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科学发展观 创建环境优美镇.doc_第1页
立足科学发展观 创建环境优美镇.doc_第2页
立足科学发展观 创建环境优美镇.doc_第3页
立足科学发展观 创建环境优美镇.doc_第4页
立足科学发展观 创建环境优美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足科学发展观 创建环境优美镇白霓镇清洁家园建设工作总结白霓镇位于鄂南三县的中心,106国道和正在建设中的杭瑞高速公路东西纵贯。全镇版图面积147平方公里,共有23个行政村,187个村民小组,13428户,57000人。党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白霓镇委、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把握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按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全面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着力生态镇、文明镇,开展农业产业化、农民住宅新型化、村容村貌城镇化、环境优美化、社会和谐化为目标,上下联动,积极推进全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一个环境优美的乡镇已经形成。一、围绕科学发展,抓“清洁家园”建设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启动器。在“清洁家园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牢牢抓住生态村建设的战略发展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创建全省、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指导思想,立足白霓实际,以产业化建设为重点,发展的路子走活了“三步棋”:1、走活集镇建设的“形象棋”集镇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窗口,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舞台。白霓虽是千年古镇,但与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略显滞后。2008年,我们抓住106国道改道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的契机,对古镇进行了“兴建”、“整容”、“美化”,以集镇大变化,促进经济大发展。一是解放思想打造大气象。在集镇建设方面,我们本着一张蓝图一支笔,一届一届画到底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超前规划,科学设计,和谐重组,稳步推进,新街道建设与老城区改造并举。我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束缚了手脚,市民也没有被眼前的利益遮盖了眼睛。着眼长远、顾全大局,白霓集镇新规划的街道和建筑,初步呈现了城市气派。二是文明创建树立好印象。城镇建设不仅抓好“建”这个重点,还要抓好“管”这个关键。我们重点建设行政服务区(文化服务中心,供电站营业所,白霓粮食储备中心,加油站,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二、三线开展,省道连接线硬化及双边开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城管执法大队的监察管理职能,重点整治车乱(严禁乱停乱靠,做到停靠有序),摊乱(行商居点,坐商居店,严禁出店经营),渣乱(实行门前四包,渣子严禁乱泼乱倒,不留卫生死角,定点投放,按时清收)。三是科学规划建设新景象。2006年我们耗资40万元聘请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正华设计公司完成了白霓城区规划修编。并制订了近、中期和远期规划,同时,结合实际,先后完成了石山、金龙、大市、古桥、余耕、白霓等村新农村规划和全镇产业布局规划。2、走活引资立项的“招商棋”招商引资,产业化建设企业是集镇发展和繁荣的支柱。我们立足现状、结合实际,优化发展环境,狠抓招商局和专业化建设。每个项目成立一个服务工作专班,突出工作重点,掀起了引资立项的新高潮。一是围绕支柱产业抓招商。我们在镇北新区征地150余亩,建立了以生产小麻花为主的食品工业园,君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富得利食品厂已分别投资500万元以上在工业园建成了新厂房和投产。目前,食品麻花规模以上企业有众望、金欣、君欢、示阳四家。二是围绕传统产业抓招商。我们通过多方努力,以承租形式引进李老板投资350万元,增加机械设备150台套,使瘫痪8年之久的毛巾厂恢复了生机,使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带来了社会效益。三是围绕老企业抓招商。原商场职工租赁商场后,对商场进行了改造和装修,新增营业面积2000平方米,商场面貌焕然一新,既美化了自身环境,又创造了更多商机。3、走活“山上再造一个白霓”的“增收棋”市委向全市发出了“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的战略号召以来。我镇掀起了“在山上再造一个白霓”的新高潮。引进大小老板30余人,共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开发荒山3万余亩,其中水果基地7100亩,泡桐、雷竹等速生丰产林基地29000亩,同时,结合“再造”工程,引进“正大”集团精武鸭业在我镇落户投资,正在建设大型养猪场和鸭孵化场,一批新兴的拳头产业在我镇初步形成规模。二、围绕乡风文明,抓“清洁家园”建设抓“清洁家园”建设,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倡导文明新风入手,着力培育新型农民。1、培养科技型农民。在全镇23个村开展了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为目标,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为主题的“阳光培训”工程,全镇年培训农民1600人次,每村培养35名学用科技明白人。2、培养法制型农民。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了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3、培养文明型农民。在全镇广泛开展“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提琴戏为载体,充实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陶冶了群众的情操,涌现出了一批文明型农民。二是从抓安全文明小区入手,着力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培育新型农民的同时,我们着力开展了“安全文明小区”和“五好家庭”、“ 遵纪守法户”、“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创建活动,全镇共创建“安全文明小区”41处,评选“五好家庭”1132户,“遵纪法户”1860户,“十星级文明农户”174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47%。同时,针对社会上封建迷信、房头宗族、赌博吸毒等现象,会同派出所进行了大规模整治,社会丑恶现象得到了基本遏制。三是从抓“村庄整治”入手,着力开展集镇村庄整治。逐步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着力引导农民实行“五改”“三建”,全镇共完成“五改三建”户2490户,受益人口达11000人,其中有574家沼气用户发展了“猪沼果”、“猪沼渔”、“猪沼菜”等生态农业项目,农村安装自来水用户达到3130户,受益人口达15120人,其中石山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资助下,利用山泉建成高位水塔,让6个组330户,1130人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一部分农村居民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自然村落为单位,聘请乡村卫生保洁员,清除卫生死角。使农村逐步达到“六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居住社区化。三、围绕基础设施,抓“清洁家园”建设集镇村庄建设,规划要先行。我们投入资金40余万元,聘请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振华设计院先后完成了白霓镇总体规划修编和金龙、余耕、石山、白霓等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白霓的发展条件、地方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生态集镇”定位,把集镇规划成“两横三纵”的双“井”字形,分成行政服务区、居民住宅区、商贸区、滨河休闲区和麻花工业小区等五大园区,对主要地段、主要街道、重点建筑及房屋风格都编制了修建性详细规划。整个规划先后在党政联席会、镇人大会上进行反复讨论,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进行公示后,通过了专家评审。2008年,按照规划我们对集镇着力进行了五大建设:1、完成了新旧106国道至江西省道连接线建设,共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拆除房屋67幢,3200平方米,新修连接线南北水泥大道长500米,宽16米。2、完成了武长新街居民住宅小区和金龙村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镇政府多方筹集资金3千余万元,分三期先后完成了三幢62套具有地方传统特色和江南风格的居民住宅小区。3、在行政服务区已完成了计生服务站、供电站、文化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新建金龙小学、派出所等单位建设,粮食储备中心正在建设之中。4、投资过千万元建成了麻花工业小区,今已有君欢、金欣、富得利等3家入园落户并投产。5、投资320万元完成了新街3800米长的下水道修建和老街1100米下水道的整修清淤。通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至2008年底,集镇区域面积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扩大到4.5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达到2.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