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pdf_第1页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pdf_第2页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pdf_第3页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pdf_第4页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 编制依据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国务院 526 号 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发 2008 21 号 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发 2008 22 号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国发 2008 31 号 编制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农业部 文化部 国家旅游局 四川省人民政府 甘肃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人民政府 2 目 录 目 录 一 灾前产业概况及受损情况一 灾前产业概况及受损情况 1 一 灾前产业概况 1 二 受损情况 2 二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和重建目标二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和重建目标 4 一 指导思想 4 二 基本原则 4 三 重建目标 5 三 生产力布局定位和方向三 生产力布局定位和方向 6 一 适宜重建区 7 二 适度重建区 7 三 生态重建区 8 四 产业集聚区 8 四 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四 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9 一 农业 9 二 工业 11 三 旅游业 16 四 文化产业 19 五 资金需求与筹措五 资金需求与筹措 20 一 农业 21 二 工业 21 3 三 旅游业 21 四 文化产业 22 六 政策措施六 政策措施 22 七 规划实施七 规划实施 22 附件一 农业生产力布局 产业结构调整及资金需求表 附表 1 1 1 5 附件二 受灾较重工业企业恢复重建项目及资金需求表 附表 2 附件三 旅游业恢复重建项目及资金需求表 附表 3 1 3 3 附件四 文化产业恢复重建项目及资金需求表 附表 4 1 4 9 1 2008 年 5 月 12 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破坏性最强 波及范围最广 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 四川 甘肃 陕西省部分地区产业体系受损十分严重 为指导灾区产业 恢复重建 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四川 甘肃 陕西三省处于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 51 个县 市区 以下统称 规划区 规划对象为规划区内农 业 工业 旅游业 文化产业 本规划是规划区农业 工业 旅游业 文化产业实施恢复重 建的重要依据 一 灾前产业概况及受损情况 一 灾前产业概况 一 灾前产业概况 规划区处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 旅游资源得天独 厚 生物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储量较大 部分地区已具有较好的 产业基础 四川规划区的 39 个县 市区 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 重要地位 2007 年生产总值占全省的 1 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 入占全省的 1 10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20 9 46 9 32 2 拥有比 较丰富的矿产 森林 草场湿地和旅游文化资源 是四川优质粮 食 油料 生猪 特色经济作物和水产品的主产区 产量分别占 全省总量的 23 32 23 32 和 25 工业基础好 旅游 产业发达 知名旅游景区密集 但资源禀赋 环境容量 经济基 础及区位条件差异较大 成德绵区域经济较发达 集聚了机械装 备 电子信息 化工 食品饮料 医药等优势产业和一批重点企 2 业 是我国西部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而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 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城镇化水平较低 甘肃 陕西规划区的 12 个县 区 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所占 比重不大 基本是以农业为主 工业多为中小企业 甘肃规划区 的 8 个县 区 是全省中药材 冬播马铃薯 反季节蔬菜 茶叶 蚕桑等特色农产品的主产区 陕西规划区的 4 个县 区 是重要 的农业生产基地 二 受损情况 二 受损情况 汶川地震使规划区农业 工业 旅游业 文化产业均遭受严 重损失 农业 规划区受损粮食作物 16 08 万公顷 经济作物 15 85 万公顷 畜牧业 渔业也受到严重损失 表一 农业受损情况 表一 农业受损情况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粮食作物 万公顷 经济作物 万公顷 畜禽圈 万平米 畜禽 万头只 鱼池面积 万公顷 产量 万吨 合计 16 08 15 85 2962 9 3203 8 0 69 2 85 四川 13 49 13 59 2759 8 3193 0 67 2 75 甘肃 2 43 1 95 146 9 2 4 0 01 0 0032 陕西 0 16 0 31 56 2 8 4 0 02 0 1 工业 规划区受灾工业企业 12490 家 其中四川 10849 家 甘肃 759 家 陕西 882 家 受损厂房 5093 万平方米 受损设备 37 万台 套 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损失较大 东方汽轮机厂 攀长钢 阿坝铝厂 厂坝铅锌矿 剑南春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受 损严重 近 90 家磷矿和磷化工企业停产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电子信息产业也受到严重影响 旅游业 四川规划区旅游景区 旅游接待企业 旅游公共服 3 务设施等损坏严重 361 个景区基础设施和景观受损 九寨沟 黄龙 四姑娘山 银厂沟 卧龙 都江堰等重要旅游景区均位于 地震核心区 一批重要旅游通道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 九环线几 乎全部中断 全省旅行社和景区几乎全部停止运营 从业人员大 量失业 酒店平均入住率不到 20 灾后全省旅游市场需求急剧 下降 甘肃规划区与震中毗邻的陇南市 甘南州的部分景区及旅 游设施遭到严重损毁 关闭景区 25 处 陕西规划区旅游基础设 施和景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文化产业 四川规划区文化产业受损严重 涉及演出展览 文化娱乐 艺术教育培训 音像 艺术品 网络文化 对外文化 贸易等多个行业 部分重点文化企业和项目 文化基础设施 文 化市场服务场所遭到严重破坏 影响了文化产品生产 服务 消 费和投资 受损文化机构 3990 个 总体看 地震改变了区域资源环境结构 部分地区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下降 次生灾害隐患增多 灾害治理 生态修复 环境 保护任务艰巨 规划区农田 矿山 工业企业 旅游景区和基础 设施损毁严重 部分地区产业发展环境恶化 对恢复生产和灾后 重建造成较大影响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 依托已有产业基础 充 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 加快产业体系恢复重建和优化布局 对于 促进规划区经济社会摆脱地震灾害的巨大冲击 尽快走上正常轨 道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 二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二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 统筹兼顾 科学重建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 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就业需要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突 出重点 远近结合 合理安排原地恢复 原地重建与异地新建 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着力培育特色优 势产业 为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 支撑 二 基本原则 二 基本原则 一是科学规划与产业协调相结合 规划区产业体系的恢复重 建必须科学规划 要充分考虑地质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 力 科学布局 稳步实施 要统筹协调农业 工业 旅游业 文 化产业的关系 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尊重各 民族文化传统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二是因地制宜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要认真执行全国主体功能 区建设规划要求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产业政策 注重发挥 比较优势 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重建强度和产业发展方向 要重 视农业的基础地位 突出旅游业的先导地位 发挥工业的支撑作 用 下力气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三是恢复重建与优化提升相结合 恢复重建要坚持高标准 高起点 下决心优化生产力布局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用先进适 5 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做强优势产业 坚决淘汰高耗能 高 污染和落后生产能力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灾区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四是产业发展与增加就业相结合 要高度重视并优先恢复重 建与解决灾区人民就业和恢复生活生产秩序密切相关的产业 立 足当前 着眼长远 解决好灾区人民群众最现实 最迫切的就业 和生计问题 维护社会稳定 五是市场主导和扩大开放相结合 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正确区分政府职责与市场作用 建立以企 业为主体 市场运作 政府引导 社会参与的重建机制 在坚持 自力更生的同时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重视 发挥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在恢复重建中的作用 三 重建目标 三 重建目标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规划区农业 工业 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生产有效恢复 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 三次产业 良性互动 协调发展 规划区工业发展达到或高于灾前水平 为 十二五 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 通过三年左右的恢复重建 在生产能力全面恢复的基 础上 使农业生产结构更加优化 布局更加合理 特色更加鲜明 逐步实现农 牧 渔业协调发展 培育一批带动力强 效益显著 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工业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重大装备 数字视听 农副产品 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壮大一批优势产业集群 生 6 产力布局趋于合理 逐步形成一批联系紧密 布局合理 土地集 约 资源整合 污染集中治理的工业园区 集聚区 发展一批 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规划区工业企业职工 总数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规划区工业 增加值单位能耗较灾前下降 12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6 三废 排放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家规定 旅游业 规划区重要旅游景区 景点全面恢复 旅游资源优 化整合 地震遗址旅游初具规模 提高旅游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 重树游客和投资者信心 进一步提升三省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整 体形象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规划区各项旅游经济指标达到 十 一五 规划目标的 90 旅游业安民富民重要作用充分体现 文化产业 规划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 生产能力和文化市场 服务网点全面恢复 通过三年左右的恢复重建 形成结构优化 布局合理 覆盖城乡的文化产品生产服务网络 群众的文化需求 得到基本保障 特色优势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扩大文化消费 增 加文化就业 基本形成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格局 三 生产力布局定位和方向 三 生产力布局定位和方向 根据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规划区划分为适 宜重建区 适度重建区和生态重建区 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和灾前产业发展基础 区分规划区的不 同情况 突出重点 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力布局 宜 农则农 宜工则工 宜发展旅游业则发展旅游业 各类区域的生 产力布局定位和方向为 7 一 适宜重建区 一 适宜重建区 应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相关产业 延伸产业链 增强配套能力 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基地 农业发展的重点为绿色高效农 业 包括粮油种植与加工 木竹培育与加工 特色果蔬和蚕桑生 产与加工 生猪和奶牛等畜禽养殖与加工 特色水产养殖 特色 花卉种植业等现代农业和都市休闲观光农业 工业要集中建设一 批资源节约利用 土地集约使用 环境综合治理的现代制造业产 业园区 发展重大技术装备 电子信息 环保建材 绿色食品 医药 化工等现代制造业 旅游业 文化产业重点发展观光 休 闲度假产业和动漫创意 演艺产业 打造龙门山山前观光 休闲 文化旅游品牌 支持发展 农家乐 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 二 适度重建区 二 适度重建区 应重点发展以旅游 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 建设精品旅 游区 适度开发优势矿产资源 严格控制工业园区的规模 撤并 或迁建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工业园区 龙门山高山峡谷的东南 部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高效农业 包括粮油种植与加工 特 色果蔬生产与加工 生猪等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与加工 茶叶及 桑蚕加工 优质高产木竹原料林 特色经济林和林产加工业 龙 门山高山峡谷的东北部重点发展特色农业 包括肉牛 肉羊和优 质茶叶 专用马铃薯 木竹原料 名优中药材 食用菌 特色干 果和水果 参桑 核桃等经济作物及深加工 秦岭山区重点发展 名优茶 中药材 食用菌等绿色产业 发挥区域旅游资源富集 组合条件优良 世界级旅游品牌众多的独特优势 构建集遗产保 8 护 生态修复 观光休憩 山地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的多元化旅 游 文化产业体系 注重保护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 发展藏 羌文化旅游 科学开发地震遗址旅游 三 生态重建区 三 生态重建区 应在不影响主体功能的前提下 适度发展旅游业和农林牧 业 严格限制其他产业发展 原则上不得在原地恢复重建工业企 业 重点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草食畜牧业 主要包括牦牛等特色 畜牧养殖 特色中药材种植加工 在低山与高山河谷地带发展反 季蔬菜 茶叶和水果种植等 旅游业以小规模的生态 文化和乡 村旅游为主 四 产业集聚区 四 产业集聚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在安排适宜重建区 适度重建区 生态重建区生产力布局时 要统筹考虑原有产业园区布局调整 促进产业合理集聚发展 加快位于适宜重建区 适度重建区部分 区域受损产业园区的原地恢复重建 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创业发 展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发挥现有国家级 省级开发区的作 用 引导企业集中布局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结合灾区企业异地新建 撤并和迁建部分县 市区 产 业园区 适当扩大部分现有国家级 省级开发区的面积 新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鼓励发展 飞地经济 承 接适度重建区和生态重建区企业的异地新建 和其他企业集中布 局 9 支持对口支援地区与受援地区按合理布局的原则 合作 建设产业园区 吸引东 中部地区产业转移 表二表二 产业园区布局调整产业园区布局调整 撤并和迁建的 产业园区 阿坝水磨工业园区 平武南坝工业园 北川工业园 安县花荄工业园区 青川工 业集中区 什邡蓥华工业园 什邡穿心店工业区 绵竹龙蟒河工业集中区 绵竹 高尊寺化工集中发展区等 扩大面积的国家 级 省级开发区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油工业园区 德阳经济开发区 广汉经济开发区 彭州工业园区 都江堰经济开发区 陇南西成 陇南 经济开发区等 新设循环经济 产业集聚区 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天水 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等 原地恢复现有 产业园区 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 川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区 德阳高新技术开发区 旌阳工 业集中区 什邡城南新区 绵竹剑南春工业集中发展区 中江工业集中发展区 罗江工业集中发展区 绵阳经济开发区 江油厚坝创业基地 利州工业集中区 陈仓科技工业园 勉县冶金循环经济科技工业园 宁强绿色产业园等 四 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四 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根据国家有关规划 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依据生产力 布局定位和方向 规划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一 农业 一 农业 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适度调减小麦种植 面积 提高复种指数 稳定发展优质粮食 双低 油菜和生猪 生产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 原料木竹林 蚕桑 禽兔 牛羊 等草食牲畜和渔业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着力改善品种 品 质结构 恢复重建一批专业化 标准化 规模化的优质农产品 特色林产品 特色畜产品 特色水产品基地和优势产业带 积极 开发现代生物农业高新技术及产品 建设农业生物科技产业孵化 10 园 示范园 形成一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产品 恢复并大力扶持 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效益 促进灾区农 业又好又快发展 种植业 在恢复规划区农业生产的前提下 稳定发展以水稻 饲用玉米 双低 低芥酸 低硫甙 油菜为主的优质粮油 大 力发展马铃薯和以果蔬 茶叶 中药材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及蚕 业 畜牧业 优化畜牧业结构 加快品种改良 推行标准化 规 模化经营 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循环经济 重点恢复提高生猪生产 能力 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牲畜 积极发展特色畜产品 渔业 发挥资源优势 稳定发展传统养殖品种 恢复重建一 批特色水产养殖基地 专栏一 农业生产基地 专栏一 农业生产基地 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建设 20 个水稻生产基地 14 个玉米生产基地 21 个马铃薯生产基地 23 个 双低 油菜生产基地 特色果蔬生产基地 建设 33 个蔬菜基地 18 个特色水果基地 13 个食用菌基地 茶药桑生产基地 建设 13 个茶叶生产基地 23 个中药材生产基地 28 个蚕桑产业基地 畜牧业生产基地 建设年出栏 890 万头肉猪生产基地 年出栏 226 万只肉羊生产基地 年出 栏 42 万头肉牛生产基地 年存栏 4 2 万头奶业生产基地 家禽水产生产基地 建设年出栏 800 万只土鸡生产基地 年存栏 650 万只兔业生产基地 39 个特色水产养殖基地 年产 5000 吨蜂产品生产基地 林业 结合现有资源和区位优势 按照基地化 规模化 标 准化的要求 恢复重建林业产业 四川规划区在都江堰等 13 个县 市区 恢复重建速生 优 质 高产木竹原料林基地 1 93 万公顷 在茂县等 13 个县 市区 恢复重建核桃 厚朴 花椒等特色经济林基地 1 07 万公顷 在 11 剑阁等 6 个县 市 恢复重建木竹人造板 家具制造等林产加工 业 恢复新型木竹人造板 实木地板 家具生产能力 在青川县 恢复木耳等森林蔬菜加工能力 甘肃规划区建设油橄榄基地 1 07 万公顷 在武都 文县 康县 成县恢复重建核桃 苹果 花椒 银杏等特色果林0 47万公顷 陕西恢复受损森林面积1 1万公顷 二 工业 二 工业 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优先启动服务灾区重建和有利于解决群 众就业的项目 加快恢复重建优势特色产业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 化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引导产业集聚 发展循环经济 提升区 域产业竞争力 1 原材料工业 原材料工业 水泥 为保证灾后重建需要 尽快推进拉法基都江堰 双马 公司和德阳利万步森等受损水泥企业原地恢复生产能力 积极引 入中国建材 海螺 冀东等大企业集团参与大型新型干法水泥项 目建设 加快淘汰窑径 2 2 米及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 直 径 1 83 米以下水泥粉磨设备 在资源 运输条件较好 市场需求大的成都 德阳等地区 发展日产 4000 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 在外部条件较差 市场空 间有限的陇南 甘南等地区 以减少运输量 满足当地需求为主 建设日产 2000 吨及以上的生产线 并同步配套建设低温余热发 电装置 在条件欠缺的地区 建设粉磨站和水泥制品生产设施 到 2010 年 四川水泥总产能控制在 10000 万吨以内 坚持等量 淘汰 届时新型干法比重由 27 提高到 70 以上 甘肃省新增新 12 型干法水泥超过 1000 万吨 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 90 陕西 省宁强 勉县各新增一条日产 2000 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满足区域恢复重建需要 新型建材 结合抗震与建筑节能需要 大力发展安全舒适 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 适量发展轻质隔墙板 配套发展新型 节能门窗 防水材料及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 鼓励利用灾区建筑 垃圾 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煤矸石发展混凝土空心砌块 实心砖等 在具备条件的地方规划并重点扶持建设 1 2 家年产规模在 1 亿 块 标砖 以上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和建筑垃圾再利用企业 坚决淘汰实心粘土砖 平板玻璃普通平拉工艺生产线及日熔化量 100 吨以下的 格法 平拉生产线 以及土窑 倒焰窑 多孔窑等 落后建筑卫生陶瓷生产装备 专栏二专栏二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汶川地震倒塌房屋 680 万间 受损房屋 2300 余万间 两项合计产生建筑垃圾 5 亿吨 如露 天堆放 占地 5 万亩 需要花费巨资进行处理 利用建筑固体废弃物生产复合材料 轻质材料 工程结构制品 复合墙体 再生混凝土 等建材 用于灾区重建家园时建房 铺路 在建筑垃圾比较集中的重灾区建设一至两个建筑垃圾资源化示范工程 包括建筑垃圾资 源化处理装置示范工厂 再生产品应用示范工程等 促进形成规模化发展 充分利用我国自主创新成果 运用密闭式的全自动机械化设备工艺 对灾后巨量建筑垃 圾无害化处理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制定利用建筑垃圾循环使用的扶持政策 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 冶金 推进攀长钢异地搬迁集中布局 淘汰 60 万吨落后产 能 加快攀西钒钛基地建设 淘汰达州 广元地区现有落后钢铁 产能 加快实施达钢集团配套改造项目 在广元旺苍恢复重建达 钢炼铁产能 支持甘肃酒钢榆中钢厂 陕西龙钢集团在淘汰落后 产能 企业整合的基础上加快结构调整 为灾后重建提供钢铁需 13 求保障 整合 恢复符合准入条件的铁合金企业 鼓励发展稀土 硅铁等高附加值合金产品 淘汰汶川 理县 茂县 汉源县 3200 KVA 以下的铁合金 工业硅 矿热炉 严格按照国家电石行业 准入条件 整合 恢复受损企业 在资源富集地区 建设大型密 闭式现代化电石生产装置 淘汰 5000KVA 以下电石炉 利用现 有基础 适度发展电解铝 锌冶炼 原地恢复重建阿坝铝厂 淘 汰 2 万吨落后产能 支持广元整合异地建设电解铝项目 原地恢 复宏达集团 20 万吨铅锌冶炼产能 充分发挥黄金 铅锌等矿产 资源优势 加快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开发 支持白银公司厂坝李家 沟铅锌矿 成州矿业等企业原地恢复重建 整合 建设宝徽公司 10 万吨锌冶炼 10 万吨铅冶炼扩建等项目 发展深加工产品 积极支持企业开展矿山安全隐患治理和病险尾矿库治理 化工 抓紧恢复龙蟒集团 宏达股份 蓥峰实业 美丰等骨 干企业受损轻微的产能 稳定市场供应 根据地质安全评价 积 极恢复重建磷矿山 根据磷矿石可持续供应能力 确定磷化工产 业重建规模和布局 发展循环经济 重点发展磷铵 磷复肥 饲 料磷酸盐 精细磷酸盐等优势产品 综合利用磷石膏等废弃物发 展新型建材 优化铬化工等精细化工产业 延伸产业链 关闭岷 江 沱江 嘉陵江等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化工企业 符合国 家准入条件的 异地搬迁集中建设 淘汰 1000 吨 年以下黄磷 赤 磷 4 万吨 年以下硫铁矿制酸和单线 1 万吨 年以下有钙焙烧铬 化合物等落后产能 2 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 重大装备 异地新建东汽总厂 搬迁至德阳八角集中布局 14 恢复提高发电设备及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能力 抓好二重 川矿 机 普什宁江机床 陕西北方动力等企业恢复重建 推进蓝星机 械厂等受损严重的装备企业异地新建 以宏华石油机械为龙头 发展大型石油钻采产品 以九洲集团公司 川大智胜软件公司 蓝天直升机公司 电科集团 10 所 成飞民机公司 成发集团公 司等企业为依托 重点推进直升机 小型飞机 公务机的研发生 产 积极参与国产大飞机的研制 形成四川在飞行器设计 航空 部件生产 航空发动机研发 航空电子系统研制 空中管制系统 集成等领域的比较优势 打造四川航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汽车及零部件 原地恢复重建绵阳华瑞 新华内燃机 都江 堰银河 巨龙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 加快推进一汽丰田 一 汽大众 北汽福田等整车项目建设 发展环保节能型乘用车 天 然气清洁能源汽车 以及灾后恢复重建急需的自卸车 挂车 平 板车和各种专用车 到 2010 年 在现有规模上形成 33 万辆汽车 整车的生产能力 重点建设成都 绵阳 雅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基地 3 消费品工业 消费品工业 食品饮料 立足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粮油制品 果蔬 油橄 榄 核桃 花椒 蚕桑 茶叶 菌类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 新型 生猪熟食品生产及民族地区特色畜禽加工 打造四川特色品牌 支持剑南春 华润蓝剑 丰谷及川渝中烟等知名企业和广元高金 绵阳双汇 中粮米业 得益粮油和阿坝九寨茶叶等龙头企业尽快 原地恢复 支持陕西宁强 勉县发展压缩木耳 茶叶等特色农产 品深加工 支持国内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到灾区建立分厂或原材料 15 基地 轻工纺织 支持安县阳安纸业原地恢复 加快四川雅安 成 都等地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 支持阿坝州和北川 平武 青川 等地发展少数民族用品及旅游工艺品 发挥灾区竹木 蚕丝 粘 胶 涤纶等原料资源优势 推广新型纺机技术装备 提升棉纺业 生产水平 支持成都 德阳等地发展以童装 职业装及休闲装为 重点的都市服装产业 打造知名品牌 积极发展丝绸深加工产品 淘汰 1 万吨以下环保未达标再生纸及落后烘茧 缫丝 织绸工艺 及设备 淘汰 74 型印染生产线 发展新型环保装饰材料 板式 家具 办公家具等产品 医药 立足灾区道地中药材资源和医药企业集聚优势 建设 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 大力发展中药 饮片 中药提取物 中成药 医药制剂 民族药等优势产品 依 托成德绵区域科研资源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支持九寨天然 药业 彭州天乐药业 绿色药业 协力制药 都江堰四川养麝所 安县好医生 江油恒源等企业的原地恢复重建 加快康弘 地奥 雅安三九等重点医药项目建设 支持甘肃陇南独一味 新天药业 等重点制药企业开发生产特色中成药 生物制品 藏药及药物类 保健品 4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大力发展平板显示产业 做强数字视听产业 壮大软件及信 息服务业 做精网络及通信产品 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 提升元 器件及材料的产品档次 支持长虹集团 九洲集团 东软集团成 都 都江堰 软件园 陕西宝光陶瓷科技公司年产 25 万只陶瓷 16 零件生产线项目等原地恢复 三 旅游业 三 旅游业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文化旅游 地震遗址旅游和以 农家乐 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 加快恢复重建旅游业生产能力 优化旅 游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 恢复旅游市场 提高旅游服务设施档 次和服务质量 重塑和提升旅游形象 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 加快恢复重建旅游业生产能力 重视世界自然 文化遗产和 民族文化保护与抢救 加快重要旅游景区 景点 旅游设施和文 物古迹的恢复重建 结合灾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安排重要 旅游通道恢复重建 恢复旅游服务设施 结合城镇体系建设 做 好旅游城镇恢复重建 突出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风貌 完善提升 旅游公益设施 将乡村旅游恢复重建与灾后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 来 在有条件的区域规划布局特色旅游村落 完善配套设施 充 分发挥乡村旅游的安民惠民作用 建立适应灾区特点和需要的旅 游安全预警系统 完善救援体系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把旅游形 象 信心的恢复放在重要位置 加强产品开发 宣传推广 市场 营销力度 加快恢复旅游市场 17 专栏三专栏三 灾区旅游生产能力恢复重建重点灾区旅游生产能力恢复重建重点 项目名称 建设重点 世界遗产和重点景 区 景点恢复重建 九寨沟 黄龙排危 都江堰 青城山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恢复重建 大熊 猫栖息地新址重建 三国文化旅游区 龙门山旅游区 藏羌文化旅游区等重 要旅游区景点的恢复重建 重要旅游通道沿线旅 游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九寨沟环线北环线 广元 青川 甘肃文县 九寨沟 新建德阿快速通道 成都 S106 川西旅游环线 国道 108 212 广元段 九环东线 四川六市州旅 游通道 宁强 青木川 阳平关 百龙湖等旅游通道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乡村旅游公益设施恢 复重建 四川青城山 都江堰 彭州乡村旅游带 什邡 绵竹 安县乡村旅游带 江 油李白文化乡村旅游带 青川白龙湖乡村旅游带 汶川三江农业生态旅游区 汉源花海果都乡村旅游区 龙泉山旅游带 甘肃徽县嘉陵江乡村旅游带 陕 西宁强 阳平关 青木川乡村旅游区 略阳羌盛庄园乡村旅游区等主要乡村 旅游带 区 公益设施恢复重建 旅游城镇公益设施恢 复重建 恢复重建提升重要旅游城镇公益设施 主要有以嘉绒藏族建筑风貌为主的黑 水 理县和松潘 以羌族文化风貌为主的北川 茂县 汶川 以川北民居风 貌为主的青川县城 突出羌族和白马藏族风格的平武 突出川西民居建筑风 格的都江堰 突出汉代建筑风貌特征的汉源等 旅游安全应急救援系 统建设 完善旅游监测 预警 救援设施 建立旅游安全预警系统 山地旅游救援系 统 旅游远程监控系统 旅游应急通信系统和医疗急救站 点 体系 旅游市场恢复重建项 目 旅游市场研究 产品开发 宣传推广 市场营销等 优化旅游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 统筹旅游生产要素 整合 优质旅游资源 科学规划旅游线路 推进旅游业空间布局优化和 结构调整 整体规划开发大龙门山旅游区 引导和促进生产要素 向旅游景区 旅游城镇 旅游村落和旅游通道集中 休闲度假服 务设施重点向龙门山山前和山中的旅游城镇集中 乡村旅游和观 光农业重点向龙门山山前和平原地区集中 旅游影响力向九寨 沟 黄龙 大熊猫栖息地 青城山 都江堰 羌族村寨 汶川地 18 震遗址等六大旅游品牌集中 构建 三带 四区 六线 三个 旅游产业带 四个旅游经济区 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的旅游发展 格局 打造拥有遗产保护 生态修复 观光休憩等多种功能的中 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旅游区 专栏四专栏四 四川旅游业布局四川旅游业布局 三带 四区 六线三带 四区 六线 三大旅游产业带 平原丘陵地区以旅游城镇为中心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带 低山至中山山 地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带 高山生态保护及科考 探险专项旅游产业带 四大旅游经济区 藏族羌族文化体验旅游经济区 龙门山休闲旅游经济区 三国文化旅游 经济区 大熊猫国际旅游区 六条主题精品线路 九寨沟旅游环线 藏族羌族文化旅游走廊 地震遗址旅游线 大熊猫栖 息地旅游线 三国文化旅游线 川陕甘红色旅游线 图一图一 四川旅游经济区分布四川旅游经济区分布 19 发展地震遗址纪念地旅游 科学发展地震遗址旅游 建设中 国汶川地震遗址保护及纪念地项目 开发地震纪念旅游产品 弘 扬抗震救灾精神 展示中华民族凝聚力 普及地震知识 缅怀罹 难者 使地震核心区域成为世界知名的地震遗址旅游地 四 文化产业 四 文化产业 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重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 恢复城乡文化 产业体系 繁荣文化市场 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加快文化产 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培育骨干企业 构建特色 文化产业带 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 构建特色文化产业带和文化产业群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带动战略 全面恢复重建九寨沟演艺群 广元女皇文化产业园 建川博物馆 三星堆文化产业园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都江 堰灵岩山文化旅游园 都江堰文化产业园 绵竹年画产业园 蜀 汉三国文化旅游区 昭化三国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项目 构建 以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雅安 阿坝市 州 为重点的文化 产业带 恢复藏族羌族民族文化机构生产能力 发挥名城古镇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的资源优势 深入挖掘民族民俗民间文化 大力推进舞台艺术 文博展览等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营 销 打造藏族羌族民族文化产业品牌 建设成都国家数字媒体技 术产业化基地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发挥集聚效应 促进自主创 新 推动创意文化 动漫游戏 数字影音等产业发展壮大 20 专栏五专栏五 文化产业布局文化产业布局 成德绵广雅阿文化产业带 以成都 德阳 绵阳 广元 雅安 阿坝六个中心城市和核 心文化资源为基础 发展数字影音 动漫创意 文化旅游 演出展览等优势文化产业群 藏族羌族文化产业走廊 以阿坝 绵阳为主 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藏族羌族名 城古镇 民族文化和中国汶川地震遗址纪念地等为载体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优势品牌 专栏六专栏六 支持藏羌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和用品发展支持藏羌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和用品发展 阿坝 甘南等地区藏 羌等少数民族人口集中 文化风情浓郁 文化资源富集 特色用品丰 富 文化旅游发达 要以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为重点 充分发挥民族文化 名城古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资源优势 支持阿坝 北川 甘南等民族地区以藏族羌族文化为内容的舞台艺术 影视作品 动漫游戏 民族服饰 旅游工艺品 饰品 食品等特色产品的开发营销和定点企业发展 恢复重 建民族文化产品和特色用品服务网点 形成民族文化产业集聚区 推进特色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 生产供给 建设文化旅游线路和品牌 丰富和提升文化旅游的内涵 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民族文化 产业和特色用品优势品牌 繁荣文化市场 结合灾后公共服务设施和市场服务体系恢复 重建 调整优化城乡文化市场服务机构和网点布局 重点恢复重 建文博 艺术品经营 文化娱乐 演出展览 出版发行分销 艺 术教育培训等文化服务机构 场所和网点 加大产品开发 包装 推广力度 培育壮大消费群体 加强旅游景区 接待场所的文化 服务网点建设 扩大文化消费 恢复重建农村文化市场 满足灾 区农民基本文化需求 五 资金需求与筹措 五 资金需求与筹措 经测算 规划区在农业生产 工业 旅游业 文化产业恢复 重建资金总需求为 1410 56 亿元 其中工业由财政资金引导的资 金需求为 1226 亿元 农业生产 81 59 亿元 旅游业 68 04 亿元 21 文化产业 34 93 亿元 资金来源 中央地震灾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