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快速阅读业界各国论点.doc_第1页
浅谈快速阅读业界各国论点.doc_第2页
浅谈快速阅读业界各国论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快速阅读业界各国论点快速阅读确实是我们现代人必备的学习技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快速阅读正成为通向二十一世纪继计算机、英语、汽车驾照后的第四本护照,人们把是否拥有快速阅读的能力作为衡量现代人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郎在学会生存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而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美国学习专家希拉奥斯特兰德曾说:“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那些仍然坚持用马拉松式学习方法的人,如果不被碾死,也会被猛推一把。” “美国孩子阅读能力达不到及格线的也有一半以上。美国政府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于2002年,由布什总统提出、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从2004年到2008年,政府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投资50亿美元,用于促进816岁的孩子广泛地提高阅读能力。” 想提高阅读速度的朋友可以用软件训练,大概30个小时就能提高阅读速度的能力(我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点击鼠标)。奥地利专家理查德巴姆贝尔博士是国际阅读协会维也纳研究中心主任,他在论述阅读的本质时曾说:“人们通过视觉器官认识了语言符号,反映到大脑中转化为概述,许多概念又组成为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复杂的思维、联想、评价、想象等。”巴尔扎克曾对快速阅读做过详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如他在路易拉别尔一文中写道:“在阅读过程中,他吸收思想的能力是罕见的。他的目光一下能抓住七八行,而且他的智力理解意义的速度与眼睛的速度相等,往往是一个唯一的词便能使他掌握全句的意义。”这就是说,对文章的内容不是读懂的,而是看懂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深有感慨地说:“我当研究生时,搞超音速空气动力学,那时敢说全世界的有关论文我都看过了,因为一共也没有多少。而现在,有关的论文我搬都搬不动,更别说看了。” 德国未来学家哈根拜因豪尔慨叹道:“今天,一个科学家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只能阅读本专业全部出版物的5。” 英国商人、研究员科林罗斯曾著快速学习并创编了数个外语速成课程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大脑的不同部位能够以综合方式共同协作。“如果你听一首歌,左脑会处理歌词,右脑会处理旋律。因此,我们能轻而易举同时学会流行歌曲歌词,这并不是偶然的。你没有必要花很大力气去做。你很快学会,是因为左脑和右脑都动员了起来边缘系统中大脑的情感中心也加入了。” 美国最初是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开办了第一期快速阅读训练班。在其带动下,这种训练班很快在各地的大、中、小学校中普及,国家和各种基金会纷纷投资,集中一批专家学者专门进行研究和推广,并创办学校,出版专著,设立学位,使这一新学科很快茁壮成长起来。现在,美国有专门研究和传授快速阅读的速读学院,可以为学习者授博士学位。现代化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在快速阅读训练中发挥其作用,使训练的过程更富于趣味性,更多姿多彩,也更易于见成效。 目前,美国80以上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有快速阅读课程,许多中小学校都把快速阅读列入教学计划,使学生尽早掌握这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由此可见,快速阅读这一新兴学科在美国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并已具备了相当高的学术地位。中国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张志公说:现在具备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能力,已不再是神童才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