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钢厂电炉系统安全评价z.doc_第1页
特殊钢厂电炉系统安全评价z.doc_第2页
特殊钢厂电炉系统安全评价z.doc_第3页
特殊钢厂电炉系统安全评价z.doc_第4页
特殊钢厂电炉系统安全评价z.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殊钢厂电炉系统安全评价一、系统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安全评价是把风险管理(所谓风险管理,即用很少的费用,将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限制到最低的一种管理体系)引用到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种手段。所谓安全评价,就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程及相关安全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危险程度、危险种类,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及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尽量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弱不安全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做到本质安全。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中危险性、危害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之一。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通用的方法。只能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对象的特点、规模、复杂程度、工艺类型、工艺特征、危险性、危害性等要求和范围的不同,选择评价方法,现阶段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有统计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SCL)、类比法、危险性预分析(PHA)、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美国道化学公司法(DOW)、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日本劳动省6阶段法、世界银行国际信贷公司评价方法(IFE)、原劳动部、化工部等编写的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方法、原冶金部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安全评价方法等。二、电炉系统安全状况的调查及评价构想1、系统简介:(略)2、数据来源:2.1、安全督察记录2.2、安全检查记录2.3、机动科经济责任制考核表(热停工时)2.4、人力资源部记录2.5、专家问卷2.6、其它资料3、评价构想、过程描述3.1、系统安全状况的分析:统计分析2003年以来的事故、故障、不符合情况,通过对已形成的工作结果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提供信息,采取措施,对今后的活动提供依据。发放专家问卷,了解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征求简要对策。3.2、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评价与综合评估:3.2.1、按统计分析的结论,将系统划分为若干子系统,分析各子系统内部及子系统之间交接面的安全问题。3.2.2、确定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重要次序,按次序进行控制。3.2.3、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估。3.3、针对分析评价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三、电炉系统安全状况的分析(故障分析)统计自3月份以来的事故、险肇和不符合情况,可得下表:时间机械液压电气冷却水氧气物流输送工艺原料人员盛钢(铁)容器现场及其他合计342480053385111284612871331316614156541669153712115129611479121161112761747132981073111631917181521066012916852417591281147043376171271012412821102217718177合计7724616035573266964012411851、不符合的时间分布:由图中可见,在六至八月份各类不符合达到较高数量。分析记录可知,这段时间的事故发生率也较高。十月份由于在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督察力度,导致查出的不符合数量急剧提高,但事故发生率却降低了。说明一炼区域的安全管理得到了加强。2、事故(故障)的空间分布:根据图中的数据曲线可见,冷却水、现场及其他不符合占了60%以上,一方面说明了电炉水系统存在问题较多,现场需进一步提高,也说明了督察队员在督察过程中由于水平所限,存在盲区。3、事故(故障)的原因:为修正评价结果,采取了专家问卷法,共向一炼、二炼区域发放专家问卷18份,全部收回,根据问卷内容,可以汇总出发生这些故障的原因,从而选择出重要的子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四、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评价与综合评估(一)、单元划分、分析和评价根据以上分析,我们选择以下子系统进行分析、评价。一、水冷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基本能满足生产需要,但炉上管道和回水管道存在较多问题。1、冷却水压力较低(2.2MPa),水压不稳定,忽高忽低。冷却量不足,易出现水冷块漏水。2、各种管路不规范,任意铺设,时常有跑水、漏水现象。3、改造后部分管路分辨不清,由于水管路较多,坏了临时处理,随意凑付现象较严重,造成恶性循环。4、金属软管、胶管质量不好,或布设不合理,经常漏水挤坏。有的金属软管刚换上就有漏水现象,不是短了就是长了,造成旋转时拉断或拖地磨坏。5、凸腔盖板上面水管路易被废钢砸坏,漏水。6、地面水管较乱,地下水管路、下水道年久失修。7、炉前冷却水管未合理规划。回水困难,炉前水压不敢开大,否则造成回水不及时,现在1#炉、2#精炼炉呼吸井又开始冒水。8、电炉的防水层不起作用。9、1#炉冷却器水箱漏水,冷却器漏油,水压不稳,冷却器锈蚀严重。1、应为4 MPa左右,回水管道加粗,畅通,跳高进水压力,改造炉前进水管道及回水管道。(1)、增大泵的输出流量。(2)、改造管路节流部位。2、合理布置管路,彻底整改回水管路。清除旧管路。严格进货渠道,制定每根管子的长度标准。3、1#炉冷却器水箱更换板式冷却器,接循环水二、供氧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基本能满足生产需要,但管道和工艺的稳定性上存在较多问题。1、炉前用氧枪阀门开启频繁,更换不及时导致氧气泄漏严重。2、炉前管路混乱,改造后不用的管路较多3、吹氧时易脱落4、炉门枪在出现一下情况时,易造成大沸腾:(1)氧气压力较低时、枪口斜吹时,既不易去碳,又不易提温;当枪孔扩孔时,造成散流,吹氧力度深度不够,只吹渣也易造成大沸腾。(2)另外,炉门枪和炉壁枪,枪口距离钢液面的距离应保持在大约200毫米的水平,超过200毫米,吹力就显得小了些,达到300毫米,就容易产生大沸腾。同时,枪位也不能太低,当熔池内的含碳量较高时,由于机械力搅动和剧烈的化学反应共同作用,容易造成钢滴在枪头周围溅射,造成枪头自行吹漏; (3)炉子后期,若不精心操作,氧枪就会非常容易地吹漏炉墙,造成事故。(4)当氧气压力低于6公斤时,炉壁氧枪就容易造成大沸腾。1、加强点检,更换要及时,连接要紧固,接头要标准。2、清除旧管路。3、应尽量根据炉体状况和熔池液位,适时调整枪位。4、氧气压力应起码稳定在68公斤。三、电气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基本趋于正常,但控制系统常有失控或损坏。1、主控室线路较混乱,控制盘信号不正常,有的信号灯该亮的不亮,不该亮的则亮,容易误操作。2、安全附件常有失灵现象。3、主控室信号电缆很乱。4、信号指示系统故障较多,信号指示灯损坏频繁,不能及时恢复正常。5、各主控室电话经常不好用,出现故障不能及时联系有关人员。6、电炉低压配电室无零母线,开关陈旧。7、接地时,电阻过大,开关不易跳开。8、2#炉、3#炉变压器开关经常跳闸。9、电极升降、炉盖旋转、炉体倾动需要加限位。10、电极调节系统故障较多。11、变压器洞内温度过高油温高,通风条件差,漏雨1、加强检查维护。2、更换旧配电柜3、对电极调节系统定期维修更换。及时维修。四、物流输送系统(天车、钢包车等)现状存在问题对策1、产量高、节奏快,维修时间不足,坏一台天车就会影响生产。2、物流输送不畅通。3、转料平车、渣盆平车,频繁砸断轴。1、40吨天车超载,主钩制动器设计不合理。打反车现象严重。2、有的天车不能更换电极,40吨龙门钩不能吊铁水包,这些严重制约了生产安排。3、1#炉兑铁水及料罐转运路线较长。4、钢包耳轴需定期探伤,渣盆耳轴部位也需定期探伤。5、多次出现溜钩现象。主厂房柱子需加固。更换大车。钢包耳轴定期探伤。加强天车点检和维护,预测各部件的寿命周期,定期更换。五、机械设备现状存在问题对策1、总体现状一般,光靠修修补补维持生产。2、电炉的除尘问题。随着容量的加大和节奏的加快日显突出,严重影响电炉设备、天车及环境和操作。3、电炉各部位的安全防护设施部分残缺或取消。1、2#、3#炉倾动时大架子、炉体晃动严重。炉体水平锁定不合适,大架子变形。2、炉盖旋转有时不动或旋不到位,靠摇炉或天车撞。旋转轨道易开焊、断裂。3、由于火太大,致使水冷平台及炉顶同步轴等烧损严重。4、更换电极因炉子高上不去,天车必须违章踏接触器。5、炉顶防护栏经常掉下来,炉子周围的防护栏杆及各类盖板已严重损坏或残缺不全,起不到防护作用。2#炉、3#路改造后的炉顶两侧平台取消,炉顶检修没有踩的地方6、炉顶围栏经常碰坏,上次整改的,目前又损坏了,天车工加料时应在炉盖旋开后加料、压料7、炉盖沾钢,导致炉盖沉重,造成旋转轨道变形,旋转中心轴断裂。导致炉盖链条能力不足8、现有出钢口系统不符合安全要求。全手动,没有顶紧装置,易漏填料。9、座电炉加引流砂平车行走不顺轨道不直、不平,围栏基础不牢,碰挂严重1、彻底检查找出原因处理。2、经常检查旋转轨道和液压系统,及时清理积渣灰尘3、处理难度较大4、是否考虑在天车上加装一套简易起升机构,更换电极用5、对所有的栏杆和盖板重新进行固定和更新,以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加强对护栏的管理维修,汲取3#炉防护经验,加强1#、2#炉防护,在两侧加焊平台。6、压料时要确认清楚。7、及时清理炉盖上钢渣及灰尘,规范操作。8、重新加固或重新设计,更换备件。9、更换新轨道,重新打基础,规范操作。六、液压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工作环境恶劣,造成液压站粉尘多,系统不清洁。1、工作环境恶劣,造成液压站及氧枪粉尘多,液压管大多铺设在地沟内,高压泵损坏频繁。2、地沟内管路不易检修,无法固定。3、氧枪阀台空间小,不利于检修。4、高压泵设计不利于维修。5、液压管路到炉子后管路混乱,没有合理布设。有的犯别,有的埋在土里,很难分辨,不容易检查,常有故障或跑冒滴漏6、电极调节不稳定7、液压油管及液压缸寿命短。1#炉、2#炉液压管路锈蚀严重,易发生突然爆裂现象,液压站至炉前硬管锈蚀严重,管壁较薄,易漏油,导致安全事故。8、液压缸的防护问题重视不够,倾动缸坑没有任何防护,积渣相当严重,出现问题不容易检查和处理。只能靠停炉后才能清理。9、电极调节系统经常出现问题。出现检修和自动化部扯皮。10、出钢过程中,液压突然失灵。1、上除尘设备。2、液压管路高架3、氧枪阀台扩大。4、选用高质量的泵5、合理布置管路,加强防护6、改为比例线。7、防护。建议生产及时清渣。更换并架空管路,采用不锈钢管。8、倾动缸坑应加设防护盖板,防止钢、渣落入坑内。9、加强交流,划清责任。10、可否改为双路。七、工艺操作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整体稳定,但供氧方式职工掌握不稳定。1、个别化料太清,加料时火焰太大2、炉体维护过程风险:现在炉体的正常使用次数是700800次,但当炉体使用达到200次以后,就要进行喷补维护,喷补利用耐火材料和水,通过压缩空气和高压氮气喷到渣线或氧枪吹损处,快补热补,但当炉内余钢余渣比较多时,潮湿料会引起炉内热钢、热渣的搅动混合,从而导致爆喷。3、铁水量加入量过大时,比如超过8吨时,出问题的几率大大增加,一是脱磷难度增加,二是渣量将大大增加,由于碳高,会出现压不住渣的情况,从而导致炉体炉盖粘钢,炉盖粘刚导致炉盖旋转困难和托圈打漏现象,炉体粘钢将致使炉膛变得越来越小,对加料造成困难。4、生产组织对电炉的安全运行也有较大的影响:该加料时不加料,该出钢时不出钢。5、回炉操作的危险性:当炉内出现过氧化时,碳达到10个以下时,绝对不能进行回炉操作,否则,将发生爆喷。6、一次料后期,将是含氧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大沸腾的极易发生的时期,应引起高度重视,精心操作,细心观察。7、过氧化也时造成事故的关键原因:容易在包中发生事故,造成喷溅伤人,控制的关键时,炉中的碳不能小于8个;当低于8个时,出钢前,可向炉中喷一部分碳粉。规范操作,严格按工艺规程的要求操作,根据炉中碳含量不同,采取合理的供氧强度。正确判断化料程度,掌握好加料时机。保持炉况良好,及时清理炉盖、炉沿。八、人员素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时间政治面貌学历职业技能鉴定工种鉴定等级技术职务获得资格时间赵义杰男197402199612中专炼钢中级张建鹏男198306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陈涛男198209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王存山男198204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蔺兴民男198202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王波男198111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韩国勇男198110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高照鹿男198102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邵光磊男198009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张波男198005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范丰国男198003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张鹏男197911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刘玉熙男197909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尚绪宝男197907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任民功男197905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张继东男1979022002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张应锋男198211200206团员中技炼钢中级李鹏男1981062000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池京勇男1981052000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李振邦男1980092000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周磊男198002200007团员中技炼钢中级谢清双男197908199806团员中技炼钢中级白斌男197811199806团员中技炼钢中级解勇男197804199806团员中技炼钢中级郭广亮男197205199207中技炼钢中级李厂男197502199612高中炼钢中级武涛男197203199612高中炼钢中级孟庆永男197110199612高中炼钢中级董秀海男197101199612高中炼钢中级王建华男197007199612高中炼钢中级蒋海利男196912199612高中炼钢中级孙长永男197507199606高中炼钢 中级马强男197602199503高中炼钢中级夏应军男197103199503高中炼钢中级王树林男197308199407高中炼钢中级冯文利男196910199407高中炼钢中级马学庆男197407199612初中炼钢中级张焕峰男197310199612初中炼钢中级亓胜永男197304199612初中炼钢中级石荣强男197103199612初中炼钢中级毕研锋男197005199612初中炼钢中级崔立波男197906199503团员初中炼钢中级许一杰男197804199503初中炼钢中级朱秋新男197801199503团员初中炼钢中级解晨涛男197511199503初中炼钢中级李波男197102199503初中炼钢中级张彤男197908199707团员中专轧钢中级陈展男197312199407中技炼钢高级助技200004庄兆欣男197212199307中技炼钢高级助技200104苗强男197304199207中技炼钢高级助技200202徐光忠男197210199207中技炼钢高级助技200104潘西山男197205199206中技炼钢高级助技200104赵景木男197001198907党员中技炼钢高级助技199604王作华男196904198907党员中技炼钢高级助技199503张学武男196812198907中技炼钢高级助技199703张发顺男197805199806团员中技炼钢高级申涛男197703199507中技炼钢高级孙华男197511199507中技炼钢高级聂其坤男197507199507中技炼钢高级郑战修男197402199408中技炼钢高级赵永华男197304199307中技炼钢高级牛刚男197110199307中技炼钢高级文峰男197304199206中技炼钢高级杜兆强男196809198907中技炼钢高级何灯塔男196510198512中技炼钢高级彭春伟男197710199612团员高中炼钢高级李清存男197212199612高中炼钢高级董京波男196710198512高中炼钢高级吴新平男197311199503初中炼钢高级曹际科男196610198512初中炼钢高级续文波男196702198411初中炼钢高级范开永男197210199507中技轧钢高级陈常峰男197208199107中技轧钢高级刘树峰男197602199512党员初中铸钢高级房庆利男197502199612高中助技200004李传峰男197909199712团员中专徐守峰男197707199712团员中专韩宾男198401200207团员中技王伟男198304200207团员中技刘姚男198202200207团员中技张建锋男197909200207团员中技郑兴涛男197507199607中技杨平利男197311199607中技庄茂岭男197503199507团员中技何乃军男197310199408中技肖胜军男197609199407团员中技刘阳海男197010199206中技杜波男197103198907中技李元波男197812200104高中李太刚男197609200104高中郭安男197602200104高中季微建男197504200104高中夏洪杰男197806199612团员高中王丰波男197206199612高中张连海男197201199612高中吴茂勇男197602199503高中胡朝阳男197306199407高中张永利男197502199212党员高中孙兆明男196708198712高中许传斌男197608200104团员初中李健刚男197603200104团员初中张承强男197601200104初中王万苍男197501200104初中魏京涛男197410200104初中杨世中男197407200104初中石荣军男197301200104初中马德福男197312199612初中李文春男197310199612初中王克利男197309199612初中 张同清男197005199612初中王彦栋男197606199512初中亓官胜男197408199503初中李相伟男197404199503初中李同刚男197207199503初中韩光乐男196305198912初中李建忠男196709198612初中丁大宝男196402198201初中炼钢工素质构成:1、年龄构成出生年代人数所占比例63年-73年3530.4%73年-83年7767%83年-85年32.6%2、文化素质构成学历人数所占比例中专43.5%中技5346.1%高中2622.6%初中3227.8%3、技能鉴定等级:鉴定等级人数所占比例炼钢高级工2420.9%炼钢中级工4640%4、技术职务技术职务人数所占比例助理技师97.8%年龄比例合理,学历构成上缺乏高学历的技术工人。高级工和中级工虽然占到60%以上,但助理技师只有9人。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储备。(二)、重要因素排序为确定各子系统间关系的重要程度建立关系表,列因素对行因素,有直接影响的关系设为1,无直接影响的关系设为0,计算分值:水冷系统供氧系统电气系统物流输送系统机械设备液压系统工艺操作人员素质分值水冷系统-11011004供氧系统1-0010002电气系统11-111106物流输送系统000-10102机械设备1111-1106液压系统01001-103工艺操作111011-05人员素质1111111-7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员素质分值较高,对其它系统影响最大,显然应该重点控制,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直接影响到各个子系统应作为重要因素进行控制。工艺操作是冶炼过程中的主导,整个系统为之服务,且产生危害的严重程度较大,所以应重点控制。一炼电炉系统系统安全重要因素排序:人员素质、电气系统、机械系统、工艺操作、水冷系统、液压系统、物流输送、供氧系统。对这8个因素应在安全管理上进行分层次重点控制,以减少事故发生率,降低事故严重程度。盛钢水、铁水的容器虽不属于电炉系统,确是与车间之间物流的重要载体,鉴于其发生事故造成的危害很大,补充进重要因素中,进行重点控制。(三)、综合评估综合性评价主要评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预防事故发生的组织措施的完善性、操作者和管理者的安全素质高低及对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本综合评价采用检查表法(Safety Check List简称SCL,是一种初步的、定性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进行评分,设置了六个检查评价项目,给定分值为1310分,根据各检查项在体系中权重而给定不同的分值,由于时间不足,直接利用2003年第三季度检查的数据,与全厂其它车间进行对比,以确定电炉系统的安全水平。考虑到全厂各车间管理难度的不同,对所扣分数给予不同的权重(此系数由全厂安全管理人员打分,取均值)。对部分车间空缺检查项的,从总分中扣除(如供水车间无天车、煤气,则总分减少200分)。最后得分换算成百分制:最后得分=(总分-各检查项扣分之和系数)总分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