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國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聯網搜索”優秀教学案例評選教案設計宜昌市伍家崗小学 周琳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語文2、課時:23、学生課前準備:(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2)自学生字新詞,讀准生字讀音,理解詞語的意思。(3)標出自然段,給課文做批注。(4)課外收集有關仿生学運用的例子。二、教学目標: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正确通顺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目标:利用科学家几次进行科学试验的例子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情感价值观: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弄清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三、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全日制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科普文章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蝙蝠夜间是靠什么探路飞行的,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等等。学情分析:每一个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抓住学生这一天性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问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做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学重点:理解科学家的验试过程。教学难点: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片1、在百度中搜索蝙蝠和雷達課件,並對其進行選擇、整理、補充,製作成PPT課件用於課堂教學。2、學生課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有關蝙蝠、雷達和仿生學的資料。四、教學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科学家对蝙蝠进行的三次试验的模拟动画,使学生在观察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再通過擺卡片,說過程,理解透徹雷達的工作原理。五、教学过程:(一)、导言:(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动物吗?【百度搜索】蝙蝠圖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F2%F9%F2%F0%BA%CD%C0%D7%B4%EF&in=9630&cl=2&lm=-1&pn=16&rn=1&di=37662976200&ln=427&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你了解哪些有关它的知识?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倒挂在树枝上休息,经常在夜间飞行,捕捉飞蛾、蚊子等昆虫。(在田字格中板书“蝙蝠”)这是什么?(板书“雷达”),谁知道雷达是什么?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广泛运用于天文、气象、航空、航海等方面。【百度搜索】雷達圖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0%D7%B4%EF&in=8514&cl=2&lm=-1&pn=0&rn=1&di=2303210839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师:指着图片,一个是动物,一个是人类发明的探测装置,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作者用一个“和”字把它们联系起来,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蝙蝠和雷达(齐读课题)。(二)、新授1、师: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读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思考:课文中哪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课件出示: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齐读)【百度搜索】蝙蝠和雷达課件/jxxx/ewebeditor/uploadfile/20090520155437604.ppt#257,4,26 蝙蝠和雷达2、围绕前半句,你能提出哪些问题?3、蝙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找一找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师:蝙蝠在夜间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灵巧)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划一划。(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师:读出蝙蝠飞行的灵巧!师: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生说)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出示第二句话)谁能用疑问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表达一下我们心中共同的疑问?4、师过渡:同学们,既然我们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小科学家,来研究和发现一下其中的奥秘吧、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5、课件出示表格,分四个小组交流讨论: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证明了什么呢? (课件演示三次试验)【百度搜索】蝙蝠和雷达課件 三次试验表格/admin/zywenjian/2010526171661296525.ppt#-1,-1,NEXT/admin/zywenjian/2010526171661296525.ppt#-1,-1,PREV6、科学家们从这个结果中你有何发现?(蝙蝠不是靠眼睛来探路的。)7、师: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生: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百度搜索】蝙蝠和雷达課件 试验結論/admin/zywenjian/2010526171661296525.ppt#294,17,幻灯片 17师:配合是什么意思?去掉“配合起来”后是否通顺?为什么不能去掉?师: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8、师:你们和科学家一样也那么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我想考考你们,请同学们再读4、5自然段,想想三次试验,哪一次写得最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安排?指名说.9、师:你们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希望在平时的作文中,你们也能学习运用这种方法,合理处理详略。10、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学习第七自然段(1)自由读(2)生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探路的?画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课件出示这个句子,填写。【百度搜索】蝙蝠和雷达課件 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動畫演示/admin/zywenjian/2010526171661296525.ppt#-1,-1,PREV(3)找一名学生将四张卡片“ 嘴 耳朵 超声波 反射“贴在相应的位置上。(4)看课件,再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解说蝙蝠是怎样将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5)师:同学们,科学家的这一发现,看似简单,其实简单吗?你从课文的哪句话感受到的? 生: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师: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让你体会到了这项研究实属不易?生:反复、终于师:是的,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测算处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啊!让我们用佩服的语气再把第七自然段读一读吧!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自学第八自然段1自读第八自然段。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3.看着课件讲述雷达是怎样工作的。4.根据提示背诵第八自然段.师: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雷达,所以课文的题目叫蝙蝠和雷达。【百度搜索】蝙蝠和雷达課件/admin/zywenjian/2010526171661296525.ppt#260,22,幻灯片 22(三)、练习 现在我们知道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也知道了雷达的工作原理,下面来做一个练习。【百度搜索】蝙蝠和雷达課件/admin/zywenjian/2010526171661296525.ppt#275,21,幻灯片 21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超声波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4、飞机上的雷达就像蝙蝠的(嘴和耳朵)。(四)、拓展总结1、这就是蝙蝠和雷达的联系,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你知道人们还从哪些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进行发明创造的? 【百度搜索】蝙蝠和雷达課件/admin/zywenjian/2010526171661296525.ppt#262,23,幻灯片 23(蜻蜓飞机、蛙眼电子蛙眼、荧光屏日光灯 、鱼潜水艇、松树尾巴降落伞等)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3、教师总结:老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多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向科学家学习,也能有自己的发现或发明创造。(五)、课外练习请同学们课后连续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想想从它的身上你能有哪些启示,并写下来。六、教學反思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常识性的文章,课文用“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个设问句开头,引出一百年前科学家所作的试验,从而揭示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为了突破难点,使学生便于领会掌握文中所要说明的道理,我通盘考虑,精心设计如下: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上课伊始,通过蝙蝠夜间飞行的视频,让学生发现蝙蝠飞行本领高超,于是,人们怀疑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节课文,亲自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了面向大多数,让每个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人人动脑,个个动手,我将印好的小练习纸条发给学生,分小组讨论填写。试验顺序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学生自学后大多数学生得出结论:蝙蝠飞行探路是离不开嘴和耳朵的。当时吴恺同学提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我接着出示了课件,上面有这样两个句子:、蝙蝠是用嘴和耳朵探路。 、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让学生思考到底谁说得对?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意见出现分歧,开始争论,自发的形成一种研讨学习的氛围。最后的出结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并且能够简要地说出原因。 我趁热打铁,接着小结:丢掉“配合”是不科学的,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试验,分别塞住蝙蝠的耳朵和封住蝙蝠的嘴巴,它都无法正常飞行。那么也就是说:单独将蝙蝠的嘴和耳朵露在外面,蝙蝠就失去了探路的本领,从而说明蝙蝠探路时嘴和耳朵这两样器官在其飞行时必须同时使用,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一定要说: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有一种成就感。二、线条板书清晰呈现学习脉络 接下去就要研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 这部分板书的出现,形象地、概括地展示了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用箭头、图示形象而逼真地标明蝙蝠怎样探路夜飞,使学生能看出蝙蝠的嘴能发出超声,耳朵能接收超声的这种特殊本领,从而进一步明确“配合”的重要。在此基础上我又进一步进行补充,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不仅仅知道了前面有障碍物,而且能够清除的知道其大小、位置及性质。然后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捕捉飞蛾的?学生看着这部分板书,能够清除的说出蝙蝠捉虫的过程,加深印象,从而起到了帮助理解,加深理解的作用。然后,放手让学生熟悉运用上面所学到的知识规律。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使飞机也能夜间飞行,我着重指导学生理解的部分是:雷达工作的原理。并且总结归纳板书如下: 这一部分内容是我们教学的难点,以往我们会让学生按图示的内容,口述出飞机靠雷达夜航的过程。但是,今天我设计了一次情境对话:说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发现了夜航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地说:我以为只有我可以在夜里才有这么高的飞行本领,它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怎么也可以在夜间这样自由的飞翔呢?蝙蝠心理很疑惑,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决定拜访雷达,你想一想蝙蝠会问雷达一些什么问题?雷达会怎么回答?这样的对话练习,既考查了学生对于难点地掌握情况,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课堂气氛活跃,改变了过去阅读教学只是枯燥的口述雷达工作原理的形式。三、拓展延伸知识迁移 在学生已完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扣住课题进行牵引:“蝙蝠和雷达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在这时提出这一问题,基本上已是水到渠成了。学生都能明白雷达的发明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于是,我因势利导,话题一转讲:科学家研究蝙蝠探路的方法不仅仅发明了雷达,还发明了声纳和扫雷仪。你能够试着说一说声纳和扫雷仪的工作原理吗?进一步考察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基本上能够把它们工作原理说出来,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补充说明。 拓展延伸:就这样从动物、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汛抢险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 语文19记念刘和珍君
- 防控疫情知识培训会课件
- 股权回购协议(公司回购股东股权)2篇
- 防处邪教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无偿装修学校书法室协议书6篇
- 实时市场动态监测-洞察及研究
- 天津市南开区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含笔试答案无听力答案、原文及音频)
- 河南省周口市等2地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产科常用药物观察及不良反应
- 仓库发错货的解决方案
- 金属冶炼安全事故案例与分析
- 动物诊疗机构报告登记表
- 南京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及答案
- 非法人经营授权书饿了么
- 了解胃肠肿瘤
- 2023年产科手术分级及安全核查培训考试试题
- 数字孪生及车间实践第三篇数字孪生车间
- 时间像小马车课件
- 2022-CSP-J入门级第一轮试题答案与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