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底隧道右线进口塌方处理.doc_第1页
岭底隧道右线进口塌方处理.doc_第2页
岭底隧道右线进口塌方处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岭底隧道右线进口K103+095K103+128段塌方一、塌方情况2010年10月30日早9点,岭底隧道右线进口K103+095K103+128段发生塌方,塌方引起地表塌陷、开裂。塌方纵向长约33m,坍塌渣体主要为土夹块石结构,无人员受伤。塌方段前方K103+128K103+164段已施工上台阶初期支护发现4处开裂变形。塌方前该段上台阶已基本贯通。本段原设计为V级围岩,K103+095K103+128段采用S5a型衬砌结构,超前支护采用30m1086大管棚注浆及5m长双排505小导管注浆,初期支护采用60cm间距I20b工字钢,施工方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隧道塌方平面图二、原因分析1.地质条件差,塌方段为强风化片岩,沟谷内坡残积碎石土较深,地质属级围岩,岩层节理发育、结构极破碎;2.管棚注浆、填充等实施效果差,套拱及初支钢架落脚等未达到设计要求。3.板桥3号桥大桩号侧重力式桥台开挖、爆破对山体稳定性产生影响。三、处治措施方案一:暗挖方案做好地表的截排水措施,塌陷区域四周设置截水沟。在K103+128K103+164段初支开裂受影响段初支内侧架设I18工字钢临时钢拱架并设置临时仰拱封闭成环。进行板桥3号桥大桩号侧重力式桥台施工。对K103+095K103+128段塌方区进行地表注浆固结塌方体。待桥台完工、地表注浆达到强度后,在K103+100设置管棚套拱打设25m长1086大管棚注浆。从K103+100开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暗挖进洞,每循环进尺60cm,初期支护采用56cm厚喷射混凝土和双层I22b工字钢,纵向间距60cm,并设置临时仰拱及时封闭成环。二衬及时跟进,二衬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厚80cm,主筋采用25,纵向间距20cm。对K103+128K103+164初支开裂段打设5m长505径向小导管并注浆加固围岩,小导管纵环向间距0.6m1m,及时跟进该段二衬。加强对塌方影响段落隧道结构和地表的监控量测,及时反馈,以动态修正支护参数,调整施工方案。方案二:明挖方案、同方案一。待桥台完工后,从起拱线标高开始放坡开挖K103+095K103+128塌方段,边坡坡率1:0.751:1,采用锚杆框架防护,右侧边坡高度约3040m。K103+095K103+128段设置60cm厚C25混凝土护拱,护拱内设置I20工字钢,纵向间距60cm。分段开挖下台阶并接长护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