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酵舍地方标准.doc_第1页
生物发酵舍地方标准.doc_第2页
生物发酵舍地方标准.doc_第3页
生物发酵舍地方标准.doc_第4页
生物发酵舍地方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3/T 2009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10-01-01实施2009-12-01发布生猪生物发酵舍养殖技术规范DB330881/T 142009DB330881江山市地方标准ICS备案号:1DB330881/T 142009前 言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本标准由江山市农业局提出。本标准由江山市绿业有限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朝亮、金红、周林、金春霞。I生猪生物发酵舍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猪生物发酵舍养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生物发酵舍建设、生物发酵床的制作、垫料管理、饲养管理涉及到生猪生物发酵舍养殖的各环节应遵循的准则。本标准适用于生猪生物发酵舍养殖场的饲养与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8471 瘦肉型猪饲养标准 GB l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生物发酵是指为微生物创造一个生长繁殖的适宜环境(包括养分、水分、温度、空气等),使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的过程。3.2 微生态制剂是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纳豆芽孢杆菌等益生菌的添加剂。3.3 垫料是以谷壳、木屑和少许米糠为主要原料,与微生态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经生物发酵后的混合物。3.4 生物发酵床:在栏舍里垫一层垫料,符合一定温度、湿度等指标要求,并达到一定厚度,猪养在上面,排出的粪、尿就被这些微生物发酵、消化、分解。3.5 生物发酵舍是指建有生物发酵床的猪舍。4 生物发酵舍建设4.1 选址猪舍应建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空气流畅、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4.2 规划4.2.1 猪场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猪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4.2.2 猪场生产区布置在管理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处,病死猪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4.3 建造4.3.1 样式育肥舍采用单列式,保育舍、妊娠母猪舍、哺乳母猪舍、公猪舍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4.3.2 外围护结构具备良好的通风、隔热、保温性能,栏舍地坪到屋沿滴水高度应达到3.2m以上。4.3.3 采食台根据猪舍布局确定采食台位置,采食台和饮水台应分开,分别设置在栏舍对称的两侧猪栏边(东西或南北边)。采食台宽度,保育舍1.2m以上,育肥舍、妊娠母猪舍、哺乳母猪舍1.51.7m,公猪舍1.82.0m,长度根据猪场生产工艺确定。4.3.4 饮水台根据猪舍布局确定饮水台位置,饮水器设置在栏舍使采食台对侧的猪栏边(东西或南北边)。根据发酵床面积计算饲养饲养量确定饮水器,每8头猪不得少于一个饮水器,饮水器下方设水槽,能将猪在饮水过程中洒漏的水引流到舍外。4.3.5 生物发酵床每个生物发酵床面积不少于20 m2。生物发酵床一般修建在地平面上,也可依地势而将生物发酵床部分下挖,保证舍外及地下水不流入或不渗透到生物发酵床内。生物发酵床的底面层一般应水泥地坪,在确保不发生地下水渗透的前提下,允许不做水泥地坪。生物发酵床的挡墙高度应离实际使用垫料的表面的高度为0.4 m以上。在生物发酵床档墙应设有便于小型挖掘机或手扶拖拉机进入生物发酵床的通道。4.3.6 各阶段生猪占用生物发酵垫料体积和面积各阶段生猪占用生物发酵垫料体积和面积见下表1。表1 各阶段生猪占用生物发酵垫料体积和面积猪只区别垫料厚度(cm)单位生猪所占垫料面积(m2/头)单位生猪所占垫料体积(m3/头)发酵前垫料厚度不低于(cm)妊娠母猪70851.31.51.01.2100114哺乳母猪60652.73.01.52.08085种公猪60653.64.02.02.47883保育猪60650.30.50.20.37883生长猪70800.81.00.81.0100110育肥猪60801.31.51.01.278110后备种猪(3565kg)60800.81.00.81.078110后备种猪(65130kg)60801.21.51.01.2781104.3.7 通风降温设施建造时应预留安装水帘、负压风机和排湿扇的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距垫料表面40cm以上至屋檐可安装窗户,或采用不建墙安装卷帘,保证自然或负压通风良好。5 生物发酵床的制作5.1 生物发酵原料及质量要求5.1.1 谷壳:新鲜、无霉变、无异味、不含有毒物质。5.1.2 木屑:新鲜、无霉变、无异味的原木生产的粉状锯末。凡是将木料通过熏蒸杀虫和油漆后木屑均不能使用。5.1.3 米糠:新鲜、无霉变、无异味的糙米碾白的副产品。5.1.4 微生态制剂:使用的微生态制剂必须有省级以上主管部门的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和企业标准。5.2 发酵舍垫料的组成比例详见下表2。表2 生物发酵舍垫料的组成比例谷壳木屑米糠微生态制剂0.3 m30.7m335kg/m30.20.25kg/m35.3 垫料的制作5.3.1 谷壳、木屑的铺垫将谷壳按设定好的高度铺在发酵舍生物发酵床上,谷壳表面找平,再将木屑铺在稻壳上面,铺到设定高度后找平表面。5.3.2 微生态制剂米糠的制作按计算好的比例将米糠和微生态制剂混合均匀,然后均匀地铺撒在木屑上面。5.3.3 垫料充分混合并调整水分将铺设好的垫料进行加水混合均匀,使其水分达到4050%。如果有结块的谷壳或木屑应拍散,木屑中不能含有异物,大的木块也应去掉,以防伤害猪只。5.3.4 垫料堆积发酵将混合好的垫料堆成梯形或锥形,每堆体积不少于10m3,高度不低于1.5 m。当垫料体积在30 m3时以内时堆积成一堆,当体积大于30 m3时可堆积成两堆。气温低于10时,用麻袋覆盖周围保温,垫料在这期间的发酵温度达到60以上并保持48小时。5.3.5 第二次发酵当第一次堆积发酵温度达到60以上保持48小时后即可进行第二次发酵。将表面和触地25cm左右未发酵的部分移至第二次发酵的中心部位进行再次发酵。当温度持续65以上达48小时后,垫料的发酵过程完成。将垫料铺开后,放置24小时后进猪。5.3.6 检测和记录温度的检测:垫料堆积24小时后至发酵成功前,每天12次用温度计横向间隔1.5m、深度35cm各测一个点,纵向分上、中、下三点测定温度。每次测定温度应当分点做好记录,如果各检测点的温度相差很大,说明垫料混合不均匀,发酵也不完全,需要重新按规定制作发酵。水分的检测:垫料水分控制在4050%,即手捏紧松开后,垫料不结团,手掌上有一点点水迹即可。检测点为横向间隔1.5m、深度35cm各测一个点,纵向分上、中、下三点测定湿度。6 垫料管理6.1 日常维护管理6.1.1 水分和养分管理水分的管理以发酵床不起粉尘为下限,以手握无水滴下为上限;养分管理以中心温度为40为最低检测标准。视情况适当添加谷壳和木屑,补充水份、米糠与微生态制剂混合物。6.1.2 通气和热量平衡垫料需要通过翻动辅助通气,每天在粪便较为集中的地方,把粪尿分散开来,埋在2030cm垫料下面。翻动的方式有人工翻动和机械翻动,一般垫料表面30cm每周翻动2次,每月把垫料上下均匀翻动一遍。6.2 猪出栏后垫料的管理猪出栏后,重新将垫料堆积发酵,杀灭病原菌,方法是:将垫料堆积至高1.5m以上,按每立方米垫料添加50g微生态制剂和相应比例的米糠,待中心温度上升至50以上,保持48小时。发酵结束后,摊开垫料,冷却表面温度至2530,间隔24小时,确认表面不起粉尘后方可再次进猪饲养。6.3 妊娠母猪舍和分娩舍垫料的管理6.3.1 将粪便刮入垫料中,翻盖在垫料下面,厚度在2030cm为宜。6.3.2 每45天将猪粪往中间堆积一次,深翻动垫料。6.3.3 一个月一次彻底翻动垫料,把底部和墙壁周围的垫料翻到中间发酵。6.3.4 保持舍内通风良好,定期检查垫料中心温度,一般在3545为宜。7 饲养管理7.1 饲养条件7.1.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7.1.1.1 饲料和原料符合营养标准和卫生指标标准。7.1.1.2 在猪的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根据营养需求,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营养水平不低于GB 8471要求。7.1.1.3 在饲料或饮水中按微生态制剂说明书要求添加微生态制剂。7.1.1.4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无公害养殖对药物使用的要求。饲料中添加的兽药严格遵循兽药使用规定,不得添加国家严禁使用的违禁药物,按有关准则执行休药期。7.1.1.5 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7.1.1.6 不能长期在饲料中添加能杀灭益生菌的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以防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作用和垫料的功能失效。7.2 饮水7.2.1 保持有充足的饮水,猪在饮水过程中洒在地上的水应从排水沟引到室外雨水沟中,不能流到垫料中。7.2.2 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避免细菌滋生。7.3 免疫7.3.1 猪群的免疫符合免疫程序的要求。7.3.2 免疫用具在免疫前后应彻底消毒。7.3.3 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瓶要做无害化处理。7.4 兽药使用7.4.1 兽医人员应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记录,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使用。7.4.2 禁止使用未经农业部批准或已淘汰的兽药。根据不同种类的药物,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7.4.3 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进行寄生虫控制。8 卫生消毒8.1 消毒剂要选择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的消毒剂。消毒方法有喷雾消毒、浸液消毒、熏蒸消毒、紫外线消毒、喷撒消毒、火焰消毒。8.2 做好猪舍内的卫生及周围环境卫生,定期消毒。8.3 每批猪只调出后,空圈后若需要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只须将垫料用农用薄膜盖一下,消毒可正常进行,消毒完毕后,将表面垫料翻到中部发酵即可。9 饲养管理9.1 保育猪和育肥猪采用自由采食、饮水的生产工艺。9.2 投放充足的饲料,并做好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