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公报.doc_第1页
城镇化发展公报.doc_第2页
城镇化发展公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沂市总人口:2010年全市人口达到10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504万人,市区城市人口达到145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2010年达到6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55平方公里。 城镇化水平:2010年达到48%。临沂市经济发展目标: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元,人均达到24600元。产业人口结构调整目标: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人口到2010年累计达50万人。 按照全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应进一步优化城镇发展空间布局结构,努力构建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等级规模有序、设施完善高效的城镇体系。按照强化中心,发展两带,建设四个副中心的区域一体化空间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确定城镇的发展方向,确定中心镇和卫星城镇,实现以点带线,以线促面。 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断提高中心城市承载力和吸引辐射力,构筑跨省乃至跨国的大市场,使之适合特大中心城沂水、莒南、郯城、平邑四县为四个区域经济副中心城市。2010年前将沂水县、郯城县升级为县级市,2010年四个县发展成为中等城市,使之成为临沂与外部经济联系的重要中转地和信息通道。 沂南、临沭、苍山、费县、蒙阴五县到2010年形成一定规模的小城市,到2020年完成撤县建市,撤乡建市发展的需要。临沂市城市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城镇化发展公报2007-08-09 文章点击数: 1719临沂市城市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城镇化发展公报临沂市建设局2006年,临沂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建设更加开放、富裕、文明、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的总体目标,以开展“一创六建”,建设“现代商贸城、滨水生态城、历史文化名城”为动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市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营造了“天蓝、地绿、水清、街净、路畅、灯明、墙洁、楼美”的生态环境,城乡建设迈入了历史性的良好发展时期。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全省无障碍设施城市,完成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承担的任务。临沂沂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滨河湿地被列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初步打造了一个生态、宜居、活力的新临沂。一、全市概况 临沂市行政区域面积17194.05平方公里,人口1022.73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560.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24.43万人。其中,临沂城区面积1002.8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16.3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45.77万人。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5人,其中,城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571人,临沂城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529人。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1.5。二、人口就业情况全市户籍总人口10227306人,比上年增加40975人,年末总人口977.9万人,暂住人口35.8万人,暂住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为3.66。年末从业人员630.36万人,比上年增加82.93万人,其中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53.52万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49.6。城镇单位从业人员55.67万人,比上年增加1.54万人。离岗职工36564人,比上年减少9591人。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74.94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三、经济发展情况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4.86亿元,增长16.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730.83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495.38亿元,增长18.3%。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2.7:52:35.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26%。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2719万元,增长18.66,国、地税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5%,同比提高0.74个百分点。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3493万美元,同比减少7.5%;进出口总额227879万美元,同比增长26.79%,外贸依存度为12.7%;万元GDP能耗1.275吨标准煤。节能降耗和资源管理取得新进展,全市经济发展走上健康、可持续的轨道。四、城市建设情况全市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纯财政性资金)总收入170674万元,同比增长43,总支出180607万元,增长49。城建资金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29%。全市完成城建固定资产投资391825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供水完成投资42222万元,燃气11525万元,集中供热23507万元,公共交通3502万元,道路桥梁171772万元,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47942万元,防洪39160万元,园林绿化36129万元,市容环境卫生1764万元,路灯及管线等14302万元。新增供水综合生产能力8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137.4公里,天然气储气能力0.9万立方米,天然气管道70公里,液化石油气管道4公里,蒸汽集中供热能力37吨/小时, 管道21公里,热水集中供热能力27兆瓦, 管道126公里,更新公共交通车114辆,新建、扩建道路178.4公里,道路面积475.24万平方米;新建桥梁10座,铺设排水管道312.96公里,污水处理能力13万立方米/日;新增园林绿地面积480.64公顷,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00吨/日。全市供水总量24126万立方米,用水人口248.74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20.76升,节约用水量2217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85.57。年供天然气1393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63930吨,新增燃气汽车加气站6座,城市用气人口209.29万人,燃气普及率72。年蒸汽供热总量1459万吉焦,热水集中供热能力1662兆瓦,集中供热面积2230.9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26。全市运营公共汽车2399辆,折合2369标台,万人拥有公交车8.15标台。全市道路2026公里,面积3936万平方米,其中人行道770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54平方米。全市排水管道2223公里,其中污水管道534公里,公共厕所569座,其中三级以上公厕415座。全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综合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五、社会发展情况 全市有固定电话用户223.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2.4万户,互联网用户18.5万户,同比增长36.57,万人拥有互联网用户189.68户。医生9923人,卫生技术人员23230人,万人拥有医生10.17人。全市拥有各类文化机构217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460.6万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4.32,教育事业费用支出203584.1万元,同比增长18.97,R&D经费支出1.16亿元,同比增长15.44,R&D经费占GDP的1.47。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度2.64,与1.2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六、居民生活情况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72元,同比增长18,人均消费性支出6877元,同比增长19.9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8平方米,居民恩格尔系数29.48,同比下降3.03;农民人均纯收入4083.4元,同比增长13.38,农民恩格尔系数39.22,同比下降1.66。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7辆,家用电脑35台,接入互联网计算机22台。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622001人,医疗保险549839人,工伤保险335948人,失业保险401518人,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44.9。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低于3的控制目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七、生态环境情况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空气质量良好率达98.1,比去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100,“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101258万吨,同比降低了4466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6263万吨,同比增加了227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58。全市污水处理厂14座,污水处理设计能力51万立方米/日,厂矿企业单位污水处理能力16.6万立方米/日,全市污水排放量18071万立方米,污水处理总量1045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57.48,其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39.14。全年道路清扫保洁面积3058万平方米,其中机械化清扫361万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84.7万吨,其中密闭车(箱)清运量45.9万吨,全市无害化处理厂1座,无害化处理量32.9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93.34,其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8.77。全市园林绿化面积10193公顷,其中建成区861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1.2;绿地面积7135公顷,其中建成区绿地面积6762公顷,建成区绿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