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地 记 游.doc_第1页
湿 地 记 游.doc_第2页
湿 地 记 游.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湿 地 记 游到新余已过去四个月,没有去这里其他的地方看过,只去过市内。可能,是在城市里待太久了,对那些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也见奇不奇,见怪不怪了。总想去见见新余的山,看看新余的水,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听说隔壁寝室的要集体出游,去所谓的湿地公园”,我也欣然也他们同去。一路上,公交车疾驰着,迫入眼睛的是一座座低矮的平房,是一辆辆背道驰来的汽车,还有道路两旁植着地,还赶不上我胳膊来粗的树苗儿。不觉倦怠的眼缓缓的合上,一种单调的情感在心中潜滋暗长起来。忽然间,一山的绿迎入了我的眼球,苍翠,自然。与其说那是山,却高不过百来米,称其为岗,我想更合适一些。后来听旁边的同学介绍,才知湿地公园马上就到了。从车中想其间俯瞰下去,蓝蓝的江水,被两岸带状的林子裹胁着,一直延伸向河水断流的地方,双眼无法穷极的地方。看去,一条细线穿过广阔的河床,风一吹,便不住的摇摆,仿佛只需稍加一丝力,就会吹断飘走。却发现那不是线,是一座浮于水面的横桥。桥的北边,还浮着几条蓬船,红的,绿的,粉的,紫的各色各样。活脱脱的一份水果拼盘,直引得人想大快朵颐一番。下了车,大约行了200米,才真正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小不过20平方的滩涂。地上的水还没完全的干却,只要稍不小心便会将鞋面弄脏。想来,河水没有退却多久。而且,河岸临水的顽石上布满着泥宁宁的青苔,好像只要踏上这石头便会滑下,摔倒。但稍是胆大心细点的女生也能踩着到前面的木廊上去。踩踏木板的声音,咯吱,咯吱的响起。看得出这公园没建多久,这木廊也是新架的,却丝毫不减古色古香的韵味,而身上曝暑寒冬的伤痕更为它的这种韵味增色不少。古人曾说:柳者,树之美人。而依傍于木廊于河畔的杨柳更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婆娑的丽影,如同懵懂的少女,伫立于河畔,弯下腰,解开发髻,秀发顺势滑下;长的,没入水中,风一起,带起丝丝涟漪,不一会儿,就消散了。与柳树相比,一旁的芦苇,就略显颓废。个头高一束,矮一束的,参差不齐,水下虬根错结,面上的枝儿也是横斜逸出;还有顽皮点的,竟将触角伸向廊中,以取悦众人。水底还不时传来青蛙的鸣叫,以此要发泄对游人叨扰它清梦的不满。这不禁令我想起儿时捕蛙的情形,又行了半里来路,正准备到和对岸去,却发现自己误认的那座桥,原来是浮桥。其实,我也没见过,只是听爷爷讲老故事的是侯提到过,才能认出。这桥面大约2米宽,三四十米长;桥下用几十只船支撑,船头与船头,船尾与船尾,紧紧地用铁链连着;铁链拴在两岸的石柱上,以让船不飘走。浮桥上除了铺了一些不甚严密的木板外,也没设什么以作防护之用的栏杆。起初,一个人走在木桥上也还踏实;后来,陆陆续续赶来的同学也加了进来,桥摇得也着实厉害。定下心来后想:祖父辈们是怎么从这样的桥上走来的呀?已接近晌午,腹中已是空无一物,有的同学便提议-到前面的芭蕉林里去解决一下今天的午饭问题。到了那,找里一块干净的大石头,便将“午饭”铺开了,说是午饭,却不免有些将就,仅是些薯片,面包之类。但这确是个吃饭的好地方,林子外,太阳古艳高照;林中却倍感凉爽,不经意间还有丝丝清风吹过,送来阵阵的清新,不可谓不充满了诗情画意!抬眼望去,硕大的芭蕉叶,疏密有致,像一张密织的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