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读古代诗歌 探寻赏析之路一、描述画面型(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描绘了什么画面(景象)?答题步骤:(1)总说:描绘了+概括画面氛围的形容词+ 图(或者景象、图画)(2)分说:具体描绘画面可采用:a、四字短语概括法 b、散文化语言描述法 c、二者兼用例1、(2009全国,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大成(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绕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大成,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 答:(总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恬静的江南水乡(或“石湖”)图。 (分说)小桥弯弯,流水潺潺,水绕小村,楼阁依岸,绿萍飘荡,荷花绽放,使人沉浸到这美景之中。(四字短语概括法)例2、(2009宁夏、海南,二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答: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在那儿栖息,又增添了一丝恬静的氛围。(先总说后分说,分说采用散文语言描绘法)小结:描绘画面题型多,答题方式也灵活,总分分总都亦可,概括画面不可少, 形容词贴切最重要。二、炼字型常规答题模式:(1)字的意思(2)遣词析句(3)效果如何 这种模式可操作性不强,如:对“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挂”字,“昨夜一枝开”的“一”字的赏析。 新的答题模式: 以点带面答题法:点即是该字,面即是句意手法对主要意象作用对表达情感作用对营造氛围的作用字手法句意意象情感氛围例3、(2009四川,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答: “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对主要意象的作用)例4、(2007全国,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一个“出”字化静为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的秀丽景象。(3分)(由炼字带出句意和手法)例5、2005年全国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 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海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答案:化动为静生动地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由炼字带手法、意象、句意、情感)例6、2005年全国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道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答案:“雁引愁心去”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 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由炼字带出手法、句意、情感)小结:五言二三五 七言二五七炼字位置用心记 锤炼动词数第一 名形数量也可以 副词来了就凑齐 答题方法非常多以点带面最灵活 带出手法和句意 意象情感必留意三、表达技巧型艺术语言精练含蓄跳跃性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寓情于事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比喻、拟人、对偶、象征、衬托(见语文基础知识手册311页)明确一个概念:在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和散文)鉴赏中可以吧艺术特色、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笼统的理解为一个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答题:1、 从抒情角度可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如山居秋暝 触景生情、景中含情 如登高 托物言志 如咏梅 借古讽今、吊(怀)古伤今、借古抒怀。如越中览古、石头城 叙事抒情、用典抒情(一般不直接考查)2、 从描写或写法的角度:白描。细节描写(08山东卷,画堂春)、对比、衬托、烘托、渲染、远近相间、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象征,从视觉、听觉、味觉去写、联想、想象3、 从修辞角度分: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问、反语、排比、引用、顶真、回环、赋比兴、双关。有时在赏析诗的艺术特色时还要考虑以下方面:4、 结构:铺垫、照应、悬念、伏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5、 语言:朴素、淡雅、欢快、风趣、清新自然、质朴、生动、典雅、绮丽、委婉、含蓄、凝练、蕴藉等答题思路: 运用什么 怎样运用(结合诗意、意象、关键词分析) 翻译法 抓字法 效果如何:对情感主旨氛围的作用例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总结:运用了什么:融情于景怎样运用:结合意象分析。形容词概括气氛效果如何:对情感的作用例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法。全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总结:结合意象、内容、关键词分析例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雨后池上 刘敏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一、二两句以“水面平”、“ 明镜”、“ 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 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抓关键词来分析手法的运用)以上高考题鉴赏都明确了手法,只让考生答出怎样运用。答题难度不太大,如果问题中没有点出是何技巧,让学生先明确答出是何技巧,再结合内容分析,我们该指导考生如何作答:第一种情况:当问题问的不太具体,且相关内容含有多种手法,在作答时可采用并列式。例10、2005年全国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下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下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态。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这两句诗同时也运用了衬托(烘托)的手法,用“云间”“天接”衬托岳阳楼极高的状态。第二种情况:如果问题问的是哪种手法或者说哪种主要手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了几种手法,又不能判定哪种是主要的时候,此时可采用总分式:即把其中的一种放在总述句中,把其他的镶嵌在分述句中。例11. (2009宁夏、海南,二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运用了对照(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忧风愁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小结:技巧术语先记牢,答题思路也重要,用什么,怎样用,效果到底好不好,逻辑思维不可少,或并列。或总分,主要技巧往前靠,掌握技巧去答题,这样得分一定高。四、赏析诗句型 实施“321”原则:三抓:抓意象,抓技巧,抓动词(形容词)去分析诗句。二描:描述画面或诗意。一抒:抒发情感。例12(2009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唐)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笋壳。帙,包书的布套(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抓主要意象,描述画面,然后抓关键词赏析)例13(2009上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早兴 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觉:醒(1)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答案:“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抓技巧,抓关键词,分析诗人感情)例14(2005黑吉桂蒙)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坐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反映出作者思乡时的一种孤寂心情。(抓词赏析,描述诗意,体会情感)五、观点不同型1、观点明确2、扬长避短(只选择证明你观点的意象或语句分析,忌前后矛盾)例15、(20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在”“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例16、(2009全国,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大成(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绕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大成,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答: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分析:第一种观点主要抓住注释提供的背景“晚年去职归隐”,去分析诗的三、四句,第二种观点是结合“归隐”二字进行合理的联想再结合一、二所描述的景色去合理的推敲诗人的心情,都做了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小结:观点明晰 言之有据 言之有理六、分析作用型作用:1、结构:总领、照应、点题、铺垫 2、内容:情感主旨、营造氛围、主要意象 3、对诗的表现力的作用 例17、(2006四川,12)夜归 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燐”、“ 萤”、“ 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赏析诗句一般都是意象手法、动词和情感的组装和拆开的过程)例18、(2007全国,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繁忙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结构上照应,对氛围文章表现力的作用)例19、(2009山东,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寄远 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答: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对意象和作者情感的作用)例20、(2006辽宁,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时苏轼在黄州居住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貌。(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答:第一句时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在结构上的作用和对氛围与情感的作用)例21(2007天津,1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1)“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答: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对意象的作用,对文章表现力的作用)小结:见到分析作用题 心里不要太着急 考虑结构和内容 还有诗的表现力 动(形)词围着意象追意象喜欢造氛围 动、形意象都齐全 全是为了表情感练习:一诗多角度鉴赏早梅 【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应如律,先发望春台。【注】: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雄心抱负,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赏识。 1、从整首诗来看,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本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借傲寒独放的早梅,含蓄的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同时以“先发望春台”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殊需求宠物共同抚养权及费用分担合同
-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合作及知识产权共享协议
- 短视频电商直播商品选择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协议
- 《文学作品的深邃魅力:课件设计与展示》
- 《小学课件:探索宇宙的奥秘》
- 《健康饮食普及课-肝脏保健》课件
- 《GBT42336-2023固定收益证券利息核算规范》(2025版)深度解析
- 空安全管理规定解读
- 深度探讨消防安全的二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安全会议防诈骗防范体系
- 《民法》全册精讲课件
- 小学语文五年级知识竞赛课件
-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 模板
- 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基础知识入门级培训课件
-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
- 草皮铺种施工方案
- 中医养生穴位保健按摩课件
- 回旋镖运动轨迹的模拟
- 《康复医学》PPT课件(PPT 105页)
- (完整)高血压病历以及全套临床病历
-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氢氧化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