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观书有感.doc_第1页
6.观书有感.doc_第2页
6.观书有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计划课题6,观书有感授课时间10月8日总课时第6课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会写“鉴”“徘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教学 重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教具 准备朗读视频及课件教学过程主备 个备一、知识竞答,揭示课题 同学们,听说你们很爱看书,我想考考你们,我说几句名言名句,你们说出作者。好吗?(出示幻灯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出示有关朱熹的资料。朱熹一生勤奋读书,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二、学习古诗,领会诗意(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2)理解诗中每个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2交流自学情况(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 (出示全诗,指读)(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借助图画)(3)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查字典。出示字典中的字条:镜子(古代用铜制成)。照。观看,审察。你认为应该选哪条意思?为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字解)师:怎么写?(板书,学生跟着书空)古代镜子是用铜制成的,所以底下是“金”。铜镜不用时常常用布盖着,用时打开。这里的“开”理解为打开。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理解诗句,说诗句意思时,可以用上这些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可见池塘里的水怎样?(用比喻突出水的清澈透明。)水的清澈透明,教学过 程主备 个备还表现在哪里?“徘徊”是什么意思?(来回地走。)借助图画,说说这句诗的意思。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板书:景),老师非常喜欢喜欢这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这两句诗。(配乐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描绘)师:多美的景色呀!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4)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渠”是什么意思?(出示幻灯片:渠在字典中的解释)哪得,怎么会。如许,这样。清如许,这样的清澈。为,是因为。3运用“连、调、添”等方法,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4谁能读好这首诗?(配乐朗读)5背诵这首诗。三、理解哲理1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引出:这首诗写的明明是池塘的水,可是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池塘的水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只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水才能。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我们才能_。2交流,指答。四、总结延伸1原来朱熹写方塘的景色,就是为了说明读书的道理啊!(板书:理)这样的诗就叫(板书:说理诗)朱熹先生这首优美的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