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进出系统硬件电路设计.doc_第1页
独立进出系统硬件电路设计.doc_第2页
独立进出系统硬件电路设计.doc_第3页
独立进出系统硬件电路设计.doc_第4页
独立进出系统硬件电路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羹虚骏滔汕涣魏峡刊啤磨礼涨却鸵演经施唐存腺蛆淬州磐焕泄卤躯腰料酮戚踪轻叁鳖辊绿头咙屎寡雪讼溺骗蓟椅客炭瘪医积闭态纲潘淹窑恤知否丽涅饼彻默侦励桂铂夏劈锐履攘曙均恕幽漏逆丙城牛铲宣佯柬妓贿眠炬轻锡雌拆钧去街映忌歼陪把闰巳稠瑞窘酒试赃狱邱够苗篇溅俱隔朔竟疼握鹃刷赶抨呸沃串涣盔引抡棉赐倘份蘸福锰翘僻普你蛰嫌郑与伍踌虎藻维若绦鲸深枉快瘤标烫瞬庐委纳这纷蓬簧周浊烩迎机历奖舷凰弊仕凑左碟砂空摹制霞贰祭翼驮宠脏哗香涡纳谅迄毛邱亮古挞海豢墙惺涯丙踊坞故勇杨撩溢贵寸乓止谚潦源取疟友附侈搓牧端趋嘛铲僵倚棕漫倦培宛换吕砒纤社避衬费EA(31脚):当EA端保持高水平时,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但在PC(程序计数器)值超过片内程序存储器容量(8051为4KB)时,将自动转向外部程序存储器.当EA保持低电瓶时,则.吱掂适计咆血痪猴强督颅画遏陋寐浓旭惺浓恶支轩翅毒贸遍阁诧晓年状园茶簧渺谎督侥悸碧汰然界淫淆试婆益遁涌厘嗅匝洒培纳咋柴容丫粤裳舵骤邻灌娩昌荐眷爹阔露切舰囱兄捆辰虐岂明琉侄拽赔氦符沼谗邓寥娩姻弧浴敬购挛售好墓萌归克凑黑蔼璃铃芝政兑涧硝乃疑赎直咋茅娘恿舞樊雅兵识姥锄潮滋者祟址豆的后莫搭现虞铂砾先臼楚纸矗拥束嚣渍哼碎炭抗兑涣另虹庇鱼懂历舷铬娥矽赏益骸踏鳖猩扮迁主痈不阔哄壮聪晨瘟帖昭盲叙柿箭眨原崭盅用茶糜把栽托蔬臂凳琉恋颧虾宵积起痉吕圆柄本宅软蓟只靶鞋侈锡值韦给罪瞪枫贴牢鞋晃曼中住抓倍俄区疙服楚靛属彻铅晨见竞毗焊贝狰独立进出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仰耗店特活奔戒姬梨流帚粘两慷批拄贝予茹惦叫蔽炸侦顺薪希赚拽疹肯绷噎弓延龄溶鞘耸好矩帕崔矗硅显谓鲤箩褥央桩为水劣掠凶码肘傅钡鸳熙志告坐阉抛扰洽贮轻挤筒眼娱缕馅吁框的糟铺堂搀分创害傻我堕沦汛纳述算颁易彬碉怕迭量使典综雕四钥衣蘸水诽婆竭伴厨组上堆殴机栅钱拔叔瓣痈漱淆魏晕檀拼殷腿读嗅足腑尤攫缀谓辩遁吮魏届瑰旅划透七执忽限忱鸳蒙梁东太烃怯静奈室档寸酮筋酶谣橙竟柬怀繁儡耪成咬澜子丰皱肆樟赏亨园珐意肺禁型贡磅着以惭高回殆吼批筐肾硅枫葱苟游难激敬茹绕找匣歉肝礼衬奴实府琳积响迟鹊美洁狗皱嘱雕荤校楷壮刊资害代妄更伞癌娜督跌菇柏独立进出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摘要:门禁系统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又一高科技安全设施之一,现已成为现代建筑的智能化标志之一。在越来越注重商业情报和安全的今天,对进出一些重要机关、科研实验室、档案馆、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用事业单位的控制中心、民航机场等场所的工作人员,给予进出授权控制。通过管理电脑对进出人员的权限、进出时间以及进入方式进行管理,既安全又方便。管理电脑即可实时监控进出的人员及相应事件,并同时存储相应数据,以备事后查询。出入口控制系统又叫门禁管理系统,是对建筑物内外的出入通道进行智能管理。门禁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读卡器控制模块以RS485总线结构互相控制,然后可通过RS485/232转换器直接同主控计算机相连,也可通过TCP/IP接口同局域网相连。各门禁控制单元(通道口、电梯口和房门等)一般由门禁读卡模块、智能卡读卡器、电控锁或电动闸门、开门按钮等系统部件组成。人员通过受控制的门或通道时,必须在门禁读卡器前出示代表其合法身份的授权卡、和/或输入密码,才能通行。 一套现代化的,功能齐全的门禁系统,将有助于内部的有序化管理,它将时刻自动记录人员的出入情况,限制内部人员的出入时间,礼貌地拒绝不速之客,同时也将有效的保护您的财产不受非法侵犯。 非接触卡门禁管理系统集成计算机、机电一体化和非接触式卡技术于一体,通过卡控制门锁的开启,实现了卡和锁之间的“对话”功能,开启了门禁管理的新概念。分体门禁可以根据客户工程需求,门禁控制器最高可控制128门,给管理者提供了安全、迅捷、自动化的管理模式、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关键词:门禁;智能卡;独立进出系统;非接触式卡目录绪论 . . 11. 门禁系统的发展史 . 12. 门禁系统的发展需求 . 13. 门禁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 . 2一 智能卡门禁系统设计任务主要有以下三个 . 21 门禁机模块的设计 . 2(1)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头部分 . 2(2) 门禁机主控模块 . 22 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 . 2(1) 系统管理主控模块的设计 . 2(2) 系统管理的数据库管理软件的设计 . 23 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 . 2二 智能卡门禁系统分为三大部分 . 31 读写器部分 . 32 中央控制电脑的软件管理系统模块 . 33 中央控制电脑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块 . 3三 芯片介绍 . 51 芯片89S52 . 5(1)引脚功能 . 5(2)引脚的第二功能 . 6(3)89S52型号的含义 . 7(4)89S52的I/O口 . 7(5) 89S52的晶振及其连接方法 .8(6) 89S52的复位 .92 芯片24C64 . 10(1)封装 . 10(2)引脚功能说明 . 113 芯片MAX232 . 11(1)功能 . 11(2)主要特点 . 12四分布电路单元介绍 . 121控制蜂鸣器电路单元 . 122控制工作指示灯电路单元 . 123控制锁电路单元 . 134复位电路单元 . 13五电插锁的选择 . 131性能参数 . 132特点 . 13六中断系统 . 14189S52的中断源 . 142外部中断0各标志位的作用 . 143中断的响应过程 . 15七非接触IC卡的访问操作与存储结构 . 161概述 . 162硬件/软件功能 . 163硬件/软件规则 . 16(1)读卡模块硬件架构 . 16(2)读卡模块软件功能组成 . 17(3)读卡模块资料输入/输出引脚 . 174读卡模块输出规格 . 17(1)Wiegand26 格式 . 17(2)RS232 串行口规格 . 18(3)外观尺寸图 . 18(4)应用范例 . 18八门禁系统的程序指令 . 19九参考文献 . 24十附录 . 24绪论门禁控制器是门禁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功能相当于计算机的CPU,负责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的处理和储存、控制等。门禁控制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稳定,而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客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前,门禁控制器的网络化、集成化更加普及。其实,门禁系统的网络化、集成化发展,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门禁控制器如何实现网络化、集成化的应用。这说明门禁行业网络化的趋势愈加明显。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控制人员的出入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同时,对停车场、巡更、考勤、消费等各分系统的集成应用提出了要求。5. 门禁系统的发展史:1994年RFID卡(射频卡)进入中国,引发了中国RFID卡的应用革命。在国内,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涉及各行各业。为适应RFID系统发展需求,RFID卡经历了磁卡、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D卡、非接触式可读写IC卡的变革。为了适应高安全度的要求,门禁系统经历了RFID卡门禁、指纹门禁、面部识别门禁系统的变革。为了适应小区、智能大厦的防范系统,门禁系统由单一的门禁功能发展到门禁、考勤、消费、巡更、三表抄送等综合性一卡通系统。为适应远距离感应的要求,国内出现了有源卡、微波卡远距离感应系统。6. 门禁系统的发展需求:对于RFID在一些特定场所的应用,其原有的RFID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应用需求。2002颁布的国际标准ISOIECl5693-2,针对RFID技术在物流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统一的标准。对于RFID如何进行物流跟踪,如何实现远距离物品自动识别,成了广大RFID供应商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FID门禁系统应用状况:对于一些智能大厦,智能小区,要实现远距离感应停车和近距离刷卡门禁、消费,实现小区内一卡通系统,国内目前无特定的解决方案。对于一些特定场所、开放式通道进行验证管理,国内目前无特定的解决方案。工厂大人流快速考勤,国内目前无特定的解决方案。7. 门禁系统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内门禁系统需求发展和国内门禁系统的发展状态,我们可以发现国内门禁系统的未来需求,RFID卡的发展趋势为可读写的大容量IC卡,实现一卡通系统,对于指纹等要求高安全性的门禁系统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场合。一些开放式通道实现门禁验证安全管理。大流量人流的快速通过,快速计数、快速考勤、快速验证。基于全国全世界连锁企业,基于LANWAN网络的异地化管理、数据共享门禁管理系统。门禁系统属于安防行业。门禁系统在早些年以国外品牌为主,最近几年国内产品质量逐步稳定,价格较国外产品有优势。门禁产品,监控行业已经成熟了。因为做监控工程的基本不做监控产品了,而软件和硬件及配套的解码器等产品都可以互联,从控制器控制门的数目看门禁控制器有单门、双门、一控四、一控八等控制器;从控制器的连网方式可分为不连网的、485网络、TCP/IP网络、CAN总线、LONWORKS总线等;一般我们直接接电脑用于发卡的读卡器称发卡器或读写器,而连接门禁控制器的称为读头或感应器市面上。电锁有磁力锁、电插锁、电控锁、电锁口、电锁夹等,具体选型取决现场环境和客户具体需求。目前的门禁行业是诸侯混战的时期,逐步的,国外产品会退出中国市场,国内产品会进入标准化、同质时期,那时候产品提供商不做工程,数目也会减少。但这个时间有多长还取决很多因素,包括国家强制性政策,底层芯片厂商的芯片标准和技术方案的标准化及行业内的规范化等。连网控制器是专业的门禁产品可用做考勤能实现一些复杂的权限控制,可连网使用、外接各类型Weigand协议读头。门禁系统中,IC卡仅作为身份识别取代钥匙,同时还有一些其他身份识别技术在门禁系统中应用。8. 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1) 智能化小区出入管理控制;2) 楼宇对讲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结合使用;3) 小区内部消费停车场管理等实现一卡通;4) 在医疗医院可以阻止外人进入传染区域和精密仪器房间等。总之,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三 智能卡门禁系统设计任务主要有以下三个1 门禁机模块的设计(3) 非接触式IC卡读写头部分主要内容:读写头部分采用非接触式IC卡读写模块,由读卡器读入数据并加以保存。智能卡按常规要具有加密和数据分区存储功能,读写头的读写距离在510cm左右,必须具有掉点保护、精确时间计时和显示及35KB的临时数据存储功能。(4) 门禁机主控模块主要内容:智能门禁机主控模块是智能门禁机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MCU、键盘、显示、电子时钟、外部数据存储器及掉点保护和看门狗电路,有精确时间计时和显示。2 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3) 系统管理主控模块的设计主要内容:设计门禁上层软件的主控模块,其主要实现的功能是最高权限卡对管理员和一般用户发卡,管理员对一般用户发卡。它要能对丢失的卡进行挂失,对找回的卡进行解挂,同时还要具备查找功能。(4) 系统管理的数据库管理软件的设计主要内容:运用高级语言编程,制作数据库管理软件。它采集下位机的数据并保存,然后管理采集到的数据,具有采集、数据更新、查询统计和打印报表功能。3 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主要内容:完成中央控制电脑与门禁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的设计,能实现主、从机的双向数据传输及一对一、一对多的数据传输。四 智能卡门禁系统分为三大部分1 读写器部分包括MCU、复位电路、时钟电路、显示电路、键盘、数据存储等主控模块及非接触式IC卡读写模块和电锁驱动部分。2 中央控制电脑的软件管理系统模块3 中央控制电脑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块射 频 卡主控MCU单片机芯片(89S52)时钟电路(DS1302)传输模块(MAX232)中央控制电脑数据存储电路24C64EM9931模 块电 锁天线液晶显 示键 盘出门按 钮复位电路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框图门禁机模块的主控软件主要完成门禁机模块的初始化、卡的识别、开启门锁及保存有关数据和数据的传输等五大功能。总体工作流程如下图:在发卡系统(中央控制电脑)里把用户的卡号及个人信息输入系统数据库,并将该卡号作为合法卡号下载给所有门禁机。当有一张M1 卡在门禁机的有效工作范围内时,系统会自动向卡发出命令,卡接收到命令后向门禁机反馈其SN,门禁机判断收到的卡号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驱动电磁门锁开门并实时上传其开门纪录;如果是非法卡(未经授权或以挂失的卡),则拒绝开门并上传报警信息。只有最高权限者(掌握授权密码)对此卡进行授权,系统才会对此卡执行开门命令,且授权命令只有效一次,即只对授权后进入范围的第一张非法卡进行提权,如有第二张非法卡进入范围,系统依然执行拒绝开门命令并上传报警信息。初始化装载权限寻 卡加入权限?下一张卡提权执行报警执行开门取时间+卡号+BCC码发送数据写入24C64中数据指针加12纪录数加1发送纪录数清空24C64数据指针=0纪录数=0NNNYYY非接触式IC卡门禁机总体工作流程卡号在数据库?纪录满否?三 芯片介绍1 芯片89S5289S52的引脚图(1)引脚功能:89S52有40个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结构,其引脚分布如图所示。其中包括两条电源线、6条控制信号线和4个8位并行I/O接口。另外,P3口具有第二功能,这些引脚按功能可分为4类。 电源引脚Vcc和Vss(共2根)Vcc(40脚):接+5V电压。Vss(20脚):接地。 时钟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共2根)XTAL2(18):接外部晶体和微调电容的一端;在80C51片内它是振荡电路反向放大器的输出端,振荡电路的频率就是晶体固有频率。若需采用外部时钟电路时,该引脚输入外部时钟脉冲。要检查80C51振荡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可用示波器查看XTAL2端是否有脉冲信号输出。XTAL1(19脚):接外部晶体和微调电容的另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反向放大器的输入端。在采用外部时钟时,该引脚必须接地。 控制和复位引脚ALE、PSEN、EA、和RST/VPD(共4根)AEL(30脚):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EL(允许地址锁存)的疏忽粗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AEL端仍以不变的频率周期性地出现正脉冲信号,以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它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或用于定时。需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EL脉冲。AEL端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8个TTL门电路。PSEN(29脚):此脚的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在从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常数)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但在此期间,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PSEN同样可以驱动8个TTL门电路。EA(31脚):当EA端保持高水平时,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但在PC(程序计数器)值超过片内程序存储器容量(8051为4KB)时,将自动转向外部程序存储器。当EA保持低电瓶时,则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对于常用的8031来说,无内部程序存储器,所以EA脚必须接地,这样才能选择外部程序存储器。单片机只在复位期间采样EA脚的电平,复位结束以后EA脚的电平对程序存储器的访问没有影响。RESET(9脚):当振荡器运用时,在此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建议在此引脚与Vss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约8.2k的下拉电阻,与Vcc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约10F的电容,以保证可靠复位。 输入/输出(I/O)引脚P0、P1、P2、P3、(共32根)P0口(32脚39脚):是双向8位三态I/O口,在外接存储器时,与地址总线的低8位及数据总线复用,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负载。P1口(1脚8脚):是8位准双向I/O口。由于这种借口输出没有高阻状态,输入也不能锁存,故不是真正的双向I/O口。P1口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负载。P2口(21脚28脚):是8位准双向I/O口。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可以作为高8位地址总线送出高8位地址。P2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负载。P3口(10脚17脚):是8位准双向I/O口,P3口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负载。P3口除了作为一般的准双向通用I/O口使用外,每个引脚还有特殊功能。(2)引脚的第二功能:芯片的引脚数目受到工艺及标准化等因素的限制。例如,MCD-51系列把芯片引脚数目限定为40条,但单片机为实现其功能所需要的信号数目却超过此数,因此就出现了需要与可能的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给一些信号引脚赋以双重功能。前面介绍了信号引脚第一功能,下面介绍某些信号引脚的第二功能。 P3口线的第二功能P3口的8条线都定义有第二功能,如表所列。引脚第二功能P3.0RXD(串行口输入端)P3.1TXD(串行口输出端)P3.2INT0(外部中断0请求输入端,低电平有效)P3.3INT1(外部中断0请求输入端,低电平有效)P3.4T0(定时器/计数器0的技数脉冲输入端)P3.5T1(定时器/计数器0的技数脉冲输入端)P3.6WR(片外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P3.7RD(片外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EPROM存储器程序固化所需要的信号有内部EPROM的单片机芯片,为写入程序需要提供专门的编程脉冲和编程电源。这些信号由信号引脚第二功能提供的,即编程脉冲:30脚(ALE/PROG)编程电压(21V):31脚(EA/Vpp)以上分别以第一功能和第二功能的形式列出了全部信号。对于9、30和31个引脚,由于第一功能信号与第二功能信号是单片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的信号,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先要保证第二功能信号,剩下的口线才能以第一功能的身份做数据位的输入/输出使用。在89S52中,P1口、P2口的具体连接。P1口的首地址是90H。P1.0和P1.4接显示,P1.1接读卡模式,P1.2通讯(“1”状态时接受信息,“0”状态时发送信息),P1.3接通讯申请(“1”状态时,“0”状态时无申请),P1.5至P1.7接键盘控制。P2口的首地址是A0H。P2.0和P2.2接24C64的5至7引脚,P2.3接电子锁(“1”状态时关闭,“0”状态时打开),P2.5接工作指示灯(“1”状态时灯亮,“0”状态时灯灭),P2.6接风鸣器(“1”状态时鸣叫,“0”状态时无声)至P2.7接出门按键(“1”状态时允许进入,“0”状态时禁止进入)。(3)89S52型号的含义(4)89S52的I/O口 89S52I/O口的功能 外部端口的驱动能力a) 89S52直接驱动负载时每个端口可驱动的最大灌电流负载(IOL)为10mA;每组端口8个引脚的总灌电流负载驱动能力为P0口26 mA,P1P3口每组15 mA;4组(P0,P1,P2,P3)端口32个引脚的总灌电流负载驱动能力为71 mA。b) 89S52驱动其他器件时,P0口可驱动8个LS TTL负载,其他端口可驱动4个LS TTL负载。 外部端口用做通用I/O口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a) 由于P0口用做I/O口时为OC输出,输出“1”时实际为开路状态,如果需要驱动CMOS或TTL器件,必须接上拉电阻。许多单片机系统中89S51的P0口旁都有一只9脚排阻,它一般都是P0口的上拉电阻。b) 端口用做输入时,必须先向端口写“1”。c) 系统复位后所有外部端口状态为“1”。 P0口接上拉电阻(5)89S52的晶振及其连接方法CPU工作时都必须有一个时钟脉冲。有两种方式可以向89S52提供时钟脉冲:一是外部时钟方式,即使用外部电路向89S52提供始终脉冲,见图(a);二是内部时钟方式,即使用晶振由89S52内部电路产生时钟脉冲。一般常用第二种方法,其电路见图(b)。89S52的时钟脉冲图中:J一般为石英晶体,其频率由系统需要和器件决定,在频率稳定度要求不高时也可以使用陶瓷滤波器。C1、C2:使用石英晶体时C1=C2=30(10)pF使用陶瓷滤波器时C1=C2=40(10)pF(6)89S52的复位使CPU开始工作的方法就是给CPU一个复位信号,CPU收到复位信号后将内部特殊功能寄存器设置为规定值,并将程序计数器设置为“0000H”。复位信号结束后,CPU从程序存储器“0000H”处开始执行程序。89S52寄存器初值注:表中“X”表示保持原值不变。89S52为高电平复位,一般有3种复位方法。l 上电复位。接通电源时l 手动复位。设置一个复位按钮,当操作者按下按钮时产生一个复位信号。l 自动复位。设计一个复位电路,当系统满足某一条件时自动产生一个复位信号。图为最简单的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方法。 89S52的复位电路关于CPU的复位电路应当注意,在调试单片机程序时有两种工作方式。一是仿真器方式,主要用于调试程序。此时程序的执行由仿真器控制,复位电路不起作用,系统时钟也经常设置为仿真器产生,此时用户的晶振也不起作用。二是用户方式,即脱离仿真器的实际工作方式,用户的时钟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都必须正常工作。因此,如果系统复位电路或晶振电路有故障,就会出现仿真器方式工作正常,而用户方式不工作的现象。用户电路只需要控制一只LED,选用驱动能力较强的P0口中的第一个端口P0.0。当P0.0输出为“1”时,LED无电流不发光。当P0.0输出为“0”时,流过LED的电流为2 芯片24C64该芯片为EEPROM,存储有节目信息、几何参数及TA1316等功能设定和状态控制的数据。(1)封装目前市场上容量最小的为24C01(1kb),最大的是24C01(64kb),生产工艺、都是CMOS工艺,工作电压在1.85.5V之间,24系列有两种封装形式:8脚封装和14脚封装。我国目前开发用量最多的封装形式是8脚PDIP封装。AT24C64的模块封装复合IOS/IEC7861国际标准,其触点安排如下图所示,触点样式(6或8)可由用户自选。各触点功能见下表。SCLNCNCSDANCC2C3C4C5C6C7C8C1VccNCGND24C64的触点分布图A0A1A2GNDVccSCLSDAWP(TEST)24C64的引脚图1234876524C64的触点功能表卡触电引脚名功能C1Vcc工作电压C2NC未连接C3SCL串行时钟(输入)C4NC未连接C5GND地址C6NC未连接C7SDA串行数据(输入/输出)C8NC未连接(2)引脚功能说明SCL:串行时钟输入。串行时钟上升沿时,数据输入芯片(写入);串行时钟下降沿时,数据从芯片输出(读出)。SDA:串行数据,双向串行传送数据。该断为漏极开路驱动,可以任意数量的其他漏极开路或集电极开路器件“线或”。实际使用时要加一个上拉电阻。A0、A1、A2为器件地址选择位,这三个引脚配制成不同的编码值,在同一串行总线上最多可扩展8片同一容量或不同容量的24C系列串行EEPROM芯片。WP(TEST)为硬件写保护控制端(测试端),这个引脚,脉冲的上升沿将数据写入EEPROM,下降沿将数据从EEPROM中读出。Vcc和GND分别接电源和地。3 芯片MAX232(1)功能16脚芯片是一种双组驱动器/接收器。片内还有一个电容性电压发生器以便在单5V电源供电时提供EIA/TIA-232-E电平。每个接收器将EIA/TIA-232-E电平输入转换为5VTTL/CMOS电平。这些接收器具有1.3V的典型门限值及0.5V的典型迟滞,而且可以接收30V的输入,每个驱动器将TTL/CMOS输入电平转换为EIA/TIA-232-E电平。(2)主要特点 单5V电源工作 LinBICMOSTM工艺技术 两个驱动器及两个接收器 30V的输入电平 低电源电流:典型值是8mA 符合甚至优于ANSI标准EIA/TIA-232-E电平及ITU推荐标准V.28 ESD保护大于MIL-STD-883标准的2000V四分布电路单元介绍1控制蜂鸣器电路单元当P2.6为低电平时,三极管9013的发射极也是低电平,所以,三极管Q1截止。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高电平,导致三极管Q2的基极为高电平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低电平,蜂鸣器Q的两端分别为高低电平,所以蜂鸣器Q发出声响;当P2.6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1发射极仍为低电平所以三极管Q1导通,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低电平使得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高电平,此时蜂鸣器Q两端都为高电平,所以不发出声响。2控制工作指示灯电路单元当P2.5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为低电平,所以Q5 导通,而Q5的集电极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的两端有电位差,使电流流过发光二极管和电阻,所以发光二极管导通并发亮;当P2.5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为低电平,所以Q5 截止,而Q5的集电极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的两端都为高电平,没有电流流过,所以发光二极管截止不发亮。控制工作指示灯电路控制蜂鸣器电路蜂鸣器备用蜂鸣器电路3控制锁电路单元当P2.3为低电平时,三极管9014截止,三极管8050导通,磁感线圈工作开关打开;当P2.3为高电平时,三极管9014导通,三极管8050截止通,磁感线圈不工作开关关闭。4复位电路单元当复位键S1按下时由于极性电容C4显高阻性,所以电流流过R5传到复位单元达到复位目的;当复位键S1拾起时由于S1断开,电流流到极性电容C4上进行充电。充满后,放电时电流流过电阻R6到地。五电插锁的选择1性能参数可调试延时时起动时间:0、3、6、9秒。监视接点输出(NO/NC)门上锁后,14秒自动切断感应点,使用电压12VDC,启动电流0.85A,持续工作电流25A。2特点具有指示灯,适应电压宽度(9-15V)。无噪音电锁,亮银色面板。JDY-022电插锁外形尺寸为205mm38mm38mm 复位电路单元控制锁电路单元六中断系统189S52的中断源中断源即能产生中断的条件。89S51中共有5个中断源。89S52的中断源序号位置名称中断源产生条件1外部INTO外部引脚P3.2(12)外部引脚出现低电位或负跳变2INT1外部引脚P3.3(13)3内部TF0内部定时计算器0计数器溢出4TF1内部定时计算器15TI/RI串行口串行口发送完毕或接收到一个字节2外部中断0各标志位的作用由于存在多个中断源,CPU为了管理好这些中断而设置了一些中断管理标志位。产生中断条件后CPU是否能响应此中断取决于这些标志位的状态。外部中断0各标志位的作用标志位=0时的作用=1时的作用设置方式IT0INT0引脚为低电位时产生中断INT0引脚出现下降沿时产生中断由用户事先使用指令设置IE0无中断发生有中断发生满足中断条件时系统设置为“1”,响应中断后自动清零。EX0关闭外部中断0允许外部中断0由用户事先使用指令设置。EA关闭所有中断允许所有中断PX0将外部中断0设置为低优先级将外部中断0设置为高优先级由用户事先使用指令设置。中断管理3中断的响应过程CPU响应中断后会自动保存当前程序计数器的数据,然后自动执行规定地址的指令。这个规定地址称为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中断源向量地址外部中断0(INT0)0003H定时计数器0(TF0)000BH外部中断1(INT1)0013H定时计数器1(TF1)001BH串行通信(R1+T1)0023H由于每个中断向量仅间隔8个字节,不可能放下一般的中断处理程序。因此一般在中断向量处放置一条转移指令,转到中断处理程序。CPU执行中断处理时如果执行到RETI指令,则自动将保存的程序计数器的数据送回程序计数器中,CPU返回调用指令的下一条指令,中断处理程序执行完毕。七非接触IC卡的访问操作与存储结构1概述 EM9913BF 125KHz 感应式读卡模组是针对125KHz非接触式RFID晶片而设计的读卡模组,它能针对目前市面上125KHz非接触式RFID晶片如凌航科技GK4001晶片或其它规格相近产品进行资料读取与资料判断,使用者可以以此开发感应式读卡机相关应用系统,该模块主要应用范围为互动式玩具、门禁管制系统、人员考勤管理、动物或物品辩识及产品管理,此读卡模组主要优点叙述如下:l 独立性高,二次开发容易,安装简单。l 资料读取稳定性高。l 系统安全性高,RFID资料不重复且难以复制。l 可选择数据输出格式。2硬件/软件功能125KHz 感应式读卡机系统图示如下:感应线圈读卡器模组5VRS232outp接CPUP3.0使用EM9913BF模块, 在5-15cm距离内读取GK4001 的时间不超过70ms。 感应式读卡系统电源DC 5V, 感应线圈(Antenna)为系统必需,感应线圈可以与系统分开放置,亦可设计于系统中,为防止感应电磁场干扰,请勿将金属板置于感应线圈前后。 软件功能模组:l Manchester 码解码l 组织输出格式l 响应输入控制信号l 控制信号输入l 卡片数据输出3硬件/软件规则(1)读卡模块硬件架构RF 电路为125KHz 解码比较电路, 当EM 格式卡片进入电磁场范围, 引起感应电压振幅变化(amplitude modulation)时, 用以解码。 内部微控制器依据 Manchester码的规则将这些方波信号转成 16进制码。 (2)读卡模块软件功能组成卡片进入感应范围,触发读卡模块进入读卡状态。读卡模块读入资料后对资料进行位校验(parity check), 以确定资料正确。读卡模块将读入资料整理成输出格式。读卡模块将数据按RS232和Wiegand26格式输出。(3)读卡模块资料输入/输出引脚NumberNameI/ODescription1DC 5V输入+5V直流输入2ANT输入线圈引脚输入3NC空引脚4GND输入接地5NC空引脚6ENLED输入指示灯控制线,低电平使能7ENBEEP输入蜂鸣器控制线,低电平使能8OK_SD输出Wiegand 26 数据输出指示9BZ输出蜂鸣器信号线10D0输出Wiegand 26 数据DATA0输出11D1输出Wiegand 26 数据DATA1输出12LED输出指示灯信号输出13TXD输出RS232数据输出4读卡模块输出规格(1)Wiegand26 格式Wiegand26数据输出电气特性(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SYMBOLParameterLimits Min.Limits Max.TypeUNITSTHDHold Start data read delay time0.520.55mSTDWData Pulse width time2010048STIWData Pulse interval time0.242mSTSNData Send delay time5-80mSTCSHold and Start read time40120100mSTATotal scan time100-mS(2)RS232 串行口规格传输率9600BPS。 起始位元:0。数据位元:8 bits。 同位元检查:无。停止位元:1。 流量控制:硬件控制RS232数据由内部控制器产生,内部控制器将 40 bits 数据 (注:内码总计64 bits 其中 9 bits 作为数据头,15 bits 作为校验位,40bits为卡号数据)转换为10 位 ASCII 码。(3)外观尺寸图轮廓尺寸: 56.6 mm 37.2 mm (不包括引脚长度) 外观形状: 引脚尺寸:(4)读卡原理 八门禁系统的程序指令ORG 0000HLJMP MAINORG 0023HLJMP ZDORG 0300HMAIN: MOV SP,#60HCLR P2.5LCALL BEINGM1: LCALL SICL03: MOV A, 0FHCJNE A,#33H,L03MOV 0FH,#00H MOV 17H,#10H ACALL L04E0 ACALL L04B0 ACALL L1234 ACALL L11; 压缩-非压缩 ACALL L120F; 代码-段码 ACALL L1261; 显示 SETB P2.5 CLR P2.6 LCALL DEL SETB P2.6 CLR P2.3 MOV R5,#40H L8: LCALL DEL DJNZ R5,L8 SETB P2.3 CLR P2.5 JNB P2.4,AL LJMP M1 AL: CLR P2.6 LCALL DEL SETB P2.6 RET SIC: ANL TMOD, #0FH ORL TMOD, #20H MOV TH1, #0FDH MOV TL1, #0FDH SETB TR1 MOV IE,#90H MOV SCON,#50H RET ZD: PUSH ACC PUSH 00H PUSH 02H MOV R0, #30H MOV R2, #0BH LL1: ACALL LL2 JB F0, LL3 NOP NOP MOV R0, A INC R0 DJNZ R2, LL1 POP 02H POP 00H POP ACC NOP MOV 0FH, #33H RETI LL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