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城市建设史7-8 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史第三部分.doc_第1页
近代城市建设史7-8 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史第三部分.doc_第2页
近代城市建设史7-8 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史第三部分.doc_第3页
近代城市建设史7-8 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史第三部分.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城市建设史(一) l 一、近代社会经济背景l 二、近代城市体系类型l 三、近代城市建筑景观l 四、近代城市管理体制 l 五、近代城市规划的若干问题一、近代社会经济背景 18401949 近代社会 100年 1949今 现代社会 50余年l 1、城市经济的快速起步l 2、新政在城市中的施行l 3、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二、近代的城市体系和城市类型 近代中国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突变型(沿海、沿江)l 第一类城市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本国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l (1) 帝国主义共占上海、天津、汉口等l (2) 帝国主义独占青岛、大连、哈尔滨等l (3) 国内资本主义南通、无锡、蚌埠、郑州等渐变型(内陆、西部)l 第二类城市是原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了局部的变化。l 这类城市包括封建都城北京,和一些长期作为地区封建统治中心的城市、如西安、成都、太原、南昌、长沙、兰州等。 城市类型 1 、综合型的开埠通商城市 2 、单一殖民地类型的城市 3 、政治统治中心类型的城市 4 、以工商、交通职能为主的近代新兴城市 5 、传统类型的古老城市 6、革命根据地类型城市 三、近代城市建筑景观l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绝大部分是地主封建统治阶级以及一些商人、手工业者的聚居地。城市在政治上统治着乡村,集中着官府,地主宅第,以及商业、手工业及其他劳动人民,城市大部是消费性的。城市的功能结构简单,平面形式沿袭着封建社会的城制,建筑面貌也完全是中国传统的形式。 1、 居住建筑的特点2、工业建筑的特点 3 交通建筑的特点4 园林建筑的特点5 商业建筑的特点6 城市景观风貌特征四、近代城市管理体制 近代城市管理体制第一次变革 在法律上承认市、镇是一种独立的地方行政建制始于清末民初。 1854年英、美、法三国在上海租界成立“工部局” 1862年法租界 “公董局” 1900年上海“闸北工程总局” 1902年南京改保甲为警察 1909年1月18日清政府公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设置条件:府、州、县治城 5万人 镇 5万人 乡 2、近代城市管理体制第二次变革 1928年,国民党政府颁布特别市组织法和市组织法 1930年,国民党政府颁新的市组织法 1943年,修改市组织法五、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1、近代城市中的工业布局 2、近代城市的对外交通及市政设施 3、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思考题 1、中国近代城市的两大类型 2、我国近代城市在功能结构、城市景观方面的变化 3、近代城市管理体制变革的要点近代城市建设史(二) 一、帝国主义共占的“租界”都市 二、帝国主义独占的新城市 三、旧城市的新变化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一、帝国主义共占的“租界”都市 上海 1、上海的发展过程l 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正式设上海县治,建有县署、文庙等。明嘉靖间为防倭寇侵扰,而筑圆形城墙。l 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于1843年开辟为商埠,帝国主义相继而来,从此就使上海发生了变化,从一个小城市,迅速地发展成为中国甚至远东最大的城市,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最大基地、旧中国的工商业中心、世界闻名的“冒险家的乐园”。 l 上海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租界的不断扩张的过程。 2、上海近代工业的发展 3、上海的道路交通 道路为简单的方格网。在英租界称之为“棋盘街”,按照早期的规划,租界内的主干道宽度为18-21米,一般道路为10-15米。但道路间距均在100米以下,有的只有4050米,沿街全部为商店店面。 道路与租界的扩展方向一致,主要由东向西、以“越界筑路”的方式发展。 4、上海的城市建筑 5、上海的城市规划 1927年国民党政府确定上海为特别市,并开始着手进行城市规划。当年11月设立设计委员会。1929年提出了一个上海新市区及中心区的规划。 30年代日本占领上海后,不久就开始着手进行上海规划。 40年代上海市都市计划三稿。 1877年上海城墙西门 32 城墙外的水壕革命上海光复后,沪军都督府毅然下令拆除严重妨碍地方发展的旧城城墙,图为拆城时的一个缺口。 洋泾浜边的西式楼房 洋泾浜全线淤塞 填浜时埋设瓦筒排水管 洋泾浜填没后建成的爱多亚路 外滩及欧战纪念碑 市政府新厦 日军炮轰市政府新厦市政府新厦被轰后的惨状 二、帝国主义独占的新城市青岛、大连 1、青岛的发展过程 2、青岛的城市规划 3、青岛的建筑风格与城市面貌 4、大连的发展过程 5、大连的城市规划 三、旧城市的新变化北京、济南 1、北京的发展变化 2、济南的发展变化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城市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