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齐致富 共铺小康路.doc_第1页
村民齐致富 共铺小康路.doc_第2页
村民齐致富 共铺小康路.doc_第3页
村民齐致富 共铺小康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民齐致富 共铺小康路常山县宋畈乡下蓬村申报富民支部推荐材料常山县宋畈乡下蓬村位于美丽的三衢山脚下,是一个新安江水库移民村。全村现有88户农户,总人口343人,土地面积 208亩,其中耕地30亩,林地1018亩;村经济总收入5万元。原先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只依靠村里的5孔小立窑承包费,每年不到5000元,随着环保整治需要,小立窑被关停,该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宋畈乡下蓬村党支部一班人调整思路,增加农民收入过程中,依靠种养植业龙头带动,家庭来料加工产业带动,形成全村男女老少、家家户户从事铅笔来料加工业的浓厚氛围。08年仅铅笔加工点发放加工费95万元,人均增收8600多元。全村群众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无不从心底感激村党支部一班人,是他们心系群众、勇于开拓,带领大家走上了小康之路。争当先锋,造就“双带”型干部宋畈乡下蓬村党支部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党员的“双带”能力强不强,不但关系到支部堡垒作用的发挥,而且对能否凝聚力量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至关重要。因此,村党支部始终把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党员干部培训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村支部书记朱月高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大当家”。 他带着大伙实施了农民饮用水工程、低丘缓坡开发、土地整理、建设垃圾中转站等,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不仅“鼓”起集体的“钱袋子”,还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党员朱调威办事正道,热心助人,他长期在外承包工地致富之后,利用自己的交际圈,和支部书记一起积极帮助群众引进铅笔来料加工项目。在宋畈乡下蓬村,像这样的党员还有许许多多,像朱仲良、钱强明正是由于该村党员干部紧密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开拓进取,争当“双带”先锋,使得下蓬村党支部形成极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得群众信任,树起了形象,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发展,强化村庄基础建设为全面实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两委十分注重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稳步推进,倾听民意,畅通沟通渠道,近些年来为村做了大量的实事。针对村电网老化的现象,经村广大干部群众努力下,投入15万元,对全村实施标准化农村电网改造,保障群众安全用电,当时 是我县第二个农村农电改造村;为保障我村200多亩基本农田的防洪和灌溉需要,我村投入8万元资金,建立200米长的防洪堤,修复1500米长的灌溉渠道,并进行了水泥硬化;投入20万元新建300平方米村办公楼一座。内设办公室、会议室、财务室、党员活动室及老年活动室、读书室等,室内家具、会议桌、书刊、活动器材、电视、电脑都已配好,另外投入6万元还建好了村民文体活动场所1500平方米,并配备了相应的器材,既解决了干部办公无场所、群众找干部办事难的问题,也为群众提供了活动场所,丰富了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总投入25万元实施了“八大工程”,全村道路硬化2000多米,安装路灯15盏,配置垃圾箱6只,新建公厕2座,房屋粉刷达95%,并对村主要场所进行绿化,落实了保洁制度,有专人管理村庄卫生,定期补助保洁费用,使我村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内洁化、村庄美化、绿化和亮化的目标;投入24万元,全面完成了我村饮用水改造工程的实施,全村群众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解决了多年来群众饮水难、用水难的问题。招商引资,村级经济大发展下蓬村通过筹建厂房,搭建招商引资“凤巢”,引来“金凤凰”。以项目带动发展,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04、06年两年村建造了“彩印厂”、“村老会议室”两幢厂房,从2006年开始,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接连开工建设了占地3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厂房,07年又与建新村合资新建厂房600多平方米,总投资45万元左右,标准厂房现已完工。其中一幢已被俞氏铅笔厂租用为铅笔加工厂,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天马镇久泰弄村俞兰兰把项目扩散到宋畈乡下蓬村。通过几个月的生产与加工,当初最担心的劳力、厂房、加工人员等诸多问题一并解决。原本担心村有三个来料加工点,村人口也只有300多人,况且村书记、村民主任也在做来料加工经纪人,顾虑到时加工人员、出货时间不能顺利到位,未曾想到他们俩看到加工人员跟不上时,就到邻村帮忙招工;看到企业面临困境,资金周转不活,就几次帮着贷款解决。她不无兴奋地说道,“在宋畈我不求企业快速做得很大,能赚到很多钱,有这么好的环境,我只要他们天天干得开心就行!”来料加工,农民增收渠道多 种养植业龙头先行。08年上半年结合村“低丘绥坡”开发改造工程,也发展50亩桑叶基地,今后能给村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并能解决部分剩余劳力就业。下蓬村是新安江移民村,该村村民素有种植油菜的传统习惯。但近年来由于外出打工的人多了,油菜种植面积一度缩减,部分农田冬季被闲置。村里大力宣传发动搞冬种结构调整,再加上市场上菜油价格看好,村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又高涨起来了,全村已有80的田用于种油菜。全村200多亩农田冬季不抛荒。 来料加工坚强后盾。来料加工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净化了社会风气。下蓬村343人口,其中闲散劳动力有89人,目前参与来料加工的有60人,人均年收入增加4600元。带动10多名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下蓬村党支部通过积极引导妇女从事来料加工,挑选观念新、肯吃苦、敢冒风险,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有志于家庭来料加工事业的妇女,进行重点培养、扶持,使其成为妇女带头人,另外通过提高移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开拓视野,创新加工方式,建立厂商渠道,培育一支稳定的加工队伍,走品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