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练) 高考第1大题 (四) 命题方向1 提炼关键词 含答案_第1页
2017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练) 高考第1大题 (四) 命题方向1 提炼关键词 含答案_第2页
2017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练) 高考第1大题 (四) 命题方向1 提炼关键词 含答案_第3页
2017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讲练) 高考第1大题 (四) 命题方向1 提炼关键词 含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压缩浙江卷 5 年考情导向试卷考查方向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提炼关键词 下定义 概括信息 寓意概括 命题方向一提炼关键词(2016浙江卷)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4 分)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 2016 年 2 月 11 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 13 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 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_考生 考生答案 误区诊断甲爱因斯坦预测美国发现该考生没有分清主次信息,提炼的信息不准确,只能得 2 分。(短板一:主次信息不分)乙引力波首次美国发现该考生没有提取全关键信息,答案要点不全面,只能得 3 分。(短板二:遗漏关键信息)该语段一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的大意是引力波是什么,第二层的大意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第三层的大意是引力波的发现将对人们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可知材料整体围绕着引力波的发现和意义展开。根据以上句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句意的概括,可将材料的主要信息形成一句话: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它将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据此,提炼句子的主要信息:主语美国,谓语中心词发现,宾语中心词引力波、影响。考生甲没有抓住材料的主要信息,受到次要信息的干扰而致使失分。考生乙则漏掉了一个关键信息。【答案】引力波首次或美国发现影响或意义一、把握材料的属性,提取重要信息(针对“短板一”)在审明题目要求的同时,要关注材料的属性,材料的属性不同,信息的侧重点不同。说明性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被说明的事物、事物的主要特征、说明的目的等。议论性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议论的话题、中心看法、证据、结论等。描写性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描写的景物、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角度及目的等。叙述性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叙述的主体、主体的经历、意义等。抓住了以上信息,就能较为容易地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二、搜寻隐含信息,选定后查漏(针对“短板二”)有些语段传达信息的手段比较含蓄,题干要求也隐含不明确的信息。因此,善于搜寻挖掘这些隐含信息也有助于关键词的寻找。若材料中分句间语意关系没有主次之分,就要把各个语段的中心意思相加,梳理归纳后提取关键信息。 若材料中分句间语意有主次之分,应该留主舍次,根据材料的关键句(总领或总结句等)提炼信息。1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 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教育、社区发展、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 “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_【解析】材料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话强调微公益与公益事业的不同:普通人参与;第二句话强调微公益的力量:积少成多;第三句话强调微公益的作用:利他性;第四句话强调微公益的参与方式:寓善于乐。据此可提炼出材料的主要信息。【答案】平民参与(或草根公益)积少成多利他性寓善于乐2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4 分)去年在南极上空陨落过程中粉碎的一颗流星已经引发了一种理论,即流星尘埃可能在我们的气候系统中发挥了一种隐秘的作用。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这块岩石估计有 l 000 吨,去年 9 月 3 日进入南极上空的高层大气,成为美国国防部卫星红外线观察到的一个火球。同空气分子的摩擦使得这块岩石损耗殆尽,变成一片从 56 公里高空延伸到 18 公里高空的尘埃云。利用南极地面站的仪器对这片尘埃进行的近距离观察表明,其颗粒直径为 20 微米,比原先估计的流星碎片的体积大了将近 1 000 倍。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火山喷发产生的直径超过 1微米的颗粒就能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