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分层检测案17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159页【基础巩固练】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A瓶先敞口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瓶BA瓶密封后,应该立即连通B瓶CA瓶密封后,培养一段时间,再连通B瓶D实验结束后,在B瓶中加入重铬酸钾检验酒精解析: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需要设置无氧条件,同时检测无氧呼吸的产物CO2,因此装置中要将A锥形瓶密封一段时间,让酵母菌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干净后再连通B瓶,保证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CO2造成的。答案:C2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解析: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乙醇在酸性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答案:C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与氢结合生成水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在线粒体中被消耗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ABC D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被用于氧化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这一步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答案:C4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解析: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中彻底分解成CO2。答案:D5细胞呼吸的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解析: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答案:C6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有氧呼吸是从_的氧化分解开始的,全过程分为_个阶段。(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释放的CO2是在第_阶段产生的;H2O是在第_阶段形成的;产生ATP最多的是第_阶段。(3)有氧呼吸中氧的作用是_,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解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将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脱下来少量H(4个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将丙酮酸彻底分解成CO2,消耗6分子水,脱下来20个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脱下的H经过一系列反应,与O2结合形成12分子水,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CO2产生于第二阶段,O2用于第三阶段的反应,水生成于第三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第三阶段。答案:(1)葡萄糖三(2)线粒体丙酮酸二三三(3)与氢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大量的ATP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能力提升练】7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增加C若丙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会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丁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会使O2的消耗减少解析: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减少,A错误;丙酮酸是葡萄糖分解的中间产物,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葡萄糖分解的产物丙酮酸减少,B错误;形成ATP的过程要消耗ADP,若丙能抑制ATP形成,则ADP的消耗减少,C错误;若丁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D正确。故选D。答案:D8.图示为测量动物呼吸的实验装置,图中a为红墨水珠,b中装有KOH溶液。此装置可测量动物()A放出的CO2量B放出的O2量C吸收的CO2量D吸收的O2量解析:动物呼吸吸收O2,产生CO2,由于CO2被KOH溶液吸收,故该装置测量的是瓶中O2的减少量。答案:D9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在适宜温度下,会产生CO2的试管有()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葡萄糖线粒体丙酮酸线粒体葡萄糖细胞质基质(无氧)A B C D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细胞膜已破裂的酵母细胞具备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能够完成有氧呼吸的过程,有二氧化碳产生,正确; 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反应物是丙酮酸和水,葡萄糖不能直接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因此虽然具有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但缺少反应物,不能产生二氧化碳,错误;丙酮酸和线粒体,具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物和场所,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正确;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正确。 所以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会产生的试管有。故B项正确。答案:B10在一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图所示。在以下有关坐标图中,不正确的是()解析:解决此题,首先要明确所给条件:密封的锥形瓶中,内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根据此条件,酵母菌可以在其中大量繁殖,葡萄糖的含量应逐渐降低,最后被分解利用完,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锥形瓶中缺乏氧气,酵母菌此时的细胞呼吸为酒精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CO2,酒精的含量升高,到葡萄糖完全消耗掉,酒精的浓度不再增加,所以A坐标图是正确的。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溶于水形成H2CO3,随时间的延长,H2CO3的浓度升高,溶液的pH逐渐降低。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一定,且H2CO3=CO2H2O,所以溶液pH降到一定程度后便不再降低,所以坐标图D是正确的。由于葡萄糖的量是一定的,被酵母菌利用后便逐渐减少,酵母菌繁殖速率逐渐减慢,所以坐标图B是错误的。答案:B11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有同学认为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也有同学认为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请完成下列实验:(1)供选的实验试剂:5%葡萄糖溶液、酵母菌细胞(试剂1,适宜条件下,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均可发生)、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无氧呼吸进行的场所)、ATP溶液、蒸馏水。(2)实验步骤:取锥形瓶完成如图装置,组装三套,依次编号为A、B、C。1号锥形瓶中都加10%的NaOH溶液,3号锥形瓶中都加澄清的石灰水。A装置2号锥形瓶中加入10 mL的试剂2、10 mL的5%葡萄糖溶液、2 mL蒸馏水;B装置2号锥形瓶中加入_;C装置2号锥形瓶中加入_。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N2 5 min,目的是_,再将三套装置分别处理:A、B装置持续通入N2,C装置持续_。将三套装置放在温度适宜(25 35 )的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8 h10 h)。观察_,判断是否进行无氧呼吸。(3)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若_,则酵母菌无氧呼吸受ATP抑制,不受氧气抑制;若_,则酵母菌无氧呼吸受氧气抑制,不受ATP抑制;若_,则酵母菌无氧呼吸受ATP抑制,也受氧气抑制;若_,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既不受ATP抑制,也不受氧气抑制。解析:该实验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受O2抑制还是受ATP抑制,实验的自变量是ATP、O2的有无,因变量是生成的CO2。实验材料中已给出试剂1与试剂2,所以选用试剂2,能提供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题目中已给出空白对照组,所以设置具有ATP的实验组和通入氧气的实验组即可,其他条件和试剂用量都与A组相同。探究性实验结果的预测需要全面,可将所有可能都预测出来,并根据结果推出相应的结论,本题已给出实验结论,所以根据结论和实验处理推测出实验结果即可。答案:(2)10 mL的试剂2、10 mL的5%葡萄糖溶液、2 mL ATP溶液10 mL的试剂2、10 mL的5%葡萄糖溶液、2 mL蒸馏水(可换顺序,但应与结果对应)去除锥形瓶中的氧气通入空气各装置中3号瓶是否变混浊(3)A装置变混浊,B装置不变混浊,C装置变混浊A装置变混浊,B装置变混浊,C装置不变混浊A装置变混浊,B装置不变混浊,C装置不变混浊A装置变混浊,B装置变混浊,C装置变混浊【素养养成练】12.图中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 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放出的热量更多。(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装置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A加入240 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 g活性干酵母_B加入24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_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这是控制实验的_变量。(3)要测定B装置因细胞呼吸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对装置C的实验处理:装置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C_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 min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_(用“”表示),则假设成立。解析:(1)该实验要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细胞呼吸方式,所以A、B两装置内的自变量应为氧气的有无,其他条件要保持完全相同。(2)B装置内煮沸葡萄糖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放射科CT扫描对比剂注射操作技巧
- 2025年河北省遵化市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睡眠障碍治疗方案探讨
-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质量检验技能训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房产活动后评估
- 急诊科急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培训教程
- 结核病治疗护理细则大纲
- 麻醉科全麻术后镇痛规范
- H1N1流感流行期防治措施
- TCI 368-2024 供电服务客服调度管理规范
- HG∕T 2454-2014 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双组份)
-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六年级上英语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 解读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课件
- 译林版二年级上册英语期中卷(含听力材料)
- 玉米脱粒机项目计划方案
- DZ∕T 0283-2015 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正式版)
- 明清古家具鉴赏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参赛作品
- 快递物流反恐怖防范规范
- 《水浒传》中的角色形象塑造与人物形象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