的多址技术中。 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予定的时隙中传输,各移动终端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信号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并接收下来。TDMA较之FDMA具有通信口号质量高,保密较好,系统容量较大等优点,但它必须有精确的定时和同步以保证移动终端和基站间正常通信,技术上比较复杂。 3G 3 rd Generation 第3代蜂窝移动通信 这是近年来通信界对第3代蜂窝移动通信的简称,人们把在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80年代有一定发展的模拟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称之为1G,其有代表性的系统如北美的AMPS、欧洲的TACS、欧洲的TACS以及日本的NMT等。 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区大发展的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人们称为2G(2 nd Generation),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系统为GSM,其用户数量约占全球2G用户数一半左右,此外还有DAMPS、CDMA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积极投入3G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工作,并以CDMA技术作为基础主导技术,迄今商品化产品已经推出,予计今后蜂窝移动通信将主要发展3G技术和产品。 2.5G、4G 2.5 th Generation、4 th Generation 这是近年来国际通信界对峰窝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阶段的不甚严格的称谓。 2.5G泛指第二代峰窝移动通信(2G)向第三代峰窝移动通信系统过渡(特别是像GSM这样的系统)而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标准和系统,诸如WAP、GPRS、EDGE等。 目前3G商品化产品即将进入市场,标准亦臻成熟,但3G下一代的系统到底是什么样,其功能及技术质量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尚未借鉴,总体来看,其系统传输速率应远较3G为高,带宽更宽、通信质量更好,系统的运用更接近于PCN的构想。现在也有人将其称未来一代移动通信系统(Future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FSO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自由空间光通信 是在无线视距环境下,进行激光(不可见)通信的一种系统,其光波频率在TH2(太赫资)频段,可进行带宽非常宽又较光纤价廉的媒体传输。是一种新兴的无线接入方式,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已采用了这一技术,这一技术由于其传输媒介的特点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据外国公司予测今后3-5年内这一技术的市场将达到10-20亿美元。 DAMA 按需分配多址 这是卫星通信的一种多址方式。这种方式的话音信道可以接到任何一个需要通信的地球站。在这里使用一个话音信道库,并在需要时从库中分配一个信道来建立通信,当通信结束后,此信道又回到库中去等待再分配。 DAMA实际上是FDMA多址方式的一种派生系统,信道还是按频率分割的,卫星转发器的全部或一部份被分割成一定间隔的信道,这些信道可以被地面上所有具有DAMA功能的终端用户所使用。 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正交振幅调制 这是近年来被国际上移动通信技术专家十分重视的一种信号调制方式。在移动通信中频谱利用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微蜂窝(Microcell)和微微蜂窝(Picocell)系统的出现,使得信道的传输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通常具有很强的支达分量,以往在蜂窝系统中不能应用的但频谱利用率很高的WAM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已对16QAM及其它变型的QAM在PCN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 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频分多址频分多址是把通信系统的总频段划分成若干个等间隔的频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这些频道互不交叠,其宽度应能保证传输一站话音信号,且互相邻频道之间没有超出允许的串扰信号。FDMA制式的优点是技术比较成熟和易于与模拟系统兼容(在我国,中国移动公司已在大城市和主要地区停用模拟式蜂窝移动通信)。其缺点是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频率的信号容易形成互调干扰更容易产生,因此具通信质量较差,保密性较差,系统容量小。 上述不同用户使用分配给它的不同频率并不是固定指配的,通常是在通信建立阶段由系统的控制中心临时分配,在通信结束后,终端用户即退出它占用的频道,这些频道将重新分配给(包括它重新使用在内)别的用户使用。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 在CDMA通信系统中。不同用户传输信息所用的信号不是依据频率不同或时隙不同来区分,而是用各自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如果从频域或时域来观察,多个CDMA信号是互相重叠的,接收机用相关器可以在多个CDMA信号中检出其中使用预定码型的信号,其它使用不同码型的信号因为和接收机本地产生的码型不同而不能被解调。 CDMA的基本技术之一是扩频,因此这一多址技术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在军事通信和电子对抗中予以采用,60年代以后又在军用卫星通讯中采用。20世纪90年代第二代(2G)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问世,其较TDMA之优点已见端倪,在系统容量、通信质量和保密性方面均有优于TDMA之处,ITU推出的IMT-2000(3G)标准及之后批准的几个3G标准均系采用CDMA多址方式。 GPRS Generally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这是在GSM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较高传输速率(115kb/s)的移动数据分组传输业务,它除传输数据外也可传送话音信号。GPRS可充分利用GSM系统的巨大资源来提供基于分组的高速,安全接入,该技术也被称为GSM第二阶段增强接入技术或从2G到3G的过渡技术。 GPRS无需对当前无线基础设施进行硬件修改,只需对相关软件进行升级。GPRS系统在移动用户与基站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与传统GSM使用相同的物理层,因此它不必在网段上进行硬件更改。GPRS网络作为基于分组的体系结构,为在无线系统和公共网络之间交换数据,它建立了两个GPRS网络元素,即服务型GPRS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型GPRS支持节点(GGSN),前者联接到无线环境(如基站子系统,移动主机等)后者则与外部网络(如Internet、Intranet)相连。二者则由在提供IP连接的IP骨干网上设置的GPRS核心网连接。 PHS Personal Handling System 个人手持设备 是一种终端可移动的无线电话系统。类似的系统还有欧洲的DECT(ETSI制定的标准),美国的PACS等。 PHS 系统于1995年由日本研发推出,至90年代末日本国内用户约700万,其推广范围基本上在亚洲。除日本外还有一些外国公司参照PHS的基本家狗卡发出类似的产品,并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推广,迄今除个别城市外,采用PHS系统的网络规模均不大。 PHS是一种微蜂窝系统,微蜂窝服务半径一般为0.2-0.3公里,生产厂商声称用户终端可以车速移动,但实际上在20-30公里时速以上运行时很难保证正常通话。 2000年以来,我国电信主管部门及中国电信多次表示行文及口头表示:PHS技术不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不适宜运用PHS 技术建设大规模的移动通信网并规定建立PHS通信网必须经由有关主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