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nix培训参考资料:1.UNIX入门与提高2.Unix的资料下载或 一、 操作系统原理1 操作系统的概念Resource management(CPU, memory, I/O devices)Control of program execution(schedule,dispatch,etc.)User interface(system call,shell,GUI)1.1 OS的发展Simple batch system 系统逐个运行作业(job),但操作员可以成批提交作业。Multi-programmed batch system 系统中存在多个作业,需要进行作业调度Time-sharing system 用户分享计算机资源 强调公平性(fairness)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 缩短响应时间(minimize response time) 提高吞吐量(maximize throughput)Real-time system 满足应用的实时性要求Other systems: Distributed system embedded system1.2 操作系统的典型体系结构Monolithic(整体结构,单块结构)Layered(层次结构)Micro-kernel(微内核结构)1.3 现代操作系统Micro-kernelMulti-threadingMulti-processor supportDistributed OS supportObject-oriented designVirtual machine Real-time characteristics2 进程管理2.1 进程nProcess - a program in execution text section, data section, stack, current activity n进程是OS中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unit of resource ownership)虚地址空间,内存及其他资源(I/O设备、文件等)进程控制块(PCB)的管理:各种队列进程的状态:running,ready,wait,stopped,swapped,zombie2.2 线程(thread)nThread an execution path in a processnThread the unit of dispatching 进程中的线程共享进程资源,但拥有私有堆栈及线程控制块(TCB,存储寄存器值、优先级及其他线程状态信息)n用户级线程(ULT:user-level thread)由应用程序自己通过线程库(thread library)来管理:线程创建、终止、线程间通信,线程调度与切换OS感知不到ULT的存在线程阻塞会导致整个进程的阻塞有些系统中也把ULT称为伪线程在任何OS下都可以实现无法利用多处理器E.g. POSIX thread (pthread)2.3 并发控制:互斥与同步n临界资源(critical resource)一次只能由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n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段称为临界区(CS)2.4 并发控制:死锁问题1.死锁(deadlock)系统中存在一个进程集合,该集合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被集合中的其他进程占用的资源2. 死锁发生的4个必要条件nMutual exclusion:互斥nHold and wait:保持等待,申请资源时拥有其他资源nNo preemption:非剥夺,进程占有的资源只能由进程自己释放,不会被别的进程剥夺nCircular wait:循环等待(各类资源的资源数为1时一定死锁)3. deadlock prevention死锁预防n间接预防:阻止Mutual exclusion, Hold and wait及No preemption都满足n直接预防:阻止circular wait的发生。一种可行的方法:有序申请法(对所有资源类别编号,进程申请资源按序进行)。例:哲学家就餐问题,筷子编号,先拿编号小的、再拿大的。4. deadlock avoidance死锁避免n进程申请资源时,决定是否应该满足n必须预先知道每个进程需要的各类资源数nBankers algorithm,银行家算法n基本思想,若新的状态是安全的(safe),则满足它nSafe state:从此状态出发,存在某种执行顺序(安全序列,safe sequence),可以使所有进程执行完毕。不安全状态不一定就死锁。2.5 进程调度(CPU scheduling)1. 调度准则(criteria)User-oriented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 Elapsed time from the submission of a request to the beginning of responseTurnaround Time(周转时间): Elapsed time from the submission of a process to its completionSystem-orientedprocessor utilizationfairnessthroughput: number of process completed per unit time2. 调度模式(decision mode)Non-preemptive(非剥夺方式)进程一旦被调度,则执行至结束或不能继续执行(如因为发起I/O操作而等待)Preemptive(剥夺方式)当一个新的进程到达时当有进程从阻塞变为就绪时进程从核心态返回到用户态时(如中断、系统调用)3 存储管理4 虚拟存储管理5 文件系统与I/O管理培训主要内用二、 UNIX文件与设备管理1 UNIX中文件的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设备文件;链接文件(硬链接、符号链接);管道文件2 UNIX文件系统的访问控制(一)文件访问权限基本访问权限(permission mode)访问控制列表ACL(access control list):描述文件的扩展访问控制(任何人对该文件的访问权限的设定)。文件的基本存取权限 1 文件(和目录)的三类用户: 1)属主(user):文件拥有者; 2)同组用户(group):与属主在同一组的用户; 3)其他用户(other):除去属主与同组用户; 2 文件的三种存取权限 1)读(read)、写(write)、执行(execute)2)目录的执行权限意味着该目录可以出现在文件检索路径中 $cd /home/zhang/tmp:则当前用户必须对/home/zhang/tmp目录有执行权限才能成功 3)三类用户的三种存取权限用三个8进制数表示: #chmod 777 myfile:三类用户拥有所有权限 #chmod 755 myfile: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不能写文件 ls l :列出三类用户的存取权限 3 设置用户位(setuid) 1)将文件的属主或同组用户访问权限的执行(x)位置为s,表示设置了用户位 2)当用户执行该文件时,会临时获得相应属主或同组用户的身份例#ls l /usr/bin/passwd-r-sx-x 1 root root 13536 Jul 12 2000 /usr/bin/passwd #ls l /etc/passwd-rw-rr- 1 root root 841 May 12 08:20 /etc/passwd#chmod u-s /usr/bin/passwd:取消suid#passwd4 设置粘着位(sticky bit)对一个可执行程序,可以设置stick bit,使得在程序执行前,先把它装入到系统的交换区中,这样下次执行时读取程序时更快(因为交换区往往是连续的磁盘空间)。例#chmod +t a.out(二)文件系统管理 1 磁盘分区:unix最多将磁盘分为7个分区,分别为17或a-g 如/dev/hda1:第1个硬盘的第1个主分区 /dev/hda2:第1个硬盘的第2个主分区 /dev/hda3:第1个硬盘的第3个主分区 /dev/hda4:第1个硬盘的第4个主分区 /dev/hda5:第1个硬盘的第1个逻辑分区 /dev/hda6:第1个硬盘的第2个逻辑分区 /dev/hda7:第1个硬盘的第3个逻辑分区2 创建文件系统 #mkfs t fstype device size 3 文件系统的装卸 1)手动安装 mount r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光驱 # mount t vfat /dev/hda1 /mnt/windows:装载fat32文件系统 mount o loop redhat1.iso /mnt/iso:装载一个光盘文件 2)自动安装: * 将需要安装的文件按一定格式写入文件/etc/filesystem,指明文件 系统设备名,类型,安装点,安装方式,是否需要备份和检查 * 如果安装方式为自动,则系统启动时会自动安装该文件系统 * 已经安装的文件系统列表存放载在文件/etc/mnttab中 3)卸载# umount /dev/cdrom#mount /dev/fd0 /mnt/floppy#eject 卸载可移走的文件系统5 文件系统检查 1)目的:修复被损坏的文件系统 2)方法: #fsck /dev/hdb1:检查根文件系统3)在/etc/fstab中已设为自动检查的文件系统,系统启动时会自动检查6 文件及文件系统管理实用程序 vi,ed, wc, grep diff,file,spell, cut,paste,tr,crypt, rm pwd, cd, mkdir, rmdir , ls, find, df, du, fsck, more, cat,dd, tar, bar, dump#rm -f r * (删除目录下所有文件,注意,Unix里删除的文件很难恢复)三、 UNIX设备管理1.1 字符设备与块设备设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字符设备,另一类是块设备。字符设备以字节为单位进行数据处理。字符设备通常只允许按顺序访问,一般不使用缓存技术。这类设备有很多,如鼠标、声卡等。块设备将数据按可寻址的块为单位进行处理,块的大小通常为1/2K字节到32K字节不等。大多数块设备允许随机访问,而且常常采用缓存技术。块设备有硬盘、光盘驱动器等。文件系统一般都要求能随机访问,因此通常采用块设备。关于UNIX所用设备,可以查看文件/proc/devices:rootlsp /dev# more /proc/devicesCharacter devices: 1 mem 2 pty/m%d 3 pty/s%d 4 tts/%d 5 cua/%d 7 vcs 10 misc 14 sound 29 fb128 ptm136 pts/%d162 rawBlock devices: 2 fd 3 ide0 22 ide1rootlsp /dev# 1.2 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传统方式的设备管理中,除了设备类型(字符设备或块设备)以外,内核还需要一对称作主、次设备号的参数,才能唯一标识设备。主设备号(major number)相同的设备使用相同的驱动程序,而次设备号(minor number)用来区分具体设备的实例。至于/dev目录下面的文件,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来获得它对应的设备类型与设备号:bash-2.04# ls -l /dev/hda*brw-rw- 1 root disk 3, 0 Aug 24 2000 /dev/hdabrw-rw- 1 root disk 3, 1 Aug 24 2000 /dev/hda1brw-rw- 1 root disk 3, 10 Aug 24 2000 /dev/hda10brw-rw- 1 root disk 3, 11 Aug 24 2000 /dev/hda11brw-rw- 1 root disk 3, 12 Aug 24 2000 /dev/hda12brw-rw- 1 root disk 3, 13 Aug 24 2000 /dev/hda13brw-rw- 1 root disk 3, 14 Aug 24 2000 /dev/hda14brw-rw- 1 root disk 3, 15 Aug 24 2000 /dev/hda15brw-rw- 1 root disk 3, 16 Aug 24 2000 /dev/hda16brw-rw- 1 root disk 3, 2 Aug 24 2000 /dev/hda2brw-rw- 1 root disk 3, 3 Aug 24 2000 /dev/hda3brw-rw- 1 root disk 3, 4 Aug 24 2000 /dev/hda4brw-rw- 1 root disk 3, 5 Aug 24 2000 /dev/hda5brw-rw- 1 root disk 3, 6 Aug 24 2000 /dev/hda6brw-rw- 1 root disk 3, 7 Aug 24 2000 /dev/hda7brw-rw- 1 root disk 3, 8 Aug 24 2000 /dev/hda8brw-rw- 1 root disk 3, 9 Aug 24 2000 /dev/hda9bash-2.04# 1.3 设备文件在与设备驱动程序通信时,内核常常使用设备类型、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来标识一个具体的设备。但是,从用户角度而言,这一方法是不太实用的,因为用户不会记住每台设备的主、次设备号。再说,在使用不同设备时,用户并不希望使用不同的操作方法。这,毕竟是太烦。用户希望能用同样的应用程序和命令来访问设备和普通文件。为此,UNIX采用了设备文件的概念。简单地说,系统试图使它对所有各类设备的输入、输出看起来就好象对普通文件的输入、输出一样。因此通过采用mknod进行系统调用,将设备映射为一种特殊的文件。由于引入设备文件这一概念,UNIX为文件和设备提供了一致的用户接口。对用户来说,设备文件与普通文件并无区别。用户可以打开和关闭设备文件,可以读数据,也可以写数据等。在引入设备文件系统(devfs)之前,UNIX习惯上将设备文件放在目录/dev或其子目录之下。设备文件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常较短,可能只有2或3个字母组成,用来表示设备大类。例如,普通硬盘如IDE接口的为“hd”, SCSI硬盘为“sd”,软盘为“fd”, 并口为“lp”。第二部分通常为数字或字母用来区别设备实例。例如,/dev/hda、/dev/hdb、/dev/hdc表示第一、二、三块硬盘;而/dev/hda1、/dev/hda2、/dev/hda3则表示第一硬盘的第一、第二、第三分区。然而自从在2.4.0的内核中正式引入了设备文件系统devfs之后(实际上在2.3.46的不稳定版本中已经引入了devfs),所有的设备文件作为一个可以挂接的文件系统而纳入了文件系统的管理范围之内。而设备文件也可以挂接到任何需要的地方。同时命名规则也有了更改,目录管理更加具有条理性。在UNIX内核中,设备文件是通过struct file来表示的:include/unix/fs.h498 struct file 499 struct list_head f_list;500 struct dentry *f_dentry;501 struct vfsmount *f_vfsmnt;502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_op;503 atomic_t f_count;504 unsigned int f_flags;505 mode_t f_mode;506 loff_t f_pos;507 unsigned long f_reada, f_ramax, f_raend, f_ralen, f_rawin;508 struct fown_struct f_owner;509 unsigned int f_uid, f_gid;510 int f_error;511 512 unsigned long f_version;513 514 /* needed for tty driver, and maybe others */515 void *private_data;516 ;498 结构file提供了设备文件的相关信息500 dentry结构是VFS中文件管理的重要结构,其中记录了文件管理的所需信息,参见VFS502 成员f_op是结构file_operations 的指针,其中提供所有接口函数506 f_pos标注了文件指针的位置1.4 基于设备文件的设备访问流程以设备nvram为例。该设备在UNIX内核级获得支持,并且已经安装了它的驱动程序。注册资料为:字符设备,主设备号为10,次设备号为144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所谓的“安装设备驱动程序”,实际上就是将该设备及其操作函数在内核中注册。因此,目前内核已经知道主设备号为10、次设备号为144的设备对应的操作函数。目前内核中知道该设备的相关信息,但是用户还不能对该设备进行任何操作。要使用户可以访问该设备,关键的一步是:利用UNIX命令mknod在/dev目录下面生成该设备对应节点/dev/nvram。rootlsp /dev# mknod /dev/nvram c 10 144rootlsp /tmp# ls /dev/nvram -lbrw-rw-r- 1 root root 10, 144 Mar 8 21:26 /dev/nvramrootlsp /dev# 这样就使得文件/dev/nvram同具有主设备号10、次设备号1的字符设备关联了起来。当然如果设备文件系统devfs已经在系统中正常应用起来的话,就不必手工创建设备节点了。在设备文件系统的挂接点之下,驱动程序安装时已经为用户创建好文件节点了。例如若用户将devfs挂接到/devfs目录之下,那么该目录中就可以找到关于nvram设备的相关节点了。因此devfs实际上给用户带来了不少方便。在用户的应用程序中,当需要访问该设备时,只需要采用通常的文件操作函数即可对该设备进行访问。首先采用fopen函数打开该设备,获得文件指针。然后利用该文件指针进行的read、write、ioctl等操作,实际上已经完全对应到设备的操作了。这其中实际上是由虚拟文件系统VFS进行统筹管理的。根据该文件inode中的信息,为该文件节点安装合适的file_operations结构。从而达到将文件操作与设备操作对应起来的效果。事实上,此时如果采用UNIX命令cat等也可以直接从设备获得信息。其原理就是自动调用文件的读操作函数。四、 SUN系统介绍1.1 目录第一部分 SUN基础知识 4 一.SUN发展简史 4 (一)硬件体系 4 (二)软件体系 4 二. PROM状态命令与参数 5 (一)指令集 5 (二)环境变量 5 三.系统安装 5 四.UNIX 命令 7 (一)基本命令 7 1.ls 显示文件名,等同于dos下dir命令 7 2.cd 目录转换,等同于dos下cd命令 7 3.pwd 显示当前路径 7 4.cat 显示文件内容,等同于dos下type命令 7 5.more 以分页方式查看文件内容. 7 6.rm 删除文件 7 7.mkdir 创建目录 8 8.rmdir 删除目录 8 9.cp 文档复制 8 10.mv 文件移动 8 11.du 查看目录所占磁碟容量 8 12.find 文件查找 9 13.man 随机文档 9 14.vi 编辑器 9 (二) 增强命令 10 1.ln 文档连结 10 2.grep 搜索字符串 10 3.fgrep 搜索字符串 10 4.file 显示文件类型 10 5.diff 比较文档或目录之不同内容 11 6.cmp 比较文档相同部分 11 7.ftp 远程文件传输 11 8.telnet 远程终端访问 12 9.IO 重新导向 12 第二部分 SUN系统管理 12 五.用户管理 12 (一) 用户基本知识 12 1.文件信息 12 2.缺省权限 13 3.系统安全文件 13 (二)相关命令 14 1.chmod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属性 14 2.chown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拥有权 14 3.chgrp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群组拥有权 14 4.touch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最後修改时间 14 5.who 查看系统注册用户 14 6.id 查看当前用户用户号和组号 14 7.passwd 修改用户口令 14 8.su 转换用户 15 (三)SHELL特点 15 1. s olaris三类shell 15 2. B shell 15 3. C shell 15 4. dtterm 16 (四) 创建,删除用户帐户 16 六.文件系统管理 16 (一)硬盘和文件资源 16 1. 逻辑硬盘设备命名的约定 17 2.dmesg命令 17 3.showrev 命令 17 (二)硬盘分区 17 1.format实用程序 18 2.newfs 创建文件系统 18 3.fsck 修复文件系统 18 (三)挂接文件资源 18 1.mount 文件系统挂接 18 2.df 显示文件系统所占用的硬盘空间 18 3.umount 摘下文件资源 19 (四) 自动挂接文件资源 19 (五)NFS资源 20 1.share,shareall 共享文件资源 20 2.dfshares 显示远程机共享资源 20 3.mount 挂接远程文件资源 20 4./etc/dfs/dfstab 自动挂接 20 (六)卷管理 20 (七)自动安装文件系统 20 七.进程管理 20 1.ps 显示进程号 20 2.kill 清除进程 20 3.nohup非挂起运行 21 八.软件包管理 21 1.pkginfo 显示软件包信息 21 2.pkgadd 增加软件包 21 3.pkgchk 校验软件包的安装 21 4.pkgrm 删除软件包 21 5.spooling 软件包转储 22 九. 数据备份和传输工具 22 (一) 数据设备名 22 (二) 数据备份命令 23 1.ufsdump命令 23 2.ufsrestore命令 23 3.tar命令 24 4.cpio命令 24 5.compress,uncompress,zcat 命令 25 6.mt 命令 25 7.dd 命令 25 8.异地使用磁带机(必须为可信任用户,参见11.3) 25 十.改变运行等级 25 (一)系统引导 25 (二)系统操作等级 26 1. 运行等级说明 26 2. 显示运行等级 26 3.关闭系统的原因 26 4.关闭系统(shutting down) 26 (三)例子: 27 1.增加一个磁带机并完成重新配置引导: 27 2.从挂起的工作站上恢复 27 3.从轻微问题中恢复 27 4.从重要问题中恢复 27 第三部分 网络配置 28 十一.网络应用配置 28 (一) 网络基本配置文件 28 (二) 远程访问命令 28 (三)访问鉴别相关文件 28 (四)网络监控 29 1.rusers 标识网络上注册用户 29 2.rup 标识网络上主机 29 3.ping 检测主机连接状况 29 4.netstat 显示与网络有关的各种数据结构 29 5.ifconfig 显示网络接口 29 6.route 路由设置 29 7.arp 反响解析 29 8.nfsstat 监控NFS 29 第四部分 系统应用 30 十二.图形窗口配置 30 1.双屏配置 30 2.显卡分辨率调整 30 3.XWININFO 分辨率确认 30 4.XHOST XSERVER访问控制 30 5.OPENWIN 初始化 30 6.CDE桌面初始化 30 7.终端窗口控制字符 31 十三.系统统计 31 1.PRTCONF 系统信息 31 2./USR/PLATFORM/SUN4U/SBIN/PRTDIAG -V 31 3.SYSDEF 系统信息 31 4.EEPROM 显示机器IDPROM变量 31 5.VMSTAT 监视CPU和内存 31 6.MPSTAT 监视多个CPU状态 31 7.IOSTAT 监视磁盘状态 31 8.UPTIME 显示系统运行时间以及在过去的15分钟内系统的负载情况 32 2 第一部分 Sun基础知识 2.1 一.Sun发展简史 (一)硬件体系 年限 产品 特征 81-89 Sun1/2/3 CISC Motrala 680x0系列 89-94 Sun4/60 sparc1 65 sparc1+70 sparc2Server :, Sun/290/670/690 Risc sparc 93-96 Sparc10/20Server: 1000/2000 SuperSparc 96-97 Ultra1(140/170/170E/200E)Ultra2 Server :, E150,E3000 UltraSparc,Sbus总线,UltraSCSI接口UPA接口 98-99 Ultra5 Ultra10 UltraSparc,PCI总线,IDE接口 Ultra30 Ultra60Server :, E250,E450 UltraSparc,PCI总线,UltraSCSI接口UPA接口 2.2 (二)软件体系 版本 特征 Solaris 1.x SunOS 4.1.3(BSD)+OpenWindow 3.0 Solaris 2.x System V 32bit 2.5.1 SunOS 5.5.1 +OpenWindows CDE1.0.2 2.6 SunOS5.6+CDE1.2.1+Motif1.2.6 Solaris 2.7(7) 64 bit SunOS7+CDE1.3+Motif2.1.0 logging UFS 二. PROM状态命令与参数 (一)指令集 格式: OK 指令 命令 说明 1.banner 显示当前机器配置状况,CPU,内存,hostid,EtherNet 2.probe-scsi 显示内部SCSI通道所挂接设备 3.probe-scsi-all 显示所有SCSI通道及所挂接设备 4.probe-ide 显示所有IDE通道及所挂接设备(针对U10,U5) 5.devalias 显示设备别名,如 cdrom,disk,disk0,disk1等 6.printenv 无参数,显示环境变量或 参数为环境变量名 如: printenv auto-boot? 7.setenv 设置环境变量,如: setenv auto-boot? false 8.set-default 恢复环境变量预定值 如:set-default auto-boot? 9.set-defaults 恢复所有环境变量预定值 10.boot device option 启动主机设备别名: cdrom 或 disk设备名: /pci1f,4000/scsi3,1/disk6,0:foption -r 设备配置 -s 单用户 11.eject cdrom|floppy 弹出cdrom或floppy 12.reset 复位 13.test net 14.watch-net-all 15.show-devs (二)环境变量 变量名 说明 1.auto-boot? 预定值=true 自动启动 =false 进入PROM状态 2.diag-switch? 预定值=false启动状态,启动设备名为boot-device =true 诊断状态,启动设备名为diag-device 3.boot-device 预定值=disk 4.diag-device 预定值=net 5.tpe-link-test? 网络检测 =true 检测网络(一部分机器具有此变量) 2.3 三.系统安装 (一) 等待显示器点亮瞬间,按STOP+A键(先按住STOP,再按A) 等待出现OK状态 OK probe-scsi boot cdrom (二) 系统启动后,等待安装界面 I . system identification,下述步骤为简略说明 1. 安装界面语言选择,默认为English 2. 输入主机名(hostname),可输入原主机名 3. 选择是否有网络,选择Yes 4. 输入IP地址,可输入原IP地址 5. 名服务(name service),选择No 6. 子网(system part of subnet),选择No 7. 指定时区 Asian,Easter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8. Date and Time II. 系统安装 1. Allocate Client Service,默认为无,continue 2. Select Languages , continue 3. Select Software , 选择 Entire Distribition plus OEM support,continue 4. Select Disk , available disk select disk C0t0d0 C0t1d0 c0t1d0 Select Root location - c0t1d0 5. preserve data ,默认为不保留,continue 6. Automatic layout File system 选择Manual layout 7. Customize 0 / 900 1 swap 300 2 overlap 4200(硬盘预定值) 3 /space 3000 *32bits SPARCs root partition must smaller than 2GB *and old PROMS(revision 2.5 or less) root partition must smaller than 1GB 8.Mount remote file system ,默认为无,continue 9.Begin install 9. Auto reboot nix文件系统初步介绍: unix基本是由一个核心(kernel)再加上各个大小功能不同的程序和文档组成,UNIX的整个文件系统是长在”root”之下,”root”是一般的说法,就路径的表示法,是“/”(这跟DOS)不同的是,DOS的根路径是用”表示,下面是比较重要的目录 /binbinary的缩写,为与旧系统兼容,bin为指向/usr/bin的连接 /dev device的缩写,包含了UNIX的设备文件 /etc et cetera的缩写,包含了系统管理所许的文档和目录, /home一般规划用于使用者的家目录 /lib library的缩写,和/bin一样,已经挪至/usr/lib,此处是一个link /losts+found 这个目录为空,但当系统故障,如停电造成非正常关机,当重新启动机器时,有些无法归属的文档放于此处 /tmp temporary的缩写,用于放置临时文件,系统开机自动清除 /var various 缩写 /var/adm 系统信息及统计数据 /var/spool文件打印及mail /var/tmp 与/tmp类似,公用临时区,但不自动清除,需系统管理员维护 /usr user的缩写 /usr/bin 存放大多数指令 /usr/include 头文件 /usr/lib 库函数 /usr/ucb BSD系列的指令 usr/man UNIX命令手册 2.4 四.Unix 命令 (一)基本命令 1.ls 显示文件名,等同于dos下dir命令 命令格式:ls option file option: -l 显示详细列表 域1 :文件类型和文件权限 域2 :文件连接数 域3 :文件所有者名字 域4 :文件用户组名字 域5 :文件长度 域6-8 :最近修改日期 域9 :文件名 -a 显示所有文件,包含隐藏文件(以. 起头的文件名) -R 显示文件及所有子目录 -F 显示文件(后跟*)和目录(后跟/) -d 与l选项合用,显示目录名而非其内容 2.cd 目录转换,等同于dos下cd命令 注意目录分隔符为“/”,与dos相反 命令格式:cd dirname 3.pwd 显示当前路径 4.cat 显示文件内容,等同于dos下type命令 命令格式:cat filename 5.more 以分页方式查看文件内容. 命令格式:more filename 6.rm 删除文件 命令格式: rm -r filename (filename 可为档名,或档名缩写符号.) 例子 : rm file1 删除档名为 file1 之文档. rm file? 删除档名中有五个字符,前四个字符为file 之所有文档. rm f* 删除档名中,以 f 为字首的所有文档. rm -r dir1 删除目录 dir1,及其下所有文档及子目录. 7.mkdir 创建目录 命令格式: mkdir -p directory-name 例子: mkdir dir1 建立一新目录 dir1. mkdir -p dir/subdir 直接创建多级目录 8.rmdir 删除目录 目录必须首先为空 命令格式: rmdir directory 9.cp 文档复制 命令格式: cp -r source destination 例子: cp file1 file2 将文档 file1 复制成 file2 cp file1 dir1 将文档 file1 复制到目录 dir1 下,文件名仍为 file1. cp /tmp/file1 . 将目录 /tmp 下的文档 file1复制到现行目录下, 档名仍为 file1. cp /tmp/file1 file2 将目录 /tmp 下的文档 file1现行目录下,档名 为file2 cp -r dir1 dir2 (recursive copy) 复制整个目录. 若目录 dir2 存在,则将目录dir1,及其所有文档和子目录, 复制到目录 dir2 下,新目录名称为dir1.若目录dir2不存在, 则将dir1,及其所有文档和子目录,复制为目录 dir2. 10.mv 文件移动 命令格式: mv source destination 例子: mv file1 file2 将文档 file1,更改档名为 file2. mv file1 dir1 将文档 file1,移到目录 dir1 下,档名仍为 file1. mv dir1 dir2 若目录 dir2 存在,则将目录 dir1,及其所有档 案和子目录,移到目录 dir2 下,新目录名称为 dir1. 若目录 dir2 不存在,则将dir1,及其所有文档和子 目录,更改为目录 dir2. 11.du 查看目录所占磁碟容量 命令格式: du -sk directory 例子 : du dir1 显示目录 dir1 的总容量及其次目录的容量 du -sk dir1 显示目录 dir1 的总容量,以k bytes为计量 12.find 文件查找 命令格式: find dir -name filename command 例子: find . -name hello -print 寻找目前目录及所有的子目录内叫 hello的文档. find . -ctime +7 -print 找出七天内未被更动的文档 find . -size +2000m -print 找出大小超过2000 bytes的文档 find /tmp -user b1234567 -print 在/tmp下属於b1234567的文档 find . -name *.c -exec rm 删除所有的.c档 find . -name test* -print 显示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文件名前4 位为test的文件名 13.man 随机文档 例子: man ls | col b ls.txt 生成文本文档 catman w M /usr/man 生成索引关键字 man k keyword 关键字查找 man s number word 不同系统类别 example: man s 3s printf 14.vi 编辑器 命令状态: j,k,h,l:上下左右 0: 行首 $: 行尾 i,I :插入命令,i 在当前光标处插入 I 行首插入 a,A:追加命令,a 在当前光标后追加,A 在行末追加 o,O:打开命令,o 在当前行下打开一行,O在当前行上插入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妆专利转让合同范本
- 牛羊制品供货合同范本
- 神秘顾客调研合同范本
- 礼品加工定做合同范本
- 网红签约开店合同范本
- 物业转供电合同协议书
- 美容院合同范本协议书
- 租凭合同部分终止协议
- 炸鸡店整体转合同范本
- 第一单元第1节 计算机的前世今生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高教社2023马工程国际私法学教学课件u15
- 退费账户确认书
- 基于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 教练式辅导-GROW模型介绍
- 河南粮投油脂有限公司油脂产业园项目环评报告
-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夏商周三代的星象与神学价值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教学查房
- 丈夫出轨净身出户协议书
- 矿泉水行业深度解析
- 部编版语文1至6年级下册教学总结
- 公路工程交工自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