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24张).ppt_第1页
14 《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24张).ppt_第2页
14 《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24张).ppt_第3页
14 《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24张).ppt_第4页
14 《山水画的意境》课件(共24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 学习目标 1 了解课文内容 把握写作思路 2 品味山水画的意境 3 认识 意境 的本质 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李可染 1907 1989 江苏徐州人 画家 他是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自幼喜爱绘画 13岁时学画山水 晚年用笔趋于老辣 擅长画山水 人物 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 漓江胜境图 万山红遍 等 代表画集有 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 李可染中国画集 李可染画牛 等 李可染 字的音 形 义 惆怅 ch uch n 真挚 zh 渲染 xu n 身临其境 l n 胸有成竹 xi n y uch n zh 朝朝暮暮 zh o 浮光掠影 l 意境 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标本 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身临其境 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临 到 境 境地 初读感知 1 什么是山水画 你能列举一些著名的山水画的画家和著名的山水画吗 山水画是国画的一种 以描绘山川景色为主 李可染 漓江胜景图 初读感知 2 通读课文 划分层次 写出大意 3 作者认为 意境 是什么 一 直接入题谈什么是意境 景与情的结合 二 获得意境的方法 要深刻观察对象 要有强烈 真挚 朴素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 写景就是写情 初读感知 4 作者是怎样阐释 意境 的概念的 山水画和 地理 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 的区别 阐释山水画的意境 不同处谈诗歌的意境 分析诗的景与情 诠释意境 相通处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王维 细读探究 1 课文第3 4自然段 作者列举了李白和毛主席的诗 目的是什么 列举李太白的 送孟浩然之广陵 说明诗歌的意境是怎样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的 列举毛主席的 十六字令三首 进一步说明 写景就是写情 诗画有意境 就有了灵魂 2 结合上下文 分析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 一问一答 引出下文对 意境 产生原因的论述 细读探究 作者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 目的是说明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 而思想感情则有赖于长期的观察 证明只有身临其境 长期观察 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 3 第6自然段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目的是什么 4 简述第8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作者通过列举画松树和苏州四棵古老的柏树的例子 论述了山水画的意境是靠长期观察 并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渲染而最终创造出来的 品读赏析 意境 是绘画的内涵 意匠 则是绘画的表现方法 表现手段的设计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 有了意境 没有意匠 意境也就落了空 由此可见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 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情感 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 也就没有了灵魂 1 说说意匠和意境是什么关系 作者为什么认为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品读赏析 例如李白的 送孟浩然之广陵 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 没有直接抒写情感 而是情寓于景 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 2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 却多以古诗词为例 分别找出来 并说说他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品读赏析 中国画更多地强调 抽象美 当你欣赏作品的时候 可以体味其中的 神韵 努力地去把握在 似与不似之间 的意境 中国画注重意境 手法独特 所谓诗是有声的画 画是无声的诗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思与境偕 不但是 诗家之所尚 也是画家所追求的 3 你了解中国山水画吗 对于山水画的意境是如何理解的 品读赏析 深刻认识客观对象 这需要创作者身临其境 长期观察 要有强烈真挚的情感 4 作者认为获得 意境 主要渠道有哪些 5 你怎样理解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千里 万里 都不是目力所及的 是词人的视野在想象之中的扩展 这种开阔宏大的扩展只有胸怀博大 气魄雄伟之人才能做到 品读赏析 引述杜甫的话说明了意境和意匠是相互补充的 7 作者引用杜甫诗句 意匠惨淡经营中 语不惊人死不休 是为了说明什么 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意境的营造需要画家身临其境 对客观对象长期观察 表达这种情感的强烈愿望 品读赏析 本文围绕 山水画的意境 先后阐释了什么是意境 怎样获得意境 意境与意匠的关系 层层深入地论述了意境的重要性 以及全面认识客观对象和情感在意境中的重要性 9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溪山行旅图 是北宋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图主体部分为巍峨高耸的山体 高山仰止 壮气夺人 山顶丛林茂盛 山谷深处一瀑如线 飞流百丈 山峰下巨岩突兀 林木挺直 画面前景溪水奔流 山径上一队运载货物的商旅缘溪行进 为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 万山红遍 为李可染先生的代表之作 不凡之处便是作者用了大量朱砂来渲染画面 满目红山 意境非凡 1962 1964年间 李可染共创作了七张尺幅各异的 万山红遍 作品取毛泽东 沁园春 长沙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气质雄壮豪迈 2015年11月 万山红遍 拍卖最终1 84亿元成交 这是属于李可染共创作的七张尺幅各异的 万山红遍 中较小的一幅 拓展延伸 王国维所谈人生成就的 三种境界 即由苍茫彷徨至苦心孤诣 最终得见真理 获得成功 返璞归真 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