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 机 非 金 属 教 学 大 纲目 录无 机 化 学 C .1物理化学.5材料分析化学.8工程图学(C).10工程力学C.14电工电子学A(1)() .16机械设计基础.2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28材料科学基础(无机).31无机材料概论.34材料分析测试新技术.36无机材料物理性能.40材料热工工程与设备.43粉体工程.45无机材料工艺学.48材料科学与方法.53科技论文写作.57材料制备新技术.58复合材料.60无机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62热工仪表控制及自动化.65新型建筑材料.66耐火材料.68珠宝材料概论.72电子元器件概论.75功能材料 .77信息材料.78人工晶体.81材料热工工程. .84流体力学. .86非金属矿物材料概论 .88特种功能玻璃. .90陶瓷釉料与色料. .92结晶化学. .95无机化学CLnorganic Chemistry C课程编号:13110233学分;3学时;54(其中:讲课学时;54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与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教材:无机化学),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二版开课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无机化学是高等院校的材料、冶金、安全和环境等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必修基础课。它既与中学化学内容相衔接,又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对学生学习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培养上述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周期律、物质结构理论基本知识、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氧化还原、配合寓解和沉淀溶解等基本理论和实验基本技能并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理解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存在、制法、用途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法,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具有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独立进行化学计算和无机化学实验、自学和利用无机化学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1、基本内容(1)化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2)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及与本专业的关系(3)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2、基本要求了解奉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1、基本内容(1)基本概念和术语状态函数、功和热、内能、能量守恒(2)反应热与反应焓变恒压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黑斯定律(3)反应中常见的几种热效应生成焓和键焓(4)反应热的热力学计算由标准生成焙计算反应热2、基本要求(1)了解状态函数、功和热、内能、能量守恒等基本概念和术语(2)了解反应热和反应怙变的关系(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写法(4)学会应用黑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焙变(5)掌握生成焙及由标准生成焙计算反应热,了解键焓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1、基本内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反应速率理论、分子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简介、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或压力)、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多相反应速率的因素(4)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多重平衡规则、化学平衡的计算(5)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的判断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化学反应的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限度的判据(6)化学干衡的移动浓度、压力、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基本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理解有效碰撞与活化分子的概念,并用其解释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了解过渡状态理论以及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4)了解可逆反应,掌握化学平衡概念及外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熟练掌握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的判断(6)熟练掌握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的有关计算第三章溶液中的离子平衡l、基本内容(1)溶液中的单个离子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弱酸或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4)电离平衡的移动、同离子效应5)缓冲溶液6)盐类的水解(2)溶液中的多相离于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和溶度积、沉淀的反应、溶解、转化(3)酸碱的质子理论2、基本要求(1)理解弱电解质的电寓平衡、水的电寓和溶液的酸碱性以及PH值的计算(2)掌握弱酸或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和电寓平衡的移动及计算,熟悉同离于效应(3)了解缓冲溶液的含义、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掌握缓冲溶液酸pH值和pOH值的计算(4)了解盐的水解、水解常数及水解度的概念5)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掌握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的条件及溶度积的有关计算(6)丁解酸碱定义及其共轭关系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1、基本内容(1)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氧化值法、离子一电子法(2)电极电势原电池、电极电势的产生、测定、电极电势的理论计算、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电极电势的应用(3)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4)元素标准屯极电势图及其应用2、基本要求(1)了解氧化值的概念,热练掌握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2)了解原电池的组成,掌握原电池的电池符号的写法(3)了解电校电势的概念,掌握利用能斯特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学会应用电极电势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4)学会利用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判断歧化反应能否发生、计算相关电对的电极电势以及解释元素的氧化还原特性第五章原子结构1,基本内容1)玻尔原子模型原于光谱、玻尔的氢原子模型(2)量子力学原子模型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的特性、原子轨道、电子云、量子敷(3)核外电子的分布A、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原理B、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c、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D、简单基态阳离子的电子分布E、元素周期表与核外电子分布的关系(4)原子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电负性、元素的氧化值、元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2、基本要求(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基本特点、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和图象,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规则(2)掌握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原理及一般规律,学会书写常见原子和简单基态阳离子的电子排布式(3)理解原子核外电子分布与元素周期系(周期、族、区的划分)的关系(4)理解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等原子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与原于结构的关系第六章分子结构1、基本内容1)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2)共价键价健理论、共价键的类型、配位共价键(3)离子键及键型过渡(4)分子的几何构型杂化轨道理论(5)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的基本概念、形成、分子轨道的能级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6)分子间力和氢键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间力、氢键2,基本要求(1)了解一些基本的健参数(2)理解价健理论,共价健的特点,掌握。键和x憾的形成和特点(3)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掌握sp、sp2、8p3杂化轨道的形成、特点及其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4)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概念,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第七章晶体结构l、基本内容(1)晶体及内部结构晶体的特征、内部结构、单晶和多晶(2)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特征、最筒单的结构类型、离子的半径比定则(3)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4)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的紧密堆积、特性(5)混合型晶体(6)离子的极化2、基本要求(1)了解晶体及内部结构(2)熟悉离于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特征,理解晶格能对离子化合物熔点、硬度的影响(3)了解离子极化及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4)了解实际晶体的缺陷第八章配位化台物1、基本内容(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定义和组成(2)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价健理论(3)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配离子的解寓平衡、配离子的稳定常数、配离子稳定常数的应用(4)螯合物整合物的概念和整合物的特性(5)配合物的应用2、基本要求(1)理解配合物的组成及其有关基本概念(1)掌握价健理论的基本要点,并学会用价键理论来说明配合物的几何构型、磁性以及稳定性(2)掌握配离子的解离平衡、稳定常数及稳定常数的应用(3)了解整合物及其特征第九章元素通论1、基本内容(1)卤素的通性(2)氧族元素的通性(3)氮族元素的通性(4)碳族和硼族元素的通性(5)过渡元素的通性2、基本要求了解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和硼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通性三、课程学时分配章节讲课实验上机绪论1.5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4.5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8第三章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8第五章原子结构8第六章分子结构5第七章晶体结构3第八章配位化合物5第九章元素通论3四、大纲说明1、本课程的实验要求见实验教学大纲。2、每次课后布置34题作业。五、参考书目l、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四版2、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无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制定人:潘卫军 审定人:王月敏 批准人: 物理化学CPhysical Chemistry课程编号:13110073学分:4学时:72(其中:理论50学时实验22学时上机0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适用专业:制药、食品、安工、环境、生物技术和高分子材料等专业教材:物理化学),天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开课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一、本程的性质与任务物理化学是制药、食品、安工、环境、生物技术和高分子材料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巳学过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先行课程的基础上,运用物8掌的理论和方法对化学现象做理论的和定量的探讨,进一步理解物质化学变化的昔遭规律及探索方法。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是:物理化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棵,它是钢铁冶金专业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运用物理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制药,食品、安工、环境、生物技术和高分子材料等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地获取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分析和解决生产和科研中的问题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了解物理化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教学要求。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1教学内容(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理想气体混合物(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2基本要求了解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傲观模型,学习遣尔顿定律和阿马格定律了解实际气体的临界性质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L、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2)热力学第一定律(3)恒容热、恒压热,焓(4)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5)焦尔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7)相变过程(8)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反应摩尔焓(9)由标准摩尔生成焙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2基本要求程方程,会计算可逆绝热体积功了解节流膨胀和稳流过程掌握摩尔反应焙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焙。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教学内容(1)卡诺循环(2)热力学第二定律(3)熵、熵增原理(4)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5)相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6)热力学第三定律及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7)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8)热力学基奉方程(9)克拉佩龙方程(10)麦克斯戚关系式2基本要求明确第二定律的意义,进一步熟悉热力学方法了解功与热转换的不可逆性是一切实际过程的共同特征从卡诺循环出发引出熵函数,进一步研究熵函数的物理意义,掌握熵变的计算学会利用作功能力判据、熵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赫姆霍斯函数判据。掌握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学会利用可拉佩龙方程。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教学内容(1)偏摩尔量(2)化学势(3)气体组分化学势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5)理想液态混合物(6)理想稀溶液(7)稀溶液依数性2基本要求理解并掌握偏摩尔量、化学势、逸度、活度和标准态等基本概念及物理意义。掌握稀溶液的两大定律拉乌尔定律和享利定律。掌握气体和溶液中物质化学势的表示式。掌捏稀溶液的依数性掌握分配定律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第五章化学平衡1教学内容(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2)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3)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4)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2基本要求理解井掌握化学反应吉布斯函数变化和化学亲和势掌握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的意义丑应用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化和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的概念及意义掌握标准平衡常数掌握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各种计算以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各种因素。第六章电化学1教学内容(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迁移(3)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4)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及德拜一休克尔极限公式(5)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6)原电池热力学(7)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8)电极的种类2基本要求理解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机理和离子迁移数的概念。理解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概念,掌握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和离子独立移动定律,了解电解质活度、离子平均活度、平均活度系数等概念及德拜一尤格尔权限公式掌握原电池图式的表示法,了解可逆电池的条件和韦斯顿电池。掌握原电池热力学的基本公式掌握能斯特方程、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标准电动势及电动势的计算掌握三类电极的构成及电极反应的写法。第七章表面现象I教学内容(1)界面张力(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侣)固体表面(4)液一固界面(s)溶,R表面2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比表面、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概念并能用其解释一些有关的表面现象理解固体、液体的表面吸附现象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有关知识理解和掌握拉苷拉斯公式、开尔文公式、朗格撂尔吸附等温式和吉布斯吸附公式的意义和应用第八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教学内容(1)化学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2)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3)速率方程的确定、(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2基本要求掌握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复杂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活化能等概念及反应速率的表示法。掌握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特征和测定反应级数的几种方法。掌握动力学的计算方法。掌握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特别是温度的影响一阿累尼乌斯公式。章节讲课实验上机绪论l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l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7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0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7第五章化学平衡5第六章电化学7第七章表面现象5第八章化学动力学基础7合计5022四、大纲说明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列举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例来说明问题对于实际气体、实际溶液等内容省略,复杂过程动力学的内容省略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课程五、参考书目物理化学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制定人:潘卫军 审定人:王月敏 批准人: 材料分析化学Material Chemical Analysis课程编号;071110l0学分;3学时:64(其中: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32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工程教材:分析化学,钟佩珩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4月第l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材料分析化学是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基础化学课程之一,是工科尤其是材料类、化学化工类、医药类等与化学关系密切的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材料分析化学的基本任务是:l、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滴定分析原理及操作;2、掌握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及操作;3、了解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产生,掌握实验数据处理与评价;4、了解仪器分析基本原理,掌握可见光谱分析分析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测定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物理、物化或化学性质的变化,鉴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测定有关成分的含量本课程着重讲解基础分析化学,其主要内容为无机定性及定量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测定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基本的计算方法和分析结果的正确表达与判断,为解决生产与科研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半数课时用于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官l、教学内容(1)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作用,(2)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和分析测定方法2、基本要求(1)了解奉课程的发展、性质和任务,(2)了解分析工作的一般步骤,分析方法的选择;(3)掌握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第二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1、教学内容(1)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的来源、分类与性质、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2)定量分析中的数据处理与评价误差与偏差、误差的正态分布、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可疑值的取舍、误差传递、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3)工作曲线与回归分析法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2、基本要求了解误差的来源、分类与性质、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与偏差的关系,掌握有效数字运算、分析结果的正确表达和评价,掌握工作曲线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第三章化学分析法1、教学内容(1)重量分析法气化法、溶出法、沉淀重量法,(2)滴定分析法基本原理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清定曲线、滴定方式、分析结果计算;(3)酸碱清定法标准溶液与基准物、酸碱指示剂、应用事例;(4)沉淀滴定法银量法、其他沉淀滴定法;(5)配位清定法EDTA及其金属配合物、EDTA滴定法中的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金屑离于指示剂、滴定曲线、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EDTA标准溶液、分析结果计算,(6)氧化还原清定法氧化还原平衡、反应速率与催化、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滴定前的预处理、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结果计算。2、基本要求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浓度的标定,了解清定曲线与滴定原理,了解滴定的几种方式,了解沉淀分析法、沉淀滴定法,掌握酸碱滴定法、EDTA配位滴定法、几种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特点、指示剂、滴定操作及其应用,掌握清定分析结果计算及表达。第四章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l、教学内容(1)沉淀分离法常用沉淀剂、应用;(2)液液萃取分离法基本原理、操作技术及应用;(3)离子交换分离法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平衡与选择性、操作技术及应用。2、基本要求了解定量分析中分离方法的类型及其原理、操作及应用,根据要求正确选择分离方法第五章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l、教学内容(1)光谱分析法概述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2)光吸收基本定律朗伯一比尔定律及其偏离,(3)分光光度法仪0F装置基本部件、仪器类型,(4)显色反应显色反应类型、三元配合物、显色条件选择、干扰离子消除,(5)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目视比色、分光光度法、光度法测量误差、测量条件的选择,灵敏度和检出限,(6)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差示分光光度法、计算数学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衡定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7)物质的紫外一可见光谱及其应用光谱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紫外一可见光谱的应用。2、基本要求了解光谱产生的原理,了解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掌握朗伯一比尔定律的应用,了解分光光度法仪器结构,根据分析要求正确选择显色条件,掌握分光光度法操作及分析结果计算,了解其他光谱分析法,一般了解其他仪器分析法蠕六章分析化学的实践1、教学内容(1)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试样的采取、分解、测定方法选择,(2)试验设计与试验条件的最优化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试验条件的最优化,(3)分析测定的质量控制2、基本要求了解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了解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了解分析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三、课程学时分配章节讲课实验上机第一章导言2第二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5第三章化学分析法12第四章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3第五章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6第六章分析化学的实践4四、大纲说明1、本课程的实验要求见材料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2、采用多媒体教学3、每次课后布置12条作业,作业总量约为20题计算题可另行布置一些思考题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五、参考书目1,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版。2、无机及分析化学,龚淑华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制定人:潘卫军 审定人:王月敏 批准人: 工程图学(C)Engineering Graphics(C)课程编号:03110053学分:3学时:56(其中:讲课学时:48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8)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测控、光信息、成型、电气、自动化、材料、无机、金属、冶金、高分子材料、工业工程,建筑、交通运输等教材;1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主缠,唐克中、朱同钧、(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画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2机械制图习题集,江苏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校内教材)3计算机辅助工程图学,江苏大学工程图学教研主编(校内教材),2003年开课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是非机械类专业如电气、自动化、材料、测控、光信息、化工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以投影理论为基础,以图示图解为基本方法,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图形表达与阅苎苎理论和方法、培养对几何形体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图形(主要为机械图)构形表达及阅读的基本能力、计算机辅助绘图及三维建模的基本能力,并通过让上能力的培养,开展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为今后从事各种设计包括创新性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打基础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包括投影制图基础、工程图样和计算机绘图基础三大部分,其中计算机绘图部分作为图形思维、构形、建模及表达的辅助手段穿插于前两部分之中对非机械类专业学生而盲,机械图部分仅从述各种能力培养的一种工程实例出发,进行图形表达与阅读的综合训练,而对工程实际中的一些具体要求和规范不作要求。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绪论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发展方向与学习方法,明确本课程中体现与贯彻的思维方法与训练手段对形象思维及逻辑思维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培养,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启发的重要性。(一)投影制图基础培养尺规作图与徒手绘图的基本能力,以及计算机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摸的初步能力,学习用正投影法表示空间几何形体和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绘制和阅读投影图的能力1、制图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尺寸。(2)遵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3)初步掌握徒手绘制草图的技巧(4)掌握计算机乎面图形的绘制及筒单的尺寸标注技能。2、投影的基本知识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基本概念。3、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掌握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平面以点、直线和平面图形表示为主)。4、立体的投影(1)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初步掌握计算机三维建模技能(2)能分析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与平面的截交线的性质,掌握作截交线的基本方法(截平面以特殊位置为主)。(3)掌握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以及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作图方法(主要为两圆柱正交,且两曲面立体相贯时,至少有一个立体的轴线垂直于投影面)。(4)能运用CAD三维建模技能生成截文线和相贯线,以进行观察与分析。5、轴测投影(1)建立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了解轴向变形系数和轴间角的几何意义。(2)了解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的画法,学会轴测草图的绘制及cD三维实体的创建,以辅助读图训练。6、复杂立体的投影(1)能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绘图、读图和尺寸标注,做到投影正确、尺寸齐全、清晰(2)了解组合体内外结构的各种常用表达方法,通过对视图(主要为基本视图及局部视图)、剖视图(重点为单一剖切方法作的全剖及半剖)和断面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的反复训练,进一步提高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形体构形能力及二三维图形转换能力(3)初步掌握计算机三维建模能力(二)工程图样以零件图和装配图为综合性工程实例,进一步培养图形表达与阅读的基本能力。I、零件图(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一定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视图不少于3个)(2)尺寸标注完整、清晰、符合标准。(3)能正确解释已知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尺寸公差和配合代号。2、标准件和常用件(1)掌握螺纹、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的规定画法,并能按已知条件进行标注及其标注的解释(2)了解键、销和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的画法和标注方法2、装配图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能阅读简单的装配图。(三)计算机绘图基础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绘图的意义和作用,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绘图的理念,有意识地培养绘图软件在图形表达与阅读中的应用能力1、入门一种典型的CAD绘图软件。2、配合课程的进展,学会应用绘图软件绘制二维平面图形及简单的尺寸标注、基本体的三维实体的CAD生成与观察、简单组合体的三维实体建模及其二维投影从而在各模块的学习特别是绘图与读图训练中,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辅助图形思维3、要求能用CAD软件绘制平面图形和组合体的三维实体及其二维投影(含视图及剖视图)。能进行截交线和相贯线的CAD生成与观察三、课程学时分配章节讲课实验上机绪论、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国家标准简介、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几何作图、严面图形的绘制)CAD绘图基础(AutoCAD2000基本操作及部分二维绘图命令)24第二章正投影法基础(投影法,多面投影及轴测投影的概念)2正投影法基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与直线、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面上取点和线)第三章面法(概念简介)3正投影法基础(基本体的三面投影、基本体表面取点取线)第五章轴测图(一)(基本体的正等测图)3CAD绘图基础(AutoCAD三维环境、基本体、旋转体、拉伸体的CAD生成)12第四章组合体(截交线与相贯线)5第四章组合体(组合体的构成、组合体视图的画法)第五章轴测图(二)(组合体的正等测图)3第四章组合体(组合体的尺寸标注)2CAD绘图基础(AutoCAD三维环境、两立体间的并、交、差运算)12第四章组合体(看组合体投影图)4第六章机件形状的表示方法(视图、剖视图、断面、局部放大图、简化面法)5第八章紧固件和常用件(螺纹及螺纹紧固件)2第七章零件图(零件图的视图、尺寸标注)、零件测绘3第七章零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简介)2第七章零件图(零件图的阅读)4第九章装配图筒介2四、大纲说明I、要求配合课程进度,完成相应习题集上全部或至少80%的习题;2、要求课外进行小模型测绘训练(绘图比例可为2,1),所绘模型数量不得少于20个,3,要求完成手工制图训练45张(A3),其中包括平面图形1张(P32);小模型测绘2张(每张4个,比例为2:1):组合体读图1张(201作业或P4-8作业),简单零件图1张(也可不作要求)4、零件测绘实验:对零件进行测绘,画出手工草图一张,图中要求包含零件图的所有内容5、上机实验内容;第一次:基本绘图命令:熟悉CAD二维基本命令,作业递交方式:屏幕精出(检查并记分)。第二次:圆弧连接及平面图形及简单尺寸标注。作业递交方式:屏幕输出检查井记分第三次;三维建摸:熟悉CAD三维实体生成并、交、差等命令及工具做出立体与平面相交,立体与立体相交的三维建摸,观察截交、相贯线。作业递交方式:屏幕精出(检查并记分)第四次:组合体的三维建模及其二维投影(含尺寸标注),或者用平面直接作图法或三维二维投影法抄画一张完整的零件图(习题集67)。作业递交方式:打印输出检查并记分)。五,参考书目1、(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主编:唐克中、朱同钧、(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画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2,(机械制图习题集),江苏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校内教材)3、(计算机辅助工程图学,江苏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校内教材),2003年 制定人:潘卫军 审定人:王月敏 批准人: 工程力学CEngineering Mechanics C课程编号,01110143学分:4学时:64(其中:讲课学时:64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图学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安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材:(工程力学)(上),上海化工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2月第1版开课学院:理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工程力学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以数学、物理学、工程图学为基础,为后续的多门专业课程提供必要基础知识工程力学课程的基本任务是:1、掌握刚体的静力学分析方法2、对弹性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掌握最基本的力学分析方法,具有对工程中的杆类构件和零件的力学问题进行初步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能力3、了解金屑材料拉伸和压缩试验方法,了解扭转试验方法和电测实验技术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剐体静力学l、教学内容(1)力、刚体、平衡和约束的概念,基本公理,常见约束,受力分析方法。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平衡的几何条件,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平衡的解析条件。(2)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力的干移。(3)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及其结果分析,求解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静定与超静定的概念。(4)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概念,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5)力对轴的矩,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平衡力系的中心和重心。2、基本要求(1)理解力、刚体、平衡和约束的概念,理解掌握基本公理,明了常见约束的特点并能正确地划出相应的约束反力掌握正确的物体受力分析方法,会画受力图。(2)理解干面汇交力系的几何法,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解析法及其合成和平衡条件(3)理解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掌握力的平移定理(4)理解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法,会应用平衡方程求解平面力系作用下的物系平衡问题(5)理解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矩的概念,了解有滑动摩擦时平衡问题的解法(6)理解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了解重心和形心的概念第二章杆件的基本变形1、教学内容(1)变形体的基本假设,内力、应力和变形的概念,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2)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杆件的内力、应力,强度条件,应力集中的概念,变形计算,单向胡克定律,材料的力学性质(3)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4)受扭圆轴的内力,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应力和变形计算及其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5)梁的内力计算,剪力图和弯矩图。(6)截面的静矩、惯性矩的定义,平行移轴公式(7)梁对称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粱的合理设计。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及其强度条件(8)粱的位移计算及刚度条件。用变形比较法解简单超静定粱。2、基本要求(1)理解变形体基本假设、内力、应力和变形的概念。(2)熟练计算拉(压)杆的内力,绘制轴力图,熟练进行应力及其强度计算。掌握单向胡克定律及杆的变形计算,能进行简单杆系结构的位移计算明了低碳钢和铸铁在常温静载下的常用力学性质(3)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4)熟练计算受扭圆轴的内力,会绘制筒单荷载下的扭矩图理解剪切虎克定律和切应力互等定理掌握圆轴扭转的应力和变形计算、强度和刚度计算l、教学内容(1)一点处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分析,三向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2)广义胡克定律(3)强度理论简介。2、基本要求(1)理解一点处的应力状态的定义和分类。会用解析法作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确定主应力及最;应力(2)对于简单应力状态会应用广义胡克定律。(3)会应用四个常用强度理论对简单问题作强度分析。第四章组合变形1、教学内容(1)直杆的拉伸(压缩)与扭转组合变形(2)圆轴的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2、基本要求(1)掌握杆件拉伸(压缩)与弯曲、圆轴的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方法第五章压杆稳定1、教学内容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压杆临界力欧拉公式、临界应力,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2、基本要求理解稳定性的概念和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掌握简单细长压杆稳定性计算方法。三、课程学时分配章节讲课实验上机第一章刚体静力学20第二章杆件的基本变形28第三章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8第四章组合变形4第五章压杆稳定4合计64四、大纲说明1,本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低碳钢的拉伸实验和铸铁的压缩实验(2学时)。撰写实验报告了解金属材料的拉伸和压缩试验方法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试验(1学时)对该实验方法有基本的了解电测法确定梁弯曲正应力分布实验(2学时)撰写实验报告。对电测实验技术有基本的了解。2、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3、作业量100-120道习题。两个试验报告。可另行布置少量的课外思考题五、参考书目1、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范钦珊、施燮琴,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1月第l版。 制定人:潘卫军 审定人:王月敏 批准人: 电工电子学A(1)()ElectrotechnicsA(1)()课程编号:05111111、05111121学分;6学时:104(其中;讲课学时:84实验学时:20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适用专业: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教材:电工技术,高福华,插晓萍,机械工业出版杜,1999年第1版电子技术,罗会昌,高国罕,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1版开课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工电子学是高等工科学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授课,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情况,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和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并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电子技术部分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l、教学内容(1)电路、系统和电路模型;(2)电路分析中的若干规定;(3)电阻、电感和电容;(4)基尔霍夫定律,(5)电路中电位的计算2、基本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作用,掌握电路的基本模型;(2)掌握电路中物理量的大,小写及下标的书写方法,理解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含义,理解电路中参考点的意义和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掌握功率计算的规范化方法,(3)掌握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伏安特性,(4)掌握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掌握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挽源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5)了解电路中的节点、支路、回路、网孔等概念,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6)理解电位、电压和电动势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电路中任意一点的电位的计算。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I、教学内容(1)电压源与电62源的等效变换,(2)支路电流法;(3)弥尔曼定理,(4)叠加原理;(5)戴维南定理,(6)*Y一(联接电路的变换,(7)*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8)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2、基本要求(1)掌握实际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理解等效变换的含义;(2)掌握支路电流法,正确列写方程并求解,了解支路电流法的适用范围,门)掌握弥尔曼定理和适用条件,(4)掌握叠加原理和使用条件,(5)了解二端网络及其等效的概念,掌握戴维南定理,了解诺顿定理,理解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之间的关系,(6)了解Y一(联接电路的变换,理解其变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医师定期考核模拟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度百色平果市马头镇卫生院招聘编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新)
- 酒店礼仪电子培训
- 福建省梅列第一实验学校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玉溪市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保定市重点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北京市清华大附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新进展
- 互联网金融浅析
- 2026届北京四十四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芜湖市鸠江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2名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老年康复护理常规操作规范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青春不越界+法制伴我行主题班会课件-2025-2026学年上学期
- 2025年高二上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检测(后附答案)
- 村干部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校园招聘考试题库及备考指南
- 小学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适合北京教育出版社)
- 房产代持协议
- CNAS和CMA需要编制的表单
- 高档写字楼物业管理工作手册房地产2020
- 医院窗口服务礼仪培训PPT课件(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