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是 ,发现于_省_县,距今大约_年。2、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的_龙骨山洞穴里。距今大约_年,已经学会使用_火。第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_省,距今大约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是我国_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2、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_省,距今大约_ 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是我国_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第3课 华夏之祖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2、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_、_、_、这一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1、约公元前2070年,_建立 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_社会开始了。2、禹死后,_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_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_。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1、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在政治上实行 制。2、_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代表作品有_和_ 。与商周同时,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有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_”文化。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1、 东周分为_和_两个时期。2、 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_。晋楚争霸时,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_ _。3、战国七雄指的是 、 、 、 、 、 、 七个国家。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1、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我国至迟到_时期,已使用牛耕。2、战国时期,_国蜀郡郡守_ 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它位于_江中游,使四川地区有了“_”的美称。3、秦国由弱变强的最根本原因是实行了_。4、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历史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朝开始,因为这个时候有了_,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它是刻写在_或_上的文字。2、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_,他总结的_、_、_、_四种诊断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3、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 国,代表作 。4、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_朝时期,我国就有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又叫_。第9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春秋晚期的孔子,是_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 ”的学说。由他弟子整理的_一书,记录了孔子的言行。2、春秋晚期的老子,是_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_里。3、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宣传各自思想,形成了“ ”历史现象。4、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P4647 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第10课 “秦王扫六合”1、从_ _年至_ _年,秦王_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的_ _国家 朝,定都_。2、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了“ ”。3、秦长城西起_,东到_,当时是为了用来_ _ 而修建的。4、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_,中央政府设_、_、_、分管_、_和_,最后由_决断。在地方上,推行_。5、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措施影响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军事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统一岭南,修筑灵渠)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6、对秦始皇进行评价: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君主:他顺民心,完成统一,他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修长城开发南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也有残暴的一面: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总体功大于过。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1、_ _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_和_,地点是在_。2、秦朝灭亡后,刘邦与_展开了四年的争夺_的战争,史称_ _。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1、_年,_建立汉朝,定都_,史称西汉。2、历史上把西汉_、_两个皇帝统治的时期称为“文景之治”。3、西汉国力最为强盛时期的皇帝是_,在他统治时,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4、西汉的首都在 ,东汉的首都在 。5、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 ”的建议,把 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6、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此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政治上: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推恩令)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1、 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 主持治理黄河。2、 东汉 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秦汉之际,匈奴杰出首领_第一次统一了 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2、西汉_(皇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_和_地区。3、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 、 出击匈奴。4、西汉_ _时,匈奴入朝请求和亲,宫女_自愿前往。这就是著名的昭君出塞。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_和_以西,也就是今天_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2、张骞上生活在_ _(皇帝)在位时期。他曾经有_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在公元前 ;第二次是在公元前 。3、张骞出使西域的同时,也开通了一条中西交通要道。这条线路把中国的_,从_出发,经_、_,运往_,再转运到_。这就是著名的 。4、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东汉时候,宦官_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2、世界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是_,是_发明的。3、华佗创制麻醉剂“ ”,编写了医疗体操“ ”4、被称为“医圣”的是_,他是_时候人,其代表作为_ ,书中全面阐述了_的理论和治病原则。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 、 印刷术 、 指南针 、 火药 。6、我国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发明和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华佗制成“麻沸散”;九章算术里的某些成就。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史记记述了从_到_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_ _通史,其作者为_,这部书既是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_ _。鲁迅对史记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 。第18课 三国鼎立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_,发生于_年,交战双方是_和_,结果是_。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_,发生于_年,交战双方是_和_。孙权的大将_指挥军队用_(办法)大败曹军。3、三国鼎立的形成国号时间都城开国君主魏220年称帝洛阳曹丕蜀(汉)221年称帝成都刘备吴222年称王建业孙权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1、266年, 夺位,建晋朝,定都 ,史称“西晋”。 280年 灭掉吴国,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316年西晋灭亡,317年皇族_重建晋朝,都城在_,历史上称为“_”。2、383年,前秦与东晋的 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1、494年,孝文帝将北魏都城从_(今山西_)迁到_。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主要措施包括: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1、南朝的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