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门管理办法.doc_第1页
技术部门管理办法.doc_第2页
技术部门管理办法.doc_第3页
技术部门管理办法.doc_第4页
技术部门管理办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部门管理办法变更设计管理办法一、变更设计管理是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变更设计管理工作,对于保证技术标准、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起到很大的作用。二、各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审查变更设计项目。指定人员管理日常业务,建立登记立卷制度。深入研究工程有关改变设计的可能,经常核对设计图纸,发现问题及时与业主现场监理及设计单位联系,办理变更设计手续。三、变更设计尽可能于开工前提出,一项工程避免反复变更。施工中发现设计错误或与实际不符,要主动及时与业主及设计单位联系。办理变更设计时,绝不能单纯从节省工程费出发而降低设计标准。四、变更设计范围与分类:按变更设计的重要性、技术复杂程度和分工协作等情况,按主管单位分类标准分类,如无标准,可与业主现场监理及设计单位协调分类办法。五、变更设计的程序和分工:凡需要改变设计,应提出变更理由,技术经济比较资料,并填写变更设计申请单,要做到有理有据、高质量、高水平,由提议单位审查盖章,按程序报批。六、各类变更设计应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手续,必须有签认的变更设计图纸资料或正式书面通知,方可据以施工,并留存作为竣工资料。如施工急需,征得现场设计人员同意变更设计,亦应记录并当即签字,及时补办正式手续。七、变更设计通知、纪要、文件收到后,项目技术部门要及时送交计划、财务、有关施工队,收到变更设计图纸要立即审核并分发给施工队和业务部门。八、统计变更设计,不包括验交时的新增工程和因质量事故引起的变更设计,但包括配属单位、委外单位施工项目的变更设计,施工设计审查会议提出的变更设计要附详细说明。测量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 测量管理制度一、桩橛复核制1、开工前应对主要桩橛(曲线交点、圆曲线、缓和曲线始终点桩、直线转点桩、桥涵墩台中心桩、水准点桩)进行同精度复测,复测应采取两种不同方法或两人换手复测的方法进行。两次测量误差应满足有关技术规定,在规定范围内,仍以原设计为准。2、负责特大桥、大、中、小桥的墩台中心开挖放样,施工测量。3、隧道洞内导线控制点由项目部测量队提供位置。施工队负责埋设,每月停工一天,项目部进行控制测量和检查复核测量,施工队在清理障碍物、保证电源照明等方面要提供方便积极配合。4、未经复测的桩橛不得使用,各种废桩应立即销毁。用护桩复核、墩台中心或其它重要建筑物控制桩位时,应首先复核护桩桩位。二、资料复核制1、各种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标注明显、计算清楚、签署完善,并认真进行复核和检算。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不得使用。2、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准事后记忆追补,不准修改。测量记录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复核者、日期、天气及使用仪器型号和管理号码。划掉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并予保存,不得撕毁。各种测量手簿应按规定内容及格式填写,统一标准。三、仪器管理制1、各种测量仪器、工具的质量和性能应定期进行检查,并按计量仪器检定规定进行检定,有问题及时送修,以保持良好状态,各种测量仪器还要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2、测量仪器的保管、使用、修理、报废处理.保管:建立测量仪器档案卡片,对使用的测量仪器,要有专人负责保管,特别是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等,要指定事业心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测量班长保管。对不使用的各种仪器要定期擦拭上油,存放在通风良好、备有仪器搁架的库房内。各种仪器要做到帐、卡、物相符。.使用: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检查校正权属于主管测量的技术人员或指定测工,未经责任人员的允许,其它人员不得擅自动用仪器。.修理: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的鉴定、修理、周期检定,由项目部测量班负责。3、报废: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测量仪器报废,报处后由处组织进行技术鉴定,处根据鉴定意见报废。四、测量人员及各种测量仪器报表制:测量人员及各种测量仪器,项目部每年要向处计测中心填报一次。第二章 施工复测及控制测量一、开工前应对中线的交角、长度、水准基点及中桩高程进行复测。复测精度按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按规定不超过中误差的二倍。二、钢卷尺应经过鉴定或与鉴定的钢卷尺比长后,方可使用。有条件时,可购置基准铟钢尺,也可委外鉴定。三、施工复测所用仪器精度,应符合现行测量技术规则的要求。四、水准基点根据施工需要进行移设和增设,一般地段每隔约2000米,工程复杂地段约每隔1000米设置一个;长度在300米以上的桥梁,500米以上的隧道每端应不少于2个水准基点。水准基点精度:大桥、特大桥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测量时,其限差为20R;线路、站场、中小桥和涵洞水准基点测量限差为30R(R为测段长度)。跨越宽度为200米以上的大河或深谷,应按跨河水准基点测量的要求进行。五、直线隧道长度大于1000米,或曲线隧道长度大于500米或洞外两开挖洞口(包括横洞口、斜井口)间水准线路长度大于5000米时,应根据贯通误差的限差进行测量设计。六、隧道内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限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向:两相向开挖洞口长度在4000米及以下的为100毫米;在40008000米的为150毫米,8000米以上另行规定。2、高程:20毫米。七、隧道贯通后应由项目部配合处测量大队作贯通测量,确定实际的横向、纵向和高程贯通误差。根据贯通面所处位置选择中线调整方法,在未衬砌地段进行调整,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八、用直接丈量或横基尺端点法测设墩台中心时,应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放,距离、方向应起闭于桥头控制点,也可根据地形自中间墩跨向两端设放,但应避免自两端向中间设放。桥墩中心至相邻的墩台丈量精度不得低于墩距的1/5000,其误差在邻近数个墩台内调整。九、线路施工复测的精度规定如下:1、水平角度40秒。2、距离:1/2000。3、转点点位横向差:每100米为50毫米,当点间距离大于400米时,最大点位横向差不大于20毫米。4、曲线横向闭合差:5厘米。5、水准基点高程闭合差:30毫米。十、管区接头搭接地段的贯通测量,应将相向的两方向测设的中线,各自向前延伸2至3个控制点(水准基点2个)。第三章 施工放样及安装测量一、边桩测放应力求准确圆顺,边桩易于丢失时,应在路基两侧施工范围外设置方向桩12个,边桩限差规定如下:高程:Hd限=h/100+L/200+0.1距离:dL限=h/100+0.1h边桩至线路中桩的高差(米)L边桩至线路中桩的水平距离(米)二、挡土墙、护坡等加固工程的施工放样应符合设计要求,结构尺寸误差、基底及顶部高程误差均应不大于5厘米。三、涵洞基础分节丈量误差应不超过1厘米,流水面高程测量误差不大于2厘米。四、承台、墩身、墩帽及垫石放样均依据护桩交出十字线,承台模板中心偏差不大于2厘米;高程限差为3厘米(对护桩使用前应进行桩位复核);墩身模板中心偏差不大于1厘米;支承垫石高程在同一墩上的测量限差为2厘米;灌注墩帽时的顶上下游及中心处,应埋设水准钉及中心钉,并在建成后测量水准钉高程及中心钉里程,以供架梁用。五、钻孔桩、挖孔桩的桩位按桥墩十字线与桩相对位置设放,其限差为3厘米,斜桩在接桩后,应用靠尺法测定其斜度以推算桩在基准面(承台底)的位置,考虑是否补桩。六、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离在直线部分不宜大于100米,曲线部分不宜大于50米,供导坑延伸和掘进用的临时点可用串线法标定,其延伸长度在直线部分应不大于30米;曲线部分应不大于20米。超过规定5米长度时,则应用经纬仪测定。串线法的两吊线间距一般不宜短于5米。供衬砌用的临时点,必须用经纬仪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要,适当加密,一般不大于10米。七、洞内当用正倒镜延长直线或曲线偏角法检测延伸的中线时,其横向点位限差不得大于5毫米。超过时应以相邻点逐点检测至合限时为止。中线点和临时点的距离在丈量限差为1/2000米。八、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的隧道,上部导坑的中线每延伸一定距离,要和下部导坑的中线联测一次,用以改正上部导坑的中线点或向上部导坑引点。九、先拱后墙的拱脚水准测量应起闭于洞内水准基点,其限差为30R,并经常与洞外水准基点闭合。十、为使导坑开挖断面较好地符合设计断面,在每次掘进前应在开挖面用红铅油标出设计断面线。测定时,应注意考虑隧道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偏移值和施工预留宽度及回落量。隧道全断面开挖完成后,应采取断面支距法,从上而下每隔0.5米(拱部及曲线墙地段)和1米(直墙地段)向中线左右量测支距,并绘出断面图。第四章 竣工测量一、线路中线贯通测量时,在有桥梁、隧道的地段应从桥梁、隧道的线路中线向两端引测贯通。贯通后的中线位置,应满足路基宽度和建筑物接近限界的要求。二、架梁前,应根据墩台护桩(对护桩应先行复核)测放出墩台中心,放出十字线,并根据所架梁跨实际长度,在墩顶上放出支座十字线和梁端轮廓线,检查垫石高程。三、竣工测量时应将水准基点移设于稳固建筑物上或接近线路的基岩上,永久水准基点应予交桩复测后埋设。水准基点间距应不远于2000米,隧道洞内水准基点每1000米设置一个,短于1000米的至少应设一个。四、隧道竣工测量后,其永久中心桩应用砼包埋金属标志,每200350米设一个;曲线部分可根据通视条件适当增加;永久中心桩设立后,应在隧道边墙上面标出标志,永久中心桩的实测成果及示意图列入竣工文件移交。五、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每50米,曲线地段每20米或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隧道的实际净空。包括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均以线路中心为准。第五章 桩橛设置与保护一、中线上的控制桩(包括交点)应在施工前钉设护桩;桥梁墩台护桩应沿墩台纵横轴线自远而近设放;涵洞护桩应沿轴线设放。护桩应设在施工范围以外,且稳固可靠、通视良好。设置护桩交角应正交,困难时交角不宜小于60度。每个方向的护桩不少于2个,护桩应用砼固桩。二、线路中线经竣工测量贯通后,直线上的转点和曲线上的控制点均应固桩,并在路肩上埋设线标桩以示控制点位。三、固桩时应挂十字线定点,保证点位正确、可靠。固桩宜埋设砼桩(顶方10厘米、底方15厘米、长50厘米)或就地灌注砼桩(直径1520厘米、深3040厘米),桩顶埋入铁钉或铁块刻”十”字以示点位。四、施工单位应教育职工保护桩橛,指定人员负责检查,发现损坏丢失,及时报告有关单位处理,施工中必须搬迁控制桩橛时,应经测量班长同意批准,按原精度移测,擅自搬迁或毁坏桩橛者,应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工程试验管理办法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试验一、工程材料必须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水泥、砂、石、金属、砖和防水材料等,在开工前应按技术文件要求的项目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二、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金属和防水材料等,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书,当缺少出厂合格证时,材料供应部门应事先通知有关单位取样送检,经试验确认材料合格时方可发往现场使用。三、当地自产材料(如砂、卵石、碎石、片石、道渣)应先取试样送检,合格后方准开采使用,不得边采、边用。四、对于具有出厂合格证的建筑材料,亦需按规定取样复验其性能,如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1、由于运输保管不当或超过储存期限可能发生变质;2、材料外观有变质迹象;3、对某些产品的性能和效果不够熟悉;4、由于工程结构重要或设计上有具体要求。五、工程材料的取样和送检,由施工队负责。向试验室送样时,必须交试验委托单,写明材料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工程用途等。六、试验室接到试验委托书后,要立即着手进行材料试验,及时提交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必须数据准确,结论明晰,并写出试验意见。七、材料供应部门应向试验室及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出厂合格证书、技术证件,作为使用及验交的依据。八、各种试验报告和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出厂合格证书均列入竣工文件,施工其间应由项目部试验室专人保管。第二章 施工质量的试验控制一、砼、砂浆配合比管理1、砼、砂浆配合比由试验室负责进行选定。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一个月将材料样品和试验委托书送到试验单位,试验单位应在开工前提交理论配合比。2、不同设计标号、不同工程部位、流动性有不同要求的砼,以及使用不同原材料时,应分别选定配合比。3、队试验员负责换算施工配合比和填写配料通知单,经主管技术人员签字后按重量比例配料。二、砼和砂浆工程的现场管理1、水泥应分种类和标号覆盖存放,不同品种和标号的水泥严禁混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未经试验鉴定不得使用。2、砂石材料的含水率测定和配合比调整,每月开工前进行一次,如遇降雨或其它原因时,应随时测定调整。3、砼坍落度及和易性检查,每一工班至少两次。4、工地计量工具每工班检查校正一次。5、砼和砂浆检查试件由队试验员制作,制作数量及取样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三、砼强度检查。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应分别取样;2、同一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每100盘取样不少于一组,但不超过100m3;3、每工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砼不足100盘取样不少于一组。4、依据规范规定,需检验结构或构件砼强度时或需检验不同部位强度时,应增加取样次数;5、检查试件成型养护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四、砂浆检查试件应在砌筑地点随机制作,其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同标号、不同配合比,分别制作试件;2、砌石工程不超过100m3砌体,制作一组试件;3、砌砖工程不超过250m3制作一组试件;4、房屋每层楼及基础砌体,至少作一组试件;5、试件制作及养护条件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五、钢筋焊接1、焊工应实行考核发证制度,无证焊工不得上岗操作。2、对于焊接成品应分批取样检验,抽样数量视焊接方法确定,并按有关规范规定办理。当焊接不稳定时,抽样数量应适当增加,检验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六、路基填筑1、填土前,应在选定的填土地点取样试验,得出土的分类、最大密实度和最佳含水量等最佳技术指标。2、路基填土前应分层压实,施工过程的检验亦应分层、分段进行。细粘土采用环刀法、灌砂法或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土的密实度;粗粘土采用荷载板测定地基系数,对检验不合格的地段应重新压实直至合格。3、其它非常见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应严格按国家及部省的有关规程、规范进行。第三章 试验仪器设备一、项目部试验室应依据完成施工任务的需要配足试验设备。二、各种试验仪器设备要按固定资产和一般仪器分别建立台帐,同时要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和仪器技术档案,台帐要每年抄报处试验室。三、主要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使用,要制定操作细则,在规定周期以内检定、修理、保养,及时填写质量记录。四、计量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应保持良好,经检定合格粘贴状态标识后才能使用。第四章 试验资料报表和总结一、试验原始资料和试验报告是分析工程质量的技术依据,是工程竣工验交的重要凭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填写。二、试验报告经过复核,由试验室主任签章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有效。三、试验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必须采用规定的表格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各种试验资料的保管期为五年以上。四、试验室每月填写“工程试验工作报告”、“砼(砂浆)检查试件统计表”及“路基填土密度统计表”,统计至月末,每月25日前上报处测试中心。五、项目部试验室,半年应写试验工作小结,年终写试验工作总结,报处计测中心。第五章 其 它一、安全保护1、各试验室和工地试验站要建立“安全操作守则”,加强对试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并经常检查安全工作情况,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2、试验室内要设置消防器材,对易燃易爆和剧毒药品应有隔离设施,对放射性仪器要有防护措施。3、试验人员在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室内应备用肥皂毛巾、指刷等用品。试验人员劳保用品和劳动津贴参照有关工程规定配发。二、试验人员需接受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或省级监督部门负责考核发证,持证上岗。技术交底办法一、技术交底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能使广大施工人员了解技术要求、掌握技术标准,有利于科学组织施工,提高工程质量。按照交底的性质和内容,分为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和施工单位内部进行的技术交底。二、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项目部收到施工设计文件后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项目部总工组织有关业务人员参加。目的在于认真弄懂设计意图及工程特点,以便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有异议的问题,要本着对工程负责和科学的态度,共同研究、协商解决。交底经过和有关问题,处理意见应详细记录,写成正式文件或会议纪要,归档保存作为交底工作和处理有关问题的依据。技术交底纪要应作为竣工文件资料列入工程档案。对重大、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的工程,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应请有关专业设计负责人到施工现场进行专题技术交底,项目部总工组织与该项工程有关的技术和施工人员参加,以便掌握该工程施工的具体方法、特殊要求和技术措施。三、项目部内部技术交底在施工前,应由项目部总工主持,对各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为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劳力组织、设计要求、质量标准、重大技术安全措施、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需用劳、材、机及投资数量,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等。每次交底都要作好交底记录,并应印发有关技术交底资料图纸,履行交底签字手续。项目部总工及技术部门对施工中的一些具体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处理意见、应及时地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填写“工程技术通知单”发至施工队。“工程技术通知单”应实行编号,装订成册归档,便于日后查找。通知单应履行签字手续。四、为保证工程队施工的正确、顺利进行,项目部工程师在每项工程开工前要组织有关人员向队长、副队长、技术室主任、工班长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是:管内重点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安排,管内各专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工程的技术标准;测量主要控制桩橛等。必要时,还应给工程队上技术课,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讲解有关施工知识。五、项目部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了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专题技术交底,使交底工作和施工作业各有依据。书面形式采用填写“技术交底书”发至工程队,并办理交接签字手续,建立技术交底台帐备查。六、工程队在施工中也应进行技术交底,一般工艺采取工前讲解、工中指导、工后讲评的程序,反复地进行技术交底,由队技术主管负责实施。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数量、需用机具器材、质量标准、安全保证措施、施工大样图、加工草图、放样桩橛、测试措施等,交底方式可用上技术课及书面交底并用,并向工班长填发技术交底书。七、技术交底是一项严肃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施工是否正确和安全。没有进行技术交底,不准施工。不论是用书面文字或以图表形式,均应建立复核制度;临时口头交底及时补办文字交底手续,以防差错。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办法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组成一、本办法所列的内容组成为中标后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可适当参考。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要根据工程特点,突出关键技术的实施方案和监检措施。二、内容组成1、签发执行令;2、目录;3、更改记录;4、编制记录;5、工程概况及特点;6、工程机构及主要人员、队伍配备;7、现场调查情况;8、主要临时工程的部署、安排;9、主要工程数量、物资材料需要量汇总表;10、供水、供电、运输、物资材料供应及通讯方案;11、一般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安排;12、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法及进度安排;13、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置;14、测量、试验、检测规定;15、施工干扰的解决方法及过渡方案;16、“四新”项目应用计划及说明;17、特殊过程施工及控制措施;18、科技成果、论文计划;19、创优规划;20、工期保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组织措施;21、产品包装、防护计划及措施;22、施工总进度图;23、其他。第二章 施工组织设计会审一、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过程中,重大方案(如任务划分、施工方案选择、大临工程、大型设备选择等)应由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讨,分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参加,避免造成失误。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应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充分论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三、凡编制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均要经过会审、审核、审批程序后方能执行,并要填写会审记录和审核、审批表,所有签字要齐全。四、所有会审记录要填写简捷、清晰、明确,不合格项写明原因,会审、审批均应填写意见。五、审核依据1、投标书或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进度等的要求和投资安排。2、施工设计文件(包括说明书、施工图纸、工程数量、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及总体概算等)、设计文件鉴定或审查意见。3、 有关协议、合同。4、 施工现场及外部施工环境调查资料。5、 定额文件(包括预算定额、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及各种施工统计资料等)。6、 本单位施工队伍编制、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机械车辆配备及完好率、综合生产能力。7、现行有效的有关技术标准、定型图、标准图、施工规范、施工规程和规则等。8、本单位所掌握的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先进施工经验及成型的施工工法。9、分承包商的综合施工能力资料。六、审核标准1、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满足施工要求。2、总体安排合理,人员安排满足现场施工需要。3、组织机构健全,人员安排满足现场施工需要。4、各种计划安排合理。5、施工方法先进合理,经济实用。6、队伍编制、技术水平、机械设备、专业程度、综合生产能力满足施工需要。7、大、小临时工程设计合理。8、测量、试验、检测规定符合标准,满足施工需要。9、应用“四新”技术合理。10、使用的技术标准、规范、定型图等文件资料均为现行有效版本或顾客明确要求使用的版本。11、创优规划、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环保等措施满足建设单位、环保部门要求和现场需要。12、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13、施工组织设计文整清晰,装订整齐,规格标准,外形美观。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的上报、审批、修改一、上报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上报审批按处程序文件有关规定执行。二、修改1、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一般性修改,即对总体施工方案不产生影响的修改,由本级总工程师批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存;涉及到总体施工方案的修改,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备存。2、所有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的内容,均应写(附)到施工组织设计修改记录上。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管理一、施工组织设计一旦审批实施,就应全过程指导施工,成为施工生产的指导性文件,不能随意更改、涂抹,属受控文件。二、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有支持性的施工工法或作业指导书。三、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施工过程检查、控制的依据。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运行是评选优质工程和主管领导个人业绩及单位业绩的考核材料。第五章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一、编制依据1、标书或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的工期、进度要求和投资安排。2、投标标书、施工设计文件(包括说明书、图纸、工程数量、施工组织设计及总概算)、设计文件鉴定或审查意见。3、 有关的协议与合同。4、 施工现场调查资料及所在地的外部环境条件。5、 定额文件(包括预算定额、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及各种施工统计资料等)。6、 单位施工队伍的编制、技术水平、专业化程度、机械车辆配备、综合生产能力。7、 行之有效的有关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规程和规则等。8、 本单位所掌握的国内外新技术、新施工工艺和先进施工经验。二、编制原则1、满足标书或建设单位对该项目施工工期及投产时期要求,并留有余地,满足标书其他要求。2、贯彻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3、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全面规划,保证重点,优先安排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和重、难点工程;安排好工程的平行或交叉作业,确定最优施工方案,保证工期,降低成本。4、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能力和提高专业施工水平。积极而谨慎地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5、充分考虑季节、气候的影响,制定季节性施工措施,尽量做到全年均衡施工。6、尽量利用原有建筑和本地设施,减少临时工程和大型临时设施量。7、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特别是砂、石的料源,尽量就地取材。8、对更新改造项目,做到既能保证营运又满足施工,并确保营运和施工安全。9、节约施工用地,力争少占耕地。10、合理选择施工队伍及合理配备机械、劳动力。三、说明书1、工程概况及特点。建设项目的位置、规模、特点、技术条件、工程数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合同工期及重要条款。2、当地气象、水文、地质特征及交通、建材和可利用的劳动力、设备等地区条件。2、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3、 工期安排。总工期和分段工期。4、 任务划分、队伍选择和劳动力部署。5、 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的施工方法,机械设备的选型及投入。6、 用水、供电、运输、物资供应及通讯方案。7、 工期保证、安全生产、质量保证、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组织措施。8、对重要临时工程的部署安排。9、“四新”项目应用计划及说明。四、图表1、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内容:.设计总平面图;.线路平、纵断面图;.主要工程数量表;.施工区段划分及队伍驻地图;.各项工程进度图;.劳动力动态示意图;.主要材料、设备、投资分年度计划表;.材料、物资储备位置和加工厂布置图;2、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内容:.施工方法顺序图;关键工序、工艺设计图;.重、难点工程施工图;.临时便道布置图;3、 重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工程的位置、起讫里程及长度;.施工机具安放位置;.临时道路、通讯、供电、给排水等设施布置图;.生活区规划和构件预制、加工场地等布置图;.砂、石等堆放场地图;五、计划表1、各类工程分年度完成工程数量表;2、劳动力分年度需要量表;3、主要材料分年度需要量计划表;4、主要机械设备分年度配备表;5、成品、半成品制造安装分年、季供应计划表;6、设备安装工程设备需要量及供货时间明细表;7、运输车辆分年、季计划表;8、分年度投资计划表;9、资金流动表;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深化企业改革,落实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任务,规范现场技术管理,加速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和应变能力,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正确执行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试验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项目的目标控制和施工要素的优化配置及动态管理,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现有物资条件的作业,建立良好的施工秩序,严格按照承发包合同文件,合理有效地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第三条 搞好技术管理工作,完成技术管理的各项任务,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正确贯彻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规范和规程。2、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一切经过试验和数据珲评定质量、指导、控制施工的原则。3、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第二章 技术管理工作职责第四条 项目总工程师的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及上级技术管理制度,对项目施工技术工作全面负责。2、执行国家和部、委、局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定。3、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合同文件,掌握设刘意图,参加设计技术交底,主持图纸会审和现场调查、核对。4、负责组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工作。5、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技术工艺组织措施。6、负责向技术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和科技保密知识教育,注重技术资料、实物的保密设防工作。7、指导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并进行把关控制。8、分管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和工程质量创优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负责技术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9、负责推广应用科技进步成果,主持编制工程项目科研及技术、质量攻关计划,并组织实施。10、负责审核签发变更设计报告。11、领导试验和测量工作,负责施工过程试验、测量等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及报告。12、组织项目技术交流和职工岗前培训,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指导实施。13、主持交竣工文件资料的编制,参加交竣工验收。组织施工技术总结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并负责审核和向上级推荐。第五条 施工技术部门的主要职责1、在项目总工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制度。2、学习合同文件,熟悉技术规范,会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绘制细部施工图,向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质量操作要点的交底。3、参加现场调查核对,提出完善设计的建议,参加编制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制定技术工艺措施,主持一般性施工技术设计工作。4、负责指导试验和测量、检测的技术业务工作。5、办理有关设计变更的报批和实施。6、经常深入工地检查技术管理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核对图纸、核实工程数量,收集资料,掌握工程实施情况,加强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工作。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参与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记好施工日记,汇总整理施工照片或影视资料。7、及时审查施工原始记录和检查签证情况并分类收集管理保管。参加编制竣工技术资料,参与竣工验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技术人员施工日记的填写情况。8、组织有关科研课题和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项目的实施。9、负责劳务分包工程的技术指导和施工控制。10、参加学术交流和有关专业会议,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参加和督促技术人员撰写专题论文或工作总结,并办理推荐和申报工作。11、负责施工所需施工原始记录、工程检查证、施工日记等各种表格的准备工作。第六条 测量组基本职责1、开工前组织全体测量人员全面熟悉合同文件和设计资料,根据工程进度目标,拟定施工测量总体实施方案和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编制实施计划图表,并按计划分步落实。2、参加复测和控制测量工作,熟悉各种主要控制桩的位置,并负责组织保护。3、根据设计图表组织施工放样。4、负责桥、隧、涵各细部工程施工跟踪测量及复核工作。5、测量放样工作,必须遵循两人、两次、两种方法的测量原则,确认无误,经项目部质检工程师或总工程师检验签认方可施工。6、参加项目中间检查验收和交竣工测量工作,整理提供相关的交竣工资料。第七条 试验室基本职责1、全面熟悉工程合同文件,编制工程试验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图表。2、负责各种原材料及半成品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试验,必要时进行化学性能试验。3、负责各种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设计。4、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试验检测。5、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需做的相关试验。6、负责所有试验项目原始记录、实验资料的整理归档,并整理提供所属工作范围的交竣工资料。参加交竣工验收。7、负责实验仪器、设备的检修、保养和管理工作。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第八条 项目技术人员主要工作职责1、各级工程技术人员按照本部门主要工作的分工,对其中一项或几项负责,并按要求做好分管工作。2、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知识,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3、熟悉合同文件,了解设计意图,掌握设计要点,并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拟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补充必要的技术保障措施。向工班长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交底。4、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及施工图纸施工,加强过程的技术控制,指导、检查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参加分项工程的中间检查验收,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和分项工程检查证,并及时取得签证,记好工程日记。注意施工原始记录和各种检查证的分类、收集、整理,及时移交主管部门。5、积极配合质检人员和监理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检查。6、积极参加QC小组攻关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随时了解掌握施工过程的技术问题,指导班组解决有关技术难题。7、积极撰写技术论文和技术工作总结,参加技术交流活动。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第九条 队长和班组长主要工作职责1、队长: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和图中说明要点,掌握各部尺寸、标高、材料要求和质量标准,对所分管施工的工程质量具体负责。2)参加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熟悉施工技术方案和质量技术、安全技术措施,协助技术人员向班长进行施工技术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3)熟悉掌握本工种施工机械和辅助设备的构造 性能、操作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组织协调各施工工序、环节的衔接及配合,指导工序技术操作。4)编制本工种施工作业方案,全面指导本工种的各项工作,解决和处理操作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5)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先进技术的应用和QC小组活动。6)深入现场,组织工序交接检查,参加隐蔽工程,做好施工日记。7)学习专业技术业务,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写好工作总结。8)收集资料,总结积累经验,为编制和改进施工工艺提供材料。2、工班长:1)认真了解施工图纸和图中说明要点,掌握各部位尺寸、标高、材料要求和质量标准,根据工程内容做好班组成员分工,认真组织施工,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参加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学习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向班组成员进行操作技术和技术安全交底。3)严格按施工图施放大样,做好放样记录,经技术人员检查复检后方可施工。4)掌握施工程序、操作方法以及相关操作技能的基础知识,指挥工程机械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指导班组成员进行施工操作及相互间配合作业。5)管好施工现场,负责施工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做好原始记录 。6)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施工技能,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先进技术成果的应用和QC小组活动。第三章 施工准备阶段第十条 项目经理部应与上级经营开发、施工技术管理等部门进行必要的资料交接,进行施工准备,使工程尽快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以下几项技术准备工作:1、总工必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合同文件和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为参加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和现场交桩做好准备。(1)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1)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2)设计是否符合因地制宜,就近取材的原则。设计方案、技术措施能否满足质量要求,保证安全施工。对设计文件推荐的施工方案,进行充分讨论,补充完善。3)有无特殊材料(包括新材料)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来源能否满足施工需要。4)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图纸中结构尺寸、坐标、标高、工程数量、材料数量等有无差错。(2)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对有关设计文件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取得文函依据。2、现场交桩,主要应交路线导线点、水准基点和固定点桩;大桥、特大桥的桥位桩、基线桩和水准基点等主要控制桩。3、依据合同条件划给施工单位临时生活、生产及附属设施的用地范围、取土场、施工便道的区间方位标志桩。第十一条 现场调查核对与恢复定线1、设计交底后,经理部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部门进行现场调查核对和恢复定线,为施工总体部署和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技术准备。2、现场技术调查的主要内容有:、(1)路线平、纵、横断面图,沿线地质不良地段的特殊处理,构造物总体布置及桥梁结构形式,防护、导流设施等方案是否合理。(2)沿线或桥位附近的水文、工程地质、气象、地形、地貌等环境条件;自采加工材料的分布、数量、质量、运距和运输道路状况;当地材料来源及外购材料来源,运输路线及运输方式 、道路状况等。(3)当地劳动力资源及可利用的劳务分包单位,修理、制配机加工,机具设备、车辆、船只的租赁情况、施工污染影响等。(4)本工程与当地农田水利、航道、铁路、公路、电讯、电力、管道、地下古迹及其它建设物的相互干扰情况及解决办法。(5)标书文件中编列的临时便桥、便道、房屋、电力、电讯设备、总体施工方案、主要施工设备、临时给排水设施等是否恰当。3、对标书文件中有不同意见可根据现场实际,及时提出能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达到经济合理的建设性意见,并报请建设单位核鉴。4、恢复定线是对原导线、路中线、黑心角点、水准点、桥位和重要构造物的主要控制点等进行复核,并设桩保护。恢复定线的测量资料报经监理认可后方能作为施工的依据。第十二条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在编制中,要充分发挥各专业职能部门的作用,统一组织共同参加编制。要充分利用本企业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技能,统筹安排,扬长避短,注重发挥企业技术优势,采用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工艺,因地制宜地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由粗到细,反复协调,合理地进行工序间交叉衔接配合的程序设计,最终达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对于重点项目、关键工序、复杂结构、技术难题以及“四新”项目,要组织重点攻关并纳入研究计划,吸收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工参加,集中群众智慧,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奠定基础。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审批(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公司总工程师主持,项目总工程师及技术、生产计划、机械、物资等部门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编制。编制前,项目经理应提出对工程总体布局、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环节的总体安排思路,并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总体内容。在征求主管生产公司领导意见并经公司总经理审查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时报处、公司备案。(2)重大特殊工程项目(注:重大特殊工程项目系指总公司内从未施工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单位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由处总工程师主持会同公司和项目总工程师、施工技术、质量管理部门的有关技术人员确定,并纳入实性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内容。(3)小型项目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原则上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会同技术、计划、机械、物资、质检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编制,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4)局、处组织并主持施工工程项目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会同项目下属施工单位或技术、计划、物资、质检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编制,经局、处审定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5)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和方法详第16章。(6)劳动力、主要物资材料和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应针对工程特点,根据工程数量、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参照相应的施工定额并结合本企业长年施工积累的经验和工地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按季度进行编制。(7)劳务分包合同单位应在项目施工的总体布置下,负责编制分包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查后纳入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8)经审批后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各项技术组织措施原则上不得随意变更,如因特殊情况确须变更的,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第十三条 施工现场主要准备工作1、按照人员、设备需用量计划分期、分批安排人员、设备进场。2、做好各工点生产、生活设施布置,接通生产、生活用水、布设场内电力、电讯线路,确定便道、便桥分布实施计划以满足四通一平。3、办理必要的临时施工用地手续。4、做好拟开工分项工程的测量放样、材料实验检测工作和制定施工方案及技术组织措施。5、按当地政府规定办理其它有关手续。6、做好劳务分包合同签定的技术准备工作。第十四条 提交开工报千,待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在完成各项规定的施工准备工作后应按监理要求的程序和内容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下达开工令后方可开工。一般开工报告需附以下主要技术资料:现场材料试验、半成品材料检验、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试验;恢复定线和施工测量放样记录;主要机具设备、设备、测量实验仪器设备到场情况;拟开工分项或分部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第四章 施工阶段第十五条 技术交底1、技术交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于贯彻设计意图,严格实施技术方案,照图施工,循规操作,保证施工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技术交底必须满足合同文件、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按规定程序经过项目总工程师严格审查、签认。被交底单位的负责人也应履行签字手续。对特殊隐蔽工程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易发工程部位,及影响制约工程进度的关键工序环节,应重点进行技术交底并明确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和防范对策。2、项目总工在接受上级总工的技术交底后,应向本项目各技术部门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人员交底,其主要内容包括:(1)合同文件中规定使用的有关技术规范和监理办法及总工期。(2)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的说明及施工特点。(3)施工技术方案、质量技术保证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及操作规程。(4)试验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标准和采用的工艺。(5)有关科研项目和“四新”项目的技术要求。3、现场工程师和工班长在接受项目总工的交底后,应按工程进度,向班组长及有关操作人员进行分项、分部工程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方案实施的具体措施及施工方法;交叉作业的协作及注意事项;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4、单项施工技术设计交底,是技术交底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对于涉及“四新”项目或技术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单项技术设计,必须经过两阶段技术交底,即初步设计方案由设计人员提出后,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优化、完善。实施性施工技术图设计完成后,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应包括:设计要求、操作规程、加工技术条件、质量精度要求、技术难点及具体注意事项、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等。5、班组长在接受技术交底后,应组织全班组工人进行认真讨论,掌握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施工及操作要点,建立岗位职责,制定有关保证措施。第十六条 现场技术管理1、为了保证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指标,一般采用比较法,把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和计划规定指标相对比。其内容应包括:施工内容、施工方法、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并与材料消耗、机械使用和成本费用的检查结合起来,找出总是为近一步分析原因提供依据。2、试验检测(1)项目部应建立健全试验机构,制定试验检测实施细则,严格按照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