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综合复习∶自然地理和地图.doc_第1页
高考综合复习∶自然地理和地图.doc_第2页
高考综合复习∶自然地理和地图.doc_第3页
高考综合复习∶自然地理和地图.doc_第4页
高考综合复习∶自然地理和地图.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综合复习:自然地理和地图(一)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考纲解读地球和地图部分是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会阅读地图也是地理学的基本技能要求之一。地球部分重点内容为经纬网部分,地图部分的重点为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及其等高线地形的判读。在高考中以经纬网、政区图和地形图提供高考试题的信息,是文综能力测试中提供知识背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复习中要多注意培养自己的读图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图文互变的方法,平时多注意读图看图。考试说明中涉及本考点的知识点有: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级、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时区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和北京时间;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在近几年高考中,涉及本考点的内容的命题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综合行、分析性和实用性明显加强。如时区计算、昼夜长短、根据经纬度判断位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等,特别是于现实联系密切的内容。重点难点解析1、经线和纬线 经线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级点的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特点 长度所有经线长度均相等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纬度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两级逐渐缩小为点成圈状况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每一条纬线均可单独成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相互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级点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间隔 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各处相等作用 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区分 经度 纬度2、经度和纬度 经度纬度定义两面角,即该点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间的夹角线面角,即该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0起算点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0纬线即赤道划分方法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以0纬线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900纬线以北为北纬度0纬线以南为南纬度代号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重要经纬度及意义3、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1)经度和纬度的判读方法:在给出带有度数的经纬网地图上,怎样确定是属于东经度还是西经度,是北纬还是南纬呢?一般情况下,若数值往北增大,为北纬;若数值往南增大为南纬;数值往东增大为东经;数值往西增大为西经。如下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40N,60W),B(20S,60E)(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人,在地球上的任何地点,始终不改变方向,沿着经线向南或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南极点或北极点。但过极点后,再向前走,就改变方向了,因而沿着经线不改变方向往前走最终是不能回到出发点,这是因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且纬线是一个整圆。(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和判定范围大小A.计算距离a.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其距离相差约111千米。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能计算出两地间的距离(纬度数111km)。b.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实际弧长大约是111千米。c.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经度相差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千米。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距离(不是最短距离)。B.判定范围a.相同经纬度且跨经(纬)度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b.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c.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如下图(图中闭合曲线为等高线),甲、乙两图图幅相同,但甲图经纬线相隔10,而乙图经纬线相隔5,因而甲图所示地区面积远远大于乙图;由此也可得出以下结论: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地形的坡度比乙图小。 (4)利用经度计算时间:由于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经度不同,地方时就不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据此,如果知识某一地点的地方时,就可计算出另一地点的地方时,如:已知(30N,120E)一点的地方时为10时,求(30N,60E)一点的地方时。方法如下:求经度差:12060=60求时差:6015=4求地方时:10-4=6所求地点的地方时为6时。(5)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地球表面的任何地物、地貌都有其确定的经纬度,其位置都可用经度或纬度表示出来。在进行地图阅读时,如该图带有经纬网,应首先确定某一点或某一地区的经纬度,如中国的位置是在4N-53N、75E-135E。这样,应根据给出的经纬度判断出其地表的地理事象,进而推知这一地理事象的成因、分布规律。4、时区的划分与区时的计算和应用(1)时区与区时时区的划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便产生了不同的时刻。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区共分24个时区。区时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作为全球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又称为理论区时。三种特殊区时:第一,半区时,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理论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第二,采用本国最东部的理论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采用东9区的区时。第三,北京时间。中国领土跨5个理论时区,为了便于各地联系方便和协调一致,全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称其为北京时间。(2)区时的计算方法第一,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例:推算115E所在时区。用11515得7余数为10,故115E所在时区为7+1,东八区。第二,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同向相减,异向相加),即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即为所求时差数;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时差数。第三,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即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即取“+”号;位于西侧,取“”号。例如,已知东八区为5月5日12时,求西五区和东十区的区时。西五区与东八区的时差为13小时。则西五区区时为12-13=-1区时小于零,为前一天,用24小时减所得数的绝对值,即为所求时刻,西五区为5月4日23时。东十区与东八区的时差为10-8=2小时东十区的区时为5月5日14时。 5、日期分界线的确定与应用(1)日期分界线日期分界线是地球上两个日期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一般来说,地球上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上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即180经线。实际上,为了不使横跨日界线的国家“一国两日”,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国际日期变更线和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而是稍有弯曲,在三个地方偏离了180经线。另一条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这两条日期分界线都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但有一定的区别: 180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相同点都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是地球上日期更替的开始。 不同点 人为日界线自然日界线固定不变的 不固定,可以是地球上任何一条经线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钟点固定,从0点到24点东侧日期晚一天,西侧日期早一天 东侧日期早一天,西侧日期晚一天(2)日期分界线的确定180经线的确定。在有图的试题中可以根据图上的经度(东经度自西向东由小到大,西经度自西向东由大到小)或者经线两侧的日期(180经线东侧日期晚一天,西侧日期早一天)进行推断。在无图的试题中可以采用图解法。一般采用绘制极点俯视图的方法,也可以绘制侧视展开图。在图上先确定180经线(可以任意绘制,但一旦确定,其它的经度就要以此为准),然后根据解题的需要确定其它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的确定。确定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必须借助题干或者图中提供的信息。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夜半球中间的经线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昼半球中间的经线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此经线相对的一条经线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根据晨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或者其它已知经线(或时区)的地方时(或区时)进行推算。6、地图上的比例尺(1)比例尺的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 注意: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2)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方法有:地图比例尺中的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如 ;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比例尺就越小;在数张图幅相同的地图上,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就越大。(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地理事物内容详略的关系地图的精度和所表示内容与比例尺的大小关系密切。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图中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图中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度越低。画一幅小范围、内容要求详细的地图,一般选用较大的比例尺。注意:在等高距相同的地形图上,相同大小和形状的等高线,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表示地坡度越缓。这是因为高程相等的等高线图上,比例尺越大,水平范围越小,因此坡度越陡,相反则坡度越缓。(4)地图的缩放比例尺的缩放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常出现“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不分的现象。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来多了几倍。例如: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同样,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 ,则原比例尺乘以 ;“缩小到” 就是原比例尺乘以 。图幅的缩放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图幅则放大到原图的4倍。7、地图上方向的判断与确定(1)一般的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方向: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网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A.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B.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向时,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东北方向。C.判定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向。用经纬度法判断A.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B.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小的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南,减小的方向为北。C.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东西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认东西方位;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西经度的地点在西面;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西经度地点在东面,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则两地分别位于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说哪一点在东哪一点在西均可,此种情况比较不出东西方向。8、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过两极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不劣弧,还是过南极点为劣弧,确定后,再讨论。(2)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甲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需讨论。 9、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1)判读等高线数值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等高线上值一定相符,等高距一定相同。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气温差(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悬崖峭壁,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断地貌类型。a.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b.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心,广阔平坦。c.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较和缓,多为丘陵地形。d.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为“V”字型。e.高原:海拔高度大,但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中部稀疏。(2)判断等高线的形状特征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 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陡崖如左图(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等。如选择气象观测站,就要选择地势适中,地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带事物屏障的地点较合适。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线等。 选择交通路线的基本要求: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衡(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地段。 在选择引水路线时,不要仅仅被距离地稍近或稍远所迷惑,而应当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关键,以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选择输油管线,要考虑线路尽可能短,还要考虑应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选“面”:主要有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选择适宜开辟梯田的地区,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等。 选择修建水库方案时,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一般选择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洼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这里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其水源要较充足。 开辟梯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有灌溉水源及其附近修建水库后,不能被淹没等条件的地区。 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业区宜建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有什么原料,宜发展什么工业。第二,交通便利,就近水源,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用水和运输便利。第三,选定在较开阔的地形区内(缓坡)可有发展前景。第四,工业区建在下风向,下河源,而居民区应建在向阳坡,上风向,上河源,以减少大气和水体污染。10、地形剖面图的转给与应用(1)地形剖面图的转给确定所要了解剖面的方向,画出剖面基线AB。确定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点出剖面基线AB等高线的交点,交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如图所示,从1点15点,向MN的线引垂线。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115点的相应高度。用平滑曲线把1点一直连到15点,即得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圈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掌握世界上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地表剖面图,并落实到某个大洲或国家的区域上,观看国家或大洲地形地势的起伏变化情况,主要的经线有:20E(穿非、欧两洲),80E、90E(连接北冰洋和印度洋),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或国家,40N(亚欧大陆、北美大陆)、60N(亚欧大陆、北美大陆)、30N、30S穿过的大陆等。相对高度的计算在等高线图上计算一座山、一个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是近年来常考查的知识点,一是可能求最大的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最小的相对高度。依据数学相关知识不难得出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公式是:(x-1)hH(x+1)h(其中H为相对高度,h为等高距,x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典型例题剖析例1 (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北京卷)读图,回答(1)(2)题。(1)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2)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 2070米 B. 2270米 C. 2570米 D. 2670米解析(1)小题首先依图判断“长城站”所在的时区为西四区,区时较“北京时间”迟12小时,再根据题干所给的时间,用减法可计算出正确答案。(2)小题地球表面纬度每间隔1,其实地距离大约为111km。从图1中可看出“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纬度约20多一点,通过乘法计算出的结果与B选项最吻合。答案(1)C (2)B相关知识链接极地俯视图中东西经度的判读。极地俯视图中东西南水方向的判读,顺地球自转方向前方为东,后方为西;靠近南极点为南,相反为北。例2(01上海地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对外联系得到不断加强,开辟了不少国际航线,读“极地航路示意图”,回答: (1)在开辟极地航路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飞洛杉叽(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 )A. 19小时 B. 11小时 C. 8小时节 D. 15小时(2)最近,东航公司开辟了从美国芝加哥飞越北极直达上海的新航线,它的最大好处是 。(3)看图判断该极地航线经过了哪个国家的领空( )A.瑞典 B.日本 C.俄罗斯 D.加拿大(4)该“极地航路示意图”原刊登于某报,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改正图中经度注记的错误之处: 解析(1)先算出起飞时洛杉矶的时间为7月7日23时(7月8日15时-11时),而到达时洛杉矶为7月8日10时,两者一减即可得出飞行时间为11小时。(2)先要搞清球面上最近距离为大圆的劣弧段,经过北极上空的航线大约是大圆的一段劣弧,经过该段航线可缩短航程。(3)上海位于120E附近,它的对面应为60W,其西侧的经线应为90E。答案(1)B (2)缩短航程和时间 (3)ED (4)90W应改为90E 120E应改为60W相关知识链接球面上的最短距离。世界区域判读:上海位于120E附近,芝加哥位于90W附近。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和等于180。例3 (2004年高考地理广东广西卷)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 米。(2)在地形图右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标注出。解析 本题立意在于考查学生读取信息判断地形起伏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评价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绘画技能。具体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分析。第(1)题考查等高线数值的判断。图中有四个较大的山头,以300米等高线为基线,数一数它到四个山顶间相隔几条等高线,相差最多的地势最高。左上方H点(见图)与300米等高线间隔5条等高线(300米),其海拔应在600米以上,但要低于650米。第(2)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在绘制地形剖面图的长方形方框左侧作高度表(高度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间距相等),即分别标注出150米、250米、350米、450米、550米等;把AB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转绘在地形剖面图的基线上并画出相应的对应点;在地形剖面图上把各垂直对应点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图即绘成。第(3)题具体考查考生对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了解。根据地形坡度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案,地势陡峭处宜植树造林,坡度较大处宜种植经济林,平缓处宜发展种植业。从等高线图上可看出350米和250米是较为明显的分界线。第(4)题具体考查水库坝址的选择,选址基本要求应明确:工程量尽可能小,蓄水量尽可能大。答案(1)H位置见下图600649间数值均可(2)垂直坐标标注正确,剖面线正确(参见图)(3)M、N点的海拔分别为350米和250米(参见上图)就剖面线所在山坡看,高于M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在MN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树种植。低于N的山前地带,地势较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4)见图相关知识链接地形影响农业类型。水库选址的条件:自然条件:选择口袋形地形,库容大,建坝工程量小;社会经济条件:被淹面积小,移民人数少,损失小。例4 (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评析该题提供的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该区域为江南丘陵某小区域,考查的知识点有地形特征与地表形态,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形剖面图,小区域综合治理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开发,主要考查审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1)AA剖面显示两侧海拔600米以上,中间部分海拔400米左右,且面积广大,是山地中的一个宽阔河谷。BB剖面显示的是大部分海拔在300800米之间,河床下切较深,是山地中的深切河谷。CC剖面显示的是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地的河谷。(2)该小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宽阔河谷为主,气候类型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土地利用方面应因地制宜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同时应注意避免因过分开垦而造成水土流失。(3)影响水能资源的因素有两个方面:水量和落差。结合该区域的气候和地形,不难回答该区域河流流量大、落差大的有利条件。相关知识链接流水作用在河流上、中、下游表现不同,上游表现侵蚀为主,形成“V”形河谷;中下游平原地区表现为沉积作用为主,河床宽浅,水流平缓。水能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自然条件: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地表起伏,落差大;有建库设址的地形条件(口袋形地形);社会经济条件:淹没面积小,损失小。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单元过关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当北京时间13点时,在乌鲁木齐(约88E)观察太阳()A.太阳在正南方 B.太阳在东南方C.太阳在东北方 D.太阳在西南方2.读“高等线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反映的范围比乙图小B. EF处的坡度比CD处大C.乙图反映的实际内容更详细D. EF间实际距离小于CD某日一位来自R城的游客在北京一宾馆住宿,此时R城的日期和区时与北京都不同(见下图)。回答下题。3.(03福州4月)据图推测R城的位置在( )A.东半球、东时区 B.东半球、西时区C.西半球、西时区 D.西半球、东时区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4.(05滇、甘、黔、渝文综)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N,30E)起飞,向西南经过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据此回答56题。5.(05辽文理综合1)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是( )A.19日12时 B.19日19日C.18日12时 D.18日19时6.(05辽文理综合2)该次飞行飞过( )A.乌拉尔山上空 B.阿留申群岛上空C.墨西哥湾暖流上空 D.加利福尼亚寒流上空下图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MN、NO、PQ、KL的地形剖面图。回答78题。 7.(05辽文理综合5)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 ( )A. B.C. D.8.(05辽文理综合6)济州岛以西海域属于( )A.黄海 B.渤海 C.南海 D.日本海某早晨7时3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升旗和日出时间同步)。据此回答下面三题。9.(03黄冈4月)这一天可能是( )A.国庆节 B.劳动节 C.清明节 D.元旦10.(03黄冈4月)此时北京市可能是下列哪幅图中的点P(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11.(03黄冈4月)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北半球昼长夜短C.南极中山站是极昼D.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回答1213题。12.(05粤地理5)图中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 1:1000和1:50000B. 1:2000和1:50000C. 1:5000和1:20000D. 1:20000和1:500013. (05粤地理5)图中B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350米和200米 B.300米和250米C.300米和350为 D.200米和300米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建成。据此回答1415题。14.(2005滇、甘、黔、渝文综1)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西柏利亚C.阿拉斯加 D.大不列颠岛15.(2005滇、甘、黔、渝文综2)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D.1500千米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802200S,772111E,海拔4093米。这是人类首次踏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回答下列三题。16.(05海淀4月)当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时,当时的区时及此时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分别是( )A.18日6时16分,180向东到71EB.18日0时16分,0向东到180C.17日6时16分,180向东到169ED.18日0时16分,71E向东到18017.(05海淀4月)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位置位于( )A.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东南方向B.北京的东南方向C.中国南极中山站的西北方向D.南极点的东北方向18.(05海淀4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除海拔高度大大高于北极地区外,影响因素还有( )黄赤交角的变化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冰雪反射率的不同南、北极地区极昼极夜天数的不同A. B. C. D.下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点以西是东半球,点与点间的最短距离约是3330Km,回答下列二题。19.(04浙江5月)图中点的经度是 ( )A.160E B.130E C.180E D.170W20.(04浙江5月)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5点20分 B.2点40分C.14点20分 D.3点20分二、综合题(共40分)21、(05广州4月)(18分)下图是我国某高原某一流域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补画L支流的AB段河流。(2分)(2)说出图中河流M的流向,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3)假若AB段为暗河,请指出该流域多分布的地区,并说出其独特自然地理特征及成困。(10分)22、(04上海地理)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7分)(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2)此时,90E的区时是 月 日 时,北京时间是 时。(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A.45E、135W B.135E、45WC.60E、120W D.0、180(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A.90W向东至180B.0向东至180C.90W向东于90ED.0向东至90E(5)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多项选择)( )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B.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E.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F.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23、(03全国春季)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读图,判断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约为(1分)( )A.50km B.110km C.160km D.300km(2)绘出图中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3)判断甲、乙两图中,表示ab剖面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是 (甲、乙)图,并根据图示资料,分析ab剖面附近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5分)(4)另一幅气候类型图反映的是都江堰附近地区的气候资料,与ab剖面附近区域相比较,都江堰地区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在筑堰之前,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的因素是什么?(5分)(5)战国时期兴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