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第五单元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第五单元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第五单元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第五单元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第五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如茉莉教材解读:1、爱如茉莉是一篇语句朴实,但又感人至深的记叙文。文章讲述了父亲与母亲之间那简单、朴实而又感人的爱。文章笔触细腻,选材典型看似平实的文字却蕴含着人生基本的哲理和情感,因此我在教学中紧扣文本,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且掌握了抓好细节的写作技巧,使学生学得有情有趣有味。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以本为本,只有超越了文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教学中,我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为目标,以仔细研读为重要手段,引导学生感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都蕴含着朴实的父母之爱,并学习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描述身边普通而又平凡的“爱”。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教学难点: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3、初步感知课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老师板书“爱”)。一起读爱。师:爱,是一个温暖的字,如三月的春风,能融化寒冷的冰雪。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爱。师:爱,是一个深情的字,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蕴涵着心与心彼此的感动。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爱。师“每个人对“爱”的理解、感悟都不一样,每个人都试图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关于“爱”的文章,题目就是爱如茉莉。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16.爱如茉莉学生质疑。提问质疑情况,师小结。过渡: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1、自学课文要求:(1)圈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2、学生自学,做好记录,对疑问之处做好标记。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要求:交流自学所得,对疑问进行探究。四、展示交流,点评提升。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投影)茉莉 掏出 叮嘱 谎话 光泽 洗漱 胳膊 静谧莫名其妙 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 蹑手蹑脚 缕缕幽香(1)指名读。(2)齐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叮嘱:爸爸叮嘱我什么?一遍两遍是不是叮嘱?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叮嘱?(联系生活与展开想象相结合理解词语)“寻思”、“随手”与“一本正经”:抓三个词语的对比体会母亲内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样羞涩、含蓄而芳香。蹑手蹑脚:形容脚步很轻。为什么蹑手蹑脚?怎样蹑手蹑脚?(做动作)3、梳理概括(1)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只要意见)(2)说说课文的结构(可以分三段,分别说一说大意)五、总结拓展,达标检测。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收获。2、指导写字(1)要点提示:茉莉(上下结构,这两个字都是上窄下宽)掏 谎 叮 泽 缕 揉 哦(左小右大)(2)范写。(3)学生正确描红临写。3、课后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2、架起读写的桥梁,使学生学会观察、体会并抒写身边的爱。教学重难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检查、认读一下词语: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袅袅这些词语是写谁的?(迎春花),请你来读读。(读出理解、读出诗意)2、出示图片: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这小小的迎春花,这就是迎春花,这还是迎春花。3、生活中有一种爱,想迎春花一般平淡无奇,但它放出的缕缕幽香却弥漫在我们生活中。课文介绍的是一对普通夫妻间的爱,他们的爱就如茉莉一样洁白纯净。读课题16.爱如茉莉4、“迎春花平淡无奇”,但芳香怡人,它与爱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体会其间的真爱。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用活动单出示: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每一次写茉莉作者有什么感受?2、爸爸、妈妈的爱是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的,同学们要关注细节,人物的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淡淡真情,淡淡的爱,标出能表现细节的句子,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之间的真爱。学生自学,完成以上任务。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自学以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自学所得。并对一下问题进行合作探究“那株迎春花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就像茉莉?你从课文的哪些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爱如茉莉”?每组指派一组员做好记录,准备交流。四、展示交流,点评提升。根据活动单,逐一展示,并进行点评。(一)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指名读有关的语句)作者的感受前后有什么变化?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板书)在作者眼里,迎春花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迎春花变得洁白纯净,前后的变化怎么这么大呢?她看到了什么?(二)交流课文中描写父母之间互相体贴的细节。分组回报,出示一下细节描写:1、映示课文68节,指名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妈妈爱爸爸,她的表现是煮一碗饺子,她的表现是用虚弱的声音嘱咐。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这就是爱,结果爸爸连饺子也没有吃,就直奔医院,这些地方写得很感人,写出了爸爸妈妈相互间的体贴,表现了真爱。板书:真爱怎样读这段话?抓住哪个词语?(虚弱、奔)练读,指名有感情朗读,体会爸爸、妈妈之间浓浓的爱。2、映示917节课文(1)自由读,说一说,哪句话让你感受到这份爱。哪个词让你分享到这份爱。交流:“紧握”让你体会到什么? “恬静”的微笑说明什么?(2)课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齐读这一节。(3)出示对话,妈妈的语言、爸爸的语言(12和16节)爱需要付出。妈妈不敢动,爸爸不敢睡,你体会到什么?(爱是彼此间的体贴入微)(4)分角色朗读1016节(体会他们之间的爱)(5)难怪作者要说(出示17节)钻进我心中的的究竟是什么?(6)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慨。(映示最后一节)五、总结拓展,达标检测。1、回读课文,细细品味,说一说为什么“真爱如茉莉”?2、指名说领悟的内含。3、师小结:迎春花平淡无奇,就如爸爸、妈妈之间的爱一样都表现在生活中,但却渗透着浓浓的爱,所以真爱就像迎春花虽平淡无奇,但浓烈。4、生活中有许多种爱,不同的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让你们打个比方,以你的理解,爱是什么样子的?交流。5、师总结:我们不渴求人世间的爱都如茉莉,爱可以如茉莉一样缕缕幽香,爱也可以如玫瑰一样浓烈奔放,爱更可能如柠檬一样甜中带酸。愿大家都做一个懂得感受爱、珍惜爱,并学会付出爱的人。因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6、拓展练习用心观察同学和父母生活中的细节,感受他们表现爱的方式。 平淡无奇 .爱如茉莉 真爱 洁白纯净18月光启蒙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指导1. 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2. 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3. 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4. 质疑问难三、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2.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二、精读指导1. 学习15自然段(1)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2)学生交流感受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3)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4)女生齐读2、3自然段。(5)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6)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7)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4.学习613自然段(1)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2)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3)自由读101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5.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6.出示:最后三句话(1)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2)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3)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4)指名读,齐读。三、总结全文1. 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2. 让我们轻轻闭上眼睛,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3. 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板书:18月光启蒙唱歌谣讲故事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唱童谣飞向诗歌的王国猜谜语19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作家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1.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2.介绍作者。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该鼓励。学生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想象“我”。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讨论: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接一个瓜,就接一个瓜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3.默读课文,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4.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四、积累语言,留住记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在作者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咀嚼,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教学理念:崇简、务本、求实。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会走路吗?咱们就坐在座位上走走看(学生在座位上轻轻地试着走),走路有趣吗?同学们,你相信吗,其实你们每天在走路的时候,就不知不觉间走出了一首首快乐的诗,不信?(出示加拿大诗人的儿童诗),有意思吧?生活里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动作,在一个儿童的眼里竟变得这么有趣,竟成了一首有趣的诗,难怪有人说:儿童就是天生的诗人。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只要你永存这份童心,你就会发现,这首诗里到处都是快乐,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课文里,就处处洋溢着这样的快乐,就等着你们这群天生的诗人去发现呢!二、复习导入,品“趣”。1、生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第一段,能说说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吗?(色彩斑斓、美丽、充满生机、鸟栖虫居、童话般的)2、那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园子里,我跟着祖父都做了些什么呢?(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浇菜),是呀,作者写了这么多的事情,有趣吗?那你觉得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呢?(出示自读要求)三、进入文本,品味“有趣”。1、学生按要求自读。思考:哪一自然段写得最有趣?(时间4分钟)2、汇报交流,相机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看到你们好多同学边读,脸上边露出会心的微笑,相信你们一定读出了自己的乐趣,来,把你的感受跟大家分享)l 预设小节3: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体现动作的词来读,来体悟乐趣。(相机板书:快乐)2、指导学生抓住“东一脚西一脚”、“踢”等词体会并读出我的淘气和快乐;小结: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l 预设小节4:1、 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读书。2、 你们也像他一样边读边想象这段话,读完交流想象到的乐趣。3、乐趣一:拿着祖父给我的锄头;二:动作;三:我铲过的地的样子。l 预设小节12: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去体验作者心情的读书方法。2、指导学生读出我的快乐,尤其是我的动作和“喊”的语句。小结:是呀,我扬起的不仅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l 预设11小节:1、 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他们采用边读边联想的读书方法读书。2、 学生再读,汇报自己读时联想到的。有想到小猫钓鱼这个故事的,有想到猴子下山这个故事的,还有的想到学棋这个故事的。3、 是呀,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这里谁又会去在意一个四五岁孩子的三心二意呢,唯一让你们感受到的是什么?(板书:自由)4、 谁来用你的朗读表现我的自由?指导学生抓住四个“又”l 预设14小节:1、 表扬找到的学生:你感受到我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小节,你能关注到每一个角落,的确,读书就是不能放过一字一句,值得大家学习。2、 是呀,都玩得累了,都玩得睡着了,瞧,我玩得多尽兴呀!l 预设第十三小节。指导学生感知反复写法的作用。u 当学生说不出时处理方案:同学们,我发现你们选的这些自然段,都是从萧红做这些事中体会到一种新鲜感,所以觉得有趣,有没有哪位同学独具慧眼,发现课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在表达上跟其他小节相比真的是与众不同、非常独特的?(出示)看看这三句话写的什么?萧红是怎么写的?反复地读、品、比较(其余同下处理)u 学生主动说出来处理方案:1、 学生说出有趣在哪里?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把植物和小昆虫们写活了!(师点出三年级石榴这一课学体会到这种写法的好处了。)2、 反复大声品读,跟刚才大家找的那些句子比较一下,这段话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句式一样,一些词重复出现)(适时点出红字)再读,从这样的句式中体会出什么?(园子里植物和小昆虫的自由和快乐)。3、 再找一找,在13小节中还有像这样的句式(本段共有三句反复的句子),找到读读,体会到的什么(还是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4、 引导学生再从全文中找找看(三处,分别是2、3、11小节),(有时像这样相同的句式作者会让它们连续出现,有时会让他们分散在课文中,再找找看)5、 (出示全文中出现的类似“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这些句子时,从而一幅幅有趣的画面接二连三的浮现在作者的眼前,口味出她写作时享受的快乐和自由。师小结:是呀,快乐是没有重复的,自由是不嫌罗嗦的! 三、再入文本,品“爱”1、出示自读要求。思考:我不仅得到了自由和快乐,还得到了什么?2、学生从文中感悟,同桌交流。3、集体交流:(1)、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祖父的“爱”。 答案可能一:拥有生机勃勃的园子;答案可能二: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答案可能三:拥有祖父的爱。 (2)、指导学生从紧扣文中句子,发现细节感受到祖父对我的爱。(拔下锄杆为了我“玩“方便,对我的宠爱;我闯祸了,不骂,反而笑对我宽容的爱,让学生联系自己犯错;教我认谷子对我有耐心)(3)师:是呀,大家都关注到了文中的细节来体会,其实,我想,品悟了这些细节后,祖父有一个让人觉得亲切的表情就在大家眼前“笑”,从笑中,我们完全明白了,我除了拥有快乐和自由,还拥有了祖父的爱(板书:爱)(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用“当时,祖父笑了!”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当我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把菜种都踢飞的,祖父笑了!”(师:这是开心的笑)“当我从祖父手抢手水瓢,把手扬到空中时,祖父笑了!”(师:这是宽容的笑)5、再入文本,读书体验。(出示句段)让我们带着祖父的笑,轻轻地在嘴里读着这首爱的小诗,在心里暖暖地与萧红分享祖父那浓浓的爱吧。6、体会作者反复句式的妙处。(1)、想象作者写这一段时的表情和心情。(指导学生感受相同句式一次次的出现,作者就一次次的在回味着祖父的爱,像涓涓细心,甜甜地滋润着心田)(2)、是呀,快乐和自由是不怕罗嗦的,爱更是不怕被重复的,只有拥有了爱的快乐和自由,才是最快乐的,最自由的,最让人难以忘怀的。(3)、出示说话练习的填空。先自已品读,再试着填空。师引说,重点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我对着天空,大声地说 自由的。”还可以怎么说(也、最、更、不、要、想)?并说出自己这样填的理由,(因为我自由,所以在我眼里看什么才都是自由的,用其它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是一种巧妙的方法)7、美读13小节。是呀,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份温暖的爱,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祖父那甜甜的笑时,萧红的心中的园子,就立即成了一个爱的园子,一个充满快乐和自由的园子,让我们再次走进13小节聆听萧红的心声,指名配乐读,读出我的自由,读出快乐,更读出祖父对我的爱。四、走出文本,找“爱”、写“趣”1、品读十四小节。就这样,在这个充满着快乐、自由和爱的园子,我玩累了此刻,这份爱、快乐、自由化成了一首诗(出示14小节)来,我们轻轻地读一读,静静地走进萧红的梦中,去和她一起分享这份刻骨铭心的爱。生轻轻的齐读14小节。2、总结延伸。祖父的爱在萧红心中化成了一首诗,又化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出示茅盾的语句)。萧红就这样,在祖父无微不至的爱中睡着了,她做着一个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这个答案你们就自由地到呼兰河传中去寻找吧。3、分享快乐。课后回忆自己儿时的趣事,美美地写下来,读给同学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20谈礼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质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举了三个典型事例。第一个事例来自小说说岳全传,用牛皋和岳飞问路时的不同的态度和语言,说明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例子来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长裙主动道歉的事,说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第三个例子来自一个伟人小故事,用周总理安慰理发师的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这三个事例的选取非常合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每个事例又和随后的议论相应,有助于作者借助它们说明自己的观点。 从单元编排内容来看,该单元安排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亲情和人际关系的文章。前面三篇课文都是记叙了浓浓的亲情美,19课谈礼貌则上升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美的说理性文章。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接触到简单明了的说理性文章,为后面的议论文学习提供了发展。新课标第一网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课前准备:收集关于礼貌待人的名言和事例。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一、创设情景,漫谈礼貌。 1、板书“礼貌”,谈谈你对“礼貌”的认识。 (板书过程中相机指导“貌”的书写) 2、大家谈了对礼貌的看法,我们课本上也“谈”了,(板书:谈)让我们一起来看谈了什么,怎么谈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为我们讲了哪几个故事,读完后,再想想,关于“礼貌”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4、读课文新词、难句。 咳嗽 纠纷 态度粗暴 出言不逊 彬彬有礼 安慰 师傅 减少矛盾 思想情操 文化修养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5、点名检查自读情况,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重点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书写生字。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重点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 3、学生描红、临写。 四、布置作业。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词句,温习巩固。 1、听写词语。 彬彬有礼 岳飞暖人心 “冒失鬼”讨人嫌 避免纠纷 减少矛盾 安慰师傅 2、师巡回了解学生听写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字词的点拨、反馈。 (如:慰、嫌的书写指导以及“师傅”和“师父”的书写区别) 二、自读课文,整体入手。 (看看课文围绕着“礼貌”讲了哪几个故事?) 三、精读故事,领悟礼貌。 (一)精读感悟故事一。 1、整体读。 (课文用三个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我们先来读读说岳全传中的一个故事。) 2、知故事:指导对话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1)抓“吼”指导朗读牛皋的话。 (2)评价:眼前看见了怎样的牛皋?这时候你心里的感受是什么? (3)引读:所以老人 (4)同法读评岳飞的言行。 3、明道理。 (1)通过岳飞和牛皋的不同表现,联系我校校本课程弟子规进 行诵读。(这正如弟子规所说的:) (2)古人有训,大家也感受到了。这正如俗语所说:“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相机理解“俗语”) 4、小结课文用事例来说理的表达方式。 (先讲故事,后说道理。) (二)举一反三,读悟故事二、故事三。 (我们继续往下读,看看下面的两个故事讲了怎样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1、精读感悟故事二。 (1)整体读。 (2) 知故事: 重点指导朗读、评价小朋友道歉的话“对不起,把您的裙子弄脏了。”(象不象小朋友的道歉?) (3) 明道理: 小朋友用他的行动和语言取得了女青年的原谅,这是因为小朋 友做到了(礼貌待人)。引读:因为礼貌待人所以、;所以说礼貌待人可以、。 2、精读感悟故事三。 (1)整体读。 (2)知故事:重点指导朗读、评价总理安慰朱师傅的话。感受总理 语言的文雅、和气、宽容。 (3)明道理。 (4)质疑解疑。结合生活例子理解“思想情操、文化修养”。 3、总结感受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式。 (先讲故事,后说道理。) 四、回归中心,明白道理。 (三个小故事,我们都学完了。它们都是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三个小故事综合起来说明了什么道理?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齐读第一、五自然段。 2、交流中心句: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板书:礼貌待人 优良传统)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齐读) 君子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训的意思。 4、理解礼貌待人的作用。(板书:和谐美好) 5、依据板书,背诵第一、五自然段,把道理记在脑子里。 五、师生互动,交流“礼貌”。(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关于礼貌的名言、古训、俗语、格言,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大家收集到的名言、古训、俗语、格言。还可以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礼貌的感受。) 1、学生生交流古今中外关于礼貌的古训、名言、俗语、格言或自己的感受。 2、教师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古训、名言等。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作者: 松苏内吉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作者: 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作者: 孟德斯鸠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作者: 冈察尔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六、读写结合,活学活用。 写一个与课文礼貌故事结构相似,关于礼貌待人一个礼貌小故事,一个礼貌小道理的小练笔。 板书: 礼之用,和为贵。 谈礼貌 和谐 恭敬施礼 主动赔礼 宽容礼让习作5教学目标:1、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2、学习用两三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3、弄清征文启事的要点,练习向各种儿童报刊投稿。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一两个事例反映人物特点。难点:生动具体地描写反映人物特点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题:1、课前谈话:今天又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了,感觉如何?(很紧张)没关系,我们先来放松一下,聊一聊,告诉我,你的偶像是谁?用最简短的话说一说为什么把他当作自己的偶像?2、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人都是在某一方面有杰出才能或突出成就的人,都是些“能人”。(板书:能人)“能人”的确值得尊敬,可最近我一听到能人这个词就有说不出的烦恼,猜一猜,我为什么会烦恼。3、猜不出吧,还是让我来告诉你,最近学校让各班评选出班级的小能人,名额只有一个,可是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优秀,我不知道选谁合适。愿意帮我选出身边的小能人吗?(板书:我身边的小能人) 二、交流材料,拓展思路1、引导审题:谁先来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小能人”。(让学生自由谈,引导总结出指“有一定特长的人”) 2、生生互动,拓展思路(1)你们准备推荐谁?同组的同学先讨论一下(不要说这个人的名字,说说这个的特长,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给他说的这个人起一个绰号,并猜猜他是谁。) (2)指名说自己推荐的人的特长,其他同学根据特长内容起绰号,猜猜是哪一位同学。(请推荐者将被推荐者的名字写上黑板) (3)有不同意见吗?你推荐的是谁?他有着怎样的特长(大家猜猜他说的这个人是谁,准备给他起个什么绰号) (4)下面有请获得“我身边的小能人”提名的同学上台。教师扮演记者采访:“我是射阳国际外语学校广播电台的记者,这次你获得了小能人的提名,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的?”3、多边互动,交流素材有这么多的同学获得了提名,可获奖名额有限,究竟该选谁呢?请支持者们互相讨论一下,然后介绍小能手的事迹给老师听一听,看哪一位同学的事迹多,理由充分,就选谁好吗?有相同意见的小组之间互相串联。4、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理由。5、刚才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们说班级里谁对这几位同学最了解(小能手自己),如果你们是记者,准备问他们些什么?6、进行模拟采访,引导被采访者说出自己最难忘的事。(引导板书:典型事例) 三、写法指导:1、我相信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后,同学们对他们更加了解了。学校在展“我身边的小能人”评选活动的同时,还开展了相关的征文活动。请看一看征文启事。2、出示征文启事,自由阅读。附:征文启事为了繁荣校园文化,全面展示我校开展特长训练的成果,培养和发掘写作人材,特举办“我身边的小能人”征文活动。征文对象:学校全体同学文稿要求:1、介绍自己身边的一位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