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_教学课件_4.ppt_第1页
通信原理_教学课件_4.ppt_第2页
通信原理_教学课件_4.ppt_第3页
通信原理_教学课件_4.ppt_第4页
通信原理_教学课件_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模拟调制系统 年 月 日 2 3 1线性调制 幅度调制 原理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3 4各种模拟调制系统比较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第三章模拟调制系统 3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任何实际通信系统都避免不了噪声的影响 本节主要分析加性高斯噪声背景下各种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一般用解调器的抗噪声性能来衡量 4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解调器分析模型 3 2 1分析模型 5 n t 平稳高斯噪声 经窄带滤波器后成ni t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1分析模型 6 定义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1分析模型 7 1 DSB相干解调分析模型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2DSB调制系统的性能 8 2 输入信噪比计算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2DSB调制系统的性能 9 3 输出信噪比计算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2DSB调制系统的性能 线性系统 可分别计算输出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 10 3 输出信噪比计算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2DSB调制系统的性能 11 原因分析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2DSB调制系统的性能 4 调制制度增益计算 相干解调过程消除了输入噪声的正交分量 12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3SSB调制系统的性能 1 输入信噪比计算 SSB相干解调模型与DSB的完全相同 仅参数有异 线性系统 可分别计算输出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 13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3SSB调制系统的性能 1 输入信噪比计算 SSB相干解调模型与DSB的完全相同 仅参数有异 14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3SSB调制系统的性能 2 输出信噪比计算 SSB相干解调模型与DSB的完全相同 仅参数有异 15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3SSB调制系统的性能 16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3SSB调制系统的性能 SSB与DSB孰优孰劣 SSB DSB 注意 SSB仅用了DSB一半的带宽 结论 就信噪比的改善而言 DSB优于SSB 17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 2 4AM调制系统的性能 1 AM相干解调性能 AM既可用包络检波法解调 也可以相干解调 留作习题 5 12 18 分析模型 2 AM包络检波性能 3 2 4AM调制系统的性能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19 输入信噪比计算 2 AM包络检波性能 3 2 4AM调制系统的性能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0 GAM计算 2 AM包络检波性能 3 2 4AM调制系统的性能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首先研究解调器输入端包络 看包络中的信号与噪声 21 2 AM包络检波性能 3 2 4AM调制系统的性能 GAM计算 说明信号 噪声可区分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与相干解调时相同 22 结论 AM包络检波时信噪比不能无限降低 存在一个门限 低于此门限 性能将急剧下降 门限效应 2 AM包络检波性能 3 2 4AM调制系统的性能 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GAM计算 AM相干解调不存在门限效应 此时输出中全为噪声 载波恢复质量 23 3 1线性调制 幅度调制 原理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3 4各种模拟调制系统比较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第三章模拟调制系统 24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利用载波的频率或相位承载信息 统称为角度调制 角度调制属非线性调制 优点 抗噪声性能好缺点 频带占用宽 25 3 3 1基本概念 1 一般表达式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26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Kp 调相灵敏度 量纲 相位调制 PM 频率调制 FM Kf 调频灵敏度 量纲 rad s V rad V 27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二者区别 PM 相位偏移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 FM 相位偏移随调制信号的积分呈线性变化 28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单音信号的角度调制 29 PM信号和FM信号波形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30 以上针对角频率为 m的单频信号 对于截止角频率为 m的一般调制信号m t 分析过程相同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3 3 1基本概念 1 一般表达式 31 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a 直接调频 b 间接调频 c 直接调相 d 间接调相 3 3 1基本概念 2 FM与PM的关系 32 若FM信号的最大瞬时相位偏移满足下式 3 3 2窄带调频 NBFM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称为窄带调频 NBFM 否则 称为宽带调频 或一般调频 FM 33 3 3 2窄带调频 NBFM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1 NBFM信号表达式 34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其频域表示为 对比AM调制信号频谱 二者很相似 3 3 2窄带调频 NBFM 35 2 NBFM信号分析 3 3 2窄带调频 NBFM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36 3 3 2窄带调频 NBFM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频谱图对比 37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信号矢量图对比 3 3 2窄带调频 NBFM NBFM优点 带宽较窄 抗干扰性能明显优于AM 比较AM与NBFM信号的幅度变化 38 3 3 3宽带调频 WBFM 1 WBFM信号表达式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上式中 39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3 3 3宽带调频 WBFM 1 WBFM信号表达式 40 3 3 3宽带调频 WBFM 1 WBFM信号表达式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可得 41 3 3 3宽带调频 WBFM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贝塞尔函数的基本性质 上式即为单音信号宽带调频时的信号表达式 1 WBFM信号表达式 42 3 3 3宽带调频 WBFM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单频调制信号时FM频谱分析 频域表示式 43 3 3 3宽带调频 WBFM 2 FM信号的带宽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44 3 3 3宽带调频 WBFM 卡森公式 2 FM信号的带宽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对于一般调频信号 卡森公式仍然成立 45 所以FM的信号平均功率等于载波的平均功率 3 3 3宽带调频 WBFM 3 FM信号的功率分配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46 3 3 4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1 调频信号的产生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a 直接调频法 缺点 频率稳定度不高 优点 频偏可做得较大 简单 振荡 调制合一 47 3 3 4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解决办法 锁相环 PLL 调制器 1 调频信号的产生 48 3 3 4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b 间接调频法 Armstrong法 1 调频信号的产生 49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Armstrong法分三个步骤 对m t 积分 利用相位调制实现窄带调频 利用非线性倍频方法实现宽带调频 50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Armstrong法实现宽带调频框图 两级 51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例 设调制信号是 的单频余弦信号 信号的载频是 最大频偏 混频器参考频率 9 选择倍频次数 求 信号的调频指数 求 调频发射信号的载频 最大频偏和调频指数 调频发射信号的载频 解 NBFM的调频指数 52 3 3 4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FM信号解调的关键 频率检波 鉴频器 2 调频信号的解调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Kd 鉴频器灵敏度 量纲 V rad s 53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一般方法 54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上式中 BPF 滤除带外噪声限幅器 消除调频波的幅度起伏微分电路 实现FM到AM的转换 缺点 线性鉴频区域不够宽 鉴频器可用升余弦频率特性的谐振回路实现 55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解决办法 采用平衡鉴频器 以上方法为非相干解调 56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对NBFM可用相干解调 3 3 4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57 调频系统的最大优点是抗噪声性能极佳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3 3 5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简介 1 大信噪比时的解调增益 FM与AM性能比较 58 3 3 5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简介 代价 增大了带宽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1 大信噪比时的解调增益 用带宽换取信噪比的改善 但并非无止境 第一代蜂窝电话采用的是调频体制 59 模拟蜂窝系统一览表 60 2 小信噪比时的门限效应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3 3 5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简介 61 2 小信噪比时的门限效应 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 3 3 5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简介 降低门限效应的方法 锁相环解调器 负反馈解调器 预加重 去加重等 NBFM采用相干调制解调时不存在门限效应 62 3 1线性调制 幅度调制 原理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3 4各种模拟调制系统比较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第三章模拟调制系统 63 3 4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64 3 4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抗噪声性能 65 3 4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频带利用率SSB的带宽最窄 其频带利用率最高FM占用的带宽随调频指数mf的增大而增大 其频带利用率最低FM以牺牲有效性换取可靠性 应用AM 中波和短波调幅广播SSB 短波电台 频分复用设备VSB调制 广播电视系统FM 长距离高质量的通信系统 66 3 1线性调制 幅度调制 原理3 2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3 3非线性调制 角度调制 原理3 4各种模拟调制系统比较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第三章模拟调制系统 67 3 5 1AM无线电广播 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模拟调制系统在广播 电视 群路传输 卫星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商业无线电广播频率分配 535 1605KHz 中波 基带信号带宽5KHz 信道间隔10KHzAM收音机数以十亿计 采用超外差接收机 68 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中频fIF 455KHz IF放大器带宽10KHz 3 5 1AM无线电广播 69 多路复用 利用一条传输媒质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技术频分复用 按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 FDM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er 3 5 2频分复用载波电话 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70 载波电话系统 3 5 2频分复用载波电话 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采用SSB调制频分复用 模拟通信时代用于电话网中继传输 语音带宽300 3400KHz 信道间隔4KHz 71 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3 5 2频分复用载波电话 72 利用调频技术传输高质量音乐信号 15KHz 分配频段88 108MHz 3 5 3调频立体声广播 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对于单声道普通调频广播 最高调制频率15KHz 最大频偏取为75KHz 则FM带宽为 对于立体声调频广播 带宽同样为180KHz 73 首先将立体声多路信号频分复用 3 5 3调频立体声广播 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问 为何要对L R信号作DSB SC调制 上述复用信号作为基带信号 进行窄带FM 带宽仍为180KHz 74 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3 5 3调频立体声广播 地面调频广播系统频段划分 75 90 1MHz 湖南经济频道 91 8MHz 湖南交通频道 76 90 1MHz 湖南经济频道 77 电视图像信号频带宽 低频分量丰富 需采用VSB调制技术 并插入强载波 使信号可采用色彩检波方法解调 从而大大简化电视接收机 3 5 4电视广播 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78 3 5 4电视广播 1 黑白电视广播 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总带宽8MHz 其中复用的伴音信号采用FM调制 fm 15KHzf 25KHzB 80KHz 79 VSB滤波特性在接收机的中频放大器中形成 3 5模拟调制系统的应用 3 5 4电视广播 1 黑白电视广播 80 3 5 4电视广播 2 彩色广播电视彩色电视信号由R G B三色构成 可等效变换成Y 亮度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