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数学教学效率的情感因素研究.doc_第1页
影响数学教学效率的情感因素研究.doc_第2页
影响数学教学效率的情感因素研究.doc_第3页
影响数学教学效率的情感因素研究.doc_第4页
影响数学教学效率的情感因素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数学教学效率的情感因素研究 宁波市镇海区炼化中学 周宏芳 钱建平 吴大庆 315207摘要: 本次国际化的教学改革浪潮,主要变革体现在突出了情感教育,培养非智力因素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概念分析,努力确认对数学教学效率影响最大的情感因素。在保证抽样的代表性的情况下,发放并回收168份调查表,其中有效问卷100份大于理论的最小样本量75,信度为0.811,表明数据很可信,然后利用均值差异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11个问题与数学成绩有密切关系,使用因素分析法,对所有问题做了共同因素的抽取,最终发现这11个问题分别属于6个因素,文章分析并探讨其中包含的5个非智力因素,分别为热情、坚持性、自信心、归属感、理智感。最后我们利用一年的时间对研究成果做了深入的实践,结果显示有显著效果。关键词:均值差异,相关分析,因素分析,情感因素,教学效率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国际性的教学改革,是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一次巨大变革,同时也是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及时纠正,教学改革明确提出,教学必须努力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次国际性的改革三维目标中情感目标的确立和发展成为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因为教育界普遍认识到,我们不仅要培养有知识的人,更重要的培养有能力的成熟的人,成功的人,而在人的成功道路上,智力因素虽然十分重要,但是非智力因素更加重要,比如能够真诚愉快地与人团结合作,能够创造性思考问题,能够遇到问题百折不饶,勇往直前,这些都是我们最终成功所依靠的,所以教学必须要体现情感目标,从而实现三个目标的统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过往的教育体系中,比较关注知识、方法层面的教育,情感上我们虽然做了很多,但是对于什么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却了解不多,对于学科教学资源有限的形势下,我们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情感素质能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极大提高,这些探究目前并不多。一、关于情感目标的概念研究分析:情感不同于情绪,它是由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高级且复杂的体验。情感教育不同于给予简单的情绪化感受,是一个高级的复杂的感受过程,态度是习得的、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是一种比较持久的个人心理结构。从这个定义来看人的态度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态度是有对象和反映倾向的,所以它对于情感有反向强化作用,同时态度的后天性说明态度的形成与认知因素相关。价值观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价值的看法。所以说价值观就是认知的具体结果。换句话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认知方式得到形成和转变,情感教育的目标合理确立是形成三者的重要手段。情感教育是新教改的三维目标之一,通过与前2个目标的比较,我们意识到,所谓的情感教育的目标比情感要大得多,应该是与智力因素并列的非智力因素的提高。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性格、情感、意志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具体包括志向、成就动机、求知欲、表现欲、热情、责任感、荣誉感、义务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独立性、坚持性、创造性等多项因素。我们此次的研究就是致力于发现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的情感因素,找到最快提高教学效率的情感途径。二、问卷调查的设计和信度和效度的控制: 控制外部效度:采用一次调查,多种角度数据分析,避免实验本身对被试的污染,防止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问卷设计题目数量共66题,其中与研究目的相关49题,无开放题且尽可能掩饰研究目的,避免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 控制内部效度:从统计回归角度对部分两极化答案试卷做适当取舍。问卷中关于分数和学习难度等指标存在客观数据,但考虑到调查的对象是学生的主观情感,所以我们调查个人感受对其学习的促进作用而不是试题本身,可以避免由年龄因素引起的内部效度的变化。 问卷设计参考了成熟量表,但考虑到学生有可能对问卷进行随意回答,影响信度和效度,问卷设计中采用了部分技巧,如:问题中绝大多数题目为7点法的数字式自陈量表,但是也穿插设计了需要2分变量或实际数据回答的题目,若学生仍然以7点法结论回答,自然可以认为该学生作答时未认真读题,问卷应该视为废卷。问题6166测试目的与55相同,若答案差距过大,则认为该学生对自我了解不足而影响信度,视作废卷。综合的手段确保了问卷的信度。三、确定抽样的对象和样本容量为了确保被试的代表性,抽样对象包括不同年级、性别、学习成就的学生,具体为2个年级的5个班级的学生。根据前期相关调查S=6.3,估算总体标准差为=6.693 ,当取,时根据公式算得四、结果的统计分析共发放并回收问卷168张,判断其中68张问卷为无效卷,有效问卷数量大于74.55,调查数据的效度能够得到保证。信度计算结果克伦巴赫系数=0.8110.8,按系数定义达到很可信水平,即内部一致性好,数据具有真实性。(一)均值差异分析均值差异分析的目的是探求造成显著成绩差异差异的不同班级的不同观点,包括智力及非智力因素。我们调查的5个班级,由于某些原因,其中有2个班级的总体况较好,我们对2类班级的成绩做显著性检验发现t=2.727存在显著差别。表1不同类型班级所有项目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题号234567891113151617181920|t|0.000.060.820.642.13*0.470.300.140.723.49*0.681.860.800.250.860.89题号21222526272931323339404142434445|t|1.330.940.761.070.510.561.120.802.97*0.640.802.09*0.150.221.861.77题号4749505152535455565859601102848|t|1.901.131.522.21*0.001.291.290.610.101.560.101.980.162.84*1.020.83注:* p0.05 * p0.5,说明变量间共同因素比较多,显著性水平p0.01达到特别显著水平,表明母群体的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因素分析。表5整体解释变异数(主成分分析法)因素转轴后的数据特征值变异百分比%累计解释变异%17.715.715.724.18.324.132.96.030.042.65.235.352.55.140.462.55.045.472.45.050.482.44.955.391.93.959.1101.83.762.9111.83.766.6121.73.470.0131.53.173.0由表5看出,按照特征根值大于1的原则进行因素抽取,可将原来的49个因素面化成13个共同因素,这13个共同因素累积解释变异数的百分比为73%。利用用方差最大法对矩阵进行旋转,使因素负荷明显化,同时对相关问题按照对因素负荷的大小进行分类后,我们发现先前发现的11个与数学成绩密切相关的问题分属于其中6个因素,结果参见表6表6 11个问题按共同因素分类结果表因素及问题因素负荷因素133、你认为作业订正的重要程度:0.7147、你觉得你听课注意力能够集中的程度:0.5113、你觉得数学测试的快乐程度:0.40因素360、你觉得你面对困难的勇气的大小程度:0.76因素42、 你认为数学的难度大小程度:0.76因素751、你觉得你本人创造力大小程度:0.5815、你对自己数学成绩的满意程度:0.506、 你认为数学自学的作用大小程度:0.35因素941、你觉得老师对你的学习情况的关注程度:0.79因素1010、你认为数学练习量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程度:-0.7629、你觉得你回答出老师上课口头问题的程度:0.38五、综合讨论及结论结合均值差异和相关分析、因素负荷,我们对相关问题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因素1体现对学习的投入程度,可看作对待学习的热情,它是关键因素,其影响最大,其解释总体变异为15.7%,远远大于其他因素。2、因素3体现坚持性,它能促进学生形成顽强的性格,这样有利于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积极应对挫折,良好的意志力可以能够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培养学生意志力是培养坚持性的途径。其解释总体变异为6%。3、因素4体现学习难度,虽然难度本身客观上与智力因素相关,但是主观上与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自信心水平相关,在平时教学中发现,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有时候会主动增大阅读难度,使简易的题目变得复杂。解释总体变异5.2%。因素7体现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即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会促进个体对困难的认知,不会随意的放大或者缩小,同时也能提供比较好的应对挫折的能力。其解释总体变异5%。4、因素9体现爱的需求,据马斯洛理论,良好的归属感有利于其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其解释总体变异3.9%。5、因素10体现对练习的态度,包括对课堂练习的态度。这是理智感的体现。前两个分析都显示学生的态度有显著差距,相关系数和因素负荷都是负数可以说明对数学练习的作用的理解产生的效果大于练习本身,换句话说练得多不一定有效,这个和家长的看法有出入,但据了解很多优秀的教师都是以精炼代替傻做,题海不是有效的方法,这也就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坚决反对题海战术的原因吧。解释总体变异3.7%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到一些共同因素,其中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首要的非智力因素包括:热情、坚持性、自信心、归属感、理智感。这些因素解释总体变异约35%,它给我们的教学的指导意义有:1、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态度最重要,在操作上,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很有热情的,很勤奋的主观态度比客观行为更有实际意义。2、 提升学生学习的坚持性,鼓励其坚持不懈的努力对最后结果的取得也十分重要,在操作上,可以通过现实的例子或者励志的故事不断鼓舞其保持或增加进步的动力。3、 培养良好的自信心是学习提升的保证,从大方向上讲培养自信也是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后能够正常发挥能力的重要的心理素质。4、 良好的归属感促进学生的进步,在操作上,我们不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而且更重要是如果能经常和学生展开交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对的爱,增强其被关怀的感受是有利于其学习的。5、 培养学生对练习的正确态度,追求练习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是提高其理智感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显著性非常高。其实这些对于数学学习首要的非智力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于任何学科学习,以及做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对这些因素的培养的手段进行不断的发掘和更新,有利于促进我们的教学,特别是促进了学生从学的角度的改进,使教学变成一种互动性更强的愉悦的交流过程,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六、付诸实践及结果的分析在一年的实践中,我们针对研究成果主要做了以下事情1、开展数学主题的小型活动如拼图、24点、有奖问答等调动全体同学数学思维热情。2、坚持开展2周一次的励志活动,内容包括俞敏洪的系列演讲等。3、开展了增强自我效能感的论坛和演讲活动,并通过个别交流强化学生的感受。4、每个老师对学生的全面的情况作一些了解,包括家庭情况,性格,人生经历,各学科成绩,目前最大的困难等,不定期找学生谈话,形式多样,包括群体谈话,小集体谈话,个别交流等,同时关注本学科以外的内容,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怀是全面的,是关注了他的成长,而不是仅仅某个分数而已。5、不断解释练习质量的作用,同时在平时练习中也不断加强学生对练习的重视程度,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自学习惯,使其不仅能够做题而且能够甄别哪些是最重要,最需要的题。我们在实验前,实验后分别取实验组和对照组期中,期末2次成绩的平均值做均值比较,结果参见表7、表8表7实验前后实验班级均值差异比较表实验前平均成绩(N=72) 实验后平均成绩(N=72) t pM SD M SD 74.667 12.877 78.458 12.321 -2.197* 0.031表8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值差异比较表 实验组平均成绩(N=72) 对照组平均成绩 (N=70) t p M SD M SD 78.458 12.321 73.521 12.769 -2.345* 0.020两张表均显示p0.05,表明实验前后实验组成绩有显著区别,即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后实验班班级成绩不仅较之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与对照组比较也有了显著的区别,我们的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