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上报洛阳市文明城市创建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1页
新安县上报洛阳市文明城市创建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2页
新安县上报洛阳市文明城市创建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3页
新安县上报洛阳市文明城市创建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4页
新安县上报洛阳市文明城市创建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造品牌提升亮点 全力建设文明新安 新安县地处洛阳西部,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下辖10镇1乡,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人口53万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新安函谷关和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两个世界级品牌,自古被誉为“豫陕孔道”“中州锁钥”。近年来,新安以文明城市创建统揽全局,以建设文明新安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营造氛围、提升素质、开展活动为手段,坚持“工业强县、旅游富民、科教育人”三大战略,全力实施“1233工程”,坚持创建为民、为民创建,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县”等荣誉称号,大大提升了新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4年10月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新安大地掀起了新一轮的创建高潮,全县上下积极投身创建工作,文明新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机制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书记王玉峰为政委、县长郅书安为指挥长,县四大班子相关领导为副指挥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了创建工作队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二是完善创建机制,先后制定了督查工作、奖惩问责、一卡一单一方案等10余项创建工作制度,明确了各县领导分包创建区域,全县各级各部门分别负责61个小项具体工作,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管理格局。三是加大督查问责。成立专项督查组,实行分片包干督查,坚持日督查、日汇报、半月一通报,对重点单位、落后单位进行约谈。四是加大经费投入。县里明确对创建活动经费给予优先考虑,2016年为创建活动列支经费200多万元,为改善民生投入的建设经费达到20亿元。 二、突出价值引领,营造良好氛围。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灵魂,一是强化宣传引领。在县属媒体刊发公益广告800多期。建设了世纪广场、黛眉地质广场、世纪公园、绿苑游园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公园),打造了磁涧镇礼河村、仓头镇张村等10个示范村,全县公益广告覆盖率超过50%,扎实推进核心价值观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二是强化教育培养。运用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等开展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建设道德讲堂总堂1个,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建设道德讲堂140余个,每年开办道德讲堂700多期。三是突出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文明服务、文明经营、文明执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30多次。四是加强网络文明传播。建立了“文明河南在新安”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800余期;建立了“文明新安”新浪、腾讯两个微博号,发布信息3000余条。建成了中国文明网联盟网站新安文明网,大力开展网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三、注重教育引导,提升公民素质。充分运用学习教育、示范带动、曝光惩戒等手段。一是开展学习教育。编印了榜样的力量、创建知识手册、文明新安等书籍,重新修订了新安县市民文明公约,组织全县职工、群众认真学习践行。二是注重示范引领。先后表彰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170人次,行业标兵100人次,美德少年190人次,十星级文明户8000余户。涌现出了“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高新芳、宋文周、陈光敏、陈平,全国见义勇国英雄模范武耀宗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好人。建设身边好人展馆20余个,建设善行义举榜290余块,建设“好人广场”3个。三是开展实践活动。大力开展“弘扬良好家风 争当文明家庭”活动,评选表彰文明家庭50户。通过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祭英烈、经典诵读、敬老助幼、清洁家园等“我们的节日”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素质提升。四是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向不文明行为宣战活动,先后发布信息600余期,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四、加强载体建设,开展创建活动。利用各种活动载体,扎实推进创建活动的开展。一是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出台了文明单位评选管理办法、日常考核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规范的文明创建申报考核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逐级升格制、届期管理制、年度复查制等管理制度,强化文明单位创建及日常管理。二是加强文明村镇创建。把文明村镇创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努力实现一村一景,大力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新文明乡风”活动,各村镇都建立健全了“一约四会”组织,开展文化墙建设、环境集中整治及“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三是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全县共成立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289个,志愿云注册人数达3.2万人,在新城体育场建立了志愿服务总站,建设基层志愿服务站点90余个,建设爱心墙3座,建设爱心超市1个,在全县大力开展社区、村镇爱心屋建设活动,目前已建成20余个,先后组织“三关爱”、清洁家园、文明交通、三下乡、党员志愿者进社区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980余次,参与人数达到4万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65.2万小时。发展了神鹰救援队、心安救援队、新青年、公益顺风车、扶人协会等一批民间志愿服务团体。四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县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大力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争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经典诵读等实践活动,加强少年宫建设和管理,共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60余所,实现了乡村学校少年宫乡镇全覆盖。 五、坚持创建为民,提升幸福指数。牢牢树立创建为民思想,做好城镇提质工程,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一是狠抓宜居新安建设。大力加强“县城、小城镇、美丽乡村”三级城镇化体系建设,精心谋划实施“城北山城”、“城南水城”、“汉关遗产城”,围绕磁五仓沿线15公里范围内打造了美丽乡村示范区,建成文明小区50个。二是狠抓基础设施提升。按照“先老城、后新城,先地下、后地上”的总体原则,着力做好“自来水、雨水、污水”处理,对县城区的所有道路进行了改造提升。按照“数量充足、干净无味、保护隐私、免费实用、管理有序”的方针实施了“公厕革命”,全县新建改建厕所390座,其中星级公厕104座,在新安县城每50米有座公厕成为现实。三是狠抓专项整治提升。开展了门头招牌、店外经营、乱停乱放等专项整治,提升城市品位。对沿街楼体、建筑物外立面破损、污渍及墙漆老化等现象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高标准实施色彩、亮化提升。四是传承发展延续文脉建设,建设了面积达2.3万平方米,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盲人阅读馆于一体的县文化中心、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07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设立了“文艺发展创作奖”,鼓励本土文化创作;每年坚持100天的“河洛欢歌唱响新安”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已连续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