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黄鼠防治技术(大纲).doc_第1页
草原黄鼠防治技术(大纲).doc_第2页
草原黄鼠防治技术(大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原黄鼠防治技术(多季节)(一)内蒙古牧区受鼠害现状 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水土丰美,广阔无垠,是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随处可见。但每当天气偏暖,降雪少时,牧民朋友们却高兴不起来,原来,这种好天气下反而会出现草场破坏更严重的情况,牧民放牧工作受到了影响。 采访当地牧民鼠害情况在草原上,能随处看到这种土堆。我们目睹了星罗棋布的土堆和伤痕累累的草原,而罪魁祸首就是这些憨态可掬的家伙草原黄鼠。鼠害面积之广,危害之大,超出我们的想象。那么这种鼠类究竟有何习性,我们又将如何防止它们所带来的危害呢?(2) 草原黄鼠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对牧区草场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呢? 黄鼠体型中等,略似家鼠,但眼大而突出;外耳退化;四肢均衡,前爪锐利,中指尤其发达,是挖洞穴的有利工具。黄鼠主要栖息于森林草原、荒漠平原、半荒漠草原,主要栖息于荒漠、半荒漠草原、农田附近、坟地和沟谷堤岸。 以草本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喜食植物的多汁液幼嫩部分,常使作物的管心被成片抽掉;秋季食灌浆乳熟期的种子,使禾苗大量枯死。亦吃农作物的幼苗,有时吃草根和某些昆虫的幼虫。黄鼠危害农作物,破坏牧业草场,又是鼠疫菌的主要携带和传播者,为重点杀灭对象之一。 这么来看,这家伙怕不仅仅是为祸草原,如果在农田区域泛滥,也是一场灾难,黄鼠对农作物的为害,在某些地区是很严重的,一般损失达30%,严重的达70%以上。是农业减产的罪魁祸首。(3) 黄鼠灾害数据统计鼠类通过啃食和挖掘洞穴、土丘等方式严重破坏草地资源。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草地每年发生鼠害面积达2亿亩, 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8%。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有啮齿类动物45种,其中绝大部分为害鼠,危害严重的主要为布氏田鼠、达乌尔鼠兔等17种。自1973年以来,每年平均发生鼠害面积533万公顷。在全国布氏田鼠危害发生面积达1800万公顷,在典型草原过牧草场破坏相当严重。有的鼠种不仅啃食牧草,同时还啃贮草,如从一只大沙鼠洞中可挖出贮草2540公斤,褐斑鼠兔每个洞口外贮草达数千克。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牧区1962年鼠害严重,草原破坏率一般在2030,严重地区达60以上。(4) 草原黄鼠的习性研究 喜散居。对生境有选择性,较喜湿,最适生境为草原和山地草原,通常多在植被覆盖率25%左右,植株高1520cm处活动。该鼠除繁殖季节以外,多单沿独居,洞穴多筑于荒地、地头、坟地、荒草坡、路旁及多年生草地处,分常住洞和临时洞,临时洞内无窝巢,且多达几个至十几个。常住洞通常只有一个洞口,洞口光滑完整,直径78cm,洞口前有土丘和足迹,周围无粪便,洞道长2.94.3m,洞深1.11.4m,无仓库,不贮粮。雄巢球状,雌巢盆状。一年中半年活动,半年休眠,即冬眠。活动范围300500m。黄鼠挖掘力强,遇敌害时,能迅速地“打墙”逃避。视觉、嗅觉、听觉灵敏,记忆力强,警惕性高。黄鼠不喝水,年繁殖一次,出蛰后5月中旬进入妊娠期,孕期28天,哺乳期24天,每胎产仔67只,多达11只,仔鼠20天睁眼,3436天后自行打洞分居,开始独立生活,寿命23年,一般不超过5年。(五)生态防治办法 其内容包括环境改造、断绝鼠粮、防鼠建筑、消除鼠类隐柜居处所等,以改变、破坏适于害鼠生活的环境条件。改变环境条件并不能直接或立即杀死鼠类,但改变的环境对鼠类生活不利,可减少鼠类的增殖或增加其死亡率,从而降低害鼠的密度。防鼠虽是治本的办法,但必须与灭鼠兼施,综合治理,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1)精耕细作,平整土地,经常铲除地头、路旁等处杂草,轮作倒茬,机耕深翻地。破坏黄鼠生活环境。(2)灌水法:对于沙土中的黄鼠洞,在水中掺些粘土灌,效果较好。破坏黄鼠生活环境。(3)农田工程在农田周围或农田迎鼠面挖防鼠沟。这相当于在农田与鼠之间设立一道屏障,阻止草原黄鼠进入农田。沟的标准,以其不能逾越为好。据农民经验,“两锹宽,两锹深”,相当于5O厘米宽,5O60厘米深。(六)生物防治办法自然界生物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联系。利用某些生物来防治对人类有害的生物的方法,就是生物防治。也叫生物防除。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原黄鼠处于初级消费者地位,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生态防治要求保护其天敌,主要有一些猛禽和食肉的哺乳动物,如鹰、隼、雕、猫头鹰、狐狸、狼、黄鼬(黄鼠狼)、艾鼬等。这些天敌,对黄鼠的数量有很大的限制作用。(7) 化学防治办法 化学灭鼠法又称药物灭鼠法,是指使用有毒化合物杀灭鼠类的方法。化学杀鼠剂包括胃毒剂、熏杀剂、驱进剂和绝育剂等。其中以胃毒剂(也称经口药)的使用最为广泛。其使用方式是制成各种毒饵,效果好,用法简便,用量很大,其次是毒粉、毒水和毒胶等。主要是有机化合物,其次是无机化合物和植物及其提取物,还有抗菌素和人用的镇静类药物,近年来也被用于灭鼠。熏蒸灭鼠在野外使用的比较多,主要使用各种化学熏蒸剂和各种烟雾剂。驱避剂和绝育剂也开始在较大面积试用。 大面积消灭黄鼠时,主要采用化学灭鼠法,根据黄鼠的生物学特征,在不同季节可采用不同的灭鼠方法。 春季(4-5月份),黄鼠由出蛰进入交配期后,正是黄鼠活动的最盛时期,出入洞穴频繁,取食量大,但牧草尚未返青,食料缺乏,此时,采用毒饵法杀灭黄鼠是有利的时机。近年来群众性灭鼠的毒饵有:5-10%磷化锌毒饵:以谷物(麦类、玉米或豆类)为诱饵,先用水煮成半熟,捞出后稍稍晾干,然后加3-5%的面糊,搅拌均匀,再加磷化锌,继续搅拌,最后加少量清油再搅拌均匀即成。在黄鼠洞外16厘米处,投放麦类毒饵10-15粒;或玉米毒饵8-10;或豆类毒饵5粒,就可达到毒杀的目的。条投时,可按行距30-60米投放。如用飞机喷撒时,麦类毒饵的含药量应为10%。毒饵配制后,要在阴凉处阴干12-24小时。间隔40米,喷幅40米,于5月中旬喷撒为宜,每亩用毒饵0.8斤。0.5%甘氟毒饵:以马铃薯、萝卜或番茄作诱饵。先将诱饵切成指头大小的方块,再将0.5%甘氟用水稀释4倍。然后将诱饵放入盛甘氟水溶液的金属容器中,搅拌、浸泡至甘氟水溶液诱饵吸干为止,亦可用麦类作诱饵。每洞投3-5块或10-15粒。如果在夏季使用带油的毒饵时,为了避免毒饵风干或被蚂蚁拖去,可将毒饵投入洞中,并不影响灭效。采用毒饵法消灭黄鼠时,毒饵要求新鲜,并选择晴天投放,雨天会降低毒效。夏季(6-7月份),由于植物生长茂盛,黄鼠的食物丰富,不适于使用毒饵法。而此时正是幼鼠分居前母鼠与仔鼠对不良条件抵抗力较弱的时候,宜采用熏蒸法。氯化苦熏蒸法:温度不低于12度时,在黄鼠洞前使用氯化苦熏法较好。用小石子、羊粪粒或预先准备好的干草团若干,在晴天气温较高时,将羊粪粒或小石子盛于铁铲上,然后迅速倒上3-5毫升的氯化苦,马上投入黄鼠洞中,再用草塞住加土封好洞口即可。磷化铝或磷化钙熏蒸法:用磷化铭1片或磷化钙15克,投入黄鼠洞中,灭效较高。若投放磷化钙时同时加水10毫升,立即掩埋洞口,灭效更高。灭鼠炮熏蒸法:投放灭鼠炮时,先将炮点燃,待冒出浓烟后再投入洞中,随后堵塞洞口。每洞投放一只灭鼠炮即可。 在夏天,采用液体(药水),尤其是对于高温干旱地区效果较优。由于黄鼠属昼行性动物,外出活动时间正是一天中比较热的时间,因此液体比颗粒或粉沫药物灭鼠更具诱惑力。但存在着液体易蒸发,放置时间较短,且液体易被碰倒等不足之处。在气温不低于12时,可使用氯化苦熏蒸。也可用磷化铝2片或磷化钙1015g,投入黄鼠洞中,灭效较高。若投放磷化钙时加水10ml,立即掩埋洞口,灭效更高。若用烟雾炮消灭黄鼠,每洞投1只即可。(8) 物理防治办法 利用物理学原理(力学平衡原理和杠杆作用)制成捕鼠器械,用于灭鼠。我国利用器械灭鼠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的书籍上就有圈套、陷阶捕鼠的记载。在长期的灭鼠斗争中,人们创造出很多种灭鼠器械,针对不同鼠种用不同的器械进行捕灭。器械灭鼠具有对环境不留毒害、鼠尸容易消除、灭鼠效果明显等优点。缺点是费工、成本高、投资大。 现有的灭鼠器械约有二、三百种,大致可分为夹类、笼类、压板类、刺杀类、套扣类、水淹类、扣捕类等。许多种类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易于操作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灭鼠法中又有超声波、电子捕鼠器和粘鼠法等新方法。 与药物灭鼠法相比,物理捕鼠法本身无毒、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对其它生物无害。(九)比较常用的杀鼠剂的使用及效果1、磷他锌、氟乙酰胺等进行草地灭鼠,该类杀鼠剂使用方便,一次投饵防治效果良好。但该类药剂均为极毒和剧毒,残效期长,污染环境,会引起二次中毒, 对畜禽不安全。特别是在距离村镇近,面积较小的草地应用,危险性更大。2、李贵林等用生物毒素灭鼠,防效可达9O以上,但毒素必须在5 以下使用,限制了此种灭鼠法的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