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知道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8课 本课导学 辛亥革命 酝酿 爆发 高潮 结局 1894年 美国檀香山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一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 创办兴中会 山雨欲来风满楼 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篇 时间 地点 性质 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 随着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建立了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但这些革命团体比较分散 这不利于革命 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 正是这种情况下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的建立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山雨欲来风满楼 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篇 同盟会成立图 关于同盟会 成立时间 地点 总理 纲领 作用 性质 机关刊物 对纲领的阐发及其影响 2 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 地点 总理 纲领 作用 性质 机关刊物 指导思想 时间 1905年8月地点 东京总理 孙中山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作用 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 民报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推翻清朝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同盟会革命纲领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推翻清朝统治 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内涵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萍浏醴起义1906年 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 镇南关起义1907年10月 黄花岗起义 1911 4 27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时 尚为世中一人 汝看此书时 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 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吾愿为天下人谋永福矣 故必先离你而去 林觉民 与妻书 起义前黄兴的绝命书 本日驰赴阵地 誓身先士卒 努力杀贼 书此以当绝笔 起义前方声洞写给父亲的绝命书 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 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 四万万人皆死 不特儿一人 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 儿虽死亦乐也 但望大人以国事归心 勿伤儿之死 则幸甚矣 武昌起义 二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革命党人在湖北 武昌 发动起义 起义军迅速占领 楚望台 军械库 夺取枪支弹药 接着 起义军又攻占了 汉口 和 汉阳 惊天动地写春秋 武昌首义篇 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浮雕 武昌起义以后 各省纷纷响应 一个多月内 全国有十多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后形势图 武昌起义后 各省响应 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华民国成立和帝制终结篇 中华民国的成立 时间 地点 临时总统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的国旗 采用红 黄 蓝 白 黑五色旗为国旗 五色即代表汉 满 蒙 回 藏五个民族 象征 五族共和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南京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换算 民国公元 1911公元民国一191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的主权 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 阶级 宗教信仰 一律平等 国民有居住 出版 言论等自由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有弹劾总统的权利 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参议院举行成立大会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 表示如果清帝退位 袁世凯赞成共和 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 孙中山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帝制的终结篇 清帝宣布退位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开始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退位诏书 年仅六岁的宣统皇帝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软弱 缺乏实力 立宪派等的拥护 对清 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 迫孙中山让位 依托 在军队中的影响 甲 共和体制确立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乙 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丙 他们既崇拜孔孟 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 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帝制的终结篇 辛亥革命的意义 性质 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的功绩 1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帝制 2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各抒已见 有人说 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 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为什么 提示 评价标准是看革命有没实现其预定目的 由于这次革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 致使革命果实落入了袁世凯手中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胜利 失败 情景分析 民国中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 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 孔子 孟子 孙中山 颜渊 诸葛亮 范仲淹 岳飞 王阳明 黎元洪 华盛顿 1 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 华盛顿 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2 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 说明了什么 3 调查中 学生们既崇拜孙中山又崇拜孔孟 说明了什么 1 共和体制确立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 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3 他们既崇拜孔孟 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 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说明 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指出 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第一次 历史性 变化是辛亥革命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 知识建构1 酝酿 孙中山创建兴中会 同盟会 爆发 武昌起义 高潮 中华民国成立 结局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洋务运动 维新派革命派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不能救中国 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人民是怎样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的 结果如何 有什么启示 地主阶级 知识建构3 思考 中国历史走向何方 1907年7月 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安徽安庆发动起义 失败被捕 壮烈牺牲 1907年7月 光复会会员秋瑾准备在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