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小学生运动处方的研究_33958.doc_第1页
单纯性肥胖小学生运动处方的研究_33958.doc_第2页
单纯性肥胖小学生运动处方的研究_33958.doc_第3页
单纯性肥胖小学生运动处方的研究_33958.doc_第4页
单纯性肥胖小学生运动处方的研究_3395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纯性肥胖小学生运动处方的研究邱隘中心小学体育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现实意义(一)研究的背景肥胖问题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世界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更为突出。调查表明,学生肥胖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并趋于低龄化,越来越多的肥胖学生出现在小学阶段。根据卫生与营养监测调查(HANES)资料显示,美国在过去的15年至20年中,611岁儿童肥胖者增加了54%,1217岁青少年肥胖增加30%。日本的研究显示,约13的肥胖儿童将发展为肥胖的成人1。在我国,据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的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722岁城市男女生,乡村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1.94、0.63、2.76、1.15个百分点2。我校对三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调查,肥胖的检出率为12.4%。肥胖学生由于胆固醇和脂肪酸含量过高,免疫系统受到控制,抗病能力较差,并且还容易得缺钙症,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及身体器官的正常发育,而且还会损害他们的心肺功能,使其有氧活动能力和心脏储备功能降低。研究表明,肥胖虽是身体脂肪过多使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生理现象,但它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现代“文明病”,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3。此外,肥胖还会造成学生心理和社交能力的障碍,如自卑感、孤僻和消沉等,缺乏参与竞争所必须的自信心。造成学生肥胖的原因有许多,研究文献表明,除了遗传和饮食因素外,运动量过少是发生单纯性肥胖的重要原因4。调查发现,在这些肥胖学生中,不喜欢运动,畏惧体育课,喜欢呆在家中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的比例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学生,室外活动量明显降低是肥胖学生的一个生活特点。运动不足使能量消耗减少,促使肥胖发生,而肥胖的体型反过来又造成运动能力减弱,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而越来越胖。综上所述,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干预小学生的肥胖,已经刻不容缓。(二)研究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预防和控制学生肥胖的关键阶段,而学校又是儿童青少年获得健康知识和养成正确行为的重要场所。因此,采用“运动处方”的策略,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肥胖学生运动处方干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尝试用处方干预的方式对单纯性肥胖学生进行实践研究,一则可以增强肥胖学生的体质,有效控制肥胖指数,降低与肥胖有关的慢性病患病的发生率;二则也为其他学校开展类似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二、国内外研究综述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指的是: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西方几个发达国家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制和应用运动处方,六十年代初美国开始正式研制应用,七十年代日本开始注意研制应用。我国在七十年代末也引起了有关运动处方的理论。世界各国对运动处方的研制应用都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不认识到认识,由不重视到重视,由重点实验到逐步普及。 近年来,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学生,特别是肥胖学生体质较差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一批体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针对这一状况,开始进行肥胖体质学生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丁宗一5(1992)根据中国儿童有氧能力发育规律和肥胖儿童实测值设计运动处方,充分考虑安全性、可接受性、预期效果及疗效稳定性,取得了预期效果;张琳生(2001)进行胖生体质实验研究,并提出用有氧健身跑和综合素质练习以达到预定的目的;王效良6(2007)分析了有氧运动处方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心功能的影响,认为有氧健身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心功能。谭思洁7(2011)对910岁肥胖儿童进行了减肥运动处方的研制并观察其效果。通过膳食调查和体力活动问卷进行能量代谢估算,对受试者进行递增负荷乳酸阈运动试验来确定儿童减肥运动处方的靶心率,并采用间接测热法测定运动处方中各运动方式的能量代谢率。在此基础上设计运动处方,采用乳酸阈心率法确定靶心率控制运动强度,试验期间受试者均保持正常膳食。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使参与实验的肥胖儿童在无任何饮食控制情况下获得了较好的减肥效果。纵观这些课题研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方法,对肥胖学生运动处方进行了有效细致的研究,研究方法及措施对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几乎所有的关于肥胖儿童或学生运动处方的课题研究时间都非常短,最短的是8周,最长的也不超过半年。而且,这些课题对最佳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等问题,依然没有定论。更重要是,他们只从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总体出发,对这些受试学生没有根据肥胖程度和类型而进行细化的处方研究。本课题从学生处方的连续性及持久性出发,对单纯性肥胖学生根据肥胖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类细化,从共性和个性运动处方两方面联手,设定了长达一年半的实验研究,这对单纯性肥胖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体质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三、研究设计(一)概念界定 单纯性肥胖又称原发性肥胖,是各类肥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这类人群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它是一种由于营养过度,摄取热量超过机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量,或由于体力活动过少,或因某种原因需长时间使热量消耗减少,从而引起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细胞增生的肥胖。本课题的运动处方指的是:本校全体课题组成员,对单纯性肥胖儿童,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应的训练。(二)研究目标1.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探讨运动处方对提高单纯性肥胖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为进一步在实验学生中推广运动处方提供科学依据。2.通过实验,对单纯性肥胖学生予以了充分的关注,以家校联合的方式,通过运动处方锻炼来适当改善他们的身体形态,达到减肥的目的。3.提高单纯性肥胖学生心理素质及抗挫能力,通过处方干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自主锻炼能力,为实验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三)研究内容1.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1)身体形态的调查研究(2)身体素质的调查研究(3)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2.减肥运动处方的内容研究(1)腹部型肥胖处方研究(2)臀部型肥胖处方研究(3)胸臂肥胖型处方研究3.运动处方实施的方法研究(1)运动强度的制定研究(2)运动时间的安排研究(3)运动项目的选择研究4.处方干预后的效果研究(1)身体形态的对比研究(2)身体素质的对比研究(3)心理素质的对比研究(四)研究对象受试者为邱隘中心小学三年级30名肥胖小学生,肥胖判断依据国家健康体质测试上报软件测试,用体质指数法(BMI),即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共删选出肥胖学生30名(男24名,女6名)。通过调查问卷,得出30名学生都是属于单纯性肥胖学生的范畴。随机将这30名受试者分为实验组(男12,女3)和对照组(男12,女3),两组间各形态、机能指标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接受运动处方实验,对照组保持正常习惯和参加体育课,不参加额外的运动训练。(五)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课题的需要,以运动处方、单纯性肥胖、青少年、体质四个关键词进行检索,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20余篇论文。2.实验法:通过实验设计及实践操作,以有氧运动处方为主,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实验研究。 3.测评法:通过平时检测和阶段检测,分类检测和综合检测,定性评估和量化评估,群众评价和专家评价等对学生体质素质进行测评。所有测试均按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中规定的测试细则进行。 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采用均数表示,并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以p0.01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5.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6.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优化处方,为今后的操作提供可靠有效的宝贵经验。四、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一)制定处方的四因素为使运动处方更科学且富有实效,所以,在制定运动处方时,要充分考虑到四个因素。即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及运动项目的选择。只有把握这四个要素,处方执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才有可能体现。1.运动强度:心率是反应血液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用心率来评价运动强度已被众多理论研究的学者和实践应用的专家所接受。心率的变化是心血管系统为维持身体活动的外在综合变现,随着身体所承受的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变化,与运动强度有线性相关的特征。合理的运动强度一般以个人“最适运动心率”来反应,肥胖小学生由于体重大、心肺功能差,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中低强度即可。计算公式为: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最适运动心率=最大心率60%70%。8。针对每一位实验学生,测出他们的最适运动心率,然后确定运动强度,这是本课题处方实施的首要考虑因素。运动强度的测定,采用指触法采集心率监测。对照组保持正常习惯和参加体育课,不参加额外的运动训练。2.运动时间:刘晓军9指出,低强度运动只有超过20min才能激活脂肪水解酶,促进脂肪的分解。刘恒概认为,对于肥胖小学生每次运动时间不应少于30min,运动前应有58min准备活动,运动后应有35min整理活动。参照此要求,本课题处方安排的每次活动时间在30min40min之间。3.运动频率:理想的运动频率是每周7次,即每天都能有一定的运动量。本课题为保证处方执行的有效性,设定的运动频率为每周9次。4.运动项目: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选择一些娱乐性较强的,以身体移动为主的有氧运动项目。(二) 处方设定的具体内容设计处方内容时,课题组充分考虑到两方面的问题。即全体实验学生的共性处方和针对个体差异的个性处方,两者相铺相成,以求达到最优化的实验效果。1.共性处方的设定及实施共性处方的设计原则以有氧运动为主,减肥同时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尽量选择学生平时喜欢的运动形式,特别注重运动的安全性和趣味性。共性处方的时间安排在周一、周三和周五的早上(7:207:50),夏季提早一小时。具体处方如表1表3:表1:周一晨间训练处方表结构内容热身部分基本部分放松运动有氧运动力量练习项目关节预热练习拉伸操(5节)慢跑1000M(1组)球类运动(男:篮球或足球 女:羽毛球)放松操时间5 min1517 min1015min23min运动强度(心率)90110次min120150次min90110次min表2:周三晨间训练处方表结构内容热身部分基本部分放松运动有氧运动力量练习项目运动模仿操走跑交替(3min走3min跑)3组游戏:跳房子放松游戏时间4 min2528 min5min3min运动强度(心率)90110次min130158次min90110次min表3:周五晨间训练处方表结构内容热身部分基本部分放松运动有氧运动力量练习项目绳操(5节)绳子小游戏计时花样跳绳追逐小游戏伙伴交互放松时间78min1012 min1012min35min运动强度(心率)90110次min130165次min90110次min这些处方的强度遵循由弱到强的原则,实行一个月后,强度逐步增强,特别对跑的时间和跳绳的次数有高一级的要求,实行监督者为在校的参与实验研究的所有课题组老师。2.个性处方的设定及实施这些参与实验的学生,课题组通过相关数据检验,按脂肪密集度,分腹部型肥胖、臀部型肥胖和胸臂部肥胖三种类型。针对个体差异性,分别开具不同的运动处方予以干预。周二至周五的个性处方分别由吕宗锦老师、郑佩芬老师、岩金勇老师负责实施,钱奎老师负责总体协调;训练时间为每天下午3:304:10这一时间段。双休日的自选运动处方,由体育老师开具一定有选择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一项,进行每天30分钟的运动训练。因为实验学生自主锻炼和自我监督的力度还比较薄弱,所以在双休日处方训练要求家长共同参与锻炼,并起到监督的作用。(1)腹部型肥胖学生处方研究腹部型肥胖又称为向心性肥胖、男性型肥胖、内脏型肥胖、苹果形肥胖,这种人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内,四肢则相对较细。10.因而,在对这类学生处方制定内容的选择上,在考虑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可增加锻炼腹肌的运动。如仰卧起坐、爬行游戏、一分钟蹲起等。实施处方的内容可选择如下:定时慢跑爬行游戏一分钟蹲起仰卧起坐双休日自选活动项目:呼啦圈、爬山、游泳、球类活动等具体实施的处方见表4表4:腹部型肥胖学生运动处方日期处方内容时间运动强度(心率)周二定时慢跑10min 120145次min第八套广播体操配乐练习5min90110次min仰卧起坐(2组)5min120140次min背肌练习(50次2组)10min120135次min周三追逐跑游戏:猫捉老鼠15min 135160次min运动模仿操5min90110次min各种姿势爬行1012 min120150次min周四花样图形跑10 min120150次min健身操(5节)5min90110次min摸石过河(15米5组)1215 min120150次min周五不同头领带队跑(1000M)1518 min110140次min一分钟蹲起(5组)1315 min120150次min呼啦圈10 min100120次min周末自选处方项目1:球类运动30min120150次min自选处方项目2:慢跑呼啦圈自选处方项目3:爬山自选处方项目4:绕地形跑自选处方项目5:游泳(2)臀部型肥胖学生处方研究臀部型肥胖者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以及腿部,又称非向心性肥胖、女性型肥胖或梨形肥胖。对这类学生的运动处方,主要以垫上静力性运动和中强度的跳跃活动为主。具体实施活动处方可选择内容如下:瘦腿提臀操简式美臀背减肥瑜伽跳绳快速持续走跑楼梯双休日自选处方项目:助跑摸高、跳皮筋、快速跳短绳等具体实施的处方见表5:表5:臀部型肥胖学生运动处方日期处方内容时间运动强度(心率)周二匀速慢跑(1000M)1518min120130次min瘦身提臀操15 min120140次min垫上车轮跑(100次组 5组)1012 min130145次min周三灵敏游戏:抢位置 5min90110次min球类运动(1015 min)15 min120140次min一分钟计时快速跳短绳(3组)810 min135160次min周四韵律操(6节)5min90110次min跑楼梯(5组)15 min125150次min弹性走600M(跳皮筋)1013 min110135次min周五绕跨垫跑5min90110次min简式美臀背减肥瑜伽 1518min110125次min大步流星走10 min120150次min周末自选处方项目1:慢跑花样跳绳 30min110140次min自选处方项目2:球类运动自选处方项目3:广播操:(校操)助跑摸高 自选项目4:绕自然地形跑跳皮筋(跳房子)(3)胸臂肥胖型学生处方研究这类学生的脂肪主要堆积在胸部和肩背部,对这类学生的运动处方则应以哑铃操和锻炼胸肌活动项目为主,通过锻炼,达到结实肌肉,去脂减肥的目的。操作初期,可用固定的训练项目俯卧撑开始练起,加以哑铃操辅助,等有了一段日子的训练和基础后,再因人而异,增加相应的训练项目。处方的内容选择如下:俯卧撑哑铃(可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代替)美臂操斜身引体双杠屈臂撑推小车球类运动(羽毛球、篮球、足球等)假日自选运动项目:游泳、球类运动、俯卧撑等具体的处方见表6表6:胸臂肥胖型学生处方研究星期处方内容时间运动强度二曲线慢跑8min100120次min双杠斜身引体(30次3组)1012min120130次min球类运动15 min120145次min三动物模仿操5 min90110次min推小车(15M3组)1215 min120140次min快速持续走(2组)16 min125155次min四奔跑游戏:捕鱼57 min100120次min哑铃美臂操(2组)1013min110125次min集体跳长绳(2组)1012 min120150次min五热身操(5节)5 min90110次min趣味跑1214min120145次min俯卧撑(10次 5组)1012 min115125次min周末自选项目1:球类运动(男生篮球,女生羽毛球)30min120140次min自选项目2:定时慢跑俯卧撑(102组)自选项目3:游泳自选项目4:爬山(三) 处方操作的具体措施让肥胖学生也“神采飞扬”,是课题组最初的设计理念,只有采取一定的运动干预措施,并且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及效果。为此,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不断论证修改操作方案,最终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校内处方,分段训练学生在校的时间比较长,因而,怎样能把在校的处方训练,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成为了课题组首当其中思考的问题。为此,提出以课外健身课的授课模式,来进行模块教学,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计算结果,校内的处方训练课为7课时,针对处方的不同要求,分两个时间段进行。(1)晨间健身课,小胖开心社每周一、三、五早晨7:207:50(夏季提早一小时),是全体胖墩学生的公共健身课,所有受试学生在课题组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每天半小时的晨间健身课。晨间健身处方注重的是处方项目的游戏化及趣味性,力求使训练课成为小胖墩的开心健身社。(2)傍晚强化课,小胖练特色每周二至五下午3:304:10这个时间段,是小胖墩的强化训练课。每堂训练课,受训时间比晨练课增加10分钟。而且,根据每位胖墩肥胖部位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减肥处方训练。课题组郑佩芬、岩金勇老师、吕宗锦老师分项各付其责,分开训练,钱奎老师负责协调辅助。2.校外处方,家校联接除了校内的7课时处方外,双休日和暑寒假时间,由于条件的限制,课题组教师鞭长莫及。特别是暑寒假,休息日期比较长,如果对这些实验学生缺少干预的力度,那么,也许学生前期处方干预效果将逐步弱化,个别学生很有可能出现体重报复性反弹的情况。因而,采用家校联接的方式,把处方训练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依托家长的力量,努力完成好处方的完美交接,能起到巩固前期训练效果的作用。(1)大手协小手,合家显身手由于小学生缺乏自我监督的能力,在执行的力度上,有家长参与监督的处方训练相对来说效果比较好。因而,在课题执行期间,需要家长大力配合并参与监督。具体操作是一月一统计。周末处方:每周周末校外的2课时处方,由体育教师开具有选择的体育处方,要求家长陪同学生,选择任意一项,共同参与锻炼并监督。暑假处方:游泳是一项全身心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心肺功能,而且可以减肥。人在水中活动的阻力比在陆地上大12倍,运动者的背部、胸部、腹部、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在游泳当中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此外,游泳时人的新陈代谢速度很快,30分钟就可以消耗1100千焦的热量,而且这样的代谢速度在运动者离开水后还能保持一段时间,综上所述,游泳是非常理想的减肥方法。因而,课题组拟定的暑期必修处方是“游泳”。 要求每位实验组学生必须在家长的带领下,一周最少三至四次游泳运动,时间控制在每次一小时左右。选修处方:球类运动、晨跑、中强度持续走等。家长可选择一至两天,每天半小时的时间段,与孩子一起参与锻炼。寒假处方:寒假期间因为天气比较寒冷,新陈代谢少,脂肪容易堆积,所以,处方内容以定时慢跑(20 min)或球类运动(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为主。家长可根据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在一周内选择三至四天,每天半小时的时间段,与孩子一起参与训练。这些所有的校外处方,都由体育老师辅助处方建议,由家长参与管理监督,协助子女共同完成,具体监督表见表7。表7:( )月份假日处方监督表日期内容运动时间监督人(2)家庭联谊赛,户外聚精彩课题组鼓励受试家庭联合,进行集体的户外健身锻炼赛,如郊游、爬山、球类小比赛等。实验结果表明,有共同的锻炼小伙伴的户外健身处方效果比单一的家庭户外健身处方效果要好得多,学生的兴趣也持久些,同时,运动强度也要高于后者。3.多元评价,成效检验(1)“今日达标星,勋章亮晶晶” 课题组把“今日达标星”分成“TZ达标星”和“TX达标星”两种,“TZ达标星”指的是身体素质,即体育运动项目的达标;“TX达标星”评的则是身体形态方面的达标。“TZ达标星”的耐力素质,即跳短绳及5分钟跑,一月测试一次,第一次,只要达到该年级段该项目的及格线,即发一枚“TZ达标星”勋章,此后,每月测试只要比前一次有进步,即发一枚“TZ达标星”勋章;其余项目一学期测试一次,比初测成绩进步,每项各发一“TZ达标星”,集齐5枚,则在学校展览窗“胖墩俱乐部”风采栏中公示。实验学生如果在课题期间参加区及及以上的体育比赛,则直接领取10枚“TZ达标星”勋章,并有两次在学校展览窗“胖墩俱乐部”风采栏中公示的机会。“TX达标星”一学期测试两次,测出身体形态各项指数比初测低的,每项即得“TX达标星”一枚。集齐2枚,即在学校展览窗“胖墩俱乐部”风采栏中公示。(2)“胖墩达人秀,瞧我露一手”从课题实验启动时,每年的学校体育节,课题组老师总会安排一些这些适合胖墩孩子勇武之地的项目。如:体育节中的拔河比赛、足球射门比赛、篮下一分钟投篮比赛、滚铁环比赛、保龄球比赛等。这些比赛项目参与面广,趣味性强,尤其是体育节中的拔河比赛,几乎都是小胖墩的天下!今年的体育节还专门增设了胖墩跳绳达标赛,自从开辟了这个项目以来,小胖墩也有机会拿到闪亮的达标勋章了,练习跳绳的劲头更足了!(3)“健身好家长,上台亮亮相”本课题的实施离不开所有处方试验家长的大力支持,为激励先进,课题组一学期评选一次“健身之星好家长”,颁发学校课题组的荣誉证书,并推选出优秀家长代表在年级段的家长会上典型发言,与实验组其他家长与孩子一起来分享健身的经验和运动的快乐。五、课题的研究成效经过一年半的运动处方训练,实验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较实验前,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处方干预后对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对运动的喜爱程度与肥胖有很大关系,主动参与会减少发胖的危险性。本处方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小学中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游戏类处方,收到良好的减肥效果。实验前后实验组腰围、大腿围变化明显,表明本处方不仅降低儿童体重,而且提高其身体质量。见表8表8 实验前后身高、体重、BMI指数比较统计表 指标对照组(n=15)实验组(n=15)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实验后身高(cm)136.457.78148.327.31136.837.82149.127.32体重(kg)41.534.7849.044.9741.644.6546.174.03BMI(Kg/M2)26.282.3127.062.5826.402.2423.962.3胸围(cm)78.987.7780.18.1278.98.979.77.7腰围(cm)76.377.1177.656.9876.57.175.037.2大臂围(cm)24.763.1725.643.324.52.823.62.5大腿围(cm)45.914.7847.75.1246.15.547.15.3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身高体重将自然增长。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两组学生身高体重无差异,肥胖学生执行了运动处方后,身高增加了12.29cm,体重增加了4.53kg;对照组身高增加11.87cm,体重增加7.51kg。实验组在身高增长的情况下,体重增幅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本运动处方是有减肥效果的。处方干预后,实验组的王嘉力、徐畅冉同学体重身高指数已经由肥胖转变成正常体重;俞洋、童浩、忻铮妍的身高体重指数已经由肥胖转变成超重。(二)处方干预后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本研究证实,处方式的减肥运动能使肥胖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比较大的改善。其中,爬行运动是处方中能量代谢最高的运动方式,不仅增强胸部、腰背部、四肢力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心肺机能。另外,五分钟跑是反应人体心肺功能的有效指标,肥胖学生实验前心功能指数偏高,说明肥胖已经影响其心肺功能。资料显示,单纯性肥胖学生存在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随着肥胖度的增加,心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儿童性肥胖易损伤其心肺功能。加强对肥胖学生的早期干预将增进儿童健康。910岁肥胖学生的控制运动锻炼强度的靶心率上限为165b/min,男女学生无显著性差异;本实验测得肥胖儿童减肥主要运动方式的能量代谢率可以为肥胖儿童减肥提供参考依据。见表9表9 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比较统计表指标对照组(n=15)实验组(n=15)实验前实验后实验前实验后实心球(m)4.11.15.30.74.21.25.71.8一分钟跳绳(次/分)752110025742312535立定跳远(cm)122.29.22143.29.22123.29.22154.59.7850M(秒)11.80.511.20.311.90.410.80.3五分钟跑(m)73568739707377779267P0.05,指标无显著变化肥胖儿童执行减肥运动处方后,五分钟跑和立定跳远成绩明显提高(P0.05),表明儿童的耐力与力量素质增强,提示本处方可改善肥胖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本研究实验组执行处方后心功能指数显著改善,说明有效提高了儿童的呼吸、循环系统。本运动处方对儿童心肺功能的改善是本实验的重要收获。处方干预后,实验组有三个同学参加了区级以上的体育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分别是王嘉力同学,参加了2011区中小学生小年龄组铅球比赛,获得了第三名;徐畅冉同学,代表鄞州区参加了宁波市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小年龄组游泳比赛中, 450自由泳接力获得银牌,450混合泳接力获得铜牌,50米自由泳比赛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林立峰同学,作为校级足球社团小组的成员,代表学校参加了区小学生足球比赛,获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三)处方干预后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实施处方前,实验组的大多数学生比较自卑,懒散,孤僻和消沉,具体表现为集体体育活动不参与,自主锻炼意识淡薄,缺乏参与竞争所必须的自信心。实施处方干预一年半后,这些实验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现象有很大的转变。本课题处方主要采用的是以有氧运动为主的锻炼手段,这些运动能使受试者改变心境,应激减少。同时,趣味性的项目和循序渐进的负荷强度使学生能够在长期的运动锻炼中不觉得枯燥,从而在身体锻炼时产生最佳的情绪效益。通过处方干预,实验组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特别是处方中球类和游戏类的跑跳运动,表现出极大的锻炼兴趣,处方锻炼有效性强。同时,这些小胖墩还积极参加学校的体育节的各项活动,在体育课及课外活动中,慢慢地能展示自己,自觉参加集体体育活动的小胖墩的队伍在逐渐加大。小胖墩由于自身的原因,在人际交往和日常体育活动中通常表现出敏感、不合群、消极怠工的情绪,这种表现在处方干预后有所改观。具体表现为:群体活动的参与意识增强,体育课中对不擅长的体育项目畏难情绪有所减弱,并能主动参与锻炼。实验学生戚杜浩,参与处方实验前一直是班级里的体育困难户,这个胖墩小子一直对田径类,特别是跑类的体育项目特别排斥,一遇到这类项目的测试,就千方百计找理由逃避或消极怠工。经过一阶段的处方训练后,主动参与的热情增加了,而且,在国家体质测试400M跑的项目中,取得了破天荒的第一次及格。其他体育项目,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全班同学为此对他刮目相看,而他本人参与运动锻炼的劲头也更加高涨了。李蕴钰,一个胖墩墩的可爱女生,由于对自己的体型和活动能力有着深深的自卑感,因而在课余时间,总是喜欢把自己禁锢在室内,不是看书就是看电视,别人无论怎么动员她都不出去活动。,眼看体重一天比一天飙升,家长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从参加了处方实验后,“小懒虫”对跳皮筋游戏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从一开始的消极抵抗,磨蹭训练,到最后,由于她出色的跳技和多样的跳法成为了班级中公认的“皮筋王”,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改变。课间,午间活动时,总能看见她热络活动并且主动教同学玩皮筋游戏的身影,自信的笑容重新洋溢在她的脸上。尝到了处方锻炼后的甜头后,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改变。字迹清晰了,认真听讲了,积极发言了,作业不拖拉了这些孩子的一个个细小的进步,大大鼓舞着课题组老师和实验家长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为了证实处方锻炼对学习成绩的促进性,课题组专门对就这15名受试学生和家长一起配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0。表10 处方锻炼对学生学习精力的影响锻炼后的反应人数百分比(%)精力充沛640从适应到精力充沛853.3精力不足16.7精力严重不足00表11 实验前后文化成绩对照表实验前实验后学科成绩语文平均分8285最高分9495及格率90,195.5优秀率68.269.3数学平均分8892最高分100100及格率85.696.6优秀率7580.5英语平均分8890最高分98100及格率94.798.6优秀率60.567.3从表10中不难看出,每天参加一定时间和适量强度的处方体育锻炼,大多数的实验学生能够保持充沛的精力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在适应期的几天内稍有疲劳的感觉,但很快就能适应。其中,有极少部分同学感到精力不足,这与这部分学生自身的一些身体疾病和体质有密切关系。据表11数据统计证实,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精力旺盛,从而更好地投人到紧张的学习当中去,对促进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作用。六、结论与讨论(一)研究结论1.本课题研究在“单纯性肥胖学生”减肥运动处方训练过程中,实验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生理机能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良好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及活动能力也产生了明显影响。 2.该课题自从开始研究到现在,着重从可测性的体质指标身体形态、机能、体能进行跟踪测试、数理统计与分析调查,得到的数据是可靠的、准确的,足于说明,运动处方对提高本校三年级肥胖学生的体质是有帮助的,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适应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十分有利。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体质改变,并不是一段时间的事,学校与家庭应组成双刃剑,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这样,取得的效果才更加有效,这才是实施本课题的真正目的。 3.实验后实验学生与对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明显,经过实验,实验班男、女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班。实验学生通过一年半的处方实验,取得了预定的效果,反映出本课题实验扎实有效。(二)总结及反思1.关于本课题的总结所有的处方制定及实施都遵循了以下原则严格执行。(1)减少脂肪的有效性原则:所采用的运动方式都首先考虑到其对于减少脂肪的有效性。只有使用行之有效的运动手段和方式才能达到减肥及控制体重的目的。根据处方完成一定的运动疗程后,应使肥胖学生的体重和体脂下降到一定水平,心肺功能和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提高,停止运动后2-4个月内肥胖程度不应反弹到原来的水平。(2)小学生乐于参加的趣味性原则:运动方式应使锻炼者感兴趣,有利于使其能长久地坚持下去,特别是应遵循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即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然后不断变换锻炼的方法、内容和路线,使其能够饶有兴趣地参加处方中所应有的锻炼项目,切忌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3) 处方长期坚持的可行性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