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野下的高中英语教学.doc_第1页
跨文化视野下的高中英语教学.doc_第2页
跨文化视野下的高中英语教学.doc_第3页
跨文化视野下的高中英语教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文化视野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林季婷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外语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学习。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本文阐述了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分析了高中教学中由于片面的强调做题、应付考试,而忽略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所导致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归纳了四种培养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关键词:跨文化意识;高中生;英语教学; 培养;引言: 人们通常把语言称为文化的载体,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的使用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任何语言都与使用这一语言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密不可分,如果不懂得该语言的文化,就不能真正学好这种语言。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带有工具性。一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现实意义1)然而,目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只是将语言本身作为教学对象,侧重句子的句法、词汇的词法等,重语言形式、轻文化社会因素。结果是:学生虽然掌握了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并能严格按语法标准写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的句子,但由于对跨文化知识了解甚少,在英语学习及西方人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语用错误的现象,影响交际和沟通。这就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许多高中学生交际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如谦虚时,用“where?where?”(哪里哪里);跃跃欲试地向外国人问“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这样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等等。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而语言课堂就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课堂是学外语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渗透有关的文化知识的培养,传统的“纯语言”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用新时期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2)传统的英语教学偏向于只向学生学习传授语言知识点,这就显得有点单调而乏味,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学生们看来学习英语就变成了学习英语单词,句子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点。他们不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学习英语就逐渐的演变成为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恰当地导入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历史、风俗、地理等文化背景知识,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体会语言的美感和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们国家自加入WTO后,国际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交际能力,这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3)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体现了对跨文化意识的考察。从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看:命题趋向有较大变化,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进一步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试题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试题的形式和结构进一步灵活、完善;试题进一步突出考查“主干”知识的运用等。选题具有浓厚的现代生活气息,以考察能力目标为主,淡化语法,增加对实际交际能力的考查。英语高考已逐步走向交际能力测试模式,更科学地测试考生语言能力。文体也由前些年的单一体裁向多样化、多元化方向转变;内容涉及:故事类、教育类、社会类、文化类、体育卫生类等。“纯语法”试题越来越少;语法知识、句型结构成为学习英语的辅助,高考英语试题要考查的是考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一定要重视扩大知识面,掌握一定的跨文化知识。 针对以上的命题趋势变化,从英语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作为教师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注重文化教学的渗透。英语教学中若能利用文化的导入和比较,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则能提高教学效果。二 、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基本途径1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相关的内容进行文化导入和跨文化意识培养在我们导入文化内容时要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如在高一上册UNIT11 The sounds of the world,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或者是书籍来查找一些音乐相关方面的知识和介绍,教师补充介绍rock music;hiphop music;pop music,country music,classic music 等学生兴趣大的内容。同时充分利用此机会让学生欣赏各一些经典的英文歌曲,学唱几首好听而容易学的英文歌。并且布置任务要求每位学生从所教歌曲中学唱一首利用课堂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表演,既可以锻炼听力和口语,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例如在高一下册UNIT 14 Festival,可以向学生介绍西方主要节日的概况,特别是跟课文内容相关的如复活节,狂欢节,万圣节,感恩节等,也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课外去查找相关节日的概况,然后再课堂上分享交流,让同学们在了解节日由来的同时,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怎样庆祝节日的,知道了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的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感恩生活。2在语言知识传授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和文化对比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语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Culture differences)颇大。文化的对比学习是语言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文化知识的导入和比较,不仅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增添了学习乐趣,同时还保证了学生在未来的交际应用中能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如高中英语第一册(上)UNIT6中Table manners的文化教学上,教师就可以采用文化对比的方式,比较中西方在餐桌礼仪上的文化差异。包括餐具的摆放及使用,食物的类别,进餐的次序,饮酒的方式,付小费的习惯(在中国没有这一习俗)等进行对比;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文化旁白来进行对文化的介绍和对比。文化旁白是指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就所学的材料或所听的内容中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见缝插针式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和讨论。For example :在讲到英国人惯用天气打开对话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由于英国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雨水特别多,随时都会下雨,所以他们出门时特别关心天气;而我们中国人历来关心温饱问题,总是以吃、穿来打开对话。文化旁白的弹性较大,它可多可少,可深可浅,简便易行,应用范围广,更易于为教师掌握.3、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根据课文中需要讲解的内容,配备生动有趣画面或电影片断加强学生对某个词、句的直观了解,或对某一典故的历史背景的了解。教师可以自己制作有个性的课件,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不但让他们能够了解更多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而且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好的英语学习网址、英语文化网站,或在校园网上建立英语学习网页,为学生提供了获取英语信息和练习实践的机会。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定期的让学生看一些符合他们英语水平的电影,如音乐之声,威尼斯商人,阿甘正传等积极向上,发音相对较清晰、趣味性强的影片。同时还可以利用,走遍美国,做为听力教材的补充,在让同学们锻炼听力的同时了解了美国的文化和生活。4 多渠道、多方面的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开辟第二课堂在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条件下要搞好英语教学,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思,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还必须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一 是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地组织英语演讲赛、英语文化知识竞赛、英语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来充实英语教学。二 是定期举办有关文化知识的讲座。通过文化讲座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内容。三 是创办英语角。定期开展英语角活动,可请外教或其他外国朋友直接与学生交流,同时也可结合课文围绕特定的话题进行讨论。在英语角,学生能够自由地相互交际、大胆地进行实践,切实地感受到英语文化气息,有效地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四 是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纸杂志,如牛津大学出版的书虫系列丛书。并提醒他们在阅读时留心去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将之全盘教给学生,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学内容和日常交际等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文化内容,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来由计划的加以介绍和呈现。结语广大教师在进行语言能力教学的同时也应转变教学观念,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把社会文化知识内容贯穿到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培养中去。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语言知识,也了解社会文化知识、拓宽了视野;既培养了语言应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不同社会文化的认同感和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