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仲永教学设计刘维忠学习目标1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2 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阅读、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3 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4 懂得本文所寓含的道理:人的天资并非一成不变,只有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能造就人才。5 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2理解方仲永由五岁能诗,到“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学习难点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作出评价。2了解说理散文中的叙事技巧。学习方法1自主阅读法。2合作讨论法。3竞赛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导入设计先请同学们说一说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下列参考)如:1.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2.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3.被誉为“发明大王”的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说得很好,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学生分组,说出的名言警句正确的,给本组加2分。听讲,思考。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王安石不像一般士大夫那样,热衷于追求个人名利,而是要在经国治民方面作出些成绩。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王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严谨,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找一名学生朗读,其它人听读,了解记忆。三、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多媒体显示) 隶(l) 扳(p) 谒(y) 邑(y) 矣(y) 泯(m) 称(chn) 卒(z) 焉(yn) 耶(y)2复读课文,读清句读。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多媒体显示:(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3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后,同桌为一组,展开对抗竞赛,底分均为10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5分,扣完即止。第一轮:翻译课文同桌每人口头翻译课文一段。互相质疑、评价、记分。第二轮:认读课文,(多媒体显示):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求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第三轮:文言知识大评比。(多媒体显示):(1)解释带点的字世隶耕未尝识书具并自为其名指物作诗立就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求之环谒于邑人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受之于天贤于材人远矣得为众人而已耶(2)一词多义其其诗以养父母其文理皆可观者父利其然其受之天如此其贤也彼其受之天之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传一乡秀才观之以钱币求之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受之天于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贤于材人远矣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3)词类活用邑人奇之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伤仲永父异焉(4)翻译下列句子。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得为众人而已耶?如有困难,教师点拨。仲裁权归教师。(明确):(1)属于曾经题上完成渐渐有的(人)四处拜访相当完全承受胜过能够(2) 其:他的,指方仲永的代方仲永写的诗这样他他的他。之:代“书具”代“仲永”代“仲永写的诗”代“仲永的诗”“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结构助词“的”调节音节,无意义。于:引出对象在表示比较介词,从。(3) 奇:对感到惊奇宾客: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利:认为有利伤:为哀伤异:对感到惊异(诧异)(4)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4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多媒体出示相关题目:(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明确):(1)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水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的含义。(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3)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学生听读课文,标画字音、断句。请一名学生认读并领读。掌握字音。根据教师提示,学生齐读课文,读清句读。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按要求进行比赛、评价、记分这是一段尚未标点的文章,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同桌两人交错认读,比赛方法同上学生在练习本上直接写答案,同桌一组比赛,找二人板演,互相比赛。每一道测试题的单数题由左边同学完成,双数题由右边完成。学生边读边思考思考、然后合作讨论交流,并自由发言。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齐读课文两遍。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并背诵。课外收集被人誉称为“天才”的例子,探究他们的成长奥妙。课后按要求完成作业。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回顾课文内容学生齐读课文二、悟读课文,自主评价作者的观点教师提问: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课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角度观点要鲜明,要有理有据,思路要清楚,语言要简练。参考举例:l.人们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教育、学习。从客观上讲,发现人才是重要的,但培养人才更为重要。确实应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青少年高科技犯罪(计算机黑客)带给我们的思考应该是深刻的。2.后天教育对一个人能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但仅有后天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人自身的努力,即勤奋。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勤奋即成功,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如马克思,辛苦40年写就资本论;司马迁,足遍天下,写就史记;歌德,耗时58年,着有浮士德;数学家陈景润,通宵达旦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青年曹南薇,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3.我们应该为天才的成长营造怎样的环境?文中邑人惊奇于方仲永的天才,因此,对他“世隶耕”的父亲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宾客其父”。仲永的父亲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是世人的吹捧扼杀了仲永的才能。这让我想起了时下走红的少年作家群体,轰动2000年的“韩寒现象”。该如何看待“少年作家”这一现象?该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怎样的环境?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自信而有才情的文坛新生代,天赋才情勤勉劳作是他们成功的最要紧的因素;有人劝勉他们不要因才高而迷失自我;有人认为对待少年天才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捧杀,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切实的帮助。4.成功的要素是多方面的,有天赋,有后天教育,有主观努力,三者缺一不可。勤出智慧,勤能补拙。白痴天才舟舟、英国首相丘吉尔、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就是鲜明的例子。实践证明,一个人才能的高低、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有对作者观点的认可,也有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作进一步的引申,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如能课后精心整理,相信一篇篇佳作将会脱颖而出。学生先同桌或前后桌一组自由发言,互相补充,然后在班上发表意见,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三、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的美点,体味其妙处参考举例:l.本文借事说理,叙事平实,说理自然,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2.本文的语言简练隽永。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个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3.文章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产生“理不讲而自明”的艺术效果。4.事理结合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但情感的流露也为本文增色不少。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生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学生自主赏读课文,品评课文的艺术特征,互相交流。四、 课堂小结文章文理并茂。刚才我们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美点,它为我们写作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同时,仲永的悲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天才需要呵护,天才需要勤奋。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边听边思考五、延伸拓展教师提供课外文言文语段,学生当堂阅读,并尝试完成文后题目。(多媒体显示):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选自苏轼日喻)1“没”的意思是“沉入水底”,所以“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_”。2从“涉”到“_”到“_”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可理解为“_”。3文章中说游泳高手是因为“有得于水之道”,这句话的大意是()A找到过水的道理。B领会游水的方法、规律。C弄清了游泳的道理。D得到会游泳人的传授。4不会游泳的人只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这个意思在原文中的语句是_。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句,大意可译成_。6这段话的作者设喻说理。用浪线标出体现这个道理的中心句。明确:1“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指会潜水的人。2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状况报告
- 电玩城技术知识培训课件
- 高科技显示课件
- 北京七年级考试新题目及答案
- SBT-1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Clothiapi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京安管人员考试题型及答案
- 报关员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广东高考试题及答案
- 历年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硅钢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美乐家退会员终止协议书
- T/JSWP 04-202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行业公平竞争自律规范
- 合伙经营皮肤管理协议书
- 情侣间恋爱合同协议书
- 会务服务技能试题及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 2025年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2023 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考试题库: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与培训试题
- 胰岛素皮下注射团体标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