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会销方案.doc_第1页
保健品会销方案.doc_第2页
保健品会销方案.doc_第3页
保健品会销方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健品会销方案老人被忽悠高价购买保健品的新闻屡见不鲜。统计显示,近两年市级食品药监部门查获保健食品违法案件5起,没收违法所得共23973.6元,罚款共149730元。面对保健品骗局,老人为何频频中招?近期,食品药品稽查支队执法人员进行卧底调查,揭秘保健品“会销”套路。会销5天全是“套路” 经济独立老人成“唐僧肉”据卧底调查的执法人员介绍,“会销”常常锁定中老年人,尤其以经济独立、空巢老人为主。其采用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健康知识讲座、新医疗科技及免费体验产品宣传、国家关于健康的相关政策的宣讲与解读等。从卧底情况看,“会销”一般有3到5天的运作流程,分为前期宣传、举行讲座、出产品、客户后期维护(“家访”或给老人“送温暖”)等阶段。前期宣传会选定片区,在人流量较集中的地方选择上下班(买菜高峰)时段,对独行的老人发传单或通过心理攻势确定和开发目标客户。其中重点强调“响应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参会还可免费领(选)取礼品”。组织者分角色“洗脑” 老年人被联手“忽悠”进入讲座阶段,一般会租用小区或酒店会议室,以1到2小时为限进行“洗脑”。“只要成为我们的会员,或带来其他老年朋友,就可入会,享受超低价日常生活物品。”执法人员发现,头一两天,组织者主要介绍其经营的米、面、调味品等日常生活物品物美价廉,以此与老人拉家常,工作人员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老人嘘寒问暖展开亲情攻势,掌握老人的基本情况,并发放“礼品”。之后两三天,“会销”进入正题,组织者向老人讲解常见疾病及其危害性、致命性等。再由“专家”组织免费或超低折扣为大家“公益体检”,并逐一分析病症,隐晦地介绍其推销的产品能防病、治病,进行“洗脑”。期间,工作人员还会介绍其企业,增加“会销”公信力以及产品权威性。“会销”的重磅戏,即组织者邀请到“老顾客”声泪俱下讲述自身遭遇,例如因病造成的痛苦、家里巨大的医疗花费等,“用了这种特效保健品后,我就康复了,与医院的花销相比微不足道。”“老顾客”的出场让在场老人感同身受,一经煽动,老人们试用产品也会受到“震撼”。除了普通工作人员以外,“会销”还有一类人员依据专家分析“权威性”地推荐产品和制定剂量,他们被称为“红爷”。当老人购买产品时,工作人员会帮腔,向“红爷”砍价,比如,“阿姨家里不宽裕,可不可以打点折扣”或是“阿姨买了那么多,可不可以再送点”。工作人员帮老人“说好话”的同时,也是向“红爷”传达老人的家庭情况、经济能力,以便“红爷”度身定制订单,提高订单的成功率。第三四天,便是出产品。出产品当天一般不当场收取现金。产品和会场是分离的,有多少人要买,组织者才带多少产品到现场。这是为逃避部门打击。其余时间就是收尾款,称为“客户后期维护或“家访”。工作人员趁老人独自在家时前去“送温暖”,指导老人使用和服用产品,达到后期追单的目的。保健品疗效神奇?实为普通食品或假冒伪劣据执法人员介绍,所谓“神奇疗效”的保健食品其实就是普通食品,甚至部分为假冒伪劣,根本不能治病或防癌。总结起来,保健品骗局主要有5大特点:打着“专家”“教授”旗号为老人免费看病;利用免费健康讲座设骗局;活动一般安排在工作日,阻止年轻人参与;打实验牌,增加可信度;老人对保健品流露出一点兴趣,就会不断收到外地寄来的产品介绍及无休无止的推销电话。执法人员提示,无论任何宣传有治疗作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