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9月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理科9月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理科9月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理科9月月考试卷.doc_第4页
理科9月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乐亭一中高二年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月考地理(理科)试题一.单项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l关于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该区域的特点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2. 我国北方农村有些房屋没有北面的窗户,这反应出当地的特点是A.冬季寒冷 B.光照较强 C.暴雨较多 D.夏季凉爽3下列有关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D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4为实现区域的持续发展,我们在制定区域的发展战略时,应该既要考虑区域的资源优势,也要考虑限制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注重区域的情况,不必考虑其他区域的情况 注重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可忽视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应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制定出不同的发展战略A B C D5南水北调工程中,需要逐级提水的是A.东线工程 B.中线工程 C.西线工程 D.东、中、西均需要6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7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 B C D8下列土地类型中属于湿地的是湖泊 麦田 海洋 沼泽A B C D9过去洞庭湖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 周边地区灌溉用水过量人工围垦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A B C D10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分布的农业带是A.小麦带 B.乳畜带 C.玉米带 D.棉花带读图“我国西北地区”回答1114题:11图示地区形成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原因是距海洋远 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高大地形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纬度位置高 地形封闭A B C D12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交通 B水源 C地形 D军事13该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绿洲农业 D种植园农业14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物种灭绝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517题。15产生“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16“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17“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18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 A农业 B工业 C金融贸易 D服务业19.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相似性 C基本的不连续性 D完全的相似性20.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D、人文发展的指标21.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哪些指数反映一个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预期寿命 国内生产总值 教育程度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 B C D221997年东南亚爆发的金融风暴,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受区域 的影响 A、空间特征 B、结构 C、竞争 D、外部环境23.下列不属于我国实施西气东输重要原因的是A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C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D我国其他能源资源短缺24.“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的 问题。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经济生产分布不协调 D木材短缺25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引长江水进入华北 引珠江水进入华北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大量开采地下水开挖入海新河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 A B C D26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2729题。2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2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29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30.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3133题:3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防风固沙3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33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34.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强调大力推动内地工业发展,其主要考虑的是 A为了加强国防建设 B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C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D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广阔的土地3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3638题36图中、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A煤炭、天然气、水电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37“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38.“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 B、 C、 D、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回答3940题。39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少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40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BCD三、双项选择(本大题共10个小题,在每小题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41.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是 A.资金密集型 B.资源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劳动密集型 42.在荒漠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人为因素是A. 地表有深厚的松散沉积物 B.气候干旱,且多大风C.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D.过度垦荒图7为“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43-44题。图743我国产业转移的方向是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44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A造成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C三次产业迁移均能促进珠三角的产业升级D对迁入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45.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除了森林还有哪两种A.陆地 B.海洋 C. 草原 D.湿地 下图 “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完成4647题。 46.P地与Q地相比,P地( )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47.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 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48.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耗能的化工、冶金等工业为主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下图“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4950题。 49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田、灌丛草地都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且前期减少多于后期增加,变化幅度大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50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A林地B灌丛草地 C建设用地 D裸岩地 9月月考地理(理科)试题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5 DABAA 6-10 ABCBB 11-15 DBCBA16-20 BDABD 21-25 BDDCA 26-30 BCABD二、单项选择题31-35 DABBD 36-40 A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