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评估检测(含解析)_第1页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评估检测(含解析)_第2页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评估检测(含解析)_第3页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评估检测(含解析)_第4页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1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评估检测(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评估检测 (一 ) 第一章 ( 90 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16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分 ) 1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 18 g 18O2中含有 N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 22 4 L 空气含有 NA个单质分子 来源 : C 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2 NA D含 NA个 Na+的 Na2O 溶解于 1 L 水中, 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 11.2 L氯气所 含有的原子数为 6.02 1023 B常温常压下, 28 g 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 6.02 1023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D在标准状况下, 0.5 6.02 1023个氧气分子所占的体积为 11.2 L 3.(2012大庆模拟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 g mol-1,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 V L 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x。则AMxVN 表示的是 ( ) A.V L 该气体的质量 (以 g为单位 ) B.1 L 该 气体的质量 (以 g为单位 ) C.1 mol该气体的体积 (以 L 为单位 ) D.1 L 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4.如图所示, 2 个甲分子反应生成 1个丙分子和 3 个乙分子,对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1个乙分子中含有 2 个 A原子 B该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5如图中的两条线分别代表的是: 1 g C3H6和 1 g M 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测得容器中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试根据图形判断 M气体可能是 ( ) A C3H8 B C2H4 C H2S D N2O4 6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 A 0.3 mol L-1的 Na2SO4溶液中含有 Na 和 24SO的总物质的量为 0.9 mol B当 1 L 水吸收 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 1 mol L-1,只有当 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 1 L 氨水时,其 浓度才是 1 mol L-1 C在 K2SO4和 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 Na 和 24SO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 和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 10 时, 100 mL 0.35 mol L-1的 KCl 饱和溶液蒸发掉 5 g 水,冷却到 10 时,其体积小于 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 0.35 mol L-1 7某硫原子的质量是 a g,12C原子的质量是 b g,若 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ab m g 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AmaN mol 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 aNA g a g 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16NA A B C D 来源 : 8相同体积的两份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如下表: 序号 KCl K2SO4 ZnSO4 ZnCl2 0.3 mol 0.2 mol 0.1 mol / 0.1 mol 0.3 mol / 0.1 mol 则 两份营养液中各离子的浓度 ( ) A完全相同 B仅 c(K )相同 C仅 c(Cl )相同 D完全不同 9有 Na2SO4 和 Fe2(SO4)3 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 Fe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 mol/L, 24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7 mol/L,则此溶液中 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1 mol/L B.0.15 mol/L C.0.2 mol/L D.0.25 mol/L 10.如图所示,在一个容积固定的恒温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在 C、 A处分别充入等质量的 X、 Y两种气体,且 X、 Y气体的密度相等。当隔板停止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体的体积: V(X)V(H2)V(Y) B.物质的量: n(X)n(H2)n(Y) C.X 的相对 分子质量等于 Y 的相对分子质量 D.X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Y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11.(2012潍坊模拟 )把足量的铁粉投入到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残余固体的质量与原来加入的铁粉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 H+和 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 4 B.1 7 C.1 8 D.2 5 12 (2012黄冈模拟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分解 80 g SO3所得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 3NA B一定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8.96 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 )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8NA C将 100 mL 1 mol/L AlCl3与 100 mL 3 mol/L NaCl 溶液混合后, Cl-的个数为0.6NA D含有非极性键的数目为 NA的 Na2O2与水充分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 22.4 L O2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与 28 g CO 具有相同分子数的 CO2的质量一定是 44 g B.与 V L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 CO2的体积一定是 V L C.所含原子数相等的 CO与 CO2的密度之 比为 7 11 D.所含原子数相等的 CO与 CO2的密度之比为 21 22 14.有 BaCl2和 NaCl的混合溶液 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 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 AgNO3溶液,使 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 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 c(Na+)为 ( ) A.(y-2x)/a mol/L B.(y-x)/a mol/L C.(2y-2x)/a mol/L D.(2y-4x)/a mol/L 15 (2012长春模拟 )3 g 镁铝合金与 100 mL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 17.4 g,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1 mol L-1 B 1.5 mol L-1 C 2 mol L-1 D 2.5 mol L-1 16.家用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CO、 H2、 CH4,取 1 L 管道煤气充分燃烧需要同温同压下的空 气 5 L(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0%),则 CO、 H2、 CH4的体积比不可能是 ( ) A.1 1 1 B.1 1 2 C.2 4 3 D.1 3 2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2分 ) 17 (8 分 )标准状况下,容积为 V mL 的烧瓶充满 NH3。 (1)集满空气时,该烧瓶为 a g,则集满 NH3时的质量是 _g。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9 (2)烧瓶中气体的原子总数是 _个。 (3)用烧瓶中的 NH3做喷泉实验,水充满烧瓶,假设 NH3没有损失,该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物质的量浓度为 _mol L 1溶液的密度为 g mL 1。 18.(12 分 )(2012吉林模拟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 100 mL 3.6 mol/L 的稀硫酸。 (1)若采用 18 mol/L 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 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_。 (2)甲同学: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 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 2 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 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_ _。 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_ _。 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_ _。 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_(填序号 )。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D.重新配制 (3)乙同学:用 100 mL 量筒 量取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 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_ _。 来源 : 19 (10分 )为维持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在给病人输液时,通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是医院给病人输液时使用的一瓶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 (C6H12O6)注射液的标签。某学生欲在实验室中配制 500 mL 该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规格: 250 mL(密度: 1.08 g mL-1) 生产批号: 1003203 2 有效期:至 2012 年 3 月 质量分数: 5% 实验用品:葡萄糖晶体 (摩尔质量: 180 g mol-1)、蒸馏水、烧杯、容量瓶 (500 mL)、药匙、胶头滴管、量筒。 (1)还缺少的仪器有 _。 (2)下列对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_。 A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葡萄糖注射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把称好的葡萄糖晶体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距刻度线 1 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容 量瓶上标有容积、温度和浓度 (3)实验中需取用晶体的质量为 _,物质的量浓度为 _。 (4)配制上述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_。 A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 来源 : 20.(12 分 )Ba2 是一种重金属离子,对生物体有害,环境监测小组欲利用 Na2S2O3、KI、 K2Cr2O7等试剂测定某工厂废水中 Ba2 的浓度。 (1)现需配 制 250 mL 0.100 mol/L 标准 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玻璃棒外,还需要 _。 (2)用托盘天平称取 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 _g。 (3)另取废水 50.00 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 K2Cr2O7溶液,得 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盐酸溶解,此时 24CrO又全部转化为 227Cr O;再加过量 KI溶 液反应,反应后,向溶液中再滴加上述 Na2S2O3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 Na2S2O3溶液 36.00 mL。已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7Cr O 6I- 14H =2Cr3 3I2 7H2O; I2 2232SO=2I- 246SO。 则该工厂废水中 Ba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 21 (10分 )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共 a mol,与 b mol O2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后充分反应,乙烯和乙烷全部消耗完,得到 CO和 CO2的混合气体和 45 g H2O,试求: (1)当 a 1 时,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 n(C2H4) n(C2H6) _。 (2)当 a 1,且反应后 CO和 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 O2的 23时, b_,得到的 CO和 CO2的物质的量之比 n(CO) n(CO2) _。 (3)a的取值范围是 _。 答案解析 1 【解析】 选 A。 A 项, 18 g 18O2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一个氧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所以氧原子的物质的 量为 1 mol,即为 NA个; B项,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含有 CO2、 H2O等化合物; C 项,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 1 mol Cl2 就只转移NA个电子; D项,所得溶液中含 NA个 Na+,可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1 mol,但溶液体积不是 1 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不是 1 mol/L。 2 【解析】 选 D。 A中常温常压下, 11.2 L Cl2的物质的量小于 0.5 mol; B中原子数为 2 6.02 1023; C中“气 体单质”可能是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同。 3.【解析】 选 B。 x除以 NA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乘以 M表示其质量;再除以 V表示 1 L该气体的质量。 4.【解题指南】 解答本题时要分析组成分子的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乙的组成。 【解析】 选 B。根据题意,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图示反应可以表示为 2BA3= B2+3A2。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 5 【解析】 选 B。由图像可知,在 0 时,气体 M和 C3H6的压强比等于 1.2 0.8 3 2。由气体状态方程 pV mRTM可知,在质量、温度和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强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即1221pM ,所以有11. 2 4 2 g / m o l0 .8 M , M1 28 g/mol。 6 【解题指南】 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以下三点: (1)注意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利用气体体积计算时,要注意使用的条件。 (3)灵活利用电荷守恒解题。 【解析】 选 D。 0.3 mol L 1的 Na2SO4溶 液中,含有 Na 、 24SO的总浓度为 0.9 mol L 1,但选项中未给出体积,无法求出离子的总物质的量; 1 L水吸收22.4 L氨气的氨水浓度不是 1 mol L 1,且 22.4 L氨气不知道是否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故当氨水体积是 1 L时,其浓度也不一定是 1 mol L 1;在 K2SO4、NaCl混合液中,当 n(Na )=n( 24SO)时, n(K ) n(Cl ),因为在溶液中应满足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 D选项正确 。 7 【解析】 选 C。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该原子的质量除以 12C原子质量的 112,即 12ab,正确; m g该硫原子的个数为 ma,其物质的量为AmaN mol;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 aNA g/mol,不正确;一个硫原子所含电子数为 16,则 16NA为 1 mol硫原子所含电子数,不正确。 8 【解析】 选 A。据表中数据 可知,两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均相同。 n(K ) 0.7 mol, n(Cl ) 0.3 mol, n( 24SO) 0.3 mol, n(Zn2 ) 0.1 mol。 9 【解析】 选 C。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混合溶液中 Na 、 Fe3 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 24SO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于是有 c(Na ) 1 c(Fe3 ) 3 c( 24SO) 2,即c(Na ) 3 0.4 mol/L 2 0.7 mol/L,解得 c(Na ) 0.2 mol/L。 10.【解析】 选 C。根据图示可知, A和 C容器中的温度和压强是相同的,相同温度、压强下 X、 Y的气体质量、密度相等,即 X与 Y的体积相同。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压强下,体积相同的两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质量相等,物质的量相等,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与 Y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相等。 11.【解析】 选 C。解答本题宜应用差量法。设氯化铜和 HC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y mol,则: Fe+CuCl2=FeCl2+Cu m x 8x Fe+2HCl=FeCl2+H2 28y y 根据题意得 : 8x=28y x y=7 2 则 H+和 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8, C正确。 12 【解析】 选 D。 1 mol Na2O2含有 1 mol氧氧非极性键,所以含有数目为 NA的Na2O2与水充分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 11.2 L O2。 13.【解析】 选 A。 A项:根据公式ANmn MN ,可列式: 22m C O m C OM C O M C O,可判断 A项正确。 B、 C、 D都未指明 两种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是否相同,所以说法都不正确。 14.【解析】 选 D。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将溶液分成两份 , 即每份体积为 0.5a L, n(Ba2+) n(H2SO4) =x mol,n(Cl-) n(AgNO3)=y mol, 根据电荷守恒 2c(Ba2+)+c(Na+) c(Cl-),在同一溶液中得 : 2 n(Ba2+)+n(Na+)=n(Cl-)。n(Na+)=(y-2x) mol,所以 c(Na+)为 (y-2x)/0.5a mol/L,即 (2y-4x)/a mol/L。 【一题多解】 解答本题也可以使用离子 守恒法: 将溶液分成两份,则每份体积为 0.5a L。反应消耗 x mol H2SO4可知一份溶液中BaCl2所含 Cl-的物质的量,即 n(Cl-)=2n(Ba2+)=2n(H2SO4)=2x mol。反应中消耗 y mol AgNO3可知一份溶液中 Cl-的总物质的量,即 n(Cl-)=n(AgNO3)=y mol。则一份溶液中 NaCl所含 Cl-的物质的量为: (y-2x)mol,所以 c(Na+)为 (y-2x)/0.5a mol/L,即 (2y-4x)/a mol/L。 15 【解析】 选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 守恒法。 Mg、 Al(3 g) MgSO4、Al2(SO4)3(17.4 g),则 m( 24SO)=17.4 g-3 g=14.4 g, n(H2SO4)=n( 24SO)= 14.4 g96 g / mol=0.15 mol,则 c(H2SO4)=0.15 mol 0.1 L=1.5 mol L-1。 16.【解析】 选 B。由化学方程式: 2CO+O2点 燃 2CO2,2H2+O2点 燃 2H2O,CH4+2O2 点 燃 CO2+2H2O可知:一定体积的混合气体中, CH4与 CO和 H2混合气的体积比决定耗氧量的多少,而 (CH4) (CO+H2)的值确定之后, CO与 H2的相对多少对耗氧量不再有影响。 42V C H V C O H 1 L12 V C H V C O H 5 L 2 0 %2 解得 V(CH4)=13L, V(CO+H2)=23L, 即 V(CO+H2)=2V(CH4),其中 B项不能满足此关系。 17 【解析】 (1)先求出烧瓶的质量,再求出集满 NH3后的质量。 (2)原子总数应为 4n(NH3)NA。 (3)求 w时,利用 V mL, g mL 1,求出 m(NH3)和 m(溶液 ),求 c(NH3)时,求出 n(NH3)即可。 答案: (1) 3Va5 600(2) ANV5 600(3) 17%224122.418.【解析】 (1)假设需用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V,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有: V 18 mol/L=100 mL 3.6 mol/L求得: V=20.0 mL。 (2)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如不慎损失了溶质或最后定容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都是无法补救的,得重新配制。 (3)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答案: (1)20.0 mL (2)将玻璃棒插入容 量瓶刻度线以下,将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容量瓶中 使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 加水至离刻度线 1 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 (3)不正确。错误之处为:用量筒配制溶液;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19 【解析】 (1)根据实验步骤进行解答。 (2)B项,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润洗,否则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C项,应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中,不能直 接在容量瓶中配制; D项,容量瓶上只标有容积和温度,无浓度。 (3)根据物质的量浓度换算公式 c=1 000 w/M,将 =1.08 g mL-1, w=5%代入公式中,可得 c=0.3 mol L-1,再由公式 m=nM,n=cV,可求得 m=27 g。 (4)A项,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溶质偏少,浓度偏低; B项,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C项,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D项,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答案: (1)托盘天平、玻璃棒 (2)A (3)27 g 0.3 mol L-1 (4)B 【方法技巧】 几种实验中读数对实验误差的影响 仪器读数、定容时仰、俯视所造成的误差分析 涉及这 类问题的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总结如下: (1)用量筒量取或测量液体的体积 量筒的小刻度在下,大刻度在上。 量取液体 (液体的体积已知 ) 测量液体 (液体的体积未知 ) (2)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定容 容量瓶上有一刻度线来指示一定体积 (3)酸碱中和滴定 滴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