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容应对孩子的成长中班家长学校讲座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也没有人天生会做老师,只是我们成为父母和老师的时候,我们才不得不做。虽然我们曾经是孩子,曾经是学生,但是孩子跟孩子是不一样的,并不会因为我们曾经做过孩子和学生,我们现在就会做父母和老师。我们需要一步一步不停地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做父母,跟书本一起学做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书本教我们怎么为人父母,在摸爬滚打中使我们更快地成为合格的父母。机会和胜利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您从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没关系就从现在开始我们,我们来一起做些准备,希望我们的点滴对话对您有所帮助。下面讲个生活小例子:可心上中班了,在妈妈眼里可心活泼、可爱,还特别聪明,妈妈总是说:“可心什么都能干,会唱歌、会画画、会跳舞,特别能干。”放学了妈妈去接可心,老师说:“可心画画不够好,还要多练练。”妈妈就说:“我们家可心画画不是挺好的吗?怎么不够好呢?是不是您们画的画太难了,还是你老师看错了?其实这是家长对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的不了解。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班孩子的成长特点。一、中班孩子的成长特点。1、身体发展的特点。56岁的孩子,身体方面长得特别快,这一时期又称为身体的第一延长期。他们精力充沛,身体开始结实。中班时期的孩子骨骼肌肉系统还处在不停发育的过程中,骨骼富有弹性,可塑性大,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2、动作发展的特点。幼儿园中班的孩子蹦蹦跳跳特别活跃,基本已经具备了所有的运动能力,他们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孩子在运动的速度、灵活性和把握性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动作质量明显提高,既能灵活操作,又能坚持较长时间。3、语言发展的特点。例子:好好是中班的小朋友,今天是中秋节,妈妈和好好一起看月亮。妈妈给好好讲月亮上的故事,妈妈说:“月亮上有一棵树,有小白兔,还有嫦蛾呢!”好好赶紧问妈妈:妈妈嫦蛾是不是很长的“鹅”呀?妈妈笑了笑说:“月亮上的嫦蛾是一个人的名字,她长的很漂亮。”好好说:“哦,我知道了,我叫好好,月亮上有一个阿姨叫嫦娥。”将嫦娥理解为很长的“鹅”,在成人看来这很好笑,但是这正代表了中班孩子语言发展的特点。他们的语言迅速发展,但是他们对词的理解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案例中的妈妈没有否定孩子的回答,而是向孩子具体说明,孩子也通过对自己名字情景的回忆,了解了嫦娥这个词。所以中班孩子的语言扎根在感觉活动中。他们能逐步明确词义的理解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动作性的特点,常常受到知觉的情景左右,语言和行动似乎总是不分离。孩子所说的句子特点为:缺少连词,仅由几个单句合并而成。如:妈妈看书,宝宝看书:这个玩具坏了,我不玩了。而不会说“因为玩具坏了,所以我不能玩了。这些都没有关系,这是孩子自然的语言反应。但有一点家长必须明白,语言的发展是至关重要地,要让孩子会说、敢说。而中班孩子处在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4、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中班孩子由无意识观察向进行有意识的观察过渡,容易受外界刺激和个人情绪影响,观察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观察的对象。5、心里的发展的特点。中班孩子的心里发展是“第一反抗期”的延续。固执、任性、爱发脾气等个性特点比较突出。同时也是一个喜欢寻根刨底,爱问为什么,了解新鲜事物,什么新东西都爱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富于探索精神,对任何事情都渴望尝试。6、社会性发展特点。这一时期,随着身体越来越强壮,孩子的活动范围也日益扩大,社会性发展呈飞跃趋势。他们喜欢与同伴一起玩,喜欢有客人来访或随大人一起外出。交往积极性很高,喜欢与同伴共同活动,但由于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技巧,常会与同伴发生冲突,终止游戏,发生攻击性行为等,具有负向的行为特征。7、情感发展特点。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步增长,他们的情感也越来越复杂了。中班孩子感情的发展与大人已没有太大差异,并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移情能力。如:对被欺负的小动物表示同情,并以表情、语言、动作来表示内心的情绪,孩子情绪、情感的发展还有不稳定、不易控制等特点。我们对孩子的成长做了一番了解,那么我们要注意从那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呢?二、因势利导,创新方法。对于中班孩子,家长的重要教育任务在于“藏起一半的爱”将爱转化为对孩子生活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的培养,深化对孩子为人处世素质的引导。1、让孩子掌握基本生活本领。中班孩子应该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如果家长过分溺爱各方面照顾过度,反而会出现问题。中班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是指:吃饭、睡觉、大小便、穿脱衣服、卫生等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如果家长觉得孩子做事太慢、危险,而全部由家长代劳,那么就无法使孩子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劳动、发展身体的各种运动能力,如穿脱衣服能够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如果家长包办,那么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本领。2、积极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认知能力的一种,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孩子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家长应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积极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首先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孩子说话很少原因之一就是无话可说。所以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鼓励孩子“说一说”,发展孩子的口语能力。如:利用假日带孩子出去玩,然后说一说在公园里看到什么等等。其次鼓励孩子想说、给孩子提供说话的机会。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等等。3、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对于孩子来说,观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窗户,是思维的触角。孩子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很重要。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孩子进行观察、激发孩子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该让孩子观察新奇、生动、有趣的事物,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能够自觉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并能持续一定时间。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用语言进行引导,并且要变换多种方法。如:用眼睛看一看、用耳朵听一听、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是孩子的幸福中心不断转移,但又不离开观察的物体。我相对家长说的是:一开始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时,家长必须陪同,到了孩子养成正确及充分的观察兴趣后,才能放手。4、发展孩子的健康心理。家长们应该充分体会到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有“个性”,但是我这里的个性是指固执、任性、受挫能力差。固执、任性、受挫能力差这些个性行为难以与别人合作、相处,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是非观念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当孩子出现固执或者任性行为时,家长可以用以下方法对孩子进行适当引导,发展孩子的健康心里:1、冷处理。当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满地打滚、耍赖时,家长可以不加理睬,当孩子发现这种方法不管用时,他自然会结束这种无理行为。但冷处理是暂时的,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平静下来后,帮助孩子分析这件事情的对和错,一方面,这样做能够让孩子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逐步引导孩子学会分辨是非。2、转移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影响而分散,家长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3、适当的惩罚。如果孩子出现了固执或者任性的行为,家长可以辅助以适当的惩罚。5、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举一名人例子:有一次,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位朋友来找他,告诉他一件自以为很痛惜的事:他的孩子在玩耍时把他的金表拆坏了。陶行知就问:“你这样处理这件事的?”朋友回答:“我把孩子痛打了一顿,他认错了。”陶行知听罢此言,不禁一拍桌子,大声的叹息到:“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毙掉了!”朋友被陶行知惊人之语惊呆了。过了一会,等朋友平静下来,陶行知建议说:“不过,补救的办法还是有的,请你带孩子把金表送到钟表铺去修理,师傅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附带条件是让孩子在旁看如何修理。这样,修表店成了课堂,修表师傅成了老师,孩子成了学生,修理费就是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每次听到这个故事,我们都会被陶行知精辟见解所折服,然而当自己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时,却常常会与陶行知的朋友犯同样的错误。正是这样一个一个错误的累加,孩子的好奇心被渐渐磨灭。其实,这时期的孩子问题特别多,家长要正确面对孩子的问题.有些问题家长可以回答,但是要注意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对于孩子自己有能力找到答案的问题,家长要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对于家长不会回答的问题,要敢于承认,并与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相反如果您的孩子缺乏好奇心的话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1、放手让孩子去做事。在孩子做事的时候,有意识设置障碍,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好奇心。2、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探索玩具的玩法,即使孩子出现了“破坏”的行为,家长也要用宽容的心态,肯定孩子的探索、求知欲望。3、教会孩子与同伴交往。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教会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发展孩子的健康情绪、情感。在此方面我要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遭遇到各种挫折,产生伤心、愤怒等情绪,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泄这些负面的情绪,以次增强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健康情绪、情感的发展。(如果当孩子很愤怒时,可以拿一个靠背给孩子,让孩子将其想象成一个“出气枕”,孩子可以通过捶打“出气枕”的方法宣泄自己的情绪,但要跟孩子讲清楚千万不能对人出手,避免孩子在与伙伴交往的过程中也用这种方式进行。7、发展孩子的社会性。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应该关注对孩子“合作、分享、谦让、助人”行为的培养。应该提供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注意让孩子学习正确与同伴交往的技能。家长要教他们交往的艺术,让他们学会礼貌用语,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质。在与同伴交往中,家长要给孩子确定规则,学习交换与轮流,学会与同伴进行分享,鼓励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家长要注意交给孩子协商、礼貌交往的语言。三、家庭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另一方面,“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故事一】招聘工作的启示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10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了总经理的大办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十分惊诧:“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随便翻阅领导人文件的人。”年轻人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常识,更谈不上习惯养成。一个坏习惯断送了这些高学历年轻人的一次大好机遇。【故事二】诺贝尔获奖者的回答198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段对话是耐人寻味的。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习惯成就人生”都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好习惯提升人的品质和生活品位,坏习惯糟蹋人的形象和生活层次。列宁曾经说过:“假如你们将来不愿意悲伤就不要忽视你们的孩子任何一件细小的行为。”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种种良好习惯是建筑健全人格的基础。”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表现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但家长的态度和反应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孩子许许多多的习惯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地积累而养成的。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不良的习惯期贻害孩子一生。在我国现有家庭结构中,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便成为几代人的中心感情的中心、物质的中心和教育的中心,如:对孩子的生活各方面过度照料,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听之任之,生活实例1:乐乐是个天资聪慧的孩子,家长教他数数、背儿歌等,他学得特别快。他还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和表情,每天看到他欢快雀跃的样子,全家人都会特别开心。可是,乐乐光吃荤菜不吃蔬菜,而且从不收拾自己的玩具,时间久了,家长心想:乐乐聪明就行了,这些都是小事,“树大自然直”,树大就会好了。其实,乐乐已经被养成了挑食和不会自理两个不良习惯,这样的习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改变,将会影响乐乐一生的发展。中班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关键期,因为孩子已经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且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了学习的欲望,所以家长应该乘现在对您的孩子进行系统的培养。其实教育孩子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家长想想其实一个班级30几位孩子,都是相同的老师在教,为什么有的孩子行,有的孩子却能力弱。其实很简单这是家庭的教育问题,所以家长只有坚持坚持在坚持。应该让孩子从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各位家长您有这种毅力和耐心吗?有吗?那么我就来讲一讲中班孩子要注意哪些习惯的培养。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交往的范围不断增加、需求日益增强,家长应该精心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一)培养孩子讲卫生的习惯。讲卫生,是人们拥有健康体魄的前提,孩子的卫生习惯是指孩子在卫生方面经过不断的重复和练习而固定下来、变成需要的良好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很多,如清洁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等:器官保护卫生习惯用眼卫生等。孩子卫生习惯的培养不能“全面撒网”,需要从与其生活关系最密切、最必要的方面入手。比如:洗手。要不厌其烦的督促孩子,并且用流动的水洗。还有要勤剪指甲,早晚刷牙,家长可以给孩子买好一点的牙刷,每个月都要换一次刷头。(二)培养孩子不挑食的习惯因不喜欢食物的口味或因不良饮食习惯而拒绝进食或极少进食某一类食物就称为挑食。有的孩子只吃荤菜不吃蔬菜,有的孩子只吃某一样或几样菜,有的孩子不吃水果等。其实人体健康成长需要六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这些营养存在于几类食物中,只有保持均衡的膳食,才能保证营养摄入的全面与平衡。中班孩子身长方面长的特别快,为了孩子的健康及生长的需求,家长一定要不遗余力地纠正孩子的挑食习惯。可以采用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孩子的兴趣。家长可以用一些煽动性的语言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可以用“这菜真漂亮、真香呀、小兔最爱吃、吃了眼睛亮”等语言提高孩子的兴趣,并且用很夸张的行为表现“这菜真好吃”,切不可用“不许挑食、全部吃掉”之类的语言或者粗鲁的动作逼迫孩子吃。也可以变化烹饪花样,诱发孩子的食欲:如孩子如果不喜欢吃虾,家长可以将虾肉和喜欢吃的菜一起做成馅,包进饺子或馄饨里让孩子吃,还有在吃饭前不许孩子吃零食,否则孩子零食吃饱了就没有胃口吃饭了。也可以与老师沟通达成共识,家长切不可有急功近利的思想,需要让孩子慢慢体验、慢慢接纳。(三)培养孩子自理的习惯。“宁愿苦自己,也不愿意苦孩子。”很多家长抱着这样的想法,每天忙着上下班、做家务,还帮孩子做好一切事情。其实,这样不但增加了自己的负担,还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在家长的包办代替和过度呵护下,孩子自身的责任意识就被抹杀或淡化。他们一方面变的自我意识很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对周围的人与和事表现出漠不关心,缺乏基本的责任感。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中班孩子要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吃饭、漱口、洗脸、擦鼻涕、穿衣、扣钮扣、系鞋带等。同时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为其适当增加劳动的内容。如: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床铺,帮妈妈晒鞋子、洗手帕,帮大人拿鞋子、整理鞋柜等。在此过程中,家长要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一步步给孩子做示范,并注意给孩子适当的鼓励,逐步做到让孩子自己干,家长要注意在旁观察,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孩子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的时候,不许推给别人,以逐步培养其爱劳动的观念、会劳动的能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也需要技巧,不要要么包办、要么不管,这都是不对的,下面讲个例子:5岁半的洋洋把十几辆小汽车玩具扔得满屋子都是,妈妈一定要他收到盒子力,洋洋不同意。最后洋洋哭着找奶奶,奶奶说:“好宝宝不哭,奶奶来收。”说完就开始收拾玩具。妈妈看见急了说:“不行,一定要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两位家长处在僵局中,这时爸爸走过来说:“奶奶辛苦了,这次就爸爸帮你吧,我们来分工你收几辆小汽车,剩下的我帮你,我们一起来归好。”爸爸把洋洋自己收拾的玩具放在一个盒子里,爸爸收拾的放在另一个盒子里。第二天就让洋洋玩自己收拾的玩具,样样很快就能自己收拾了。爸爸又拿出几辆汽车说:“洋洋真棒会自己收拾玩具了,这些汽车奖励你,记得要将他们收拾好哦!”洋洋高兴地接过汽车,将他们放在盒子里.提示:1、洋洋没有与自己年龄相应的自理能力不会自己收拾玩具,家长需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2、奶奶没有培养洋洋自理能力的意识。3、爸爸妈妈有培养洋洋自理能力的意识,但妈妈没有掌握相应的策略,而爸爸掌握了。(四)培养孩子讲礼貌的习惯。礼貌是指人们交往过程中有一定的行为规范,通过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其核心是有爱心、会关心和尊敬他人。讲礼貌的孩子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文明礼貌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培养。生活实例3:咪咪4岁了,她能说会道,但是咪咪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时真让人哭笑不得。看到妈妈同事有点胖,她说:“胖胖的阿姨,像个皮球。”看见上高中的小姐姐脸上长了小痘痘,她说:“姐姐满脸都是小痘痘!”让小姐姐都羞红了脸。妈妈听到后对咪咪说:“没有礼貌,快说对不起。”咪咪却说:“就不,就不。”对于像咪咪这样不会讲礼貌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注重对孩子的语言训练,因为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语言文明,要求他们坚持使用并做到表里如一,真正从内心深处尊敬他人。中班孩子除了掌握简单的问候语外,还要掌握“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如对长辈说话要尊敬而亲切、对同伴说话要随和而热情、面对他人的询问要积极热情的回答。其次还要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孩子是否做到文明礼貌,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行为上。家长要给孩子讲解规矩,使孩子懂得一定的行为规范。如:去别人家时要敲门,得到允许在进门;亲友来访时,听到敲门要说请进;大人说话时不随便插话;小客人来时,应主动拿出来玩具与小客人玩,客人离开时要说“再见,并欢迎再来。这样就可以引导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较好地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应答,帮助孩子积累最初的从别人角度去思考问题的粗浅经验,以更好地帮助孩子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进程。(五)培养孩子善倾听的习惯有一位哲人说过:“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社会学家兰金也早就指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与他人关系就越融洽。倾听他人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中学习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他人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与原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非常善于表达自己,但是却不会倾听他人。孩子更多的是不会倾听同伴的讲话,有时侯因为孩子的不会倾听而使老师的课没有办法上下去在课上更多的表现在孩子的插嘴问题上,有时侯老师已经讲到下一个环节了,但是孩子还停留在他插嘴的问题上,这样势必回影响到听课的效率,其实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相信家长也深有感触。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好习惯呢?首先要说的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心理学家提示父母说:如果父母从不听孩子说话,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治疗才能恢复自尊。事实上,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是没有权力剥夺孩子的这些权利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重要方法。父母必须定期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和赏识。有经验的父母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馆文化演出策划师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课件
- 2025年生物实验员面试模拟试卷本科院校及答案
- 2025年仓储管理师库存管理考试题
- 2025年电子商务推广专家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顾问考试题库
- 说礼貌语做文明事课件
- 机油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喷漆安全操作测试题及答案集
- 清溪县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板书设计优化策略
- JG/T 237-2008混凝土试模
- JG/T 232-2008卫浴型散热器
- 灭火员初级习题库
- T/CAQP 001-2017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体系规范
- 燃气入户可行性报告
- 技术赋能医疗创新-深入解析数字化口腔诊所建设指南
- 眼内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配送车辆消毒管理制度
- 理发店消防安全制度
- 脾脏解剖学与脾切除术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